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为何会有八里桥之败?因咸丰帝的面子和僧格林沁的认知局限

 朝_五_晚_九 2023-01-23 发布于湖北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失败后,英法联军这边在厉兵秣马,一刻不停地为扩大侵略加强兵力。在陆续开至中国的英法联军中,英军共有大小军舰近80艘,这还不算为运载2万余名陆军士兵而征用的100余艘民船;法军则有大小军舰65艘,士兵7600余人。

同时,英法联军也进行着为侵略所做的先期军事行动:1860年4月21日,英军占领舟山;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6月4日,法军占领芝罘。

至6月下旬,英法联军基本完成了第三次大沽口之战的准备工作,上海与舟山成了英法联军的转运兵站,大连、芝罘则成了前进基地,驻扎英军1万余人、法军近7000人。

文章图片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6月26日,英法通告世界各国,对清廷正式宣战。值得一提的是,英法联军的上述军事行动未受到清军的任何阻拦。而更值得玩味的,是东南沿海官吏的态度。

尽管对列强实力认知不完全,但山雨欲来风满楼。被英法联军此次大规模调动震惊到的沿海官员纷纷上奏,婉言主和。他们提出太平军威胁更大,安内应为第一要务(时值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

有官员直言:“速定和议,借(洋)兵助顺。”受一批官员的私下请求,英法不顾已与清廷开战的事实,反而派出数千兵力前往上海,与当地政府一起保卫上海及其利益。

由此产生了世界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英法联军在北方与中央政府开战的同时,却又在南方与地方政府进行军事合作,共同对付太平军!

沿海官员的主和态度对咸丰帝也不是一点儿影响都没有:这次来报复的洋人似乎人多势众,他之前让清方官员对洋人进行开导好像也没什么效果,且这东南的太平军闹得已经够厉害了,万一太平军和洋人搭伙,一起来对付大清怎么办?

想到这里,咸丰帝的态度又软化了。他甚至不要求废除《天津条约》,公使驻京这点也不再阻拦,反正让臣子去丢脸,他不见就是,一样能保全“天朝”的脸面。

可就算“大皇帝宽其既往”,允许洋人“由北塘进京换约”,洋人也不答应了!

数万士兵和数百艘军舰可不是来执行陪同换约的“和平使命”的,更别提经上次毁约之后,英法专使对清廷根本再无信任。

文章图片2

咸丰帝

他们认为如果不给清廷重大军事打击,清廷可能会依然如上次一样,不老老实实地进行正常的外交谈判。再加上这次有兵在手,他们的胃口就算咸丰帝让步也无法得到满足,他们想要的更多!

在此期间,负责塘沽防务的僧格林沁一边征调一边募勇,大沽口周边的清军兵力增至近3万人。大沽口周边清军驻守的村庄,以及天津城外之前未设防的地区,也挖掘壕沟,做好了防御工事。

清军之所以如此劳师动众,一方面是英法公使南撤途中不断扬言报复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海方面传来的消息:英法联军不会再像上次那样直接攻打炮台正面,很有可能从大沽口附近登陆以包抄炮台,并截击清军后路。

1860年3月,更准确的情报随奏折送至咸丰帝手中,内称:相对上次仓促动员水手进行陆战,这次洋兵已经准备周全。连专门用以攻城的“浮水炮台”“泥滩木排”“上城轻梯”之类的装备也准备好了,还有骑兵支援。

除去这些,洋人似乎已经在大沽口附近的北塘一带选好了登陆地点,如果洋人从此处上岸侧袭大沽口炮台,并截断我(清)军后路,再攻克天津直逼北京,后果将难以预料!

