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帮】最全标点符号整理,附例句解析!替孩子收藏!

 九乾 2020-12-19

70W+师生家长都在看!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阅读本篇文章你将获得:
1.标点符号使用原则
2.标点符号示例解析


电子版请在文末领取哦~


标点符号用法巧记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交易担保 天星微书 点击购买 小程序

标点符号使用说明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20日至于1110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③

“ ”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④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⑤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连接号⑥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27日。

专名号⑦


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专名号的使用方法是横排时划在专名之下,竖排时则划在专名左旁。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示例解析

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句号在应用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能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在科技文章中,为了不与零相混而换用一个小圆点(·),位置仍在句尾一个字的右下方。

示例:

①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②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③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④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⑤今天星期三 / 昨天晴天 / 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小提示: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

1. 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例如:走 / 没有。

2.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

①这是你的面包?

②李黑,把枪放下!

这两个句子如果都换用句号,那么例1的意思就会发生改变为——这面包是你的;例12就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向人陈述——“李黑把枪放到地上”这个动作了。

易错点:

1.用得太少。该用句号的地方不用句号,使语段层次不清,影响表达效果。如:
陆峰的凳子坏了,坐上去不小心会跌倒,李志看见了,记在心上,他从家中带来了工具,放学后,大家都走了,他独自一人蹲在教室里,叮叮地修起来。(习作)
由四句话组成的语段:第一句介绍陆峰的凳子坏了,会跌倒,到“跌倒”结束;第二句讲李志记在心上,到“心上”结束;第三句讲李志带了工具;第四句讲李志修凳子。但作者只在段尾用了一个句号,使四个句子各自失去了独立性,整段话层次不清。

2.用得太多。还没有完成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就用了句号,破坏了句子的整体性。如:
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
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

3.混用。属于其它语气的句子却用了句号,与其它标点符号相混。如:

①是阿米,还是翠芹。不,都不像。

疑问语气,应该用问号。

②李勇朝我喊:闪开。轰隆一声,架子倒塌了。

“闪开”是命令语气,应该用叹号。

问号

问号和句号一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但用问号的句子必须有疑问的语气。

问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示例:

①真气人,鱼儿怎么不上我的钩呢?(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猫钓鱼》)

②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白兔和小灰兔》)

都是疑问句,表示发话人对事情不了解而向对方提问,要求回答。这是问号的最基本用法。

③小鱼姐姐,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学《语文》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

询问别人是否答应自己的请求的问话。

④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小学《语文》第五册《爬天都峰》)

见到山那么高,自己能不能爬上去心里没底,这才发出自问。

⑤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小学《语文》第十册《难忘的一课》)

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小学《语文》第十册《养花》)

⑦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上日出》)

⑧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夜工作》)

这4个例句,都不是有疑而问,而是为了加强语气,强调所讲的内容。例5强调“这句简单的话”的作用──没有别的话比得上它了。例6强调“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是真理。例7强调日出“是伟大奇观”。例8强调“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这种“没有疑问而问”的句子叫反问句。

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中。用肯定的意思问的,答案是否定的,如例5、例8;用否定的意思问的,答案是肯定的,如例6、例7。

⑨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瓜秧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小学《语文》第十册《彩色的翅膀》)

⑩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小学《语文》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

这两个句子是设问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话人的注意和思考,增加表达效果。例9是为了引出不结瓜的原因、例10是为了说明破坏了地球,人类则没有生存的地方。虽然开头是“有人会说”,其实是作者借“有人会说”来提问,引出要人们注意的内容。

11.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小学《语文》第十册《毛主席在花山》)

共有三个问句:第一句是设问句,虽然是问人,实际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说话内容而采取的设问形式;第二句和第三句以反问句的形式回答:肯定军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

小提示:

有疑而问的问句和无疑而问的反问句、设问句,都是疑问语气,都用问号。

1.问句往往带有疑问词,如“什么”“甚”“啥”“怎样”“谁”等。

2.也有不含疑问词的问句。例如:他已经走了?他在给老师打水?

3.有疑问词,却不一定是疑问句。口语中,可以靠语气来判断,书面上就必须用标点符号把它表达准确。

例如:

①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小学《语文》第八册《猎人海力布》)

②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有味儿的事情。(小学《语文》第十册《小青石》)

“多少”“什么”都是疑问词,但这两个句子却不是疑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小提示:

从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用不用问号,要看是否有疑问、是否需要回答、是不是疑问的语气。

1.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语气是疑问的。

2.反问句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

3.设问句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自己作回答。

问号,是句子标志符号,一般放在全句的结尾,不然就会割断句子的联系。


示例:

①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思考·练习)

提出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承接前一个问题而来,问号用在句末。如果在第一句句尾加上问号,就会隔断句子前后的联系。

②你怎么啦,桑娜?(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穷人》)

一个呼语(喊人的话)后置的问句,它可以变成“桑娜,你怎么啦?”在这个句式下,不能将问号加在“啦”字后面,否则会割断前后联系。

③你是今天就去游泳,还是星期天再去?(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4》)

提出了两个问题供“你”选择,只有合在一处才能构成这种选择,如果将问号加在“游泳”之后,就割断了“是……还是……”的联系,构不成选择了。

易错点:

1.是问句却忘了加问号。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或改变了语气。例如:

①我实在想不通,明明是老奶奶不小心撞着了大刘叔,为什么大刘叔还要向她陪礼,还要忙着送她到医院检查。

“想不通”是有疑问,“为什么”又是疑问词,整个句子是疑问的语气,但句尾却用了句号,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无法上口读。正确的方法是在文尾加问号。

②从妈妈手中接过钢笔,问“这是给弟弟买的。”妈妈摇了摇头。

本意是问妈妈这支钢笔是不是给弟弟买的,因为它没有带疑问词,书面上又没有加问号,这个疑问句就变成了陈述句“这是给弟弟买的”,改变了句意。正确的方法是把第一个句号换成问号

2.位置不当。

①这头毛驴想,是先吃掉东边的那堆草呢?还是先吃掉西边的那堆菜呢?

