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诵读116丨呕而胸满,吴茱萸汤

 负鹏载舟 2020-12-17

(一)痈脓,胃中有痈,脓从呕出也。是因痈脓而呕,脓尽痈已,则呕自愈,不可概以止吐之药治之也。

(二)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三)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四)此因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气者荣之主,故无气则荣虚。荣者血之源,故荣虚则血不足,荣卫俱虚则胸中之积而为宗气者少矣,故胸中冷。

(五)此因胃气无余,变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并在于脾也。夫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胃之阳虚也;涩则伤脾者,脾之阴伤也。谷入于胃而运于脾,脾伤则不能磨,脾不磨则谷不化。而朝食者暮当下,暮食者朝当下。若谷不化,则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夫脾胃,土也,土德本缓,而脉反紧,则肝有余;土气本和,而脉反涩,则血不足。脏真不足,而贼邪有余,故曰难治。

(六)病人欲吐者,邪在上而气方逆,若遽下之,病气必与药气相争,而正乃蒙其祸矣。否则里虚邪入,病气转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七)哕而腹满者,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也,与病人欲吐者不同,故当视其前后二阴。知何部不利而利之,则病从下出,而气不上逆,腹满与哕俱去矣。

(八)胸中,阳也。呕而胸满,阳不治而阴乘之也。故以吴茱萸散阴降逆,人参、姜、枣补中益阳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