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95后首马跑进250,4个月PB241,还创造过吉尼斯世界纪录!

 跑步学院 2020-12-17


自从几年前喜欢上马拉松以来,笔者采访和报道过的国内外高手不在少数,但“小老虎”刘伟的跑步经历却堪称绝无仅有,世所罕见:

  • 作为非体育生,他很早就开始长跑,高二时月跑量已经达到300公里;

  • 但他的首半马成绩并不突出:1小时45分。

  • 他居然是先跑超马,后跑马拉松!

  • 两场首战他都一鸣惊人:第一次跑50公里就拿第一;第一个全马就突破2:50!

  • 他。

 800米排名垫底,反而让他爱上跑步 

刘伟是个“95后”——出生于1996年1月,现在还是个大学生:上海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目前正在实习,今年6月才正式毕业。

来自重庆的他,从小随同到处务工的父母辗转多地,“转过十个学校”:在陕西上幼儿园和小学,其间一度回重庆念四五年级;初中至大学则在上海。

“有种孟母十迁的感觉。”对于那段经历,他感慨说,“其实没有隔辈教育,也有好处。”

初中三年他都是班长,“并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服务意识够到位,能受委屈”。

高二那年学校举办运动会,平时不怎么爱运动的他因为是班长,不得不带头报名。

在400、800和1500米三个跑步项目中,他选择的是对爆发力和耐力要求都不是最高的800米。

可能是赛前的午餐吃得太撑,才跑一圈他就感觉跑不动,第二圈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一个个超过自己,最后落得个倒数第一。

受此奇耻大辱,他打定主意:明年我还要跑,不要倒数第一。如果现在开始训练,明年会不会第一名?一边幻想着雪耻的他,一边慢慢地跑了起来,不知不觉就跑了15圈。

当时很讨厌练速度的他,发现自己虽然800米跑不快,但耐力却不错,于是就将距离逐渐延长到10公里、15公里。

“我好胜心比较强:如果今天跑5公里,明天至少也要跑5公里。”

爱上长跑之后,他每天都会跑一次,早上或晚上,从下雨不跑到风雨无阻;跑步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虽然只是“绕着家附近一顿瞎跑”,但那时他的月跑量也达到250至300公里。

高三因为高考压力大,他的跑量才减半,但仍然将跑步当作释放压力的好方式,不会说没有时间。

2014年2月,刘伟开始用手机app(悦跑圈)记录跑步,从此不仅对配速和时间有了认识,还参加线上马拉松,结识了一堆线上跑友,并向其中一人买到自己的第一双跑鞋(450元的Brooks)和第一身跑步装备(一百多块的长袖衣裤)。

在线下,他也积极“寻找组织”,同年加入“沪跑团”的松江群。他给自己起的别名“小老虎”,正是源于沪跑团的标志巧虎。

 先半程、后超马的“曲线跑马”历程 

刘伟第一次接触马拉松,是201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用的是那位装备卖家给的半程名额——正好上马全程要求年满20岁才能报全程,那一年刚上大一的他也只能跑半马。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刘伟感觉很亢奋,不料中途被几个老大爷超过。

很不服气的他被激发出斗志,从5分多配速加速到4:1x,结果可想而知:“好景不长,没过几公里就不行了,只能给老大爷们低头。但那次半马我没有走一步。”

他觉得自己的首半马成绩1小时45分“还好,超常发挥——多亏了老大爷”。

从此他更活跃了,很多赛事和跑团活动都去参加。“沪跑团人多,我参加的活动多,大家就都认识我了。”

跑团活动也让他收获了爱情:女友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全马3:48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不过她喜欢的是越野。在沪跑团,他以“陪小雨跑下去的小老虎”著称。

刘伟的第二个半马是2015年4月扬州马拉松,作为两小时兔子。

他第一次认真跑半马,是2015年5月底的青浦乡村马拉松,成绩提高到1:30;接下来的奉贤海湾半马又进步3分钟至1:27。

说起自己突飞猛进的原因,他认为这还是和训练是否系统有关:“2014年我18岁,还是贪玩的年龄。当时只是到处参加约跑,认识些朋友、吃吃饭,每次的量只有5公里、10公里,强度也达不到。”

后来因为希望自己跑得快一点,他开始研究跑步,搜寻训练方法,功力开始大长。

2015年上马,他仍然没到跑全程的年龄,于是只好先跑一个18岁以上就可以参加的超马赛事:崇明环岛100公里超级马拉松赛的50公里项目。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果不其然,他以3小时58分夺得第一名,冲线时志愿者还没到位。“一刷成绩,一下就传开了,大家就觉得我好厉害。”

2016年3月,刘伟参加在宝山体育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上海10小时超马,跑了上百公里,拿到小金猴。他把它送给属猴的女友。

同年8月20日,他还参与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阿迪达斯设在世纪公园的“夏练国度”挑战中,他和三名跑友组队,身背20磅沙袋,1小时在跑步机上跑出52.5公里。

