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戛纳国际电影节

 公司总裁 2020-12-19

说明:文末附录历届戛纳影展海报

戛纳国际电影节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节。1938年,法车电影界因不满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就开始有了举办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的动议;1939年,法车艺术行动协会正式筹办,并决定于该年9月1日举办首届国际电影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未能实现,直到大战后的1946年才如愿以偿。当年9月20日,在法车地中海之滨的旅游胜地戛纳城举行了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并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节。电影节的最高奖是“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等。

戛纳电影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关注”、“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关注”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和资助。除了1981年第34届电影节,因法国政局变动以及教皇保罗二世在电影节开幕这天遇刺的原因,法国政府当局无人参加开幕式外,一般每届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国部长级的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在戛纳50岁的大典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专程从巴黎飞抵戛纳致贺。这是戛纳半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大驾光临。

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e Cannes,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在台湾习惯称之为坎城电影节,而香港译为康城电影节。与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卡罗维伐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设有专门的选片委员会,负责选片工作。评奖委员会则负责评奖工作。电影节授予评选出的最佳影片以大奖——“金棕榈奖”。此外还有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音乐、评委特别奖、最佳娱乐片、最佳剧本、国际奖等多种奖项。除比赛、评奖的“竞赛单元”(分长片和短片两部分)和“一种关注单元”以及“展映单元”之外,戛纳国际电影节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电影艺术和商业活动。1962年起设立了“国际影评人周单元”,1969年设立了“导演双周单元”,1973年开展了“法国电影前景”讨论,并经常举办影展、电影先驱者和导演的纪念活动和回顾展。电影节期间影片交流活跃,各国的电影商都云集于此成交大宗的影片买卖,使得戛纳成了世界最大的影片交易市场。

1939年,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教育部长Jean Zay在Philippe Erlanger的提议下,决定创办自己的国际电影节。1939年6月,路易·卢米埃尔成为电影节的首任主席,并计划在当年9月1日召开第一届电影节,但最后因为二战爆发而告中止。大战结束后,电影节重新启动,由法国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法国艺术行动协会创办,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戛纳电影节。后由法国工业部和商业部共同组织,每年5月在法国海滨小城戛纳举行,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创办之初,定为每年9月举行,但自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和1950年因经费原因停办,1968年因为“五月风暴”而被迫中断外,已举办60届(截至2007年)。

历史

1939年

1939年9月1日,德国坦克军团开过了波兰边界线,使那一天变成20世纪最重要的日子,它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戛纳电影节的命运,原定于9月1日正式开幕的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战火纷飞中夭折。

戛纳电影节的创立,有一半缘于威尼斯电影节,但戛纳的创立初衷不是效仿与合作,而是批判与反对。1938年,数位应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几位法国评审心情非常糟糕,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两个大奖,一个给了墨索里尼儿子制片的意大利纳粹电影Luciano Serra pilota(Roberto_Rossellini编剧),另一个给了希特勒掌权的柏林奥运会纪录片《奥林匹亚》。他们回到法国后,法国外交部艺术交流司官员菲利普·艾尔朗想,威尼斯电影节如此不得人心,为什么不能在法国也创办一个电影节,接过世界电影艺术的权杖?菲利普·艾尔朗的郁闷和灵机一动的遐想,没想到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浓郁的战争阴云中,催生了著名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在法国文化部的联合下,法国文化界、各大电影机构以及地方政府最后决定把电影节举办地定为法国南部小城戛纳(为此戛纳击败了太平洋边上的Biarritz)。戛纳拥有可与威尼斯相媲美的海岸沙滩和迂回的天然港湾,更有地中海沿岸独一无二的迷人风景。19世纪30年代Brougham伯爵因为伤寒爆发不得不终止前往意大利度假的计划并在此地暂居并,对这个小渔村大为欣赏。自此戛纳便迅速成为法国南部著名的有钱人的冬季度假圣地,拥有超过五十家高级旅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光浴开始流行,戛纳也逐渐成为夏季度假圣地。到1936年,戛纳开始向法国中下层收入的家庭开放,成为全国性的休闲所在。

当时的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中都是一些只有想法、却没有经验的理想主义者,在政局动荡和资金紧张的环境中,他们决定搬动“法国电影的基石”路易·卢米埃尔,以“世界电影之父”的名义“炒红”戛纳的地皮。1939年7月,把电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路易·卢米埃尔65岁,他携着妻子,带着流行一时的白色宽沿太阳草帽,挺着他那著名的肚子乘坐火车从巴黎来到了戛纳。

在决定担任首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之后,卢米埃尔开始听到来自欧洲各地的风言风语,说法国要拉拢自己的友国为自己的电影加封晋爵,又说法国人妒忌威尼斯越来越体面的主人风范,说他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但这对于卢米埃尔来说并不重要,他一直梦想能用一种“法国方式”改变电影制作和电影创作,并把电影发展成为一门辉煌的独立艺术。他原本以为可以低调来到戛纳,可一下火车,戛纳市长就带着一群记者出现在站台里,这个迎接仪式对于卢米埃尔有些突然,但却留下了1939年戛纳电影节唯一的瞬间。当时,小城戛纳的市民正在关心物价和法西斯,或考虑卖掉祖屋奔向北美,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里会变成名星云集、寸土寸金的黄金宝地。

9月1日,戛纳电影节正式开始,首映了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但马上也正式夭折。几天后,法国、英国宣布对德国开战,从此,戛纳历史永远地被战争改写了。(这或许是历史上许多经典战争影片能在戛纳折下金棕榈枝的原因之一?)在战火中,卢米埃尔和法国人的电影梦想无限期地搁置起来,直到1945年和平再次出现在欧洲上空。1946年9月20日,戛纳国际电影节第一次正式拉开大幕,一口气发了20个大奖,创造了戛纳历史上的“大奖之最”。因为这曾是卢米埃尔的梦,一个法国电影人人的梦,可卢米埃尔再也没有来过戛纳,他病卧床前并于2年后的1948年告别人世。

