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场保卫战,决定了大清的国运,通往紫禁城的大门被打开

 新用户8926AVU2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大沽炮台第三次保卫战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1860年8月14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北塘后,于2日向大沽口石缝炮台和北炮台发起攻击,守将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奋力抵抗,激战一天,守台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大沽口完全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控制。最后英法联军获得了胜利。

文章图片2

大沽炮台第三次保卫战

战云密布

英法联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大败,使本来想教训清朝的英法政府相当恼怒。英国《每日电讯》上出现了“占领北京城,永久占领广州,把皇帝赶出皇宫”的声音。

文章图片3

大沽炮台第三次保卫战

英国内阁从1859年9月16日起开8天的会议,最终一致主张对中国增兵,并攻入北京作为目的。双方决定由英国出兵1.2万人,法国则出兵7000人。法方任命孟托班为总指挥。

联军在上海聚集,1860年4月21日占领定海,后陆续占领大连湾、烟台,以完成对渤海湾军事上的封锁。大连湾和烟台则作为联军进攻大沽口的基地。

文章图片4

大沽炮台布防

联军“暗度陈仓”

不知道是疏忽,还是兵力薄弱,清军在北塘除了装设一部分地雷外,并无驻军加强防备,给了联军可趁之机。

文章图片5

北塘炮台遗址

1860年8月1日,借助俄国人的引导,联军出动军舰30多艘和陆战队5000人,在北塘附近顺利登陆,没有遭到任何攻击,并就地掠夺物品。

文章图片6

北塘炮台遗址

蒙古骑兵冲锋

1860年8月12日,联军2000人在往大沽探路途中与清军遭遇,双方于是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是,英法联军成功占领了新河。

文章图片7

大清骑兵冲锋

为了挽回败局,大清的4000名精锐蒙古骑兵,一轮又一轮地向联军发起了疯狂的冲锋,英法联军动用了阿姆斯特朗大炮,向冲锋的蒙古铁骑进行炮击,这场战役变成了一场屠杀,一批一批蒙古骑兵倒在冲锋的路上。

文章图片8

大清骑兵冲锋

中国祖先发明的火药,成了联军屠杀大清军队的得力武器,4000名骑兵全部阵亡。

后来,这一幕在八里台大战中再次上演,导致蒙古精锐骑兵彻底毁灭。

文章图片9

联军侵入北塘烧杀劫掠

新河、塘沽炮战

顺利占领北塘后,1860年8月12日联军5000人在往大沽探路途中与清军遭遇,一场惨烈的战斗有开始了。随后,联军占领新河。接着与2000名配备大刀、长矛和弓箭的蒙古骑兵战斗,在动用了阿姆斯特朗大炮后击退清军。清军撤回塘沽。

文章图片10

被攻陷的塘沽

8月14日,联军进攻塘沽,集中36门来复线炮和阿姆斯特朗大炮,炮轰清军阵营,便发起冲锋。联军士兵纷纷架起梯子试图爬进城墙,最后,施米茨中校站在城上挥舞三色旗,清军士兵开始撤退。战斗结束了。

文章图片11

大沽炮台

大沽口惨败

1860年8月21日,英军部属2500名士兵,法军部属一千多人和2连炮兵及印度殖民地和非洲雇佣军共2500人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兵力。

文章图片12

大沽炮台全景

早上6点,法军炮兵和英军的榴弹炮对着右岸第一座炮台开炮。英军以47门大炮同法军密集的炮轰那座炮台,联军战舰也发炮协助。清军在密集的炮火的轰击下,渐渐不敌,而且射击无法精准。

7点半,联军发起冲锋开始白刃战,临近10点攻下第一座炮台。接着约100名清军士兵逃亡,多数守军壮烈战死。当晚,大沽炮台的剩余清军全数缴械投降。

文章图片13

被联军占领的炮台

守将逃跑

 在第三次大沽炮台保卫战中,守将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奋力抵抗,激战一天,守台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驻守南炮台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眼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将炮台交给新任直隶总督恒福,自己率先逃走。随后,恒福将炮台和全部军火物资拱手交给敌人,也逃回了天津。

文章图片14

联军指挥官

文章图片15

大沽炮台

联军以被击沉3艘战舰,被重创6艘战舰的代价,缴获了大炮518门(110门为铜制大炮)和军用物资。透过劝降的手段,联军只攻取了两座炮台,杀死炮台守将后,成功使剩余清军就地投降。

文章图片16

大沽炮台远景

威胁焚毁紫禁城

8月23日,英军上将贺布从大沽口出发直接到达了天津,总督恒福不得不出外迎接,清朝政府不得不再派桂良、恒祺与联军代表额尔金在天津议和。

文章图片17

大沽炮台全景

之后,英法联军更是以要焚毁紫禁城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欣出面代表议和,英法联军不仅仅完成了《天津条约》的换约,还加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英法联军希望通过战争,获得更大的利益的目的,得到了全面的实现。

文章图片18

战死的清军士兵

战败的深层原因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决定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大沽口炮台失陷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拆毁了大沽口炮台。

文章图片19

侵略军占领炮台

天津大沽炮台的陷落,意味着打通了前往紫禁城的通道;同时,英勇悲壮的大沽口血战,也表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反抗外侮的民族精神,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