然而,即便该情报着重强调了英法联军的数量、质量同上次大不相同,以及会在北塘一带登陆的极大可能性,僧格林沁依然拒绝防御北塘。

文章图片3

僧格林沁

其理由,简单来说,因为“北塘地方,断难守御”,僧格林沁干脆就“舍而不守,诱敌深入,以便兜击”。对于这套布置,僧格林沁信心满满,因为他一点也不怕情报中所述的英法联军“再来报复,由陆路抄袭”的计划。

首先,北塘西南有众多盐滩,极难行进,而且北塘到大沽口炮台侧后的新河只有一条路可通,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别提清军还在此布下重兵,并加修工事重重设防。

其次,大沽口南北岸周围的村落为保险起见,皆如新河一般布下重兵并加修工事设防。在天津派驻重兵并环城掘壕约15公里,设置大小炮台百余座。

再则,僧格林沁认为英法联军的陆战能力不足为惧。一方面,他受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夷兵不利陆战”的认识影响。另一方面,他认为洋人厉害是“恃究在船坚炮利”,“若使(洋人)舍舟登陆,弃其所长,用其所短,或当较为易制”。

当然僧格林沁毕竟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与英法联军登陆部队面对面交过手,起码比认为洋人在陆地上腿脚都不会拐弯,抑或英军陆战能赢是因为雇用了“汉奸”的清廷官员要好一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那些由水兵临时抽调而成,并被工事阻碍裹足不前的英法联军登陆部队,让僧格林沁对洋人陆战不行这一点深信不疑。

最后,他以大清的船运条件推论,远道而来的英法联军不可能有太多骑兵,而且大沽口以及北塘周围的盐滩所造成的不利地形也难以使火炮通过。

文章图片4

清军与英军交战

没有火炮或火炮不足,骑兵数量上不占优势、陆战又不行的英法联军无疑不是他的对手。这显然是僧格林沁因认知局限,对英法联军的实力所做出的又一错误判断。

僧格林沁本就是以擅长指挥骑兵作战而出名的将领,在内战中靠骑兵多次击败各路造反势力。手下更是有大量关外的蒙古马队,这些在塞外吃苦耐劳的蒙古汉子,比关内不堪大用的旗人强得多。

由是,信心十足的僧格林沁多次在奏折中提到“不必禁其登岸”,甚至“可以使之深入”,以便马队“出壕抄击”。他更是给咸丰帝打包票,说他把一切都布置得妥妥当当,“足资抵御”,绝对不会辜负皇上对他的信任。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果如先前清方情报所言,于北塘登陆。由于咸丰帝下达了不得率先攻击的命令,双方只在联军出兵侦察清军炮台后路布防情况时,爆发了小规模的斥候冲突,各有数人受伤,清军的布置却被全部摸清。

最终,10000多名英军、7000余名法军以及从香港招募的近千名华人民夫,还有大量马匹、火炮和各类物资,在未受任何攻击的情况下经过持续10天的登陆,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战前埋设在北塘炮台周围的爆炸物,因过于明显早被英军发觉,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紧临炮台的北塘村,则被英法联军大批征用民房以充作军营,原有居民或逃散或被联军驱逐,他们留下的财产则成了不少英法联军在中国捞到的“第一桶金”。

文章图片5

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

直到此时,僧格林沁依然志得意满。8月3日的斥候战,让他再次坚定了“洋人陆战不行”的这一结论。之后由僧格林沁等人以直隶总督恒福的名义共同发出的照会中,更是趾高气扬地宣称:

上次作战是自己留了一手,只准官兵迎敌,没让他们主动进攻,这都是因为大皇帝有“宽容之意”,你们这些洋人要是给脸不要脸,“仍复恃强”,那就莫怪我下狠手!

想想看,你们的士兵要是“再经挫失”,不但不利于你们谈判,你们自己回国也不好交代!不过,之后的战局发展却出乎他的预料。

8月12日,英法联军兵分两路进攻新河。一支英军在千余名法军的协同下,从北塘直奔新河:另一支英军稍早出动,在骑兵和炮兵的支援下,试图从新河以西偷袭清军侧后。

联军共出动兵力8000余人,而清军在新河的守军却只有2000余人。不过人数虽处劣势,但清军的土气却出乎意料的高昂,竟对英法联军发起主动进攻:清军骑兵冲向行军中的英军,企图将其队伍截断,英军则立即予以反击。

清军一度俘获了3门英军火炮,但最终在猛烈的火力下不支败退。不过部分官兵的勇敢行为仍得到了对手的称赞。另一部留守新河的清军,凭借工事,以自产的鸟枪、抬枪等陈旧火器,节节抵抗英法联军。但在先进的火器打击下,清军最终败退。