路易·卢米埃尔

1953年

从1946年到1953年,戛纳电影节停了办2次。原因很多,主要是缺少资金,没有影响,展映的影片质量优劣参半。在这时,戛纳电影节上出现了让·考克多。1953年4月,考克多接了一个电话,让他去戛纳开个会,在会上,这个乐于资助艺术家的艺术家被“意味深长”地选为戛纳评委会的主席,但没想到,让·考克多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戛纳历史。

前几届戛纳电影节的影片,不是过于抽象晦涩,就是国际电影大亨的沙龙。为了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制片公司和电影人,1953年年参赛电影非常杂乱,良莠不齐,共有35部之多。有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彼得·潘》,有布努艾尔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痛苦》,还有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忏情记》等。考克多做事一向我行我束,直露坦白。每天,他看完参赛片之后,都要写下日记。对于考克多来说,戛纳应该属于那些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导演,而不应该为了筹划赞助和开拓影响而变得日益庸俗。

考克多决心改变这个面貌。他毫无忌讳地在放映厅里抽着烟,皱着眉头,表达自己的态度。在1953年5月1日的闭幕式上,评委会只发了一个大奖,那就是亨利·乔治·克鲁佐的《恐惧的代价》,这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颁奖最少的一届,这样的结果令人们震惊,很多人沉默,很多人脸上无光。考克多在颁奖项时对着麦克风说:“我希望戛纳电影节能获得真正的意义: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约会!”

那一年春天发生的许多次心照不宣但针锋相对的评审辩论已经不可考证。但1985年,让·考克多逝世22年后,有人出版了他的日记。关于1953年的戛纳事件,我们了解到更多考克多生前从未披露的细节。他说自己想“把过程带进坟墓,但把结果留给历史”。

他的日记中写道,4月27日:“太愚蠢了,我拒绝写下去。没有什么比一个电影节离我更遥远了。在这,我经常被评委会攻击,可以想象,作为决定者非常痛苦。因为我无法忍受给别的电影发通行证,还有电影的数目。是选择的义务令我采取了这种态度。诚然,一个评委会主席不代表发出比其他同事更高的音量,如果他们倾向于我是正常的,我也会向他们倾斜。总之,对于一个电影节,那些巨大争吵的疲倦必然要带来焦灼的气氛和差劲的幽默。我为此感到痛惜。我觉得电影节不应该是推销奖项和制造约会与交易的地方。”

1954年,考克多再次被定为戛纳电影评委会主席,人们相信考克多,信赖考克多式的戛纳,从此,戛纳摆脱了评奖迂腐的有名无实,真正面对电影质量,做到宁缺勿滥。

1954年让戛纳电影节名扬海内外,却不是因为电影,而是法国女演员Simone Sylva在一群记者面前脱下比基尼胸罩,试图拥抱美国影星Robert Mitchum。此事件被广泛报道,从此以后,电影节上少不了火爆刺激场面,以至于持负面态度的影评人开始讽刺说在地中海度假圣地办电影节不可避免的会成为肉铺。不管如何,1954年以后,戛纳开始腾飞,成为每年媒体和电影世界的焦点。

让·考克多

1959年

1959年5月4日,国际青年节这一天,戛纳放映了本届最后一部参赛片,当天晚上就要举行颁奖仪式。那一年,让·考克多第四次来到戛纳,可他不是评委,也不是参赛片导演,他来给这最后一部参赛的法国电影加油助阵,这部影片的导演还是一个28岁的年轻小伙子,男主演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晚上,评委会宣布获奖名单,这部电影获得了戛纳最佳导演奖,现场的法国人激动不已,他们高兴得把小男孩抛向了空中。

这部电影就是《四百击》,导演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弗朗索瓦·特吕弗,而那个被人们抛向空中的小男孩就是后来特吕弗“安东尼奥”系列中的男主角让-皮埃尔·雷奥。最佳导演奖并不是什么大奖,同年得戛纳电影节上,还有另一部法国参赛,最终没获奖,那就是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可是今天,我们已经忘记了那一年所有参赛电影的名字,只记住了《四百击》和《广岛之恋》。

许多年后,人们把1959年称为法国电影的复兴年,把《四百击》在戛纳电影节的获奖称为“新浪潮”运动的重要标志,当戛纳把一个小光环套在特吕弗头上,法国新导演们却用它打开了一个世界,《四百击》的获奖是一起电影事件,成为“新浪潮叩开世界影坛的第401击”。之后,让-吕克·戈达尔、克罗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等一代法国电影新人风起云涌,登上舞台。

特吕弗获奖并不令人吃惊,这个天才早就是活跃在法国电影批评界的重要人物,他是安德烈·巴赞的学生和养子,是夏布洛尔和戈达尔的好朋友,是让·考克多眼里的文化红人,1959年的《四百击》获奖多少是一种“众望所归”。

但特吕弗当之无愧,“新浪潮”运动如果没有获得这次强烈的鼓舞,也不会迅速在欧洲产生反响,并勾连了从二战之后到欧洲电影新时期的重要一笔。对于戛纳来说,《四百击》的奖给的不是特吕弗,而是青年电影人,是对电影激情的重新解释和命名,意味着对拥有才情与智慧的一代电影人的承认。特吕弗是戛纳历史上第一个凭借处女作得奖的人,也是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他从未接受专业电影教育,他是像“同电影恋爱”那样在电影院和电影馆泡大的迷影一代。后来他曾说:

“当我常常被问到,在我与电影的恋爱过程中,是何时产生想做导演或者影评人的愿望的?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只想离电影近一点,再近一点。”

当《四百击》中的安东尼奥徘徊与彷徨在家与学校之间时,也给喜欢电影的影迷们指出一条阳关大道,从此,无数青年敢于做着同一个梦:拍一部电影,到戛纳一鸣惊人!

