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诗词《重上井冈山》全文是什么?

 友点义思 2020-12-18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近现代·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至今(即1965年5月),屈指算来已有38年了。

上阕,诗人一来就凌空抛出掷地有声的五个大字:“久有凌云志”,五个字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感情。有怀念往昔从小到大的远大革命抱负,也有展望今天及未来的更壮阔的革命理想。接着立马让这“凌云志”落到了实处,这“凌云志”并非书生谈兵,随空远飘,而是脚踏实地,从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合抱之木生于毫米的最基本入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二句接应前句,点出是诗人因久有壮怀之志所以才重上井冈山,不仅在此承接了年轻时的“凌云志”,而且铺展表达了诗人今天及明天的“凌云志”。诗人告诉我们他就是这样怀着“凌云志”再上井冈山的,当年井冈山之豪气充沛诗人的胸怀,为继续革命要在苍茫青山之间重贯一股英雄真气于磅礴的心田。

人放眼远望,看到了面貌一新的井冈山。到处是黄莺婉转高唱,燕子轻盈飞舞,流水潺潺如音乐,宽阔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这一切是诗人为我们艺术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的新山水画图。诗人这时又油然产生了“今日得宽余”的闲庭信步之感叹。

下阕,诗人叙当年情怀。笔锋又一转展当年豪情:“过了黄洋界,险外不须看。”那意思是当年的黄洋界血与火的战斗险关都已闯过,今后还有什么险关可畏惧的呢?诗人借这二句表达了他敢于向任何艰险、任何敌人挑战的豪迈之气。的确如此,据当时陪诗人上井冈山的随行人员回忆:“他老人家不顾一路乘车的疲劳,风尘仆仆,登上黄洋界。黄洋界上,阳光灿烂,显得格外壮丽。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在最高处,极目远眺,久久不离。”这是多么美丽、高尚、伟大而又浪漫的情怀,这是所有凡夫俗子所不能想象也无法理解的。三句艺术的展现了井冈山以及整个革命斗争时期的红旗漫卷,风雷激荡的壮阔场面,而这就是人间,这就是革命的必然!接着诗人抚今追昔,发出雪泥鸿爪、白驹过隙之慨叹。38年了呵,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这中间又历经了多少牺牲,多少磨难„„但对于时间长河来说(或对于此景、此情来说)又是如此短暂;它是一刹那,是“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

接下来,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斗争以及将来的斗争再抒大无畏的壮怀之志:可以飞升到长空去摘月亮,也可以扎入大海洋里去捉拿鱼鳖,然后谈笑风生、高奏凯歌,得胜之师欢天喜地班师回朝。诗人在这里将内心的潇洒与雄奇抒发得酣畅淋漓。最后二行诗人向自己,也向全人类表明一个朴素平常的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给我们道出来朴素的哲理:世上的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们看出诗人的潇洒、雄奇更看出诗人凌云壮志并非是空想,而是很实在的,因为他比一般人更有一颗平常的心,更懂得去实行那些看上去为一般人不屑的极其朴素简单的道理。

诗中的这一以口语入诗的特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也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至今毛泽东的豪言壮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还不是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毛泽东诗词手书真迹《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版本

找到一位曾任监察御史的诗坛名家、“当代诗仙李白”李者也(李华振)写的“四库全诗”40本系列丛书中,找到一本>(又名>)。

在纪检监察干部中广受欢迎,其诗词名言警句被上至中央纪委、下至基层纪检监察文稿材料广泛引用,现摘录几首供参考:纪检监察古诗词、廉政格言、反腐名言名句烹文/李者也浮世趋利但相争,不至无路不知终。

待临断崖思欲返,方见山悬四壁空。

不怕江湖一时穷,却怕权势一时倾。

炙手可热当须敛,亨若遇火则为烹。

【注】由于社会分工、阶层分化,一些人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大亨”。

他们在趋利思维的支配下,蝇营狗苟、纷纷扰扰、争争夺夺,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但却疏于自谨、自检、自省,最终热得过火,“亨若遇火则为烹”。

近当代的自不必说,古代的如,石亨(?—1460),明朝权臣,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人(今渭南市临渭区)。

善骑马射箭,尤其擅用大刀,勇武善战,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权倾朝野,之后大肆培植党羽,祸乱朝政,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家人冒功进官者50余人,党羽攀亲骗官者多达4000余人;对于不肯攀附的正直大臣残酷加害,挟私愤杀死抗击外侮的于谦、范广等名臣,把曾给他提过意见的给事中成章、御史甘泽等九人贬黜官职,大兴冤狱诬陷耿九畴、岳正入狱,将杨宣、张鹏赶至边关。

最后石亨被革职,下狱,伏诛。

...

毛主席诗词《重上井冈山》全文是什么?