 首战上马成功,再战无锡失利 

2016年,刘伟终于达到可以报名上马全程的年龄。

为了10月30日的这场首马,他作了充分准备。那年4月,他拜“王子”张博杰为师。

后者虽然已经55岁,“马龄”只有两年,但训练认真科学,经常拿年龄组第一:2015年上海首马3:03,2016年无锡二马2:58。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和师父就以攻克上海全程马拉松2小时55分为目标踏上征途。一老一小、一高一矮,晨曦中、夕阳下、新江湾城、世纪公园都曾有我们奔跑的身影,老友会、Garmin(训练营)都留下我们的足迹。”赛后刘伟撰文写道。

赛前师父给他打气说:“以你现在的情况,全马可以挑战2小时50分。前30KM压着点配速,后12公里全力突围由全马2:4x大神童政侨带领的老友会2:55方阵。相信自己!”

到了比赛日,师徒俩严格执行这一计划。刘伟一度嫌方阵节奏太慢,打算脱群先行,但被师傅制止,只好压着速度跟随跑。

30公里过后,他终于可以释放自己郁积的能量,“跟猛兽一样见一个灭一个”,越战越勇。

最终师徒俩双双收获理想成绩:师傅三马2:53:35,他首马进2:50(2:49:56),在沪跑团和他后来加入的高手跑团“老友会”中都轰动一时。

2016年光棍节,上海最强业余跑团“野蛮部落”成立。因为门槛高——男生全马3:00、女生3:30以内,迄今它的正式成员仅有14人,其中有5男1女达到国家一级水平(男2:34,女3:19),另有2男进2:40。

2016年11月底,刘伟被野蛮部落创始人之一、人称“周大师”的周其祥延揽加入。

他们第一次合练,就遇上大雨夹雪,但大家仍然光着膀子拍照留念。

在周其祥赴云南训练前退出之后,刘伟目前在部落中排名第八(据他透露,法国人成员马修现在因为太太临产,也练得少、长胖了)。

此后他周三、周日参加野蛮部落合练(主要分别练间歇和节奏跑),平时自己练,每周跑六休一,每次十五六公里,“堆跑量为主,周跑量120至150”。

经过一个冬季的备战,刘伟和队友一同参加春季大考:2017年3月20日的无锡马拉松。

一周前,他刚刚在苏州金鸡湖马拉松创下半马PB 1:17:44,这让他信心十足,计算出全马可以跑2:42:04,于是将目标定为2小时45分。

但由于比赛经验毕竟还是太少,赛前晚餐他吃下7小碗米饭,前20K又喝下过多饮料,导致冷风一吹,就觉得腹胀、反胃。

25K他忍不住吐了一下,接下来10公里“特别跑不动”,配速从3:50掉到4:20。

直到最后几公里,他才缓过来一点,配速恢复到3:55至3:51,完赛时间2:50:08,比上马略有退步。

赛后刘伟痛定思痛,只休息一天就开始20K的训练,结果欲速则不达,第四天髂胫束就受伤了;还在一个星期就好了,重新恢复训练:每天早上1小时,晚上16K。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 

去年7月,刘伟加入跑步学院上马训练营。

入营的契机是,正好有个做兼职的机会——做的事包括协助团队管理、补给、负责执行课表,以及帮学员解决跑表使用等一些小问题。

他也乐得顺便学习下,“内心还是想多学点训练方法”。

训练营执行主教练,是他在2016年Garmin上马训练营认识的徐国峰。

刘伟被分在水平第二高的第4组(水平最高的5组只有野蛮部落的掌门人、去年上马2:26的陈龙一人)。

这个组刚开始只有他和去年上马2:35的刘富国两个,后来又来了3个全马破三者,外加几个经过测试、从3组升上来的。

进训练营后和之前自己练的最大差别,是“人更有气质了:从努力地跑到聪明地跑,转变了练得越多越好越努力的思维方式”,刘伟说。

以前他的月跑量达到450公里,6月创下666公里的最高纪录——身体无法适应这个强度,导致受伤。

“入营前受伤,就是不懂的高效跑,只会堆跑量。这四个月,平均下来350。”

他说自己刚入营时还有点不老实,嫌课表量太小,又去跑野蛮部落的课表,给自己加量,但很快就发现扛不住,又伤了。

他受伤两三次,都是因为强度不适应,尽管跑量不大。每次伤后他都备感百般无奈,只能降低跑量和强度,耐心等待。

四个月下来,刘伟认为最艰难、但帮助也最大的周期,是强度达到巅峰的第三周期。

因为那一周期有很多次5公里间歇。“强度比较大,以前没这种跑法,在野蛮部落都没练过这个。”

去年“十一”长假,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外出游玩,而是住学校,和现在全马2:27的业余高手朋友祝柯柯一起潜心训练,两人互相督促激励,8天中没有睡过一天懒觉。