特吕弗导演《四百击》剧照

1963年

1963年,英国人希区柯克带着一部美国悬念电影《群鸟》第四次来到戛纳,前三次,希区柯克的电影都参赛了,但相继无功而返。这个世界上被谈论得最多的悬念电影大师,一生也没有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任何奖。希区柯克不需要金棕榈,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就可以名扬世界,称为无需加冕的电影大师。多少年后,人们发现了希区柯克的秘密,在他的电影里有悬念,有金发美女,有体型健壮的男人,有每一次都不经意的自我亮相,更有一个隐蔽得非常深的天主教徒,他的全部电影都是“一场希区柯克的秀”。

1963年的希区柯克来戛纳不想得奖,他来是为一个“秀”。当年只有两部电影撑起了“非竞赛单元”,希区柯克的《群鸟》和意大利大师费里尼的名作《8½》,两个传奇人物,两部传奇电影,以“不竞赛”的姿态来到戛纳,这两部“不竞赛电影”引起的反响,反而远远超过了任何一部参赛片。

阳光明媚的早晨,希区柯克与女主演金发女郎苏珊娜·普莱切特在戛纳装修一新的标志性建筑:电影宫正门前,在数千记者和观众面前放飞了200只鸽子,然后,他还在沙滩上的新闻发布会上,准备了世界上体积最小的“蜂鸟”,放在自己的手指上,鼓噪声势,引发记者们的好奇,导致大批记者和游客长时间围观。在戛纳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用如此“后现代”的手法宣传电影。结果,1963年的《群鸟》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票房成绩。

戛纳电影节自从1947年设立“非竞赛单元”以来,每年这个单元都似乎可有可无,1947年,1952年和1955年,都只有一部电影参加展映,显得定位不足,格外冷清。1959年,戛纳电影市场正式成立,试图以此来推动戛纳电影节的电影交易,给更多年轻的电影人提供商业机遇。但在组织策划方面,戛纳人也是一直不得法。1963年希区柯克的到来,启发了组委会:在那个“冷战”时代,萧条的经济环境和紧张的政治气息,娱乐工业迎来了春天,好莱坞电影、英美流行音乐在60年代一跃成为时尚主流,流行文化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战后一代”青年在空虚枯燥的生活中有了宣泄和精神寄托。

从1963年起,从希区柯克的秀开始,戛纳组委会精简参赛片,提高竞赛质量,同时拓展“非竞赛单元”,向世界展示最新的主流电影和商业电影。在参赛电影浓郁的学院风格和严肃主题氛围之外,戛纳也要制造人气和商机,上演美女加香槟的时尚,在豪华游艇上开彻夜狂欢的Party,和在电影宫门前搞花样百出的电影宣传活动。

“后希区柯克”的戛纳电影节,越来越多的影片要求参赛,也越来越多的影片要求“参展做秀”。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

1968年

戈达尔穿着紧腿烫绒裤子,翘着二郎腿,平静地坐在1968年5月13日戛纳电影节的一个临时新闻发布会上。他的左边坐着特吕弗,特吕弗的左边坐着路易·马勒,路易·马勒背后站着垂头丧气的组委会主席勒·布莱。同一天,巴黎百万游行爆发,整个巴黎停水、停电,没有汽车,没有地铁,整个法兰西沉浸在革命浪潮中。新闻发布会上,路易·马勒带头,要求戛纳电影节全体罢工一天,支持巴黎的学生和工人运动。勒·布莱妥协了,但他的退让阻挡不了1968年5月的法兰西的五月风暴。

每年戛纳的焦点都是评委会和参赛电影,而那一年,另两种对立力量:组委会和“捍卫法国电影资料馆委员会”最终成为了戛纳主角。事情缘自于1968年2月,法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撤了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办人亨利·朗格卢瓦的职务,而拥护电影馆和朗格卢瓦的青年电影人立即成立了“捍卫法国电影资料管委员会”,在巴黎索邦大学和法国电影资料馆开始了“反马尔罗,捍卫资料馆”的示威游行,全世界的著名导演纷纷声援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更是率领游行队伍冲击夏悠宫,致电法国政府,要求停止新任馆长的一切活动,矛头最终直指戴高乐。这就是贝尔托卢奇在新片《梦想者》中描述的”亨利·朗格卢瓦事件“,让-皮埃尔·雷奥手中的传单向烽火一样燎动了索邦,最终与学生运动联合,演变成著名的“五月风暴”。

到了5月19日,戛纳电影节评委会成员多数已辞职,参赛片停演,电影宫外挤满了电影观众,大厅里面,戛纳历史上最戏剧性的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着。路易·马勒、罗曼·波兰斯基等评委辞职,特吕弗、戈达尔等人要求戛纳停止活动,声援运动,很多导演要求退出竞赛。这是一场进行了6个小时的僵持和对峙,每个人都在麦克风前向记者表态,事件的恶化使大厅场灯突然熄灭,观众涌了进来,片头曲突然响起,显然,勒·布莱和组委会为了避免意外而做了精心准备,力图把戛纳隔离在革命烽火之外。但“保馆派”的青年领袖却占领了卢米埃尔大厅的大幕,他们遮住银幕,强行组织观众观看影片。在黑暗中,人们听见了舞台上的争抢和骚乱,当记者的照相机一次次亮起时,我们看见了戛纳历史上的经典瞬间:特吕弗等人们被当场掀翻,我们没有看到拳头,却看见特吕弗大头朝下栽下舞台,他的一只脚架在了正倒下的戈达尔的肩头!

5月20日,第21届戛纳电影节发表官方声明:“昨天下午5点10分,法乌尔-勒·布莱先生,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官声明:由于4位评委的辞职,以及目前的状况,评委会宣布无法继续他们评判电影的工作,在确认了一些必要条件不能成功具备的前提下,电影节组委会决定竞赛单元被取消。”

1968年的戛纳电影节,以捍卫电影的名义革了电影的命。当年的保守派勒-布莱没想到那令他职业生涯蒙羞的一幕,竟成为戛纳历史上最经典的一笔:人们爱电影,但更爱革命,更爱那场因革命而停办的电影节。这个传奇只属于戛纳,为了对电影的爱,人们放弃了荣誉,却赢得了历史。

让-吕克·戈达尔

1969年

1968年的“五月风暴”一直延续到1969年,但不是继续扼杀戛纳,而是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单元。1969年5月,戛纳电影节正常开幕,因“五月风暴”而建立了“导演双周单元”,该单元旨在“发现和展示发展中国家青年电影导演的最新成绩以及值得关注的电影现象”。但事实上,1969年的选片工作,进行得却并不那么体面,它甚至是在秘密地、以名哲保身的政治官僚主义原则下进行的。当时的人们没多少心情关心戛纳,世界范围的“左翼运动”和“青年造反”阴云弥漫,美苏“核武器”竞赛逐渐升级,几乎没人会再提起1969年的戛纳。