英军占领新河后,试图追击这支溃败的清军,直到在塘沽受到炮击才退回。此战,清军损失的兵力没有详细数据,联军方面的伤亡据统计约为40人。

8月14日,英法联军进攻新河东南方的塘沽。早上7点,由英法各派18门火炮组成的联军炮兵在距塘沽约1000米处,对塘沽发起了持续两小时的炮击。

第一发炮弹落下时,清军还在吃早饭,随着英军火力的不断输出,清军反击炮火越来越弱,英法联军逐渐抵近至距塘沽300—500米处。

尽管期间个别清军作战表现十分英勇,但约3个连队的法军和英军第60来复枪团分别从左右翼攻入村内,法军主力亦从中央攻入村中,清军彻底溃败了!此战,清军的损失依然不详,英法联军则受伤15人、死亡1人。

文章图片6

清军与英法联军交战

新河与塘沽两战,让之前认为洋人陆战不行的僧格林沁慌了手脚。15日,他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一改之前的志得意满,反而悲观地表示:“现在南北两岸,惟有竭力支持,能否扼守,实无把握。”

格林沁的语气中隐约透露出一股欲与英法联军血拼一场,即使玉石俱焚也要向咸丰帝尽忠的意味。看出僧格林沁打算背水一战的咸丰帝则极为惊慌。

当时清廷除去不得已放权给汉人大臣所办的湘军之类以及似有军阀苗头的武装外,剩下直属于国家的精锐兵力并不多了。

在南方,兵勇一度达到近10万的重兵集团——江北、江南大营已经被太平军彻底毁灭;在北方,清廷唯一能指望的重兵集团也就是僧格林沁这3万余人了。

如果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和洋人玉石俱焚,那以后可怎么办?大惊失色的咸丰帝赶忙写下谕旨,劝僧格林沁:“万不能寄身命于炮台。切要!切要!”

他更是着重强调了僧格林沁的重要性:“以国家倚赖之身,与丑夷拼命,太不值矣!”咸丰帝还进一步暗示,若形势实在难为,可从炮台撤退以保存兵力,防卫更为重要的京城……

8月18日,英军以小船渡过海河,攻占新河对岸的大小梁子村。此役后,大沽口南岸炮台设防虚弱的背部彻底向英法联军敞开。

8月21日,英法联军进攻石缝炮台。在开打之前,参战双方都没想到这里会成为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中最为惨烈的一战。

石缝炮台原本是大沽口北岸炮台里最小的一座,距北岸主炮台一里左右,是僧格林沁为了策应主炮台后路所设。因为炮台较小,驻守士兵也不多,在之前的战斗中,并未受到重视。

但因为英法联军在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中采用的是袭击大沽口炮台后路的策略,石缝炮台反而由后路的策应之地变成了极为紧要的战术要点。正因为其重要性,僧格林沁特派心腹直隶提督乐善防御此地。

21日凌晨5点,1500名英军同1000名法军在近50门火炮的掩护下,开始进攻石缝炮台,附近的清军炮台也随即以火力支援友军。

文章图片7

石缝炮台激战

6点30分左右,石缝炮台内的清军弹药库被炮火击中,当即爆炸。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清军并没有溃逃,依旧顽强作战,炮战持续了近3个小时。

之后清军渐渐不支,火力明显减弱,联军步兵随即以攻城工具进攻炮台。即使联军攻入炮台内部,清军依旧顽强抵抗,给英法联军造成了较为惨重的伤亡。直到中午时分,石缝炮台才彻底陷落。

此次战斗,英法联军共伤亡411人,其中阵亡及伤重不治者62人,受伤349人。清军的伤亡数据依然不详,但直隶提督乐善及部下大批将佐均在此战中阵亡。

相对于石缝炮台的清军一反常态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大沽口北岸主炮台的清军却毫无表现可言。在4艘联军军舰长时间的炮击下,到下午2点,该处守军未对逼近的联军做出任何抵抗,就老老实实地做了俘虏。

