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全利丨梦劫(杂文)

 金秋文学 2020-12-19

梦劫(杂文)

作者:徐全利

从银行取出5000元,行走到一条幽深的巷子,突然冒出一小伙子,手持匕首刺入我的裤管,犹如黑旋风李魁,同时又窜出5个同伙,要我留下买路钱。

我深知遇劫,无法回避,便对他们说:“我身上有5000元,给4500你们,需留下500元赶路。”他们同意后,我掏出5000元递给他们,他们清数无误后,返还我500元,准备逃走。

我叫住他们,说咱们一块走,边走边聊吧。他们感到莫明其妙,稍稍迟疑,似乎揣摩我愿加入他们的队伍,居然同意了。我于是说,留下的500元,我请你们,咱们一块找个偏僻的地方喝酒。

来到一个酒店,找了个小包间,点过酒菜,边喝酒边对他们说:盗亦有道,你们似乎劫亦有劫。匕首刺入裤管,并未伤人,说明你们还有良心。我要求留500元,你们返还了我,说明你们还有善意。没有怀疑我会报警,愿意交为朋友,说明你们还有诚意。

愿意交为朋友,我就实话实说。抢劫是犯罪,我没有报警,并不是袒护犯罪,也不是怕你们变本加厉,打击报复,而是报警后你们会追捕入狱,最终判刑,社会上多了6个罪犯,但若能够感化你们,挽救你们,洗心革面,弃旧图新,社会上则会多6个“金不换”的人才。

你们可能觉得抢劫“来得快”, 可不劳而获,一下子暴富,但世上真正的抢劫犯少之又少,为什么?人有饶幸心理,真正触犯法律的事,你们并不干,然而“试试看”的心理常占上风,于是在“试试看”的前提下向歪门邪道迈一步。一步如成功,便壮着胆子迈二步、三步,最终“伸手必被捉”。你们初涉世事,又初涉抢劫,尚可“回头浪子金不换”,甚至可化腐朽为神奇。

良心是人的灵魂,你们年纪尚小,并非天生的抢劫犯,只要有良心,就能悬崖勒马,弃暗投明。善意是人之本,人之初,性本善,心怀善意,可感天动地。诚意是人的双脚,诚行天下,诚招天下客。我说着说着,他们把4500元钱归还了我。我欣喜他们的转化,高呼一声“咱们共同干杯”,手一举,笑出声来,原来是一场梦。

文/徐全利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徐全利,笔名泉沥、夏林、余仁等,1956年3月出生,湖北咸宁市人。湖北作协会员。1976年至1983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1984年至1999年在咸宁市委组织部工作,其中1997年至1998年借调到中央组织部工作,历任中组部副处调,市委副县级组织员,市人事局副局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市作协副主席,现以调研员退休。1982年底开始业余从事杂文创作,1987年6月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迄今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杂文2000多篇,发表专栏小品2000多篇,先后36次在《光明日报》等全国及省市杂文竞赛中获奖。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不拘谭》、《不惑谭》、《不修谭》、《不平谭》、《不咎谭》、《不违谭》、《不经谭》、《不厌谭》、《不讳谭》、《不卑谭》、《不欺谭》、《不偏谭》、《不周谭》、《不夜谭》、《不侫谭》、《不期谭》、《不舍谭》、《不弃谭》、《不媚谭》、《不伦谭》、《不误谭》。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