但是,1988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上,前苏联影评家、电影记者卡普拉洛夫照例前去戛纳采访。他当时的心情非常差,而且,他也感到有些“西方”记者的心情跟他一样差,他们用一些办法反复打探:为什么今年的竞赛片没有一部前苏联电影?8月,卡普拉洛夫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安德烈·鲁伯廖夫悖论》,披露了1969年戛纳选片过程中的“安德烈·鲁伯廖夫丑闻”,旗帜鲜明地对戛纳电影节存在的“政治官僚主义”进行了批判。

原来,1969年,前苏联流亡电影诗人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拍摄数年的巨著《安德烈·鲁伯廖夫》也报名参加戛纳,这是世人皆知、翘首以盼的杰作,影片描述了俄罗斯著名画家安德烈·鲁伯廖夫的一生。戛纳选片的时候,卡普拉洛夫也在场,选片人在看过影片之后,拒绝了该片进入竞赛单元的要求,只能“允许”进入”非竞赛单元”,原因是依据“某些政治要人的观点”,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这样,这部塔尔科夫斯基的巨著,竟然因某些政治要人的观点而无缘久负盛名的戛纳。但此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个不公正的、带有政治痕迹的”历史误判“。

1969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没有来戛纳,他的缺席是对戛纳的一种抗议。但最终,国际影评人协会给《安德烈·鲁伯廖夫》这部伟大的影片颁发了“国际影评人大奖”。1983年,塔科夫斯基却来到了戛纳,他的《乡愁》被戛纳电影节授予了“电影创作特别大奖”,算是对他的一种历史性补偿。

卡普拉洛夫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1988年的戛纳,选片再次上演了“安德烈·鲁伯廖夫丑闻”,前苏联有20部影片提出申请,而选片人只给一部影片发了通行证,而之后,这部影片也以“没能在电影节之前制作完成”为借口被无理拒绝。卡普拉洛夫问道:“到底电影节需要什么影片?……我们要等待的是那些至少具有智慧的眼光和创造的呼吸的影片,而不是这部影片来自哪一个国家,是谁在哪一个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它!”

今天,我们无法统计在“冷战期间”的戛纳电影节上,有多少部《安德烈·鲁伯廖夫》被潜在的官僚主义和政治倾向遮住了光辉,可这一切已不可涂抹、不可更改。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1974年

70年代,戛纳已不仅仅是个电影节,金棕榈名声在世界上越传越大,戛纳也放开手脚,转变成为一个微缩的电影世界。两个星期放映的电影,包括相当于世界上任何一家电影院全年放映的所有类型。几个大型单元逐渐成熟,戛纳电影节变成世界电影的万花筒,在不同的光晕里闪烁出不同的色彩。

1974年的主色调无疑属于“情色”,大腿和屁股令其他电影变得黯然无光。那年参赛作品是历史上实力最差的一年,除了帕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之外都很平庸。相反,在组委会更加大胆甚至是冒险的刺激之下,“电影市场”破天荒搞起了“情色电影展”,戛纳五月的棕榈滩一下子成为三级女星搔首弄姿、卖弄色相的天然舞台,发行商和观众瞪圆了双眼站在了五彩缤纷的X电影海报前。

1960年代,伴随着好莱坞B级电影的迅猛发展,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的“色情电影”渐渐形成规模,在电视技术普及之前,色情电影具有极强的票房能力。1973年戛纳电影节时,两部美国“Hardcore”电影《绿门后面》和《那发生在好莱坞》前所未有的大胆与暴露使戛纳震惊不已。

1974年,法国B级大师马克斯·皮卡斯(Max Pecas)带来了他70年代早期拍摄的4部X电影来到戛纳卖场,迅速成为发行商关注的焦点。皮卡斯是鲜为人知的B级片导演,他的拍摄可分为三个时期:“侦探时期”、“色情时期”和“喜剧时期”,很多正统人士对皮卡斯嗤之以鼻,可皮卡斯拥有许多影迷,并尊奉他为“时尚的大师”。

同时,在导演双周单元,艺术电影也披挂上令人眼花缭乱性爱场面,英国记者马里·考利斯(Mary Corliss)回忆道:“今年的暴力题材没什么突破,而色情电影却非常有新意……我不怎么了解这些电影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是否有权公映,但影片中最火辣的场面无疑是专门给这些记者、演员和发行人放映的,我们似乎还要怀疑这些影片是否能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公映,因为他们与正宗色情电影同样刺激。”

之后,每年的戛纳电影院里都能听到做爱的沉吟与喘息,每年都能在昂贵的沙滩上看见一群摄影师围着赤身露体的色情片女郎不停地照相。1976年,日本导演大岛渚的《感官王国》以长时间真实的性爱场面出现在电影节放映,把欧洲七十年代的色情风暴推向高潮,1978年姊妹片《爱之亡灵》获得了当年最佳导演奖。从此,在戛纳见识到什么样的色情都是司空见惯的,在这个海岸,电影绝不分级!

到1978年,导演双周单元已经异常火爆,大有和竞赛单元平起平坐的趋势。这一年新主席Gilles Jacob上任。他马上采取措施,把几个非竞赛单元合并为一个新的一种关注(Un Certain Regard)单元以平衡导演双周。从此电影节上有三个单元进行,成为电影节中的电影节。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1989年

1989年5月13日,戛纳电影节上传来消息,“电影与自由”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于下午13时在电影宫大会议室隆重举行。在本届戛纳电影节期间,恰逢“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诞生200周年,在组委会及各国电影工会代表的提议下,由戛纳电影节组委会负责主持召开了本次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由于东欧剧变前夜的欧洲政局动荡不安,很多电影人对电影制作与发行的国际形势非常担忧,继而“研讨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目光,并成为戛纳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与会导演和电影人的阵容压过了前来戛纳的好莱坞名星的风头。

