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在用公式算最大心率吗?真别了!!

 跑步学院 2020-12-17

值日编辑:如果你想确定训练强度,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心率区间。和传统的最大心率法相比,用储备心率法来确定心率区间更加准确、科学,我们在上周的文章「如何判断训练强度?你需要先知道自己的心率区间已经讲过。储备心率法的基本公式是:

目标心率区间 =

(最大心率 – 静息心率 )× 储备心率 %+ 静息心率

今天国峰的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介绍最大心率静息心率的实测方法。

 - 最大心率的检测方式 - 

跑步学院心率教练认证课,上海 · 5月

大部分人会直接套用网上或书上的公式计算,但这非常不妥。因为公式计算出来的最大心率是某个特定族群的平均值(相同年龄、性别或体重的人),以最常见的“最大心率=220-年龄”的公式来说, 其实是假设相同年龄的最大心率都一样,但你我都知道,同龄人间的最大心率有很大差别!

因此最大心率一定要实际测,不能套公式。就算是教科书上的公式也不建议使用。公式只是呈现实验后归纳出来的结果,并无法达到个人化。

那么,该如何测呢?

今天先给大家介绍陡坡版和操场版。我认为最佳方式是在约400米的陡坡 (5%) 上进行,若附近找不到这样的坡,可以改在操场和跑步机上测。下面是我参考了许多检测方式后所拟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是经过多次实验后所修正的版本,供大家参考:

- 01 陡坡版 -

跑步学院心率教练认证课,上海 · 5月

先戴上心率表慢跑10分钟暖身,手摸脉搏(计10秒的脉搏,乘以6)确认心率表上的数值跟实际的心率相符。

第1次:用八成力跑完第1次400米陡坡,到坡顶后查看心跳数。慢跑下坡,在坡底休息3 分钟,接着跑第2次。

第2次:用九成力冲上坡(不要用全力),到坡顶后查看心跳数。慢跑下坡,休息3分钟。

第3次:用十成力冲上坡(全力以赴),此时我们会得到一组数值最高的心率数。但测试还没结束,接下来你要告诉自己:“第4次我要尽力让心率比前一次多1bpm。” 假设跑者A第3次跑出的心率是190bpm,对他来说,心理上的目标是191bpm。第3次之后在坡底的休息时间延长为5分钟。

第4次:跑第4次的用意是要确保心率已经到达极限。但如果第4次测到更高的数值,就要依照上一个步骤再跑一次,直到你再也跑不出比前一次更高的心率为止,这样测量到的才会是我们的最大心率。

也就是说,最大心率会出现在倒数第2次。 

- 02 400米操场版 -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上海 · 7月

这个版本适合第一次测试的人,直到其中一个800米的最后400米无法维持在预定的配速区间内(若表上设定了配速警示,最后400米手表会一直示警),尽全力跑完,接着就直接跳到最后的休息,最后看手表记录到的最高心率值数据:

第1个800米,配速6分~6分30秒(暖身)

第2个800米,配速5分30秒~6分 

  •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bpm

第3个800米,配速5分~5分30秒

  • 休息慢跑400 米,心率维持在130~155bpm

第4个800米,配速4分30秒~5分

  •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bpm

第5个800 米,配速4分~4分30秒

  •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bpm

第6个800米,配速3分30秒~4分

  •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bpm

第7个800米,配速3分~3分30秒

  • 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bpm

第8个800 米,配速2分30秒~3分

  • 休息慢跑800米,心率低于155bpm即可 

* 附注:很少有人能跑到第8个,大约在第5~6个就会结束。 

 - 静息心率的检测方式 - 

Photo via Wareable

测量方式十分简单,选一个睡眠充足的早晨,起床后坐起来,套上心率带(若你使用的是手腕式心率表,跳过这个环节),保持直立坐姿, 静止1分钟,1分钟后表上呈现的心跳数值就是静息心率。

未经训练的成年人的静息心率一般每分钟在65~80bpm,但通常只要经过数个月的耐力训练,就会下降。因为久经训练的心肌较强壮, 每次跳动所输出的血液量会增加。人体在静止的情况下,每分钟从心脏流出的血液量大约有4.8~6.4升,训练有素的跑者,由于心肌较强壮,心率自然会比一般人低。

对精英跑者来说,他们也需要强壮的心脏,一般人在最高强度下运动时,心脏每分钟只能输出14~20升血液,但精英选手在高强度的赛事中,需要心脏每分钟输出40升,为了大量输出血液以便为肌肉供应足够氧气,心肌会变得更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