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亿学生沉迷其中,短视频究竟有何魅力?

 xxjjsdt 2020-12-19

70W+师生家长都在看!

一个坚持原创的教育公众号

全文 | 2180字

阅读时间 | 6分钟

如何规避短视频带来的危害?

图源:微博@央视新闻

关于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一项长达十年的科学研究表明:

在参与实验的学生中,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了大学,而痴迷手机的孩子中,仅仅两名考上了大学。

抖音5分钟,人间1小时

就像80年代的武侠小说、90年代的言情偶像,在21世纪,好像谁要是不刷短视频,谁就是潮流的弃子。

学校里的学生,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模仿暴火视频、跟“抖友”做姐妹。于是,网课上着上着就变成了大型抖音分享会,父母恨不得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

刚踏入社会的青年,打着开阔眼界、刷视频学习新技能的旗号麻痹自己,妄想有一天我也能成为网红直播轻松赚大钱。一边羡慕视频主人公的纸醉金迷、一边在焦虑中荒废生命

早教班里的几十位新手爸妈也都在都在表达同一种现象——手机是最有效的哄娃神器

“不哭不哭,给你放个动画片!”

长此以往,只要手机在手,名字不叫三遍是听不到回应的、喂饭不喂到嘴边是永远不会吃的、只要关掉电视拿走手机是一定会哭的嗷嗷叫的。

究其根本,原来手机是崩溃的爸妈亲手送进孩子手里的!

首次触网有钱有闲的父母,也无法摆脱短视频的“魅力”。不但沉迷而且公放,最要命的是跟着卖货博主买一堆五花八门的“垃圾”回家乐此不疲;

高级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也会在中午下班的电梯里打开抖音告诉我:“我要刷会儿视频放松一下。”

身为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

最迷人的陷阱

短视频中的知识性内容,模糊了学习和娱乐的界限;短视频中的大千世界,给了我开阔眼界的理由;和百万大V“近乎”面对面的互动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哈哈哈哈使我体会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打击,使太多人沉迷而不自知。长期的自我麻痹,使我们忽视了其中真相


短视频正在削弱我们的时间观念。

沉浸在短视频里的日子,时间仿佛在2倍速前进。刷会儿视频约等于原定计划的泡汤和一整天的虚度。

你的对手是人工智能。为了留住你,它可以预测你的喜好增加你的使用时间、它可以用更加人性化的设置影响你的潜意识。

一个视频60S,指尖下意识的滑动,十个视频过去了也着实没什么存在感。于是十个又十个,周而复始......

而正在享受中的你,却一无所知。


短视频正在削弱我们的现实感。

屏幕削弱了距离感,让我们觉得生活就该像视频中那样:早上睡到自然醒、下午约个下午茶、定时飞去海岛度假、奢侈品包是标配、收入百万是底线、车库中就是应该常备保时捷。

而现实是,中国仍有10亿人没做过飞机、5亿人没用过马桶、7.1亿人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占全国总人口的50.7%。

清醒是努力的底线,没了现实感,又谈何奋进?


短视频正在削弱我们的阅读与思考能力。

短视频的精髓在于“短”。这也就注定了,以这种方式呈现的信息是碎片化且难成体系的,大多数只是徒有其表。

华盛顿大学实验结果表明:孩子从10个月开始,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因为视频都是被动接受的过程,直白且碎片化的阅读将一点一点侵蚀你学习、分析、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只能认输?

作为短视频的载体,手机与其他社交媒体的完善与丰富是时代发展的信号,它们的出现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有意义且系统的变革。

手机的本质是方便沟通的工具,让手机的功能回到工具本身,查我所需。如何与诱惑共存,是在当代所有人的必修课。

家长以身作则

“我是大人,我又不用考试。”

你玩手机的时候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是不可能的。就像选择了法国大餐的你却要求孩子啃馒头,这样的对比只会引发更剧烈的逆反心理

“爸爸每天都从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若在成长过程中,身边从未有过沉迷手机的人出现,那她大概率也不会有这样的意识。

因此,家长放下手机在前,孩子放下手机在后。

规定每日使用时间

和每个月的零花钱是一个道理,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定时定量。

但相比强势的通知:“你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手机。”不如进行委婉的沟通,让孩子给出自己的心理预期,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并严格按照规定无差别执行。比如:

“妈妈每天需要1个小时的娱乐时间,你每天想看多长时间的《小猪佩奇》?你认为这个时间合理吗?你能做到吗?”

享受亲子时光

孩子在学校上课时上课;回家时一家人相顾无言,要么手机要么电视;周末也没有任何活动,依旧是睡醒了吃饭、吃饱了玩手机,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下沉迷,我一点也不觉得稀奇。

有研究标明,有话藏在心里不说、没有交流对象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更高,因为他们能在“点赞之交”中获得交流的满足感。

摆脱线上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无暇想起手机。

邓超孙俪一家

明星夫妇邓超孙俪的育儿经常被人津津乐道,各地奔波的父母哪怕只有一天空闲也会飞回家陪孩子,给孩子做手工玩具、跟孩子一起互动,甚至为了一家人能一起滑雪而放弃工作的机会。

试着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增强亲子互动,多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沉迷短视频,看似是孩子的问题,但实际上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最希望的,是当自己满心期待地看向父母时,得到的是父母及时的回应。

也许你做不到一整天都不碰手机,哪怕你只有5分钟的时间,请全心去陪伴,孩子感受得到。

天星教育专注教育出版22年,

一路走来离不开大家的喜爱与支持!
请大家为天星投出宝贵一票

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不懈努力,

助力万千学生,向着梦想勇往直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