整个研讨会在激烈、祥和的气氛中持续了一个下午。会上,各国导演畅所欲言,就电影在全世界遭遇的不公正状况进行了热烈讨论。突尼斯著名电影艺术家努里·伯兹德(Nouri Bouzid)发言说,“在突尼斯,电影的市场审查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国家审查,西方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电影发行的阻碍已经超过了本土的政治审查”,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代表吉里·门泽尔(Jiri Menzel)发言说,“在我们国家,想谈论自由实在是太难了。”

与会代表通过讨论发现,目前,危害电影自由的,主要有两种力量,第一是经济霸权,第二是政治强权,这两种阻碍电影发展的权力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并相互渗透,愈演愈烈。最后,各国导演达成共识,号召全世界电影人联合起来,提高觉悟,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捍卫人权和电影自由,坚决发扬《人权宣言》的精神,为了人类和电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会后,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电影人联合发表了“宣言”,宣言称:“‘人生来就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力……’这些存在200年的词句预示了电影的战斗。今天,在这个象征性的日子,为了电影和人权之间的特殊亲缘,为了纪念电影在捍卫表达的自由和抵抗威慑过程中的重要角色,100多位来自全世界的电影人汇聚于此,宣布他们的电影将服务于自由与人权。”

据当届评委会主席维姆·文德斯先生称,这次研讨会是对电影在争取人权和自由精神的一次伟大总结,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电影人应该充分发扬“研讨会”精神,不作承诺,不喊口号,用实际行动促进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维姆·文德斯

1997年

1997年,戛纳50年庆典。在5月18日的闭幕式上,组委会特别准备了一个50年大奖“棕榈的棕榈”,这是人人都渴望的荣誉,她属于瑞典人英格玛·伯格曼,戛纳电影节以此奖励伯格曼一生在电影创作方面的成就。

可英格玛-伯格曼没有参加颁奖晚会,他留在了那座自我放逐的费罗小岛。那天晚上,英格玛-伯格曼的女儿替她父亲来到了颁奖仪式现场,并当众宣读了父亲写给戛纳的一封短信,一封略显冷漠但诚恳地表示歉意的信:“我已经太老了,已不再拍电影,谢谢戛纳的这个奖,但他不属于我这样的老人。”大屏幕上放出一段短短的伯格曼在海边的录像,他面对大海,背对摄像机,仿佛陷入了许久的沉思。刹那间,卢米埃尔剧院大厅一片寂静,所有人以瞬间的沉默表达了对伯格曼的致敬。

因为荣誉而成为举世公认的大师,又因为而大师头衔而失去了温暖真实的生活,人们试图把伯格曼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变成戛纳红地毯上瞬间的光华万丈,这并不是伯格曼想要的,没有人再敢对伯格曼谈论电影,他说,“已经没有人可以跟我讨论剧本了,甚至在电影完成时也是这样。只有沉默。”这就是伯格曼送给戛纳、也是送给全世界的一个温柔劝告:我们热爱荣誉,更尊重带来荣誉的电影。

拍完《芬尼与亚历山大》之后,伯格曼宣布告别电影,并一直生活在从1976年起就居住的独孤的费罗岛上。他说他不再拍电影的理由是“我的电影不再能感动自己”,“我以前拍过的那些作品,好像是一个跟我关系很远的堂兄弟拍的。”伯格曼拒绝的不是戛纳的荣誉,而是自己承担荣誉的这个现实,即使,它是戛纳50年一次的“棕榈的棕榈”。

戛纳电影节并没有因为伯格曼的拒绝而收回这个奖,反而1998年在特别展映单元里,打破成规展映了伯格曼的电视片《面对小丑》,此片是伯格曼息影之后为瑞典电视台编导的电视节目录像,戛纳从未有过播放电视节目的先例,但这个先例可以再次献给伯格曼。

对从事电影行当的人来说,戛纳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是毕生难忘的经历。但那仅仅是个荣誉,伯格曼的沉默是一个启示,它启示人们,是智慧和激情令人们的双手触到荣誉的巅峰,而他们还将用更大的努力才能回报世界的封赏。

英格玛·伯格曼

2000年

2000年5月10日,法国人在戛纳电影宫前铺起了长长的红地毯,这一年与往年不同,那一年的红地毯格外长,格外宽,仿佛要直接通向新的世纪,这一年有24部影片参赛,有超过往年的贵宾将走在红地毯上,更多名人漫步在滨海大道,2000年的戛纳举行的不是电影节,是电影界跨越世纪的盛典。

显然,那年戛纳的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竞争之激烈可以从最后入选竞赛单元的名单看出来,戛纳电影节历史性地迎来了12个国家的23部参赛片,而且几乎每个导演都是世界电影界出类拔萃的人物,美国科恩兄弟的《老兄你在哪?》,丹麦拉斯·冯·特里尔的《黑暗中的舞者》,迈克尔·哈内克的法语片《未知密码》,英国导演詹姆斯·埃弗里的《金杯》,法国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缘分的春天》,可是名单公布之后,最受瞩目的国家是中国,华语电影全面挺进戛纳,竞赛单元中的3部电影像是对华语电影10年的一次历史小结:内陆有姜文的《鬼子来了》,香港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台湾有杨德昌的《一一》,同时,李安的《卧虎藏龙》进入了展映单元。

2000年的戛纳是历史上参赛片质量较高的一年,许多优秀影片参赛参展,除了上述导演之外,还有罗伊·安德森《二楼传来的歌声》和法国导演阿诺·德斯帕欣的《伊斯特·康》,竞争十分激烈。到了5月21日,即将颁奖的下午,参加戛纳的几位华语纷纷接到了闭幕式邀请函,他们统共出现在戛纳最喧哗的颁奖仪式上,最终,他们几乎拿走了除金棕榈之外的所有重要奖项:姜文获得评委会大奖,梁朝伟获得最佳男演员,第一次参赛的杨德昌则成为戛纳历史上第二个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华人。颁奖时,评委会主席就坐在舞台一角,他是个年轻的大胡子,他就是吕克·贝松。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是对华语电影的一次检阅,也是华语电影在戛纳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此后,更多华人新面孔出现在戛纳舞台。

吕克·贝松

影响

戛纳电影节对世界各国的电影艺术家们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影响十分广泛。几乎可以认为,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都会将电影节作为向全世界推广的极佳契机。