见大沽口北岸炮台群纷纷陷落,知事不可为的僧格林沁为避免南炮台的清军也落得一样的下场,于是遵循咸丰帝的旨意,在下午5点左右,主动率领所有清军撤离。他连天津都顾不上,直接转进通州了。

僧格林沁全军撤退之后,联军派人前来天津劝降,无奈的直隶总督恒福只得同意,事后在照会中更是彻底表示服软:“贵将军善能攻战,我军输服。”

被英法联军的强大战斗力所慑服的恒福,此后成了坚定的“主和派”,他不但接受了英法的所有要求,更是在奏折中反复向咸丰帝表示:这仗绝对不能再打了。

8月24日,英法联军未受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天津。吓坏了的咸丰帝连忙派出大学士桂良,与英法联军进行全权谈判。清廷这次倒是极为老实,没有再试图玩弄手段。

文章图片8

清廷大臣与洋人交涉

但是因为条约里部分条件过于苛刻,桂良等人要求宽限时日以备奏请商议。然而这次胃口与脾气剧增的英法联军一口回绝,咬定桂良“并无全权”,宣布谈判破裂,并于9月8日开始朝北京进军。

眼见桂良谈判失败,被英法联军向北京挺进的消息吓到的咸丰帝,连忙派出极得他信任的怡亲王载垣和英法公使再次展开谈判。

9月17日,载垣等人奉旨彻底向英法屈服,答应了对方的所有要求,本以为战事可以就此结束。不想次日,时任英国使团中文秘书的巴夏礼,却提出换约时必须面见咸丰帝,以递交国书,并由咸丰帝亲自盖印后交回。

这彻底超出了咸丰帝可以容忍的底线:公使进京朕忍了,各项苛刻条约朕也忍了!朕的忍耐,就是为了不堕皇家的威严,免得让我“天朝”礼乐崩坏,颜面扫地。

没想到你们这帮洋人得寸进尺,屡次三番触朕逆鳞!你们洋人怎么这么坏!最后,咸丰帝将目光转向了巴夏礼,认为都是这个“洋人的阴损谋主”搞的鬼!

巴夏礼不但全程参与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更是在代理广州领事后,极力为“亚罗”号事件扩大事态推波助澜。再之后,英军占领广州,扶持柏贵傀儡政权,巴夏礼遂成为实际掌权人。

在英法联军数次北上期间,巴夏礼出任专使额尔金的中文秘书,由于出身贵族的额尔金对清方官员的做派极度厌恶,所以,大多需要交涉的地方都由巴夏礼出面。

与沿海清廷官员交涉次数最多的巴夏礼,也成了清方奏报中频繁提及的知名人物。当然,因为清廷对外的无知,巴夏礼的身份受到极多猜测。

人怕出名猪怕壮,在清廷那本就很“出名”的巴夏礼,这次因为提出让皇帝亲自参与换约这一要求,彻底触怒了咸丰帝,被盛怒的皇帝当成洋人一切恶毒计策的来源,即英方的“谋主”。

文章图片9

巴夏礼

在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后的“驻京风波”里,就有人提出将英方的“谋主”捉拿之后立即正法,这样失去“谋主”的洋人就成了没头的苍蝇,可以“一举破之”。

于是,失去理智的咸丰帝专门下达指示,一定要把巴夏礼等人抓起来!“勿令折回以杜奸计!”

倒霉的巴夏礼等39人,立即被驻守在通州的僧格林沁部派兵捉获,丢进了北京刑部大牢,好好接受了来自主人的“热情款待”。

和因为暴怒加上无知,导致剑走偏锋的咸丰帝相比,僧格林沁也好不到哪儿去。之前因为咸丰帝对外态度软化,被下令不许主动出击的清军,没法让僧格林沁最擅长的骑兵战术得以发挥。

而洋人不但舰船炮火凶猛,陆战炮火也同样犀利,几次守垒防御作战都在对方狂轰滥炸之下以惨败告终。于是僧格林沁的思维陷入了误区,认为“洋人火炮犀利,守垒是死路一条”。

最终,对洋人陆战除了火炮以外轻视依旧的僧格林沁,提出了一个如今看来极为诡异的作战方针:要和洋人在野战中决出胜负,绝对不能“株守营垒”!

