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胚胎学要点总结

 壹亩莳 2020-12-18

来源:网络

1、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组织

2、HE染色法(组织学中最常用染色方法)

苏木精:碱性

细胞核:酸性(嗜碱性 紫蓝色)

伊红:酸性

细胞质:碱性(嗜酸性  红色)

3、嗜酸性:能够与伊红等酸性染料结合的性质;

嗜碱性:能够与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结合的性质;

第二章 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1、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2、无血管和淋巴管;

3、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4、 有极性;

5、基底面附着于基膜

二、分类: 

1、被覆上皮(最多)

2、腺上皮

3、特殊上皮:感觉上皮、生精上皮、肌上皮等-

三、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

上皮类型

主要分布

特点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 心、血管和淋巴管

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

其他:肺泡、肾小囊等

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

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

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胆囊,子宫等

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核椭圆形,位于基底部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等

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覆着于基膜,基膜明显。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

角化:皮肤表皮

表面细胞呈扁平状,中层为梭形,基底层为多边形细胞,有分裂增殖能力。

注意:1、位于皮肤表皮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的核消失,胞质充满角蛋白,细胞干硬,并不断脱落,称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


变移上皮

肾盂、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细胞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

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一)游离面

纹状缘(小肠单层柱状上皮)

刷状缘(肾近端小管)

光镜:粉红色的均质性亮带;

电镜:由微绒毛整齐排列组成

1.微绒毛:①上皮细胞游离面向外伸出的指状突起②内含物:微丝③功能:扩大表面积,增强细胞的吸收

2.纤毛

①定义: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而粗的突起,能够有节律性的定向摆动。

②分布: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等 

③与微绒毛相比:量少,由微管组成,结构复杂,粗长

(二)侧面      

细胞连接分类:

1.紧密连接(闭锁小带)

功能:(1)阻止大分子物质由外部进入细胞间隙

(2)有一定机械性的连接作用

2.中间连接(黏着小带)

功能:(1)粘着和连接相邻细胞。

(2)保持细胞的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3.桥粒(黏着斑)

功能:是一种最牢固的细胞连接,多见于皮肤、食管等的复层扁平上皮

4.缝隙连接(通讯连接)

功能:(1)利于细胞之间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

(2)利于细胞之间传递电冲动,使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同步化。

(三)基底面  

1.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1)由糖蛋白构成的薄膜状结构

(2)组成:基板(上皮组织);网板(结缔组织)

(3)功能:

1、具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

2、是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3、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

2.质膜内褶

第三章 结缔组织

分类 

1.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2.软骨组织

3.骨组织

4.血液    

特 点:

1.细胞数量少、种类多;

2.细胞外基质多,有基质、纤维之分;

3.无极性分布;

4.分布于内环境

5.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      

第一节 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连接、支持、防御、创伤修复,营养,保护

组 成

细胞

成纤维细胞 ;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细胞外基质

纤维

胶原纤维(白纤维);弹性纤维(黄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蛋白多糖;糖蛋白(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一)基质

1、蛋白多糖 :防御屏障作用; 物质交换作用; 离子交换作用

2、纤维粘连蛋白:识别、黏附、迁移和增值

3、组织液(名解): 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血浆成分,是细胞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纤 维

1、胶原纤维

LM较粗,HE染色呈粉红带状,波浪状走行,无分支

EM:胶原原纤维,有横纹 

化学成分:胶原蛋白

功能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 ,弹性差

胶原蛋白---胶原原纤维---胶原纤维

2、弹性纤维

LM:较细,HE染色呈浅粉红色,折光率强 ,有分支

EM:微原纤维, 弹性蛋白

功能特性:弹性大

3、网状纤维

LM:较细,HE染色不宜着色,嗜银性,在镀银染色切片呈黑色

EM:胶原原纤维,有横纹

化学成分:III型胶原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三)细  胞 

1.成纤维细胞  (最多见)

形态:LM(光镜):扁平多突起,胞核卵圆,胞质着色浅

EM(电镜):RER、GC 发达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成纤维细胞功能静止时称纤维细胞,梭形,胞质嗜酸性,核呈杆状着色深

2.巨噬细胞

形态:

LM:形状不规则,胞核卵圆或肾形,胞质嗜酸

EM:胞质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和残余体

功能:

吞噬功能

②抗原提呈

③分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来源:由血液内单核细胞游走出血管后分化而成

3.浆细胞 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蛋白

4.肥大细胞

形态

LM:大,卵圆形,核小而圆,居中

EM: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分泌颗粒)

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胞质含白三烯

功能

1、肝素:抗凝血

2、组胺、白三烯释放可造成过敏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向该处聚集,对抗体过敏反应

5.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功能: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三、脂肪组织 (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为脂肪小叶)

四、网状组织  

第三节 血液

成分:血浆,有形成分:血小板、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血涂片:观察血细胞形态最常用的方法

一、血浆

二、血液有形成分

(一)、红细胞(RBC)  

