分享

如何鉴别专家?

 Joyce景红 2020-12-17



最近遇到好几位职场朋友向我倾诉在找工作时遇到听了假专家的忽悠,入错了行,甚至被骗入了不合法的领域以至于职场道路坎坷。确实,我们经常也听说过很多商业骗局,这些骗局开始都有专家的噱头。但也不否认,我们身边又有很多被误解和低估的专家。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很多领域,我们必须依赖于专业人员才能做出准确判断。但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鉴别专家又很困难,当我们看见一位貌似专家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去了解他呢?我们能成为鉴别专家的专家吗?
迈克·詹姆斯·史密斯和加布里尔·巴默在《无知》中提出了一些观点,我们可以参考并总结出自己评估专家的方法。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能做到以下几点:
▪ 了解成为一名专家的主要指标和要求;
▪ 了解在既定领域内无论专家与否都可达到的专业程度;
▪ 拥有在合理限度内可以衡量专家的有效标准;
▪ 区分真正的专家和骗子;
▪ 至少了解一些专业化领域中专家有的局限性。
专家也会和我们一样陷入相同的认知偏误及局限性。专家也会犯错,但在生活中评估专家我们暂时先把预测准确度放到一边,先回来看看一般性的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特质。

1

证书

这位专家是否拥有可证明其精通能力的,同时有标准规范的证书?是否受过专业训练是重要的区分民间科学家和科学家的标准。专家也是如此,要在一个领域里受过系统训练和长期耕耘,才能有坚实的基础。现在各行业界限模糊,跨界机会确实多了,在自媒体时代,似乎跨界变得很容易,很多观点往往雷人吸晴,传播广的未必是正确的。在一个领域的专业卓越,还是成为专家非常基础的标准,有了自身的知识体系,跨界有相关性才能成为跨界专家。

2

实践参与

相对于批评者和评论员而言,这位专家是否在自己的领域是个积极的从业者?这位专家能否对与自己观点对立的证据和观点保持适度的开放态度?很多行业的专家,自身并不是参与者,尤其是社会科学,比如经营管理,很多学院派专家未必做过管理,这样未必就不是专家,但建议就会有不同范围的适用性。

3

愿意承认错误

人们在出错的时候会非常喜欢运气不好这样的借口,尽管成功时他们可不会这样说(要么是我赢了,要么是运气不好)。你的专家能否平等对待二者,用对等的标准衡量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4

个人特质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的行为模式。
你的专家是否对这个世界和思维的运行方式都充满好奇?专家是否有开放的心态,且有自知之明,特别是清醒看待自己的弱点?
《无知》中特别提到顶尖专家的“超级预言家”特点,指他们的性格而非专业技能。这些超级预言家的特征如下:
其一,他们对政治经济世界的运作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二,他们对人类思维的工作方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其三,他们有着很高的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以及自我纠正的能力。他们思想开明,也很清楚自己的弱点。因此,相比大多数人,他们更少受到认知及其他心理偏误的影响。

成为一名鉴别专家的专家,也是应对我们自己对“无知”领域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有了心目中专家的标准,我们自身也可以努力向专家方向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