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汗过多的辨证分型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我篮有虾 2020-12-19

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一动出汗甚多,称为自汗;晚上睡觉出汗,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那么这种异常出汗该如何辨证治疗,又有哪些中成药可以使用呢

流汗过多的辨证分型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肺气虚型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方药:玉屏风散(防风、浮小麦、黄精各10克,黄芪、白术、煅牡蛎先煎各20克,党参15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浮小麦、牡蛎固表敛汗。党参、黄精益气固摄。

如果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肉苁蓉、党参各12g,熟地黄、白茯苓、炙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川芎、肉桂、防风、山茱萸、五味子各9g,生姜4片,大枣3个。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党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气血不和型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方药: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各 12g,炙甘草9g,煅牡蛎先煎20克,黄芪、浮小麦各15克。煎服,水开煮药3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20分钟,第二次水开1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牡蛎固涩敛汗,黄芪益气固表。

中成药:桂枝颗粒

心血不足型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失眠,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方药: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熟地黄各20克 ,木香、当归、五味子、煅牡蛎先煎、浮小麦、枸杞子、远志各15克,制首乌、炙甘草各9克,生姜5片,大枣4个。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以党参、黄芪、白术、茯神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阴虚火旺型

症状:晚上睡觉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 黄芩、 黄柏各9克,黄连6克, 黄芪12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汗出多者,加煅牡蛎先煎20克、浮小麦15克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各9克清退虚热。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型(黄汗)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木通、车前子包煎、生甘草、茵陈各9克,黄芩、山栀子、泽泻、当归各12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茵陈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诸药。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湿气严重者加参苓白术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