大小:直径约7.5 µm  

男: (4.0~5.5)×1012/L

女: (3.5~5.0)×1012/ L

形态

1.胞体双凹圆盘状,

2.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 

3.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

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

男:120-150g/L  女:110-130g/L

临床上作为是否贫血的指标

(二)、白细胞(WBC)   (4.0~10)×109/L

1.中性粒细胞

形态:胞核为杆状分叶状; 胞质含细小、均匀、淡红的颗粒。

功能:吞噬细菌、抗感染

2.嗜碱性粒细胞

形态:

1.核呈 “S” 形、不规则等;

2.胞质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蓝紫色,深浅不一      

功能:

参与过敏反应(类似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

形态:

1.核多2 叶

2.胞质内粗大、均匀分布鲜红色的嗜酸性颗粒

功能:

抗过敏性疾病、抗寄生虫感染

4.淋巴细胞

形态:核常为圆形,一侧常有凹陷;胞质,嗜碱性,蔚蓝色

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5.单核细胞

形态:胞核呈肾形、马蹄形等;胞质,呈弱嗜碱性,灰蓝色

功能:与巨噬细胞功能相似  

三、血小板 (100~300)×109/L

形态:双凸圆盘状无核,可有少量细胞器

功能:止血与凝血

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

第四章 肌 组 织

肌细胞因呈长纤维形,故又称肌纤维;细胞膜又称肌膜;细胞质又称肌浆;滑面内质网又称肌浆(质)网

分类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骨骼肌、心肌又称横纹肌

第一节、骨 骼 肌 (随意肌)

结缔组织膜: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支持、连接、营养和功能调节)

肌卫星细胞

位置:位于骨骼肌纤维表面

形态:扁平有突起

功能:肌损伤时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

(一)LM

形态:长圆柱状

结构:核椭圆,数十至数百个,位于肌膜下方;肌质中含肌原纤维,呈横纹排列

(二)EM

1、肌原纤维

细肌丝

形状:长约1 µm ,直径5nm ;

组成:肌动蛋白(有与肌球蛋白头部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可与Ca2+ 结合)

粗肌丝 

结构:长约1.5 µm ,直径15nm;由肌球蛋白组成,肌球蛋白为豆芽状,分头杆两部分,头部为横桥,有ATP酶活性

(明带(I带)Z 线 暗带(A带)H带 M线)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横小管

定义: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

位置:明带与暗带交界处

作用: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

3、肌浆网

结构:是肌纤维内高度发达的滑面内质网,形成纵小管、终池

功能:浓缩、储存、释放Ca2+

(1)纵小管: 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

(2)终池 :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

三联体  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三)骨骼肌纤维收缩原理

神经冲动----肌膜---横小管----肌浆网-----释放Ca 2+-----激活肌钙蛋白---肌动蛋白位点暴露---与肌球蛋白结合----细肌丝滑动—肌肉收缩

第二节、心肌   

(一)LM

形态:短圆柱状、常有分支,互联成网

结构:胞核卵圆形,1-2个,位于心肌纤维中央;胞质中有横纹,细胞分界处有闰盘结构

(二)EM

特点:

1.肌原纤维粗细不等,界限不清,肌原纤维间有极为丰富的线粒体

2.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3.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扁小,形成二联体

4.闰盘的横位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有缝隙连接

闰盘

1.心肌细胞的连接处

2.光镜下呈横纹或阶梯状,电镜下横位部分有 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有缝隙连接

3.功能:便于心肌的同步舒张和收缩

第三节、平滑肌

LM光镜结构长梭形;无横纹;单核,呈杆状或椭圆,位于中央;胞质嗜酸性

EM平滑肌纤维内无肌原纤维,可见密斑、密体、细肌丝、粗肌丝和中间丝

第五章 神经组织(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成分)

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作用: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

神经胶质细胞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等作用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构成: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突起(树突,轴突)

1、胞体(神经元营养和代谢中心)

(1)细胞膜:兴奋性膜(接受刺激、整合信息、产生和传导冲动)

(2)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 着色浅,核仁大

(3)细胞质:含特殊结构(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尼氏体

结构: 

LM:强嗜碱性,颗粒或斑块状的物质

EM: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

功能合成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等

神经原纤维

LM:嗜银性,在胞体内交织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

EM:神经丝 + 微管

功能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参与物质运输

突起 

形态

数量

尼氏体

功能

其它结构

树突

由粗到细,分支多

1根及以上,常多根

接受刺激

树突棘

轴突

细长均匀,分支少

只有1根

传导冲动

轴丘(无尼氏体)

(二)神经元的分类

1、按突起数量分类  ①多极神经元②双极神经元③假单极神经元

3、按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二、 突触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突触形式 :轴-树,轴-轴,轴-体,树-树,体-树

分类:化学性突触,电突触(人极少)

1、化学性突触

特点以神经递质为媒介,单向传导

LM球状或扣状膨大

EM

1.突触前成分 (突触前膜(增厚)。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线粒体)

2.突触间隙

3.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增厚)。递质受体。化学门控通道)

三、神经胶质细胞

1、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分类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作用

参与形成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

来源单核细胞,有吞噬功能

参与产生脑脊液

施万细胞

参与周围神经系统髓鞘形成

卫星细胞

营养、保护神经节内的神经元

2、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四、 神经纤维和神经      

(一)神经纤维定义:由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轴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构成,包括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

