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84年闽江口战役中的长门炮台

 hercules028 2020-12-19

1884年8月,法国舰队侵入闽江罗星塔锚地、全歼福州船政水师是中法战争的真正开端 。此次战役中清军唯一的亮点是闽江口的长门炮台。它不仅伤过一艘法国军舰,而在法国海军陆战队登岸占领清军炮台并炸毁火炮的行动中,又是仅有长门炮台成功阻挡住了法军的进攻 。

或许是马江海战和闽江口之战中清军的惨败使人太难接受,长门旧炮台击伤法舰的战果此后在各种官方文献和民间传说中不断被夸大和演绎。康长庆( 长门炮台炮队管带)将长门旧炮台击伤法舰的战果描述为“法船克呢新呢铁甲舰进口,被用长门大炮击退,并伤其舵工水手三十余人”,尚属于在事实基础上夸大了法军伤亡人数;而民国以后出现的长门炮台(或金牌炮台)炮手杨金宝使用“缺嘴将军”炮击毙孤拔的传说,已经属于纯粹的小说演义。

相比被演绎得有些传奇色彩的击伤法舰的战果,长门旧炮台于8月28日成功抵挡了法军陆战队的进攻这一事实,无论在民间还是学界似乎都没能引起广泛关注。从25日法国舰队离开马江下行开始,法舰就派出陆战队驱散闽江沿岸的清军、占领炮台并炸毁所有火炮,以免清军使用它们轰击下驶的法舰,同时也以此向清廷示威。在25日、26日和27日上午法军相对顺利地占领了闽安水道的各处炮台并炸毁了火炮;但当法舰行进至金牌水道时却遭遇了更猛烈的阻击。

根据法军的记载,长门和金牌炮台附近清军的步枪火力十分精确,加之法军耗费了大量时间清理清军事先沉没在长门水道中用以阻塞法舰的木船,使得法军出现了人员伤亡。法军在闽江口战役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军官——布埃特-维劳梅兹上尉 ,就是27日在炮舰“蝮蛇”(Vipère)上被隐蔽在金牌水道右岸的金牌炮台周边的清军士兵用步枪击毙的。

尽管出现了一定伤亡,法军陆战队仍然成功占领了金牌炮台并炸毁了火炮。然而在左岸的长门旧炮台,法军却没有这么幸运。“在(金牌水道的)左岸,登陆的小分队摧毁了一些火炮,但很快陷入了危险:可供登陆的地点布满了电击发水雷,而且敌军的散兵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形,军舰上的火力无法全部消灭他们。我们的部队撤回了舰上,未能完成毁坏炮台的任务。”

长门旧炮台也因此成为此役后闽江口唯一火炮没有被完全摧毁的炮台。“闽口各炮台总图说”中就记载:“甲申七月马江之役,法船从内而出,悉力猛攻,我台炮俱向外,不能环击,以致被毁,惟长门炮台幸而获存,然二十一生炮口受伤,外面三合土墙亦有坍损。”

事实上,法军在闽江口战役中绝大多数人员伤亡都发生在8月25-28日与闽江口炮台的交战中。部分西方史料,尤其是在有关闽江口战役的论述中常被引用的美国海军军官所撰《法军在福州》一书,便称“很明显法军已经摧毁了每一座炮台”。加之孤拔的报告中并未明言未占领长门旧炮台,因此长门旧炮台在28日的战斗经常被忽略。这也导致闽江口所有炮台均被法军占领并破坏的错误说法常出现于闽江口战役的相关论述中。 

民国时期拍摄的长门礼台(即长门旧炮台)21cm克虏伯炮

1884年闽江口战役后,清朝当局担心法国舰队再来攻击,迅速启动了炮台的重建和增建工作。根据张佩纶等人同年十月初三的奏折,此时长门旧炮台、金牌炮台均已改建或重建完工,并且增建了金牌炮台附近的獭石炮台及封锁琅岐岛(亦称五虎岛)南侧梅花港水道的厂石炮台(又称崖石炮台,即现存长乐区潭头镇文石村的文石马山炮台)。 此后闽江口地区还陆续增建了包括装备两门28cm克虏伯巨炮的电光山炮台在内的诸多炮台,火力与1884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