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三岁前,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家长不妨从两个方面着重培养

 老张育儿 2020-12-18

总是听大人说,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但是真正从娃娃就开始教育的家长却很少,因为他们不舍得去教育,反而给了孩子更多的溺爱,让他们偏离了正常的航线。

在很多父母看来,三岁前的孩子,他们懵懂无知,甚至连说话都有些不清楚,怎么可能听得进去教育呢?于是硬生生的错过了这三年的黄金时间,等到入园后孩子的坏习惯表露出来时,才追悔莫及,觉得自己没有早早的教育孩子。

三岁,对孩子来说是个特别重要的年龄段。因为这一年,他们要第一次跟父母分开,开启自己的“求学之路”。若是家长没有把握好教育方向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当然这里要说的教育,并不是有些父母以为的“赢在起跑线上”。总是想着以学习为重的父母,其实他们都在做着“坑娃”的事情。

从出生开始,就给孩子报早教班,让他们接触很多“技能”,早早开启学习之路。从音乐到美术,再到启蒙英语和阅读,两岁多的孩子就已经奔波在学习的路上。可能父母觉得,这才给孩子提供的优质教育。他们把重心放在了孩子的学业上,却忽略了行为习惯和心理教育。

教育方向错误,给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养成坏习惯

按理说,最先让孩子学会的应该是习惯,比如说独立吃饭穿衣,或者做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些父母选择了“提前学习”,因为重心不同,所以忽视了孩子能力方面的培养。直到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们就会发现,原来孩子在生活方面,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至于行为习惯,更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地方。

虽然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却永远需要依赖别人。很可能在集体生活中,会被其他的小朋友嘲笑,这样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2、对学习失去兴趣

家长自以为是的提早让孩子接触学习,其实是在害他们,跟那些无忧无虑长大的孩子想比,他们将来“厌学”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连一个完整的童年都没有,小小年纪就用来学习,或许他们会考出很优异的成绩,但是内心却丝毫没有动容。在他们看来,这些知识都太简单,压根就没有想要探索的欲望。

慢慢的,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出现偏科或者厌学心理。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么孩子的学习之路就会受到阻碍。

三岁前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家长要选对方向

这样来看,“提早学习”不是好事,只会一点点将孩子的兴趣都消磨掉。不管多聪明的孩子,都可能会为“过早启蒙”而付出代价。所以说,希望贾占更不要再“拔苗助长”了,每个小孩的身心发育不同,请尊重他们自然生长。三岁前,家长应该着重这两个方面的培养,这才是对孩子人生负责任的表现。

1、培养能力

三岁前的孩子,家长应该培养他们的“超能力”。不仅仅是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学习方面的探索能力。尤其是要学会保护孩子的探索和好奇心,并且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实现他们想要探索的梦想。

生活中,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让他们独自去做事情,哪怕做不好也没有关系。每个小孩都是从零开始的,只要家长善于鼓励和引导,孩子最后都能掌握很多生活技能。重点是家长要舍得“使唤”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替他们做事。

2、培养习惯

好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而三岁前就是最好的时间。若是家长能够把握到这个时间,那么孩子将来都会跟这些好习惯为伴。习惯分为很多方面,家长在着重培养时,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制定合适的习惯培养。

作息习惯和讲卫生的习惯一定要早早安排,从小教会他们刷牙和早睡,这样对孩子的身体也会更好一些。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激发孩子刷牙的积极性。若是可以,也不要忘了培养他们学习的习惯,先从亲子阅读开始,让孩子接触绘本,脑子里有学习的意识。

总结

好的学习成绩,只能证明孩子在学习方面比较有天赋,并不能说明其他。所以家长不要把心思都花在督促学习上,而是要着重去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让他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小朋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