1、有髓神经纤维(1)PNS(周围)的有髓神经纤维

相邻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于神经纤维上这一部位较狭窄,称为郎飞结

相邻两个郞飞结间的神经纤维称结间体

由施万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同心卷绕形成髓鞘

(2)CNS(中枢)的有髓神经纤维

结构:与PNS的相似,但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

神经纤维的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轴膜进行

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

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导速度

(二)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束----神经

神经内膜:每条神经纤维表面薄层结缔组织

神经外膜:包裹在一条神经表面的结缔组织

神经束膜:神经纤维束表面结缔组织

五、神经末梢

(一)感觉神经末梢

1、分类 

(1)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冷、热、痛觉

(2)触觉小体:感受触觉 

(3)环层小体: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4)肌梭:感受肌张力等

(二)运动神经末梢

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骨骼肌

功能:支配骨骼肌的收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形成的突触

第七章 循环系统

一、心脏

(一)心壁

1.心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蒲肯野纤维(心室)

2.心肌膜: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3.心外膜(心包膜脏层) :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间皮

(二)心脏传导系统

蒲肯野纤维: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纤维短而粗,形态不规则,缝隙连接发达;将冲动快速的传递到心室各处,导致所有心室肌纤维同步收缩

二、血管

(一)大动脉(弹性动脉)结构特点:

1.内膜:内皮下层:增厚

2.中膜:厚,主要为40 -70层弹性膜

3.外膜:外弹性膜(弹性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二)中动脉(肌性动脉) 结构特点:

1.内膜:内皮、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内弹性膜(弹性蛋白)

2.中膜:厚,10-40层平滑肌纤维 )

3.外膜:疏松结缔组织<内外弹性膜分界不明显>

(三)小动脉肌性动脉)结构特点:

1.管径0.3 - 1mm  

较大的小动脉有明显的内弹性膜   

中膜有几层平滑肌纤维

外膜结构与中动脉相似,但一般缺乏外弹性膜  

功能:调节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流量和血压,又称外周阻力血管

(四)微动脉

1、管径在 0.3 mm以下 

2、内膜无内弹性膜 

3、中膜由1 - 2层平滑肌纤维组成

4、外膜很薄

功能:调节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流量和血压,又称外周阻力血管

2、静脉

1.腔大、壁薄、腔不规则

内、中、外弹性膜不明显,三层分界不清

3.管壁中结缔组织成分较多

管壁结构差异大

5 静脉瓣

三、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1~3个内皮细胞围成

基膜 结缔组织;周细胞

功能:物质交换

分类

分布

连续毛细血管

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和肺等处

有孔毛细血管

胃肠粘膜、肾血管球和一些内分泌腺(如:肾上腺)等处

窦状毛细血管(血窦)

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如:垂体)等处

四、血脑屏障

毛细血管内皮(连续型)

基膜(完整) 

神经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脚板) 

功能: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内,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

第九章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

1消化管: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

2消化腺:包括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和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腺、肝)。

3主要功能:(1)、消化(2)、吸收(3)、排泄

二、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一般分为4层,自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一)粘膜

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此层各部结构差异大,为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复层扁平上皮(保护),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消化、吸收)。

2.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富含血管及淋巴管,并可见腺体、淋巴组织和神经纤维。

3.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收缩可使粘膜活动,促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和血液运行,有利于物质吸收。

(二)粘膜下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富含较大的血管及淋巴管,还可见腺体(如食管腺、十二指肠腺)及神经丛。

(三)肌层

口腔、咽、食管上部、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其余部分的肌层为平滑肌。肌层一般为内环形、外纵形两层,胃部为内斜、中环、外纵三层。

(四)外膜

部分为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大部分为结缔组织及表面的间皮形成的浆膜

三、食管

1)粘膜:表层为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层为一层纵形平滑肌,粘膜皱襞为纵形。  2)粘膜下层:含有食管腺,分泌粘液。 

3)肌层:内环、外纵两层。上1/3段为骨骼肌,中上1/3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下1/3段为平滑肌。

4)外膜:为纤维膜

四、胃

(一)粘膜

1上皮:表面粘液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核椭圆形,位于基底部。顶部充满粘原颗粒。分泌粘液。3~5日更新一次。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胃小凹,小凹底部有3~5条胃腺开口。

2固有层:有大量管状胃腺,按存在部位及结构分为为:胃底腺(分泌胃蛋白酶原,盐酸,粘液等)、贲门腺(分泌粘液)、幽门腺(分泌粘液)

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单管状,分颈、体、底三部分。开口于胃小凹底部。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粘液细胞组成,尚可见少量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1)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多,分布于胃底腺的体部和底部。柱形或锥体形,核圆位于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充满有单位膜的酶原颗粒(HE标本呈泡沫状),内容胃蛋白酶原。婴儿主细胞还分泌凝乳酶。

2)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或泌酸细胞。数量较少。分布于胃底腺上段,体积较大,圆形或三角形,核圆位于中央,可有双核,胞质强嗜酸性。主要分泌盐酸与内因子。

