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冬不拉拉 2020-12-19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市农工商是中国四民结构社会时的等级差距,无数人千方百计只为了能够入仕为官。现如今,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这些带编制的岗位正面临着激烈竞争。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编制就像是一个伊甸园的苹果,吸引着越来越多县城年轻人加入其中。但同时,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则让这些县城年轻人被'编制'困住了。

这份让很多年轻人骄傲而体面的工作,正在成为很多县城年轻人的困扰,对现在很多县城年轻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跳出圈子的限制、不断自我强化。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一、 '编制'诱惑,固定的铁饭碗

近年来,人们对于编制展开了疯狂地追求,有关资料表明,如今大学生在就业的岗位选择上,盯上了县城有着不错编制的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近年'考公热'也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加入了这一群体。

此时编制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稳定的社会保障,同时薪酬也是各就业岗位中较理想的。因此,有编制的公务员、企事业等岗位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受欢迎。

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线的小县城里的公务员岗位,固定的保障、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成为如今年轻人们的心头爱好。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对于中国人来说,稳定才是最好的。换句话说,'编制'在很多人看来就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国家这颗大树稳稳地罩住了在底下的工作人员,提供每个月准时的工资和其它的物质保障,铁饭碗如今在人们的眼中,早已成为金饭碗。

试想一下,在一个三四线城市里,消费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编制所带来工资和其他的丰厚福利,足以让人们在这样的地方过着高质量的生活。编制成为铁饭碗,是被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除此以外,进入体制内,成为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最后的骄傲。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二、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带编制的工作很多都是需要一定的学历,近期有关部门发布的招考公告中要求的学历基本是本科及以上。很多从高等学府出来的年轻人满怀信心、想要闯出一番天地。

但是在经济发展、创业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各方面发展存在极大困难,也不断磨灭着他们的豪情壮志。

尤其是这些从县城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他们的家庭并不是富甲一方,更不是官宦家庭,很难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在一线城市成就自己的事业。回到家乡、回到那三四线的小县城,拿到一份带编制的工作或是进入体制内,成为了他们证明自己的一个有力途径。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出身三四线县城的年轻人,自然知道县城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都与一些大城市有着较大差距。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三四线小县城的公务员编制竞争依旧激烈,仍然需要他们努力去争取。因为这份编制对于他们来说,是区别于那些私人工作的标志,是他们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倔强。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在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之下,能够考中带有编制的工作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也是他们人生当中一份有意义的收获,伴随着这一种潮流的不断扩展,其负面影响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对于越来越多县城年轻人来说,编制似乎是一个香饽饽,也就开始出现了一种围城效应。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没有考不中的人挤破了头,想要考进体制内,一些考中了的人知道其中的辛苦;在单位里十年如一日的做着相同的工作,来自上级的苛求与压力。这一份编制像是一颗大石头,稳稳地、重重地压在每一个在编人员头上。

编制打败的不是年轻人,但是却牵绊住了县城年轻人。他们想要追寻梦想,却又一次被现实压落尘埃。如今编制正如一座高高的城墙,外面的人迫切想进来,而墙里面的的人想要出去。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三、物质打败梦想,县城年轻人的围城

在大学的规划当中,这些年轻人大多数把考公摆在相对靠后的位置。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向往着鹏程高飞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回到三四线城市,做一份收入稳定的、有编制的岗位是比较难的。

当很多县城年轻人在一线城市摸爬滚打几年后,他们会突然发现,城市奇高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每个月的高消费让他们的钱包永远是空空如也。

反观一些愿意留在三四线小县城的年轻人,稳定的居家生活,无需缴纳过多房租、每个月定时发放的稳定工资,这一切终于成为了他们羡慕的样子。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这样的比较之下,很多年轻人选择逃离一线城市,走向三四线城市的编制工作。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突破850万,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流向是三四线城市的编制岗位。可外面的人争相进来,可里面的人却又很想出去。

因为一旦进入了体制内,很多的事情都会接踵而来。外人看来的光鲜亮丽和稳定成为了变相的夸赞,体制内的工作基本是刻板的千篇一律。

规矩和流程成为体制内所有人挂在嘴上的痛点。你不是在在走流程,就是在去走流程的路上。一部分已经进入体制内的人认为,如今的自己过着的便是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单位和家庭两点一线,朝九晚五过着蝇营狗苟的生活。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同样,在一些三四线城市里的编制带来的工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区,有了带编制的工作,工资就一定很高,这是错误的认知。你会发现,带编制的工作到手的工资也不过四、五千,而中国的房价奇高是遍地开花的。

在很多小县城里,价格在5000-8000一平米的房子随处可见。但是四五千的月工资,根本供不起一套安身之所。可离了编制,会让更多县城年轻人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

很多在编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又爱又恨的。爱'所有人'公认的体制内工作能带来的几十年后的安稳和舒适,又惧这份工作当下的琐碎和压抑。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在这一情况之下,更多的人挤破头都想要进入带编制的队伍当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县城年轻人适婚年龄的到来,伴随着接踵而来的生活压力让他们离不开'编制'。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四、'编制'的缠绕,婚姻家庭的重担

人生如果是一棵百年大树,那编制便是缠绕在上面的藤蔓。中国的父母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擅长催婚。当你步入社会时,成家已经是爸妈的口头禅。在小县城里,20多岁的年轻人都开始步入婚姻、建立家庭。早结婚成为一种常态。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旦结婚、建立家庭以后势必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这时候对工作的要求会更加高。高工资,高福利,稳定的工作是非常难得的。

尤其是在三四线经济发展有限的地区,待遇不错、五险一金有保障的县城编制工作成为了他们首要追求的目标。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并且成立家庭以后,势必面临着房子、车子的重担。为了能够稳定的生活,也为了能够有稳定的落脚地,县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自己所在地区的带编制的工作青睐,如今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编制就意味着稳定的住房补贴、公积金等。

相较于高额的房价,公积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财政问题。有了带编制的生活,让他们有了更好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他们不需要担心因为房子断供被收回,不用担心下个月的工资能不能准时到位。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编制缠绕住。成家立业以后的年轻人将不能任性,一份工作不能随意地放弃,尤其是带编制的铁饭碗。来自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们格外看重这份工作。即便他们对这份工作槽点满满,内心一万个不愿意都要去做。

县城年轻人的家庭压力,又一次牵绊住了他们发展的脚步。在县城,有编制的工作的确是最好的'归宿'。但生活本身就像是座围城,别人在羡慕自己进入体制内的时候,自己却又想象着城外的生活。

被"编制"困住的县城年轻人:进入体制,是我最后的倔强

五、强化自我,青年不应自囚牢笼

稳定的工作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这没有什么错误。在这里,'编制'成了一个复杂的符号,它象征的不再仅是一份工作,还有父母终其半生的希望、社会地位和阶层跃迁的假象以及未来可能美好的生活。

对于很多县城年轻人来说,让自己有更好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是正常。但是带有编制的工作,并不是困住人们发展的障碍。

即便是进入了体制内,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尤其是年轻人,缺少沉淀和历练的情况之下,更需要不断充实自身,不应该自囚于牢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