收集毛泽东与井冈山的诗词

毛泽东对井冈山却一直情有独钟,专门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三首词均以“井冈山”为题,又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这一现象在毛泽东诗词中绝无仅有,足见井冈山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结之浓。

一、《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译文 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

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

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 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

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

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汩汩畅行的流水,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

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

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

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三、《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3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7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译文 万木直入青云,延绵千百里,雄奇的大山飞上南天。

我旧地重游见到了什么,多了一些楼台亭阁。

在五井碑前,在黄洋界上,汽车飞驰盘旋。

江山如画,但古时这里曾是沧海。

三十八年恰似一瞬间,人间变了,如天翻地覆。

犹记得当时战火纷飞,九死一生如同昨天。

独有一腔豪情,天边一轮明月,气势如风雷磅礴。

雄鸡一声高唱,一切妖魔鬼怪全都烟消云落。

扩展资料: 井冈山诗词中毛泽东的革命情结 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的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毛泽东对井冈山一直念念不舍,愈到晚年愈是魂牵梦绕。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他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这两首作品属于同时、同地、同境、同题的作品,内容、意境、情感、格调、结构甚至词语均有许多贴近或类似之处。

如“千里来寻故地”与“故地重来”;“旧貌换新颜”与“人间变了,似天渊地覆”;“风雷动”与“风雷磅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与“弹指三十八年”。

两首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的思念之深、归心之切。

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毛泽东为井冈山的巨变而欢欣鼓舞。

毛泽东慨叹时间飞逝,往事如昨,而井冈山的意义与影响却永不消逝。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对“久有凌云志”的毛泽东而言,当年的血雨腥风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纵然年事已高,自应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相比较而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更有思想深度,更富有哲理旨趣。

而从毛泽东同意将其公开发表来判断,他本人显然对这首词也更为中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江月·井冈山 百度百科-水调歌头.井冈山 百度百科-念奴娇 井冈山

毛泽东诗词《念奴娇 井冈山》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的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毛泽东对井冈山一直念念不舍,愈到晚年愈是魂牵梦绕。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他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了《念奴娇·井冈山》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两首作品属于同时、同地、同境、同题的作品,内容、意境、情感、格调、结构甚至词语均有许多贴近或类似之处。

如“千里来寻故地”与“故地重来”;“旧貌换新颜”与“人间变了,似天渊地覆”;“风雷动”与“风雷磅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与“弹指三十八年”。

两首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的思念之深、归心之切。

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毛泽东为井冈山的巨变而欢欣鼓舞。

毛泽东慨叹时间飞逝,往事如昨,而井冈山的意义与影响却永不消逝。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对“久有凌云志”的毛泽东而言,当年的血雨腥风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纵然年事已高,自应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

毛泽东的井冈山词作,寄寓了毛泽东深厚绵长的井冈山情结。

黄洋界的隆隆炮声已定格在历史深处,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两首感怀之作也将焕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

急求: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的体会 谢谢大家了~

西江月 井冈山 1928 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岿(kui1)然:高峻独立。

黄洋界(gai4):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 岭。

【题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

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

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

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

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

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

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

红军在哨口守了一夜 ,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作法】 西江月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战斗场面,下阕写战斗经过。

全词主要特点是采用描写与叙述的方法来写,描写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炼,极富艺术感染力。

词首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展现了我军民战备的气势,栩栩如生,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以及词的结尾与我军的胜利作了铺垫。

黄洋界处在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远望各山头,到处是我军迎风招展的战旗;到处军号高鸣,战鼓齐奏。

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人民战争图景啊!说明我方早已严阵以待。

『敌军围困万千重』。

虽然敌人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把我军一层又一层地包围起来,然而勇敢的革命军是毫不畏惧,视万千敌人如虫蚁,『岿然不动』。

而『岿然』一词,庄严雄伟,充分表现了我军巍然屹立的雄姿。

下阕开头,『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这两词写出了我军战胜敌人的原因。

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

当时,红军敢于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充分重视敌人。

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期,就指出:『巩固此根据地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红军和全体井冈山革命群众不但这样做了,而且更在精神上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正如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事实正是如此。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我军民,同时与上阕我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照应,前后贯通,无懈可击。

据参加战斗的人回忆:黄洋界战斗激战了一昼夜击退了敌军四次冲锋、打垮敌人一个团之后,次日中午在作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从茨坪调来的迫击炮,两发炮弹命中敌人,敌人惊惶失措地大叫:『不好啦 我们被红军包围了。

』便乘黑逃跑了。

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对比手法,增强艺术效果。

一是敌我对比:『敌军围困万千重』,气焰嚣张,外强中干,而『我自岿然不动』,斗志昂扬,坚守阵地。

二是敌初来时气势汹汹,但最后当我『黄洋界上炮声隆』时,『敌军宵遁』了。

读到此,不禁让人拍手称快! 还有善用古词、成语、简练、古朴、庄重。

『旌竞旗』、『鼓角』、『相闻』、『岿然不动』、『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宵遁』等,分别表现出其艺术特色,增加了感染力。

典型概括也是这首词一个突出的写作手法。

作者在词里热烈赞颂了井冈山的黄洋界保卫战。

虽然这次保卫战只是井冈山红军军事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却具在十分典型的意义。

它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

词里所描写的战斗是一个典型形象,它高度地概括了整个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

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我军民最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同时也概括了在白色的政权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形势,生动地表明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对于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

它是所有革命根据地能够胜利发展的生动写照。

毛泽东诗词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 毛主席诗词《重上井冈山》全文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