3)颈粘液细胞又称副细胞。楔形,数量少,主要分布于胃底腺颈部的壁细胞之间。核扁圆,靠基底部。含粘原颗粒,分泌酸性粘液。    3、粘膜肌层:内环外纵

()粘膜下层

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含较组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还可成群的脂肪细胞。

(三)肌层:厚,分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               

(四)外膜:浆膜

五、小肠 粘膜 

环形皱襞: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

肠绒毛:为小肠特有结构,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环形皱襞和绒毛使小肠表面积扩大了20-30倍。

1、粘膜上皮

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

1)吸收细胞:高柱状,核卵圆形位于基部。细胞游离面有大量微绒毛,使游离面面积扩大约20倍。微绒毛表面有层细胞衣,为吸收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内含双糖酶和多肽酶等,又可吸附胰酶,故微绒毛和细胞衣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吸收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已消化的营养物质。

2)杯状细胞:散在于吸收细胞之间,形似高脚杯而得名。内含大量粘原颗粒,分泌粘液,润滑保护肠粘膜。

2,固有层

富含血管,淋巴管。有大量小肠腺和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嗜细胞,肥大细胞等),还有淋巴小结(十二指肠,空肠)或集合淋巴小结(回肠)。

肠绒毛固有层:有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运送吸收的脂肪微粒。

1)小肠腺:由小肠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直接开口于肠腔。构成肠腺的细胞除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外,还有帕内特细胞和未分化细胞。

2潘氏细胞。位于肠腺基部,锥体形,核卵圆形位于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明显特征是顶部胞质含粗大嗜酸性分泌颗粒。颗粒含防御素,溶菌酶、锌等。

3、粘膜肌层: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二)粘膜下层

富含血管,淋巴管,神经丛。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粘液,保护肠粘膜。

(三)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四)外膜:仅十二指肠后壁为纤维膜,余为浆膜

消化腺

一、胰腺 胰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一)外分泌部:为浆液性复管泡腺,由腺泡和导管构成。

 (1)腺泡:腺泡细胞呈锥体形,单层排列,外有基膜,无肌上皮细胞。核圆形位于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中含嗜酸性酶原颗粒,内含多种消化酶。泡心细胞:是深入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扁平或立方状,着色淡。

(2) 导管:闰管(单层扁平上皮)小叶内导管(单层立方上皮)小叶间导管(单层柱状上皮)  主导管(单层高柱状上皮,富含杯状细胞)。

(二)内分泌部:即胰岛

为散布于腺泡之间的岛状细胞团。约100-200万个。每个胰岛由数个至数百个内分泌细胞组成。细胞主要有A,B,D三种,此外尚有少量PP细胞等。

1A细胞(甲细胞,α细胞):占20%,分布于胰岛周围部,多边形,含大量分泌颗粒,核圆形。分泌高血糖素,可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从而使血糖升高。 

2B细胞(乙细胞,β细胞):占75%,分布于胰岛中央,核圆形。分泌胰岛素(insulin),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促进糖原合成、贮存,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利用,降低血糖)。

3D细胞(丁细胞,δ细胞):占5%,分布于A,B细胞之间,圆形或梭形,分泌生长抑制素。能抑制A,B细胞的分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    4、PP细胞:分泌胰多肽,可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和胃肠运动。

二、肝脏

(一)、肝小叶  是肝脏的基本单位,占肝体积的96%.呈多角(六角)形棱柱体。小叶界限不明显。

肝小叶主要由肝细胞组成。中心有一条中心静脉(CV),肝细胞以CV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单层肝细胞板(肝板),其断面称为肝索。小叶周围的一层环形肝板称为界板。肝板之间不规则的间隙为肝血窦,由内皮细胞表衬,是扩大了的毛细血管。

1、肝细胞:是肝唯一的实质细胞,呈多边形,较大胞质嗜酸性,核大而圆,着色浅,位于中央。核仁核膜清楚。部分有双核。   肝细胞有三个功能面:相邻肝细胞的连接面、胆管面、肝血窦面

2、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是小叶内血液流通的管道。内壁表衬内皮细胞。此处的内皮细胞不连续,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筛状小孔,无隔膜。细胞间隙较宽,无基膜,能透过大分子物质,有利于物质交换。

名解:肝巨嗜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附于肝血窦内的内皮上或内皮细胞之间。来自血中单核细胞,形态不规则,多伪足。胞内含大量溶酶体和吞噬体。具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噬能力并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的重要防线之一。

3、窦周隙:为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4微米)。内有散在的网状纤维和血浆,肝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深入其中。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内部可见贮脂细胞

4、胆小管:为肝细胞板内封闭式管道。由相邻肝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成槽并对接而成。胞膜形成紧密连接封闭管腔,附近还形成缝隙连接。有微绒毛突入腔内。胆小管相互联系成胆小管网。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胆汁可溢入窦周间隙并进入肝血窦而形成黄疸        

二)门管区

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4个。为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区,内有小叶间动脉(肝动脉分支,内皮外有几层环形平滑肌),小叶间静脉(门静脉分支,内皮外有少量散在平滑肌)和小叶间胆管(肝管分支,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走行

