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分泌的这三个蛋白,你了解吗?

 保定市大医精诚 2020-12-17

传统肝功能检测包括ALT、AST、TP、ALB、TBIL、DBIL、GGT、ALP等项目,但肝脏分泌的a1-酸性糖蛋白(AAG)、α-1 抗胰蛋白酶(,α1-AT)、触珠蛋白(HAP)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临床意义。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个蛋白。

 有数据证明世界范围内,50%的新发和死亡肝癌发生在中国。结合中国国情,乙肝是肝最大的成因。“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感是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帮助病人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早发现肝功能的变化,增加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这三项血清蛋白无疑是对常规肝功能检测的非常好的补充项目。

a1-酸性糖蛋白AAG


AAG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是人类血清中含糖量最多(含糖约 45% )、酸性最强(P I为 2. 7~ 3. 5)的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产生, 癌细胞也可合成。它与C反应蛋白一起被认为是反映炎症活动活急性状态的敏感指标。
与正常人比较 ,血清AAG的浓度在慢性肝病各期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且病情越重AAG值降低越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 ,血清AAG浓度亦逐渐上升 。
AAG可以作为监测慢性肝病病情变化的一项良好指标;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和重症肝炎患者下降尤为显著。
相较于PIVKAII,AAG可以在肝癌AFP低值时阳性率更高,AAG与AFP互补在原发性肝癌检出率可达96%以上。

AAG作为蛋白标识物检测AFP低水平的原发性肝癌,AAG和AFP联合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准确性和灵敏度)。

临床应用:

1、可作为肝病患者病情进展的监测指标

2、尤其肝硬化患者,和甲胎蛋白联合监测以区分肝硬化及肝癌。

3、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α-1抗胰蛋白酶(α1-AT)


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性疾患时,α1-抗胰蛋白酶可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在炎症局部往往浓度很高,对急性炎性疾病有一定限制作用。

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原发性肝癌检出率可达98.3%,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发表了α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症诊断和治疗的指南。对一些需要检测α1-抗胰蛋白酶的疾病做了指导。
临床应用:
(1) 升高:主要见于组织损伤,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病毒性)、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胶原病、妊娠、外科手术、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前列腺素等),斑疹伤寒等。
(2) 降低:主要见于遗传性α1-AT缺乏症,由于α1-AT缺乏而引起的肝硬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肝炎、肾病综合征、蛋白丧失性胃肠症、营养不良、未成熟儿、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等。
对原因不明的肝硬化病人,检测α1-AT可协助诊断。

触珠蛋白(HAP)


触珠蛋白又称结合珠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多种哺乳动物 的血清及其他体液 中。结合珠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其降解也在肝脏,是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和肝脏中a2-巨球蛋白的结合产物,贫血、肝病或营养不良时常会明显下降。

结合珠蛋白是一种急性期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时,血液中的结合珠蛋白明显增多,如心肌梗塞、肿瘤、炎症、创伤、感染等病理状态时,以及应用某些激素,如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后,其血清含量常有显著升高,并与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触珠蛋白的灵敏度高,肝病或贫血时出现大幅度下降,甚至常常出现极低浓度,研究结论表明,血清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需要检测触珠蛋白?
1、有以下临床指征的人群,需要检测触珠蛋白
2、疲劳,虚弱
3、脸色苍白,晕厥
4、心律加快,呼吸急促
5、黄疸
6、血/血红蛋白尿
7、胆红素浓度增高,血红蛋白尿,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也提示检查触珠蛋白。

临床应用

初筛

· 肝炎、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时下降

· 感染、炎症、肿瘤、心梗等疾病时上升。

诊断

· 可作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指标,建议体检、妇幼及血液科检测

· 可作为肝病及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筛查指标,建议内科、肝胆、感染、手术患者检测。

组合检测的意义


a1-酸性糖蛋白(AAG)、α-1 抗胰蛋白酶(α1-AT)、触珠蛋白(HAP)

原发性肝癌:AFP AAG α1-AT

溶血性贫血:HAP AAG

炎症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 AAG HA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