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集电影市场为一身的电影节。这个1959年创立的电影市场,最初只是坐落在旧Palais屋顶的一间有二十个座位的小房间,现在位于面积七万平方英尺的Espace Riviera,每年吸引近万名参加者,代表来自70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电影公司的5000部影片,仅在电影市场上放映的影片就超过一千部,而且还有大量在拍摄中,甚至只是草创阶段的构思。电影市场成为世界电影人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和发行人的重要场所。它的存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远超过那些红地毯和珠光宝气的电影活动。

奖项

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为颁给最佳电影的金棕榈大奖,金棕榈奖自1955年引入,发给了《马蒂》(Marty)一片的导演戴尔伯特·曼(Delbert Mann)。但1964年至1974年,金棕榈被取消,直至1975年才重新恢复。

历届获奖

金棕榈奖

2018年(第71届):《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届):《自由广场》鲁本·奥斯特伦德

2016年(第69届):《我是布莱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届):《流浪的迪潘》雅克·欧迪亚

2014年(第67届):《冬眠》努里·比格·锡兰

2013年(第66届):《阿黛尔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届):《爱》迈克尔·哈内克

2011年(第64届):《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

2010年(第63届):《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届):《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

2008年(第61届):《课室风云》劳伦·冈泰

2007年(第60届):《四月三周两天》克里丝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届):《风吹麦浪》肯·罗奇

2005年(第58届):《孩子》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2004年(第57届):《华氏911》迈克尔·摩尔

2003年(第56届):《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届):《钢琴家》罗曼·波兰斯基

2001年(第54届):《儿子的房间》南尼·莫莱蒂

2000年(第53届):《黑暗中的舞者》拉斯·冯·提尔

1999年(第52届):《美丽罗塞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1998年(第51届):《永恒的一天》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1997年(第50届):《樱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鳗鱼》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届):《秘密与谎言》迈克·李

1995年(第48届):《地下》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1994年(第47届):《低俗小说》昆汀·塔伦蒂诺

1993年(第46届):《霸王别姬》陈凯歌、《钢琴别恋》简·坎皮恩

1992年(第45届):《善意的背叛》比利·奥古斯特

1991年(第44届):《巴顿·芬克》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届):《我心狂野》大卫·林奇

1989年(第42届):《性、谎言和录像带》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届):《征服者佩尔》比利·奥古斯特

1987年(第40届):《恶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亚拉

1986年(第39届):《战火浮生》罗兰·约菲

1985年(第38届):《爸爸出差时》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1984年(第37届):《德克萨斯的巴黎》维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届):《楢山节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届):《失踪》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马兹·古尼

1981年(第34届):《铁人》安杰依·瓦依达

1980年(第33届):《浮生若梦》鲍勃·福斯、《影武者》黑泽明

1979年(第32届):《铁皮鼓》沃尔克·施隆多夫、《现代启示录》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届):《木屐树》埃曼诺·奥尔米

1977年(第30届):《我父我主》保罗·塔维安尼、维克托里奥·塔维安尼

1976年(第29届):无

1975年(第28届):《烽火岁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届):《对话》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届):《稻草人》杰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兰·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届):《工人阶级上天堂》艾利欧·培特利、《企业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罗西

1971年(第24届):《送信人》约瑟夫·罗西

1970年(第23届):《陆军野战医院》罗伯特·奥特曼

1969年(第22届):《如果》林赛·安德森

1968年(第21届):无

1967年(第20届):《放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66年(第19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克劳德·勒鲁什、《绅士现形记》皮亚托·杰米

1965年(第18届):《决窍,如何得到》理查德·莱斯特

1964年(第17届):《瑟堡的雨伞》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届):《豹》卢奇诺·维斯康蒂

1962年(第15届):《诺言》安塞尔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届):《长别离》Henri Colpi、《维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尔

1960年(第13届):《甜蜜的生活》费德里科·费里尼

1959年(第12届):《黑人奥菲尔》马赛尔·加谬

1958年(第11届):《雁南飞》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届):《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届):《寂静的世界》路易·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届):《君子好逑》德尔伯特·曼

1954年(第7届):《地狱门》衣笠贞之助

1953年(第6届):《恐惧的代价》亨利-乔治·克鲁佐

1952年(第5届):《奥赛罗》奥逊·威尔斯、《两分钱的希望》雷纳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届):《米兰的奇迹》维托里奥·德·西卡、《茱莉小姐》阿尔夫·斯约堡

1949年(第3届):《第三人》卡罗尔·里德

1947年(第2届):无

1946年(第1届):《相见恨晚》大卫·里恩、《伊丽斯和上尉的心》阿尔夫·斯约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怀尔德、《玛丽娅·康德莱西娅》费南德斯·埃米里奥、《没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贫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将变成红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宝石花》Aleksandr Ptushko、《铁路战斗队》雷内·克莱芒、《为我谱上乐章》华特·迪士尼、《最后的机会》Leopold Lindtberg、《伟大的转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伯托·罗西里尼、《田园交响乐》让·德拉努瓦、《法尔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册证》米哈伊尔·罗姆

 

最佳导演奖

2018年(第71届):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战》

2017年(第70届):索菲亚·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届):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克里斯蒂安·蒙吉《毕业会考》

2015年(第68届):侯孝贤《刺客聂隐娘》

2014年(第67届):贝尼特·米勒《狐狸猎手》

2013年(第66届):阿玛特·艾斯卡兰特《赫利》

2012年(第65届):卡洛斯·雷加达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届):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亡命驾驶》

2010年(第63届):马修·阿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届):布里兰特·曼多萨《基纳瑞》

2008年(第61届):努里·比格·锡兰《三只猴子》

2007年(第60届):朱利安·施纳贝尔《潜水钟与蝴蝶》

2006年(第59届):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通天塔》

2005年(第58届):迈克尔·哈内克《隐藏摄像机》

2004年(第57届):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届):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届):林权泽《醉画仙》、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狂野之爱》

2001年(第54届):乔尔·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卫·林奇《穆赫兰道》

2000年(第53届):杨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届):佩德罗·阿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1998年(第51届):约翰·保曼《将军》

1997年(第50届):王家卫《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届):乔尔·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届):马修·卡索维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届):南尼·莫莱蒂《亲爱的日记》