第十章 呼吸系统

一、气管

是由15-20个半环状气管软骨为支架构成的硬性管道。管壁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分3层粘膜、粘膜下层、外膜。

(一)粘膜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

1、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组成。

2、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弹性纤维、淋巴组织、浆细胞等。

(二)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以粘液细胞为主的混合腺

(三)外膜

C形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组成。软骨环缺口处富含弹性纤维、平滑肌束及结缔组织

二、肺

支气管树:

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被覆浆膜,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一)被膜:浆膜 

(二)肺实质:肺内气道及肺泡

1、肺的导气部

(1)、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与支气管相比管径变小;管壁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变薄;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逐渐减少;平滑肌相对增多。

2)、细支气管: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腺体、软骨片减少或消失。平滑肌相对增多呈环形排列。可见纵形粘膜皱襞。  

(3)、终末细支气管:单层柱状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有完整的环形平滑肌,无杯状细胞、软骨及腺体。纵形粘膜皱襞明显。

名解:克拉拉细胞:呈柱状,核卵圆形或双叶状,位于细胞中部。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顶部胞质凸向管腔。功能不明,其分泌物可能会改变粘液的粘稠度。

导气部结构变化规律1、管径渐小,管壁渐薄 2、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纤毛柱-单层柱状 3、杯状细胞:多-少-无 4、腺体:多-少-无 5、软骨:多-少-无 6、环形平滑肌:少-多-完整的环形

2肺的呼吸部(各段均有肺泡)

1、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呈移行性改变:单层纤毛柱状—单层柱状—单层立方—单层扁平。

上皮下有薄层固有层: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分散的平滑肌。管壁上有少量肺泡发出。

2肺泡管:四周均为肺泡的开口,是肺泡囊的共同通道。内衬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上皮外有薄层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束。肌束断面呈结节状。 

3肺泡囊:为几个肺泡的共同开口处,有单层扁平上皮,无平滑肌。

4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半球形,内衬一层肺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外侧为基膜。相邻肺泡之间的结构为肺泡隔,隔上可有肺泡孔。

 ①肺泡上皮:有I型(扁平肺泡细胞)和II型(颗粒肺泡细胞)两种。

I型肺泡上皮: 又称扁平肺泡细胞。胞体扁平而菲薄,胞质内细胞器少,有吞饮小泡。核扁圆,凸向肺泡腔面。与相邻上皮间有紧密连接。

II型肺泡上皮:又称颗粒肺泡细胞。圆形或立方形,嵌于I型细胞之间。核圆形,胞质着色浅。 II型细胞是一种分泌细胞,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在肺泡腔面形成一层液体薄膜,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呼吸省力并对稳定肺胞直径起重要作用。

 ②肺泡隔:为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弹性纤维(助肺泡回缩)和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还有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维持肺泡形状)、成纤维细胞和肺巨噬细胞(防御)等。 

 ③肺泡孔:是相邻肺泡之间气体流通的小孔

名解:气-血屏障:指肺泡内气体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需透过的薄层结构。又称呼吸膜。结构菲薄,有利于气体交换,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I 型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内皮基膜、内皮细胞组成。

肺巨噬细胞:圆形,较大。存在于肺泡隔或肺泡腔内。吞噬灰尘后称尘细胞(dust cell); 心衰肺淤血时吞噬红细胞,将Hb变为含铁血黄素,称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

三)肺间质:气道及肺泡周围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

、肾

(一)被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

(二)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由大量肾单位和集合管构成。

1、肾单位:由肾小体与相连的肾小管组成。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肾小体:又称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球有两个极:微动脉的出入端为血管极;与之相对的一端为尿极。

A、血管球:为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小囊后反复分支、汇合所形成的网状毛细血管团。最后汇成出球微动脉出血管极。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且压力大,有利于原尿的滤过。血管球的毛细血管属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小孔无隔膜。

B、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形成的杯状双层盲囊,内盛血管球。囊的外层为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内层为脏层,由足细胞构成。内外层之间的腔隙称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足细胞:细胞较大,从胞体伸出几支较大的初级突起,初级突起又垂直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并相互穿插形成栅栏状结构包绕在血管球基膜的外面。

C、滤过膜:又称滤过屏障,由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组成,具有滤过血液形成原尿的功能,两肾每日可产生原尿180升左右。

2、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三部分。均由单层上皮围成,有基膜。

(1)近端小管:分曲部和直部。

A、曲部(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锥体或立方形,境界不清,核圆形靠近基底部。胞质嗜酸性强。游离面有微绒毛形成的刷状缘(brush border);基底面有质膜内褶和其间的杆状线粒体形成的基底纵纹;侧面有连接复合体和相互嵌合的侧突

B、近端小管直部(近直小管)结构与曲部相似。但上皮略矮,管腔稍大,微绒毛稍短,侧突及质膜内褶不如曲部发达。线粒体较少。

(2)细段:位于髓放线和肾锥体内。管径细(12μ),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功能:有利水和无机盐离子的通透。

