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为何被任正非视为“永远的老师”?

 木子a 2020-12-19

王琨老师

2020-11-02 20:00

他为何被任正非视为“永远的老师”?

陪伴你学习的第188

今日话题从雇佣兵到企业巨人的传奇

关键词:冒险精神、信念、行动力

  • 马世明:许多年轻人骄傲自大,眼高手低,我则事事勤勉认真!

  • 成功的人生需要信念、梦想和行动!

  • 不要困窘在既有命运的盒子里,要拼命地寻找自我!

说起任正非,大家都知道,华为的创始人,很多国人心中的偶像。那么像他这样一位创造庞大商业帝国的的企业家,有没有自己的偶像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是毛泽东,确实,任正非当过军人,在一些媒体上表达过自己管理思想学习过毛主席,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位很敬佩并且视为老师的人,他就是马世民。

马世民出过一本自传,书名叫《马世民的战地日记:从悍将到企业巨人》,这本书其中一篇序由任正非所写——《任正非:马世民,永远是我的老师》。

在序言中,任正非这样写道:英国人马世民是一个伟大的人,不仅仅是在商业成功方面。

他为何被任正非视为“永远的老师”?

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时期,马世民的故事对中国的年轻人有许多启迪的益处。

马世民不像马斯克、乔布斯、巴菲特那样被媒体经常报道,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那么我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这位让任正非称赞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

只是故事,没有说教,留给大家自己去感悟。

1940 年马世民出生在英国,刚出生时便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月大时父母又离异了。他的母亲为了谋生去了消防队工作,马世民和哥哥被安置在保育院里长大。

按我们一般的家庭教育理念,这种成长环境差,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长大一定是个问题少年。

战争结束后,马世民回到伦敦,叔叔出钱让他上学,马世民 6 岁时进了寄宿学校,但他不喜欢上学。在快18岁那年,还在上高中的马世民在街上看到一群人在面试货船的工作,他也跑去面试,由于没有海员证,他被拒绝了。

第二天他又去了,恰好船上打杂的一个船员生病,面试官决定让马世民顶替他的位置。

马世民回家跟母亲撒了个谎,说自己会乘坐豪华游艇去摩洛哥旅行,就两周。因为三周后就是相当于中国高考的重要考试,通过后才能上大学。

显然,马世民不想上大学了,这一去就是10个月。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大胆、敢于冒险的精神。

跟着货船,马世民去了很多地方,长了不少见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马世民想回家了,可船长说不行,他的合同得走完一个行程,但他还是悄悄离开了。

他为何被任正非视为“永远的老师”?

图为马世民与李嘉诚

因为手上的钱根本不够他回英国,于是就在当地的铁铸厂找了份工作。没多久,他和这家铁厂老板的女儿珍妮弗谈起了恋爱,这件事情说明他的情商比较高。但是后来老板的女儿觉得马世民没钱,所以没有嫁给他。

被狠心拒绝以后,19岁的马世民决定抛下一切,报名参军。在参加英军未能如愿的情况下,他又动了去法国当外籍雇佣兵的念头,那时候法国正在和非洲一个国家打仗。

如愿当上雇佣兵以后,马世民在非洲度过了 5 年的战争生涯。

这五年时间,他经历了魔鬼般的训练,血腥残酷的战斗,多次死里逃生。这些苦难和磨炼成就了马世民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

据说,服役期间,马世民的表现非常好,他取得了整个外籍军团射击比赛精确射击和速射综合成绩的个人组第三名,整个下士训练营第一位的成绩,跻身首席下士精英团体。此外,服役期间他居然还能每天坚持写日记,并通过情书向她的女友倾诉内心。

5年合同期满后,马世民抛下军团和被保送进军官学校深造的机会,娶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恋人珍妮弗,这个珍妮弗就是当初抛弃他那位厂长的女儿,他调侃道:

这个女孩已等了很久,不想再等了。

婚后,马世民花了几年时间在北欧漂泊打工。在一次酒会上,他认识了百年英资财团怡和洋行的总经理。

这位经理听完马世民的经历后说:“你来我们这里吧,我们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牛津、剑桥,需要一些不同的人”。

就这样,他去了香港,并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马世民。

加入怡和洋行后,马世民从底层做起,他说:“许多年轻人骄傲自大,眼高手低,我则事事勤勉认真。拿到一张交易账单,我会仔细研究它的成交经过,怎样经过银行系统处理等。慢慢地,我熟悉了生意场上的流程,对业务越来越熟悉了。”

或许是由于当过雇佣兵的缘故,马世民非常善于社交,他说自己有种狮子般的本能,一个眼神或一次握手,就能感觉出这人是不是可信。

马世民的商业能力在这期间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为何被任正非视为“永远的老师”?

1984 年,李嘉诚下定决心要把马世民挖过去,但是马世民不愿意,于是李嘉诚高价收购了马世民的公司。当时有人对李嘉诚此举颇不以为然,讽刺道,李嘉诚如此精明,竟然干出了用一座山去换一棵树的傻事。

但是李嘉诚肯定不傻,马世民出任和记黄埔董事期间带领企业飞速发展,成为李嘉诚的左膀右臂,还成为李嘉诚儿子李泽楷的导师。

后来马世民还出任多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1999 年, 59 岁的马世民参加世界上最严酷的越野赛跑——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大赛,以 7 天时间不可思议地跑完全程 254 公里。

64 岁那年,他从南极洲海岸的大力湾出发,在无补给条件下,以 58 天徒步行走 1095 公里,抵达海拔 2835 米的南极点,从而成为徒步南极最年长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

2011 年,为了在索马里海域开展护航,打击海盗, 71 岁的他又组建起世界第一支私人海军……他做了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挑战。

中石化前董事长、中国海油前总经理傅成玉曾评价说:

一个人物的历史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尊重人道,敬畏天道,马世民的冒险故事是忠于理想的传奇,亦是面对现实可复制的成功。值得一谈。

原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曹江林表示:谁能跨越艰难?谁能飞越沮丧?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马先生的非凡见证动情、刺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人生需要信念、梦想和行动。

马世民从18岁开始,一直在拓展人生的宽度、广度,从某种意义上,他这一辈子相当于普通人过了几辈子。

从雇佣兵到商人,从商人到探险家,在多个领域成就非凡,马世民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厚度。

他为何被任正非视为“永远的老师”?

左一位马世明 

而思想决定行为,马世民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生,核心在于他与众不同的“想法”。

马世民的人生格言是“不要困窘在既有命运的盒子里,要拼命地寻找自我。”他的信念中没有放弃二字,也没有打算去做,他信奉的是:做,马上就做。

我经常在课堂上讲,人生就是要大量的经历,经历什么你就是什么。

我认为马世民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经历,而经历会塑造我们的人生,自由不是“命中注定”或活在别人的观念里,自由是自己去开辟路径,是挑战自我,是从与众不同的经历中找到自我。

他的人生不可复制,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