再加上,与僧格林沁共同审问过巴夏礼后,载垣在奏折中得意洋洋地对咸丰帝说:巴夏礼“善能用兵”,英法联军“均听其指使”,失去了谋主的洋人“兵心必乱”,清军绝对能“稳操胜算”。

9月18日,联军派出4000余人的先头部队突袭清军在张家湾的营地。尽管总体上清军有数量上的优势,然而驻守在张家湾的部队依然只有数千人。

文章图片10

张家湾之战

在猝不及防的攻势之下,清军来不及集结,一触即溃。联军仅伤亡40人不到,而清军据估算伤亡1500余人,损失火炮近百门。

不过如此大的失利,并未动摇僧格林沁继续贯彻其在野战中一决胜负的设想。在他看来,张家湾失利是因为被突然袭击,清军甚至都没完成集结就溃败了,并不能说明他的策略有问题。

只是洋人似乎没像他想象中那样,因为“谋主”被抓就变成了无头苍蝇。不过不要紧,逼迫那位被“热情”招待的“谋主”巴夏礼,给洋人写“退兵书”不就行了?

然而,巴夏礼提出的一个要求却让清廷官员目瞪口呆:“该书只写英文,不写汉文。”这搁现在好像不算什么,然而问题在于,偌大个北京还真找不到一个懂英文的中国人。

当然,北京城里有不少俄罗斯传教士,这群人倒是有懂英文的,但是“天朝上国”会要求“藩属子民”翻译“天朝”官兵被夷人打得一败涂地,不得不通过挟持人质逼令对方退兵的书信?

就算这底下的臣子因为打败仗急了眼,不要脸了,他咸丰帝还要脸!更别提巴夏礼也没这个能力。

张家湾之战打响前,僧格林沁曾上一密折,希望咸丰帝“巡幸木兰”。“木兰”即指热河行宫西北的打猎场所,他肯定不是劝咸丰帝去那里打猎散心,而是隐晦地告诉皇上,洋人已经逼近了。

之后僧格林沁又提及此事,暗示道:皇上您可以先做准备,倘若“奴才等万一先挫”,您“亦可不至落后”。针对此提议,咸丰帝和大臣们上演了一番“臣子联名上奏要求皇上暂避”的戏码。

文章图片11

清军抗击侵略者

最终,咸丰帝决定暂时不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皇帝一旦逃离京城,将对全国形势和朝廷声誉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其二,咸丰帝依然相信僧格林沁这个当年阻止了太平天国北伐军的蒙古猛将,没准能给自己再次带来一场类似的奇迹。

此时的清军,撤退到了八里桥。为了即将到来的决战尽可能多地积累兵力,僧格林沁甚至大量招募蒙古牧民凑数,才勉强集结到3万余人。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附近构筑了连绵不绝的、以战壕为主的临时工事。这一次他打算实现之前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的野战策略。

在他看来,此次清军准备周全,兵力集结完毕,且数量相对更有优势。至于他的计划,依然是“诱其深入……用马队冲击……聚而歼之”。

以八里桥为主战场,地形完全可以发挥骑兵优势,再加上部队集结完毕、战前准备充分。再次感到信心十足的僧格林沁上奏咸丰帝,宣称在接下来这一仗中愿“以死相拼”报答皇上的信任,不成功便成仁,绝对不会像之前一样一败再败,甚至还立下了军令状。

另一边,英法联军统帅蒙托邦认为:“不应给僧王以足够时间布置兵力,应速战速决。”

于是21日清晨,英法联军开始向八里桥推进,随后双方在此处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后一场会战:八里桥之战。

文章图片12

八里桥之战

上午7点,近万名联军分三路进入战斗位置,准备对清军发起攻击:

东路为法军冉曼旅,西路为格兰特指挥的英军,他们的任务是从距清军阵地约6公里的上游处,架设浮桥穿过运河,以配合正面的联军攻势;而在冉曼旅和英军之间的,则是担任前锋的法军柯林诺旅。