3)远端小管:管径比近端小管细,上皮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弱嗜酸性,着色较淡,细胞境界较清。核园形居中或靠近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少而短,不形成刷状缘。基底纵纹明显。也分曲部和直部。远直小管上皮细胞基部的质膜内褶很发达,其间有大而长的线粒体。

(二)集合管

分为以下三段弓形集合小管(位于皮质迷路)、直集合小管(位于皮质髓放线及髓质)、乳头管(位于肾乳头)

(三)球旁复合体  又称肾小球旁器,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的三角区。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

1、球旁细胞: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大,胞质丰富,弱嗜碱性。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并含有大量分泌颗粒。分泌颗粒含肾素。肾素可使血管收缩,还可促进肾小管留钠排钾。

2、致密斑:由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成。细胞呈高柱状,核排列紧密,形成一个椭圆形隆起。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内Na+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信息传给球旁细胞,促进其分泌肾素。

3、球外系膜细胞:位于血管极三角区。与球内系膜细胞形态类似。细胞有扁平突起,与球内系膜细胞和球旁细胞等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在球旁复合体的功能活动中起传递信息作用。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

一、甲状腺

(一)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二)实质:由大量的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组成,滤泡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1、甲状腺滤泡:呈圆形或不规则,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

功能: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的功能: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2、滤泡旁细胞

分布:滤泡间或滤泡上皮细胞间

结构:大,卵圆形,着色浅,有分泌颗粒

功能:分泌降钙素

二、甲状旁腺

1、主细胞 :数量最多,呈多边形,核圆,居中

功能: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增强破骨细胞活性 ,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吸收钙

2、嗜酸性细胞:充满嗜酸性颗粒

三、肾上腺

(一)被膜:结缔组织

(二)实质 :分为皮质和髓质

1、皮质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2、髓质:含髓质细胞(嗜铬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还含有交感神经节细胞、血窦、中央静脉

嗜铬细胞有两类:

肾上腺素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加快心率,扩张血管(心脏、骨骼肌)(常用作强心剂)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 - 去甲肾上腺素,增高血压,心脏、脑和骨骼肌内血流加速(常用作升压药)

四、垂体

(一)腺垂体

1、远侧部 :

(1)嗜酸性细胞:生长激素细胞:GH;催乳激素细胞:PRL   

(2)嗜碱性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SH;促性腺激素细胞 :FSH、L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ACYH

(3)嫌色细胞

2.中间部(滤泡): 

(1)滤泡细胞 

(2)嗜碱性细胞: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细胞

(3)嫌色细胞 

3.结节部:毛细血管和门微静脉 、嫌色细胞、 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4.垂体门脉系统: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第一级、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实现了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控

(二)神经垂体

由无髓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

内分泌细胞

1、室上核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

2、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催产素

第十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

1、被膜:含鞘膜脏层(C.T.+ 间皮)、白膜(DCT、平滑肌等)、血管膜(富含血管)

2、实质:生精小管 、直精小管 、睾丸网 、睾丸间质

一、生精小管:生精上皮包括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

(一)支持细胞

1、位置:生精细胞之间。

2、形态:高柱状或长锥体形,基部紧贴基膜,顶部达腔面。侧面镶嵌着各级生精细胞,故轮廓不清。核大,卵圆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名解:血—睾屏障:由支持细胞侧突形成的紧密连接、生精小管的界膜、间质结缔组织、间质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共同构成血-生精小管屏障(blood-seminiferoustubule barrier)又称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此屏障可以阻止某些有害物质进出生精上皮,防止精子的抗原物质逸出生精小管外,避免自体免疫反应。

3、支持细胞功能:

1)、支持营养生精细胞。

2)、吞噬和消化变性的生精细胞和残余体。

3)微丝微管的收缩及其分泌液利于精子移动。  

4)合成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

5)参与构成血-生精小管屏障。

(二)生精细胞

由生精小管基底部至腔面依次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连续增殖分化过程称精子发生,.历时64天左右,可分为三个阶段: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精子形成 

 1、精原细胞:最幼稚,圆形,较小,紧贴基膜。是青春期之前生精小管内唯一的生精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圆,核型为46, XY

3、次级精母细胞经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两个精子细胞。

4、精子细胞位于近腔面,圆形,体积更小。核圆形,着色深。核型为 23, X 23, Y.

名解:精子形成:精子细胞演变为精子的过程称为精子形成。

精子形成过程

1)、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移向一侧,形成精子头部主要结构。

2)、高尔基复合体形成囊状的顶体覆于核的头侧。

3)、中心粒移向核的尾侧并发出轴丝构成鞭毛。

4)、线粒体排列在轴丝起始段的周围,盘绕成线粒体鞘。

5)、多余胞质汇集于尾侧,最后脱落即为残余体

5、精子 

蝌蚪状,长约60μ.分头、尾两部。    头部主要是一个染色质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的前2/3覆有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尾部又称鞭毛(flagellum),是精子的运动装置,分颈段、中段、主段、末段

二、睾丸间质

位于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淋巴管。睾丸间质细胞也位于其中。

睾丸间质细胞:胞体较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居中,核仁明显。胞质嗜酸性。胞质内可见脂滴、色素颗粒和蛋白质结晶等,合成和分泌雄激素    作用:促进精子发生、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等。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

一、卵巢

一般结构:

1、表面上皮: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2、白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3实质

1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白体及其间的基质细胞、网状纤维、散在平滑肌等

2)髓质: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门部有少量门细胞,其功能类似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是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周围的多个卵泡细胞组成。卵泡发育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卵泡

位于皮质浅层。体积小,数量多。由一个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和一层卵泡细胞构成.   

