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十二届国展看唐楷:雅正与明清调!

 周松涛图书馆 2020-12-18

文会图(局部) 北宋 赵佶(传)


帮主斯唔嗯·超:“现在还不能确定唐楷是否被激活了,但至少唐楷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了。”
(音频与文章无关,主要起到“隔水'的作用~)



本届展览取法唐楷、清楷的作品成为了重要审美与创作存在。唐楷的范畴众所周知,而清楷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清代的碑系楷书,二是清代的帖系楷书。在之前的国展中,对清代碑派楷书比较重视,而对帖系楷书并不用心。






四十年来,书坛有一个惯性思维,即认为清代帖系楷书属于”馆阁体”范畴,但书法发展到今天,书坛业已意识到清代帖系楷书中那种”学问气”与
  “朴学气”实为可贵

清代是一个朴学兴盛的时代,故而其书法也必然带有时代风气。十二届国
展部分楷书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这种依靠学问熏陶的、具有“朴气”的清楷(也有一部分民国楷书),另一方面上追唐楷,从而形成了一种清刚、豪迈、正大、沉着等集于一身的当下楷书创作风格。




故而十二届国展对经典唐楷的取法,对唐楷后世擅变中清楷的取法,与当下时代结合起来,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个人提炼、生发与出新。
    




具体来说,十二届国展的楷书与之前四十年的楷书创作相较,尤其是与十一届国展的楷书相较,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对唐楷的继承、清代帖系楷书的出新上有了时代展现。

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虞世南、褚遂良、“大小欧(小欧多于大欧)”、颜
真卿、陆柬之、柳公权等经典唐楷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二是在唐楷的后世流变中找寻可资取法的切入点,最为明显的成果是对清代“同光”以后书写帖系楷书作品与资料进行了搜罗、鉴别、扬弃、整合。




如清代士人钱沣、刘墉、翁同龢等甚至包括普通的进士、举人的楷书都有借鉴。
    
这是一个新的信号。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书坛一直强调”大草明清调”,但笔者也认为,除了”大草明清调”之外,亦有”楷书明清调”,准确地说是唐楷的 “明清调、清民调”。




明清、民国对颜体、欧体等唐代经典的再出新、再演绎、再生发,同样是当下楷书创作可资借鉴的范本。本届展览正是取法唐楷”清民调”的集中展示。

一方面取法经典唐楷,另一方面再从经典唐楷(如颜真卿楷书、欧阳询楷书)的后世流变中  (如明、清、民国的帖系楷书)找寻可资借鉴的技法与风格元素为我所用,再从当下楷书创作吸收一些优秀的创作元素进行提炼与重构,就形成了”唐楷+唐楷清民调+当下楷书审美”三者相揉的创作风格。





将唐楷严谨的法度与沉着的用笔、清代民国楷书的朴厚与端庄、当下楷
书的清刚与自信,揉为一体,形成了十二届国展特有的唐楷创作格局与审美趋尚。
    
从书法经典化过程来看,十二届国展中唐楷创作的这种进步是建立在对既往传统的深入挖掘、广泛取法、综合对比、充分审视与取舍之后的选择,选择更符合时代审美、更符合书学正统基础上的出新与创作。

    

唐楷在十二届国展的”激活”有其内在逻辑与时代逻辑。唐楷本身是魏碑不断雅化的成果与结晶。魏碑的雅化历程实际上是与南朝以”二王”为代表的书风的不断靠拢、融合的过程。

而魏碑的源头是锺繇开创的”铭石书”,那么它一定有”雅正”的传统。所以无论是魏碑还是唐楷,都具有雅正的基因。这也恰恰是楷书创作的材质与形式方面与行草之间最大的不同。






虽然当代展厅机制下,楷书作为铭石书的功用已经大大削弱,但是其雅正传统却是植根于内核之中,无法被忽视、冷落。隋唐一统,南北书风融合,魏碑与江左二王书风走向统一,生成为唐楷。

所以唐楷集北碑、南帖于一身,具有雅正传统。虞世南的生动含蓄、萧散淡雅,褚遂良的流利劲健、遒媚温婉,欧阳询的险绝瘦硬,颜真卿的雄浑
端正,柳公权的瘦硬与法度的极致,虽风格各异,但无一不”雅正”。
   



还有一个积极的表现,此届展览楷书大字则如取法颜体、小欧以及晚清、民国调的大字唐楷风作品较多。同时对清代碑派系统的楷书如赵之谦、何绍基等也有了更为雅正的取法与发挥。

鉴于此,十二届国展作为新时代的一次综合性书法大展,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在书法复苏四十年的今天,在”四个自信”全面彰显的今天,楷书创作注重对唐楷书法系统与清代楷书的取法与转化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节选自《中国书法》
原题:《走向雅正:从十二届国展看当今楷书创作》
作者:葛复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