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度•诗歌▕ 没有一种雨声清澈如水

 向度文化 2020-12-17

没有一种雨声清澈如水 (组诗)

/王向威



我推门,突然想起你

钥匙插入锁孔,扭动,门打开了。

我回到家,我有多久不在这?这异乡里租住的家,我的和你的,

我们的皮肤还在抗拒着它们的温度。

手掌的皮肤和生锈的铁门之间,

村庄老家的门,推开一次,需要多少次的失眠?

想起你起床,早晨五点钟的冬天,

你离开后的被窝即使叠好了你回来后依然会继续温暖着你,

一年一次离家,装满麻花的纸箱从里面握紧了你的手,

还没过完的新年和正月,被你转移到了上海。

我看到奶奶扫啊扫,始终扫不清你屋里水泥地上的尘土。

在开封的家里,

我拿来脸盆,扭开水龙头洗脸,

毛巾浸入水中,我用湿了的毛巾擦脸,

却感到那些灰尘正大面积地向我扑来;

我倒掉几天前杯子里未喝完的茶,

杯子上的茶痕洗了几遍却没洗净,茶痕绕杯子一圈,

正是你离家时没能看到的圆月的形状;

我看到叠好的被子、打开的书、出门时没摆好的拖鞋,

你的形象和它们叠加在一起,脑海里浮不起你完整的脸了,

最后我背包换鞋准备离开,我推门,突然想起你,爸爸。



他看到扔出去的双脚在路上依然走着

第三天,他离开了家。

他从故乡来,那儿的风雪正紧。

他带来了伤害和一身的风雪在不停更换的汽车上。

他遇到的人都和他保持沉默。他看到的麦田一直在默默生长。

他看到自己的一半像途中身上被吹散的雪片一样吹到了故乡的村子里。

他走啊走,带着半个自己,做坏了的汽车扔掉他。

他后来磨破了鞋子,他扔了它赤脚走着路。

他路上翻破了的书、空了的包、用旧了的心和只能往后看的眼珠,一一扔了。

他一直走,不能停下来。

他最后只好扔掉了他的双脚,他剩下的身体

还在期待着走,他空了的双眼看到扔出去的双脚在路上依然走着。



还乡

篱笆和土锅的用途,一个荒废一个在残喘

失传不可怕,他已学会网购,此处如暂住

此生是借用,耕种的快节奏长出粮食和花

点点手机,冒失的火车,六小时送他到家

土地被圈,路口榆树做成棺材埋进了土中

多么亲切迅速无聊,他睡觉怕看夜晚窗户

从他们中间,谁捉弄了他,他在他们中间

离开才像回家。他看到棉花就想起了睡眠

他胃里的虫呕吐、攀爬着,他们打着毒药

天天偷吃他们的安眠药,河沟枯寂如缺血

垃圾中转站住了人,是讽刺还是新的转化

少看、不准再看,他突获的视野想要近视

不溯源不往下,新盖的楼房和老朽的生命

电视带来教育、掺杂谬误真知,跃跃欲试

盘起的南瓜秧缠他们的脚去老中青按摩店

夹杂着白发与黑发、爱与恨、出走与归来

拥抱很难,目光游移别处,下水道不畅通

发硬的馒头,寡言的嘴巴,每天吃、攀越

带回的异乡在故乡证明了他的漂泊,长辈

以及长辈的长辈,他看到死亡的豁口依旧

村庄分娩阵痛,哭声质问着、难受着你我

他半夜起床坐在庭院,像发明新乡居方式

对面虫蛀的空宅,他想猛抓一把那些声音

半月形的月亮,镰刀一般,荒草越割越旺



秋风

在乡下,树叶落了

一层又一层。

祖母在扫落叶,她手中的

扫帚一遍遍划过。

秋风在扫帚的边沿,

给她吹出一片落脚的地方。

她有时会把一片树叶误认为

是我不小心遗落的什么,弯腰去捡。

后来她背着树叶回屋,秋风像

她的亲戚似的,会忽地把大门吹开。

她做饭,要一把一把不停地往燃烧的

炉膛里塞着树叶,好让火苗始终舔着锅底。

乡下的秋风像一位老人,蹲在烟囱的

端口上,等炊烟冒出来时,狠劲吸一口。



没有一种雨声清澈如水

雨丝的绳索,一端已经被大地

握住,又被它丢在一旁。

声音在笼子之外,漫了一地。

无法握住绳索的另一端,提起来。

好像领唱,雨水的声音一发出,那些

惯于沉默的物体也开始开口发言。

众多的声音,不分先后地加进来。

雨声,此时听去,就像不再清澈的水一样。

错乱的层次中,雨水也跟着乱了

落下的秩序。纯粹的雨声便消隐了。

一天之内,这是它第几次降落?夜里听它

密集的声音,却不是暴雨,它来了就像没来。

从高空落下,雨一触及它物,我都不禁想

用手拂去那雨水滴落而触及的浑浊!

作家简介


王向威,1986年生,河南项城人,2009年河南大学毕业,曾获未名诗歌奖(2007年),著有《拿云的心事:断片选2005—2013》,现居郑州。


不忘初心 · 方得始终

寻找被遮蔽的实力作家

打造纯粹线上文学平台

恪守思想启蒙,

精神自明,美的敞开

欢迎关注人文向度

向度微信公众号:renwenxiangdu
投稿邮箱:renwenxiangdu@163.com

网络合作平台:新散文观察论坛 | 实体书店合作:山东济南睿丁岛生活美学书吧/河南焦作红月亮书店/河南郑州大河书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