战斗开始后,清军发动了全线进攻。法军在距八里桥4公里处遭遇清军:“我们先看到了一大群清军骑兵,他们秩序井然地朝我们小跑过来,队列非常整齐,分组变换队形时一点也没出现凌乱的现象。他们的战马看起来非常强壮。”

顺着这股清军骑兵的来路,法军发现了跟随其后的大批清军步兵,以及隐藏起来的清军炮兵阵地。法军一直等到清军骑兵冲至距离其步兵阵线约50米的地方,才纷纷开火,以求获得最大的杀伤效果。

遭到猛烈排枪射击的清军骑兵队伍开始出现混乱,经过整队后,他们转向右边斜冲,试图包抄法军柯林诺旅的左翼。“因为格兰特将军带着他的骑兵和炮兵到左翼去发动攻击,这样就暴露了科林诺将军。”

清军骑兵还试图进一步插入英法联军阵线之间的空隙,可惜此举在法军优势火力的压制下并未成功。虽然清军试图包抄法军侧翼的行动失败了,但是拥有优势兵力的清军还是“组织非常周密的包围行动威胁着整支部队”。

英军格兰特部那边此时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大批清军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左侧,他们赶忙将火炮从车上卸下飞速架好。

当清军冲至距英军火炮200码左右的位置时,大量霰弹配合阵地前沿的散兵,无情地收割了大批清军骑兵的性命。当清军陷入混乱并暂时退却时,英军骑兵当即抓住战机出击:

“敌人的骑兵被我们的火力从右侧驱走,大批地停在我们左侧,为我们的骑兵冲击创造了一次极好的机会。

尤其是塞耶斯中校率领的国王近卫龙骑兵,给敌人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损失。在他们的左面,费恩骑兵队非常英勇地冲击了一支类似的部队……”

文章图片13

八里桥之战

尽管双方人数差距极为悬殊,但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英军骑兵攻势凌厉,清军骑兵节节败退,而随后跟进的英军炮兵,则开始用新式的线膛炮与开花榴弹疯狂杀伤半径内的清军。

画面切回法军这边,面对再次如潮水般涌来的清军骑兵,法军多次以步兵近距离排枪射击将其击退,然而清军仍然一次次地聚集起来,重新发起进攻:

“鞑靼骑兵的人数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增加,很快我们整个战线都遭到了迂回和包抄。一时我们都认为已经被密云一般的骑兵团团围住了,他们的人数真是多得吓人。

科林诺将军很快部署好了他的炮兵,大炮发射出去的许多炮弹在敌骑兵中引起了混乱,迫使他们向后逃跑,然而敌人很快又卷土重来,并且发出野蛮的呼喊声。”

除去潮水般的清军骑兵,清军为数不少的炮兵和小型火器也一刻不停地在朝法军招呼,不过清军炮兵的表现同其英法同行一比简直堪称耻辱:

“虽然中国人的炮兵比骑兵要强大很多,但是我们所有人还是在这片漂亮的平原上坚持了下来,幸运的是所有的炮弹都只是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因此这种情形尽管有点可怕,但并不致命。

他们拼命地朝人多的地方射击,结果像是朝着一大群山鹑随便放枪的打猎新手。他们的大炮一旦瞄准我们某群士兵所处的位置,每次开炮就不会改变方向,这些抛射物往往都错过了目标。”

而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开设好炮兵阵地的法军炮兵,他们将死亡与恐惧通过炮管不断带到清军队伍中:“炮兵司令本茨曼上校很快就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

他的部下先是发射了几枚降低了高度的引信炮弹,这些炮弹贴着地面飞射,在战马的脚下爆炸,以致敌军骑兵阵型大乱。

当中国步兵跑来救援骑兵时,迪斯普上尉的炮排猛烈开炮,炮弹在这群密集的士兵和战马中间炸出了许多窟窿。敌军骑兵开始出现撤退迹象,他们的队形虽然不停地在恢复,不过已经在朝桥上退去了。”