用了两个问号,这样一来就是两个问句了。其中词语“是……还是……”是表示选择的连词,说明两个句子是表示选择的问句,连词不应拆放在两个句子中。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换成逗号。

②已经放学了吗?这位小同学。

作者的本意是“这位小同学,已经放学了吗?”句子倒装后,问号应移放全句结尾。作者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号不移,句尾加句号,使全句一变为二,互不相联。 

3.虽有疑问词,却没有疑问语气,不属于疑问句,但也加了问号。

①王小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值得想一想的。

见到带有疑问词,就加了问号。其实,全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到“成绩”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这个停顿之前全是“想一想”的对象,不能成为独立的问句。在这个停顿处加问号就隔断了句子内部联系。应该将问号换成逗号或不加任何符号。

②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这时,许收割进来说:别想啦,春游不进行了。

虽有疑问词“怎么”,但“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根本没有疑问,不该加问号,应改成逗号。

感叹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凡是表示赞颂、欢喜、愤激、惊讶之情的句子和表示要求别人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句子,都可以用叹号。

为了宣传政策、培养习惯,有时在墙上书写标语。口号性的标语应该用叹号,介绍政策等非口号性的标语,就不必使用叹号。  
叹号在使用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句子书写,不宜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位置。

1.表示赞叹惊喜等感情强烈的句子,用叹号。例如:

①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在文章叙述了海底的景象和物产以后进行总结,赞叹海底“物产丰富”、“景色奇异”,所以句尾用了叹号。

②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小学《语文》第六册《放风筝》)

表达了风筝放起来了而且放得很高的喜悦心情和自豪感,所以在每个高喊的句后都用了叹号。

③看!(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马踏飞燕》)

由一个简单的感叹词构成的句子,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所以用叹号。

④火!

⑤决口子啦!

表示惊讶。

⑥多好的少年啊!表示赞叹

⑦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小学《语文》第八册《争吵》)

表达了一种气愤之情,都用叹号。否则是无法达到表达的效果的。

⑧叙利奥!你不舒服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二册《小抄写员》)

⑨“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带有强烈感情的呼语独立成句,用叹号。


2.表示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也可以用叹号。例如:

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草地夜行》)

“你这算什么行军啊!”是反问句,由于感情强烈,不用问号而用叹号。

3.表示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等语气的句子要用叹号。例如:

①“同志们,打手榴弹!(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连长下达的战斗命令。

②“连长,我掩护!

③.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学《语文》第七册《小珊迪》)

表示请示、请求。

④明人不做暗事,做暗事不是英雄。不许使坏!(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年关》)

表示禁止。所以都用叹号。

4.用于突出某种声音。例如:

①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轰”是黄继光的手雷炸开敌人的暗堡发出的响声。当然这一声也给同志们带来了惊喜,但叹号在这里主要作用是突出爆炸的声音。

②突然,飞机哗──腾!落下又起来,跳动恐怕有两三百英尺吧。(石明《高原飞行》)

叹号表达了飞机在恶劣的气流中摇摆、颠簸跳动时发出的声音。

5.用于呼告,突出声音的高亢、强壮。例如:

①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②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③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

以上三例全是口号,写出了战士们冲锋时雄壮的喊声、写出了董存瑞同志托举炸药包后,向战友们发出的高亢的呼喊。 


易错点:

1.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例如:

①到马陵山旅游的人都说三仙洞是圣地!

②啊!亲爱的妈妈!你真关心女儿啊!女儿也一定听你的话!

例1的叹号应改用句号。例2中前两个叹号可以换成逗号。 

2.倒装句,叹号应放在句尾。例如:

①纵情地歌唱吧,为了我们的祖国!

是“为了我们的祖国,纵情地歌唱吧”的倒装句,意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是靠整个句子来完成的。

如果在句中放上叹号,那么这个句子就被割裂。多次感叹,并不如一次感叹所表达的效果好。这种句子,不论是倒装,还是正排,感情的喷发都应在句尾一次完成。

如果把句尾的叹号前移,句尾标点句号,那么表达的效果就更糟了。不仅仅是叹号割断了原句的内部联系,而且由于语调的变化,使句子情感的表达变得虎头蛇尾、有气无力。

②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我回来啦,桑娜”是“桑娜,我回来啦”的倒装,呼语后置。

渔夫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很丰富的情感,他既为自己从那危险的风浪中能平安归来而庆幸,又安慰了桑娜──他知道桑娜在为自己担心,表达了一种夫妻之爱。如果在“我回来啦”之后加上叹号,那么句子所表达的也就只有“庆幸”了。

3.叹号不能插入句中,破坏句子的完整性。例如:

①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啊!更加繁荣富强!

第一个叹号用得不当,它隔断了前后联系,破坏了句子的完整,因此应该改用句内停顿符号──逗号。

②歌儿!唱起来!舞啊!跳起来!

第一和第三个叹号,也应改用逗号。可以参读例24的分析来帮助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