1)初级卵母细胞:1个,圆形,胞质嗜酸性,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由胚胎期的卵原细胞分化而来。

(2) 卵泡细胞(: 扁平状,较小,核着色深,具有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的作用。

2、生长卵泡   

初级卵泡

1)颗粒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及核增大,卵泡细胞也增生,呈数层立方形或柱状,称为颗粒细胞

(2)透明带: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之间可见一层富含糖蛋白的嗜酸性膜,称为透明带,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共同分泌形成,其中有精子受体。

(3)放射冠:是紧贴卵母细胞周围的一层呈放射状排列的柱状卵泡细胞。

次级卵泡

(1)卵泡腔: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大而圆,核仁明显。卵泡细胞 (颗粒细胞 )增至6—12层,其间出现腔隙并逐渐融合成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内含营养物质及雌激素等。

(2) 颗粒层:卵泡腔周围的数层颗粒细胞形成卵泡壁,称为颗粒层

(3)卵丘: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及其周围的一些颗粒细胞凸向卵泡腔形成卵丘

4、成熟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直径增大(,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体积显著增大。颗粒细胞不增多,颗粒层变薄。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

(二)排卵  即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出的过程。(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第14天)

完成排卵的标志:次级卵母细胞、放射冠、透明带、卵泡液一起排出

(三)黄体

卵泡排卵后,在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下,卵泡壁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一个黄色的内分泌细胞集团,富含血管,即为黄体。黄体由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构成。

1、颗粒黄体细胞:由颗粒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大而多,染色浅位于黄体中央,分泌孕激素

2、膜黄体细胞 : 由卵泡的膜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小而少,染色较深,位于黄体周边,与粒黄体细胞协作用分泌雌激素

(四)闭锁卵泡与间质腺

1、女子一生约排卵400余个。其余绝大多数的卵泡(99%)在各个发育阶段停止生长并退化,称为闭锁卵泡   

2、后期次级卵泡或临近成熟的卵泡退化时,膜细胞肥大形似黄体细胞,称闭锁黄体。闭锁黄体随后被结缔组织和血管分隔成分散的细胞团块,称为间质腺, 可分泌少量雌激素

二、子宫

一般结构:

1、外膜:为浆膜

2、肌层(平滑肌):粘膜下肌层(纵行)、血管肌层(内环外斜)、浆膜下肌层(纵行)

3、内膜:

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功能层:受激素调节,周期性化   基底层:增生、修复功能层

(一)子宫内膜

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1、上皮:包括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上皮向固有层陷入形成子宫腺

2、固有层:有大量低分化的梭形基质细胞和网状纤维,血管丰富。

3、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

功能层:较厚,周期性剥脱出血,也是胚泡植入的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动脉对卵巢激素敏感。

基底层:较薄,无周期性变化,有修复内膜功能层的作用。

4、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计起,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器;第15-28天为分泌期。

(1)月经期

若排卵未受精,月经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螺旋动脉收缩,功能层缺血坏死,尔后螺旋动脉短暂扩张,坏死脱落的内膜组织与血液一起流出,即月经。月经期末,基底层开始增生而又进入增生期。

(2)增生期

又称卵泡期,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上皮与基质细胞分裂增殖。

早期-子宫腺短、细、直、少。晚期-子宫腺长、粗、弯、多。内膜增厚,螺旋动脉增长、弯曲。

(3)分泌期

排卵后进入分泌期,又称黄体期。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为主)和雌激素的作用下,内膜继续增厚,子宫腺高度弯曲,腺腔扩大成囊状,腔内可见大量分泌物。固有层水肿,基质细胞肥大,螺旋动脉增长且更加弯曲。分泌晚期,内膜厚度可达5-7mm。若受精:子宫内膜进入妊娠期,内膜继续增厚,发育为蜕膜。若未受精:内膜脱落进入月经期

第二十章 胚胎学

 一、概述 

1、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出生前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之间的关系、先天畸形等。

2、胚胎发育过程历时 38周,266天左右。分为三个时期:

胚前期:从受精卵形成2

周末胚期:第38周末

胎期:9出生     其中12为人体胚胎早期发生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胚期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胎期主要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二、生殖细胞与受精

(一)、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又称配子,包括精子和卵子。

1、获能:精液中的成熟精子表面粘附的某些糖蛋白能抑制精子的受精能力。当精子通过女性生殖道时这种抑制作用被解除,从而使精子获得受精能力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称为精子的获能。

2、从卵巢排出的是卵冠丘复合体。是由放射冠和透明带包被的次级卵母细胞而非成熟的卵子。卵子成熟于受精过程。若未受精,卵冠丘复合体于排卵后12—24小时退化并随月经排出。

(二)受精  指精子与卵子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时间:排卵后24小时以内(月经周期的第14天前后)

2、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3、主体:成熟的精子和卵子

4、受精的条件

1)生殖管道通畅

2)激素水平正常

3)生殖细胞在受精时限内相遇

4)生殖细胞的质与量——卵子:发育良好,无畸形  精子:量:不低于500/ml.  质:畸形精子不超过30%.低活动能精子不超过30%.