在清军开始朝大桥溃退后,蒙托邦命令两个旅团趁机发起冲锋:“我下令向前冲击,以便利用炮兵在鞑靼人中制造的混乱,因为那时他们正在无秩序地后退。

科林诺将军把他们全都驱向左侧,赶到了八里桥上,这里正是我们的攻击目标。这时,冉曼旅直接向这座桥扑过去,在这座桥的一端有着僧格林沁的旗兵。”

文章图片14

八里桥之战

尽管桥上的清军也有火炮用于防守,但是拙劣的射击技术和落后的武器在联军面前是那样无力:“大桥有10门大炮防守,它们的威力比其他的炮排好不了多少,炮弹也都是从我们头顶飞过去的。

这场战斗如同做梦一般,我们前进、射击、杀敌,没有一个人牺牲,或者说几乎没人牺牲。”桥上的清军奋力抵抗,直至阵亡。

“桥口站着一个高大的鞋坦人,他看起来像是总司令(即僧格林沁)的旗手,他手执一面写有黑字的大黄旗,并且把这面旗帜不时指向所有方向,此乃僧王之旗。它正在向全体中国军队下达命令。

此刻,全军精锐竭力保卫的那座桥业已堆满尸体,然而这个鞑靼人尽管子然一身,却仍挺立在那里。子弹、炮弹在他周围呼呼作响,飞啸而过,而他却依然岿然不动,直到霰弹把他击倒在地。

大旗向一边倒去,随着它的旗杆而去的是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联军最终占领了该处阵地,也宣告了清军的彻底失败。

尽管清军士兵爆发出了极为罕见的高昂士气,并且多次在溃败后又重组投入战场,表现出了相比以往堪称惊人的纪律与组织能力。

但是在绝对的武器和战术优势面前,清军士兵遭受了一个上午的近乎单方面屠杀后,不得不带着惨重的损失逐渐退出战场。

“正当英军向着左翼迂回的时候,镇静地待在极左端的蒙托邦将军下令科林诺将军包抄雅曼将军正面攻击的这几个村庄。队伍跑步前进。

在经过二十分钟的激烈战斗后,敌人被从这三个村庄里赶了出来,并向后退却,但他们仍然勇敢地争夺着每一寸土地。

英勇的抵抗似乎激起了更猛烈的进攻,最后在经过近乎绝望的抵抗后,敌人无秩序地溃退到了大运河的左岸,许多骑兵和步兵都战死在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号称不成功便成仁、并要和洋人“以死相拼”的僧格林沁在部下大部溃散后“撤队而逃”。而另一位在镇压太平天国中打滑头仗的胜保,反倒在僧部全面溃退后,继续督军奋战直至身中数弹落马。

此次战斗,联军缴获了大批军械,如铸铁炮、铜炮以及“大量的组合炮(可能指继承自明军的佛郎机)、整箱整箱的箭、弓、箭袋、数千支引信火枪、10000公斤火药”;还有大量军旗,甚至包括僧格林沁本人的统帅旗。

文章图片15

八里桥之战

据当时打扫战场的联军估算,清军阵亡人数在1000人以上,而通过后来从圆明园抄出的文件得知,清军伤亡人数约为3000人;英法联军方面,法军仅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仅死亡2人、受伤29人。

尽管伤亡差距如此悬殊,但是,清军在此次战斗表现出来的绝无仅有的高昂士气和屡败屡战的斗志,让身为敌手的联军也不得不赞叹(也有可能是通过抬高敌人来夸耀自己的功绩):

“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消灭他们,骑兵们似乎从灰烬中得到重生。他们如此顽强,以至于会拼命地冲到距大炮只有30米远的地方。我们的大炮持续和反复地射击,炮弹在他们身旁飞驰,最终使他们在炮火中倒下。”

指挥此役的联军司令蒙托邦也不禁感叹道:“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座桥是一种古老文明造就的伟大古迹,那些衣着华丽的骑兵,在桥上挥动旗帜,毫无掩护地以一种对我军大炮无法造成伤害的方式进行着反击。”

八里桥之战的惨败,宣告了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对外抵抗彻底落下帷幕,而这之后,则是让人不忍卒读的屈辱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