他们早上6点起床,7点吃早饭,然后训练到10点半,11:00休息,下午两点又开始训练。“那时连续7天微信步数都在四五万步。”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跑4组5K时适逢大雨,祝柯柯激将他说:你肯定跑不下来。结果刘伟硬是跑下来,而且4个都是18分多点,配速3:40左右(他的5公里PB是16分40秒,10K 35:30)。

一天两练的祝柯柯不甘示弱,也跑了3个,用时17:15、17:00和16:50,平均配速3:2x。

跑课表时,刘伟喜欢顶着配速区间(5K间歇是3:38到4:06)的上限跑;“可能因为人太年轻,跑不到上限就不开心。后来理解了,在区间范围内就好了。”

那几个月他的长距离训练也基本遵守课表规定,最多25公里,加上热身也才27公里。

经过一个夏天的精心准备,2017年11月12日,刘伟迎来他的训练营毕业大考:上海国际马拉松。

 实战 

他把目标定在2:40到2:45,并于赛前3天,用接近比赛配速的3:49跑了16公里,增强了自信。

徐国峰教练给他的嘱咐是:不要跟随也不要带人,按自己的感觉跑。

因为害怕再次跑崩,刘伟打算前半程跑得尽量保守,没想到前32公里的平均配速都能以3:45——全马2:38的节奏巡航!

眼看前半程用时1小时20分左右,他决定后半程跑1:19,争取进240。

不过才到32公里,他就觉得希望不大。“后面10公里我累了、怂了、降速了!”

这和他的2016年首马是两个感觉:那次前30K压着跑,后12K越跑越快;而这次前面跑得快,导致最后体力下降。

尽管和2:40擦肩而过,但他最终还是PB了8分钟,以2小时41分49秒完赛。

赛后他在上马总结中写道:“刚开始对姿势跑法和学院的训练计划,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总觉得如果训练量不够、不跑30公里以上的距离,如何完成全程马拉松?

直到我看到照片上自己那左右摇晃的摆臂,以及四个月周训练周期的结果(虽然现在摆臂问题也很大),我才明白很多人跟我以前一样走了弯路。

刚开始进入训练营还很不老实,多练、质疑,当无法完成课表要求的时候我才渐渐老实起来,我开始全盘接受计划,严格执行、不加量、不多练直到周期结束。

月跑量减了一半,周跑量从120公里到150公里,减少到60公里至90公里。如果这次我没有顾虑那么多,绝对把2:40破了。”

 未来 

刘伟的2018年目标,是2小时34分——达到国家一级。

不过他告诉笔者,3月中旬跑完高校百英里接力和金鸡湖半马之后,现在他的脚一跑就疼;已经休息快一周了,周末的无锡马拉松只好放弃。

“今年有几条人生路径都交叉了:大学毕业,还要考虑租房、结婚等问题。而且我不是本地人,有一些压力。不能像上学时那样,可以一心投入训练。”

毕业后,他打算继续从事实习时做的工作:弱电工程师。“总得先学点实用的东西。有一技之长,有利于在土建工程行业发展。”

跑步学院马拉松训练营里,大神很多,我们还写过:

93年小伙一年PB77分钟,从杭马430到上马313,他是怎么做到的?

全马PB254,从看不懂跑步手表到成功BQ,持续超越自己的人永远年轻

陈龙:从全马PB229到PB226,从万里挑一,到再进阶

年近40的大叔,全马PB255,合理吗?

全马PB255,来自对训练痛苦的享受和持续自我超越

停跑9年后,他用半年“全马破四”!

无锡438,上马323:他如何8个月内大幅PB1小时15分?

跑步3年,44岁的他超越了98.5%男子全程马拉松赛选手

4个月全马跑到235,他是怎么做到的?

别再迷信跑量了:4个月PB45分钟,他的月跑量竟然还不到200公里!

别问我为什么在终点泪流满面,那是属于拼过的人的瞬间

  • 跑步学院2017上海马拉松官方训练营,坚持参加训练的75人中,有69人参加比赛,53人成功PB,刷新个人最佳纪录。

  • 整个训练营中,所有学员的平均PB时间为19分20秒。67人里,7人跑进3小时,17人跑进330,27人跑进4小时。

  • 男子最快选手为63号学员陈龙,不仅用2:26:30的成绩超越了自我,还成功夺得本届上马男子总第18名,国内第5名

  • 41号学员刘富国以2:35:30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男子总第36名,国内第22名

  • 女子最快为13号学员郇红蕾,PB25分钟,获得3:32:08的成绩。

  • 31号学员邱春雷和65号学员李淼路之前并未参加过全马比赛,这次首马直接破4。

  • PB时间最多的为15号学员陈伟青,PB1小时14分24秒,从4小时38分进步到3小时23分。49号学员胡华伟,PB46分37秒,从3小时56分进步到3小时09分,直接晋级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