5、受精的意义

1)新生命的开端

2)恢复二倍体核型

3)决定新个体性别

6、顶体反应:精子顶体的膜结构改变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7、透明带反应:进入卵周隙的糖蛋白使透明带上的精子受体ZP3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透明带反应阻止了其余精子进入卵内,防止了多精受精

8、受精的过程:精子、卵子→输卵管壶腹部相遇→溶蚀放射冠→溶蚀透明带→精卵细胞膜融合单精入卵→雌原核雄原核形成→两性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三、胚泡形成和植入

(一)卵裂及胚泡形成

1、受精卵的有丝分裂称卵裂。卵裂形成的子细胞称卵裂球。卵裂的同时向子宫方向移动并伴有细胞的分化。受精第3天,卵裂球数目达12-16个时称桑椹胚。

2、受精后第4天,胚运行至宫腔。卵裂球数增至100个左右。卵裂球之间出现腔隙,胚变成囊状,称胚泡

3、胚泡中央的腔称胚泡腔,内有胚泡液;胚泡周围的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滋养层一侧内面有一群大而不规则的细胞称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外围的滋养层称胚端滋养层。随着胚泡的增大,透明带逐渐变薄消失

(二)植入

1、定义:胚泡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又称着床。始于受精后第5-6天,完成于第11-12天。常发生于子宫体部或底部。

2、植入的过程:胚端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胚泡完全侵入功能层后,由周围内膜修复缺口。

3、植入后子宫的变化:内膜的基质细胞体积增大,富含糖原及脂滴。内膜改称蜕膜,基质细胞改称蜕膜细胞

蜕膜分为:壁蜕膜、包蜕膜、基蜕膜。随着胚胎增大,包、壁蜕膜融合,子宫腔消失。

4、植入的条件

1、正常激素水平

2、胚的正常运行

3、透明带准时消失

4、正常的蜕膜反应

5、适当的宫内环境

5、异常植入:若植入发生在近子宫颈处并在此形成胎盘,称前置胎盘,属宫内异位妊娠。若胚泡植入子宫以外的部位,称宫外孕          

(三)三胚层的分化

1、外胚层的分化:神经系统、皮肤

2、中胚层的分化:中轴骨骼、骨骼肌、真皮和皮下组织等

3、内胚层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呼吸上道

四、胎膜和胎盘

(一)胎膜

是来自胚泡的部分附属结构,主要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

1、绒毛膜

绒毛:由胚端滋养层演化而来的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与胚外中胚层在胚泡表面形成的突起。其间的腔隙称绒毛间隙

2、羊膜

是一层扁平的羊膜细胞与胚外中胚层构成的半透明膜。围成羊膜腔,内有羊水,胚胎在羊水中发育。

羊水作用:保护、缓冲、防粘连、扩宫颈、清产道。羊膜穿刺还可诊断某些性疾病。

3、卵黄囊

位于胚盘腹侧,其壁由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共同构成。随着原始消化道的形成,卵黄囊被包入脐带,随后退化。其部分内胚层可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其胚外中胚层是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

4、尿囊

是卵黄囊顶部尾端向体蒂长出的一条盲管,其壁也由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构成。

尿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形成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尿囊根部演化为膀胱的一部分。

5、脐带

是连接胚胎脐部和胎盘的圆索状结构。外覆羊膜,内有粘液性结缔组织、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卵黄囊和尿囊的遗痕。是胎儿与胎盘之间物质转运的唯一通道。

(二)胎盘

1、胎儿部分:丛密绒(毛膜其绒毛发达,有固定于底蜕膜的固定绒毛和游离于绒毛间隙的游离绒毛)和覆有羊膜

2、母体部分:底蜕膜:形成胎盘隔将母体面分隔成15-30个胎盘小叶;形成绒毛间隙,内含母体血

3、胎盘的血液循环    胎儿血:脐动脉    →       绒毛内毛细血管 →        脐静脉

母体血:螺旋动脉     →        绒毛间隙          →   子宫静脉

4、胎盘屏障又称胎盘膜。是母血与胎血进行物质交换所经过的结构。

其组成为:

1)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基膜

2)绒毛内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

3)前二者间的薄层结缔组织

5、胎盘的功能

1)物质交换:既是胎儿的营养器官,又是呼吸和排泄器官。

2)保护作用:可防止母血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

3)内分泌功能:由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多种激素,是胎儿和母体共有的一个内分泌器官。   

分泌的激素主要有:

含氮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促进黄体发育,维持妊娠。    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HCS):促进乳腺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类固醇激素人胎盘孕激素(HPP)人胎盘雌激素(HP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