1993年(第46届):迈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届):罗伯特·奥特曼《幕后玩家》

1991年(第44届):乔尔·科恩、伊桑·科恩《巴顿·芬克》

1990年(第43届):帕维·龙根《计程车司机布鲁斯》

1989年(第42届):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届):费尔南多·索拉纳斯《南方》

1987年(第40届):维姆·文德斯《柏林苍穹下》

1986年(第39届):马丁·斯科塞斯《下班后》

1985年(第38届):安德列·泰西内《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届):贝特朗·塔维涅《乡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届):罗伯特·布列松《钱》、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乡愁》

1982年(第35届):沃纳·赫尔佐格《陆上行舟》

1981年(第34届):无

1980年(第33届):无

1979年(第32届):泰伦斯·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届):大岛渚《爱之亡灵》

1976年(第29届):伊托·斯柯拉《惊恐、污秽、邪恶》

1975年(第28届):米歇尔·布洛尔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别法庭》

1974年(第27届):无

1973年(第26届):无

1972年(第25届):米克洛斯·杨索《红色赞歌》

1971年(第24届):无

1970年(第23届):约翰·保曼《最后的莱奥》

1969年(第22届):格劳贝尔·罗沙《职业杀手安东尼奥》、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们》

1968年(第21届):无

1967年(第20届):费伦茨·科萨《一万个太阳》

1966年(第19届):谢尔盖·尤特凯维奇《列宁在波兰》

1965年(第18届):利维乌·丘列伊《吊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届):无

1963年(第16届):无

1962年(第15届):无

1961年(第14届):朱丽娅·索恩泽娃《烽火连天》

1960年(第13届):无

1959年(第12届):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

1958年(第11届):英格玛·伯格曼《生命的边缘》

1957年(第10届):罗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狱》

1956年(第9届):谢尔盖·尤特凯维奇《奥塞罗》

1955年(第8届):谢尔盖·瓦西里耶夫《Geroite na Shipka》、朱尔斯·达辛《男人的争斗》

1954年(第7届):无

1953年(第6届):无

1952年(第5届):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届):路易斯·布努埃尔《被遗忘的人》

1949年(第3届):雷内·克莱芒《马拉帕加之墙》

1947年(第2届):无

1946年(第1届):雷内·克莱芒《铁路战斗队》

最佳男演员奖

2018年(第71届):马尔切洛·丰特《犬舍惊魂》

2017年(第70届):杰昆·菲尼克斯《你从未在此》

2016年(第69届):沙哈布·侯赛尼《推销员》

2015年(第68届):文森特·林顿《市场法律》

2014年(第67届):蒂莫西·斯波《透纳先生》

2013年(第66届):布鲁斯·邓恩《内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届):麦斯·米科尔森《狩猎》

2011年(第64届):让·杜雅尔丹《艺术家》

2010年(第63届):埃里奥·杰曼诺《我们的生活》、哈维尔·巴登《美错》

2009年(第62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无耻混蛋》

2008年(第61届):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届):朱利安·萧贝尔《潜水钟和蝴蝶》

2006年(第59届):塞米·鲍亚吉拉、伯纳德·布兰卡恩、罗什迪·泽姆、贾梅尔·杜布兹、萨米·纳塞利《光荣岁月》

2005年(第58届):汤米·李·琼斯《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2004年(第57届):柳乐优弥《无人知晓》

2003年(第56届):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奥德梅尔《远方》

2002年(第55届):奥利弗·古尔迈《儿子》

2001年(第54届):伯努瓦·马吉梅《钢琴教师》

2000年(第53届):梁朝伟《花样年华》

1999年(第52届):埃马纽埃尔·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届):彼得·穆兰《我的名字是乔》

1997年(第50届):西恩·潘《她是如此可爱》

1996年(第49届):帕斯卡·杜奎奈、丹尼尔·奥图《第八日》

1995年(第48届):乔纳森·普雷斯《卡林顿》

1994年(第47届):葛优《活着》

1993年(第46届):大卫·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届):蒂姆·罗宾斯《幕后玩家》

1991年(第44届):约翰·特托罗《巴顿·芬克》

1990年(第43届):杰拉尔·德帕迪约《大鼻子情圣》

1989年(第42届):詹姆斯·斯派德《性、谎言和录像带》

1988年(第41届):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鸟帕克》

1987年(第40届):马塞洛·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届):米歇尔·布朗《晚礼服》、鲍勃·霍斯金斯《蒙娜丽莎》

1985年(第38届):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届):阿尔弗雷多·兰达、Fernando Rabal《圣婴》

1983年(第36届):吉昂·马利亚·沃隆特《马里奥·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届):杰克·莱蒙《失踪》

1981年(第34届):乌戈·托格内吉《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

1980年(第33届):米歇尔·皮寇利《虚无缥缈》

1979年(第32届):杰克·莱蒙《中国综合症》

1978年(第31届):强·沃特《荣归》

1977年(第30届):费尔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爱》

1976年(第29届):何塞·路易斯·戈麦兹《巴斯瓜尔厄一家》

1975年(第28届):维托里奥·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届):杰克·尼科尔森《最后的细节》、查尔斯·博耶《史塔维斯基》

1973年(第26届):吉安卡罗·吉安尼尼《爱与无政府》

1972年(第25届):让·雅南《我们不愿互诉衷曲》

1971年(第24届):里卡多·库乔拉《萨可与方齐迪》

1970年(第23届):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妒忌梦》

1969年(第22届):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点新闻》

1967年(第20届):奥戴德·科特勒《一个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届):帕尔·奥斯卡森《饥饿》

1965年(第18届):特伦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届):安塔尔·帕杰尔《云雀》、萨罗·乌尔济《被诱惑被遗弃的女人》

1963年(第16届):理查德·哈里斯《超级的男性》

1962年(第15届):拉尔夫·理查德森、杰森·罗巴兹、迪恩·斯托克维尔《长日入夜行》、穆雷·梅尔文《甜言蜜语》

1961年(第14届):安东尼·博金斯《何日君再来》

1959年(第12届):布拉福德·迪尔曼、迪恩·斯托克维尔、奥逊·威尔斯《强制》

1958年(第11届):保罗·纽曼《漫长的炎夏》

1957年(第10届):约翰·奇兹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届):斯宾塞·屈塞《黑岩喋血记》、尼古拉·格里岑科、鲍里斯·比秋科夫、帕维尔·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谢尔盖耶夫、鲍里斯·科科夫金、鲍里斯·安德列耶夫、谢尔盖·卢克亚诺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维杰夫、谢尔盖·库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届):马龙·白兰度《萨巴达万岁》

