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育苗期炭疽病处理得好是病,处理不好要命! 炭疽病高发,该怎么办?

 草莓种植助手 2020-12-18

    育苗中常遇到死苗多其实这个多半是由炭疽病和根腐病引起的,根腐病上一篇我们已讲过怎样防治(多在春夏两季发生的草莓绝症,看我怎么治你!),今天就为大家来讲一讲炭疽病,这个育苗期的第一大杀手,大家看后不要害怕,其实是可以预防的,但遗憾的是治疗的效果不是太理想。 

  一、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90%以上,一般5月上旬以后,草莓匍匐茎、叶片及幼嫩组织等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开始发病,长出新的分生孢子。在田间借助风雨及带菌农具,以及草莓的病残体等进行传播。

    什么样的条件下传播迅速: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特别是密度过大,长势过旺,造成隐蔽不通风的苗地及暴雨频发的年份发病严重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整片育苗田内的苗子死亡

  发病后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草莓育苗期,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片,叶柄,严重时侵染根冠,进入根部维束管,造成维束管阻塞死亡。发生危害初期在葡匐茎上产生3~7毫米的椭圆形病斑,期初为红褐色,后绕茎一周,稍凹陷、黑色折断。

  了解了发病及传播的特点,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防和治,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防大于治。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容易诱发炭疽病的环境条件或阻断传播途径,抑制病害发生或蔓延。主要有以下几种预防方法:

  一、改善生长环境

  1、育苗地最好不要是重茬地,草莓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潜伏在感染母株)或落地病残体(育苗地)越冬,成为感染源。因此没有栽过茄果类蔬菜(茄子、辣椒等)的地块比。如果是重茬地要做好土壤消毒,可采用水旱轮作,化学消毒(棉隆、石灰氮、威百亩等),或是太阳能消毒。

上图 土地消毒

  2、种苗要纯正。最好是脱毒组培种苗

  3、育苗田要选择地势较高、平整、排灌水方便的田地。南方可采用深沟高畦,北方可采用弓背式畦面。

上图 弓背式畦面

  4、育苗阶段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合理控制苗数,每亩以4-5万株草莓苗为易。这里要注意,雨天、阴天不要打老叶。打叶后及时喷药预防。

上图 这样的苗地就是太密了

上图 合适的密度

  二、合理的操作

  1、要注意育苗地清沟排水,做到雨期不积水,雨后沟干。  

  2、育苗阶段合理施肥,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适时控制草莓苗旺长,控制草莓苗的高度,增加叶片厚度,使根冠粗壮,根系发达,增强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合理使用菌肥,增加有益菌群,抑制病菌的发生。如使用腐植酸福根,或EM菌肥。也可经常使用生根强壮剂如碧护、优马修复剂、阿泰灵等,与每次用药时加入,以上品种可交替使用,对成功育出健康强壮的草莓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理的药物预防,6-7天喷一次,雨前雨后及时补喷。药物有:代森锰锌等代森系列,百菌清,甲托,铜制剂。

  4、育苗地不要大水漫灌,也不要在高温下喷灌,要采取沟灌或滴灌的方式,苗地在傍晚或夜间灌“跑马”水,水不满到畦面,以畦沟2/3为好。防制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病菌滋生。  

    最后就是药物防治:

  治疗用药:当发现有炭疽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可选用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大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使百克25%咪鲜胺乳油、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特别注意的是目前最好不要施用带唑的药物,也可施用微生物菌剂,如哈茨木霉菌,不但杀菌,还能促进壮苗。

  注意事项:打药时不光是叶片,喷洒到根茎部及土壤。每次喷药都应加入喷雾助剂,可以减少药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更好的润湿性,使药液更均匀的附着于匍匐茎和叶片,起到更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如:有机硅类助剂、植物油类助剂。

  看着壮壮的草莓苗,想着明年一二月时那一大片鲜红的草莓,是不是口水都流出来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