1951年(第4届):迈克尔·雷德格瑞夫《白朗宁版本》

1949年(第3届):爱德华·罗宾逊《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届):雷·米兰德《失去的周末》

最佳女演员奖

2018年(第71届):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小家伙》

2017年(第70届):黛安·克鲁格《凭空而来》

2016年(第69届):杰克琳·乔斯《罗莎妈妈》

2015年(第68届):鲁妮·玛拉《卡萝尔》、艾玛纽尔·贝克特《我的国王》

2014年(第67届):朱丽安·摩尔《星图》

2013年(第66届):贝热尼丝·贝乔《过往》

2012年(第65届):克里斯蒂娜·弗卢图尔、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过群山》

2011年(第64届):克尔斯滕·邓斯特《忧郁症》

2010年(第63届):朱丽叶·比诺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届):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届):温妮塞斯·德·奥利维拉《越线》

2007年(第60届):全度妍《密阳》

2006年(第59届):布兰卡·波蒂洛、尤汉娜·柯博、达兹·莱姆波瑞娃、佩内洛普·克鲁兹、卡门·毛拉、劳拉·杜纳丝《回归》

2005年(第58届):汉娜·拉斯洛《自由地带》

2004年(第57届):张曼玉《清洁》

2003年(第56届):玛丽-乔西·克罗兹《野蛮的入侵》

2002年(第55届):卡蒂·奥廷宁《没有过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届):伊莎贝尔·于佩尔《钢琴教师》

2000年(第53届):比约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届):艾米莉·德奎恩《美丽罗塞塔》、赛芙琳·卡尼尔《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届):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两极天使》

1997年(第50届):凯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届):布兰达·布莱斯《秘密与谎言》

1995年(第48届):海伦·米伦《疯狂的乔治王》

1994年(第47届):维尔娜·丽丝《玛戈皇后》

1993年(第46届):霍利·亨特《钢琴别恋》

1992年(第45届):佩尼拉·奥盖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届):伊莲娜·雅各布《两生花》

1990年(第43届):克里斯提娜·杨达《审讯》

1989年(第42届):梅丽尔·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呐喊》

1988年(第41届):琳达·姆夫西、乔迪·梅、芭芭拉·赫希《隔离的世界》

1987年(第40届):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届):费尔南达·托里斯《永远或永不爱我》、芭芭拉·苏科瓦《罗莎·卢森堡》

1985年(第38届):雪儿《面具》、诺玛·阿莱昂德罗《官方说法》

1984年(第37届):海伦·米伦《卡尔》

1983年(第36届):汉娜·许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届):亚德维加·扬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个天堂》

1981年(第34届):伊莎贝尔·阿佳妮《四重奏》《迷恋》

1980年(第33届):阿努克·艾梅《虚无缥缈》

1979年(第32届):莎莉·菲尔德《诺玛蕾》

1978年(第31届):吉尔·克雷伯格《不结婚的女人》、伊莎贝尔·于佩尔《维奥莱特·诺齐埃尔》

1977年(第30届):莫妮克·梅居尔《摄影师马丁》、谢莉·杜瓦尔《三女性》

1976年(第29届):玛丽·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里?》、多米尼克·桑达《遗产》

1975年(第28届):瓦莱丽·佩莱恩《列尼传》

1974年(第27届):玛丽-若斯·纳特《舞会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届):乔安娜·伍德沃德《雏凤吟》

1972年(第25届):苏珊娜·约克《幻象》

1971年(第24届):吉蒂·温《毒海鸳鸯》

1970年(第23届):奥塔维亚·皮科洛《麦泰洛》

1969年(第22届):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绝代美人》

1967年(第20届):比亚·戴格玛克《鸳鸯恋》

1966年(第19届):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届):萨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届):安妮·班克罗夫特《太太的苦闷》、芭芭拉·蓓丽《天伦泪》

1963年(第16届):玛丽那·维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届):凯瑟琳·赫本《长日入夜行》、丽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语》

1961年(第14届):索菲娅·罗兰《烽火母女泪》

1960年(第13届):玛丽娜·墨蔻莉《痴汉艳娃》、让娜·莫罗《如歌的行板》

1959年(第12届):西蒙·西涅莱《金屋泪》

1958年(第11届):芭布洛·约尔特·阿夫·奥纳斯、英格里德·图林、毕比·安德森、伊娃。达尔贝克《生命的边缘》

1957年(第10届):茱莉艾塔·玛西娜《卡比里亚之夜》

1956年(第9届):苏珊·海沃德《伤心泪尽话当年》

1955年(第8届):叶卡捷琳娜·萨维诺娃、伊娅·阿列比娜、拉瑞莎·科伦伯格、叶琳娜·杜布朗拉沃娃、薇拉·库兹涅佐娃、克拉拉·卢奇科《大家族》

1952年(第5届):李·格兰特《侦探的故事》

1951年(第4届):贝蒂·戴维斯《彗星美人》

1949年(第3届):伊莎·米兰达《马拉帕加之墙》

1946年(第1届):米歇尔·摩根《田园交响乐》

活动设置

单元设置

戛纳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特别关注”、“国际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特别关注”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主竞赛单元

主竞赛单元是戛纳电影节主要的环节,也就是决定金棕榈大奖归属的颁奖单元,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金棕榈奖”乃是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导演双周

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被称为导演专业单元,1968年由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特吕弗在戛纳创办,以抵制当时正日趋商业化的戛纳国际电影节。1969年革新过后的戛纳电影节接纳了“导演双周”,由法国导演协会主办,成为该电影节最纯粹、最具创新及探索精神的一个单元。2002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一种特别关注:“一种特别关注”单元诞生于1972年,与主竞赛单元大师云集不同,这个单元旨在介绍国际新晋影人带来的“原创性和不同”的作品。

国际影评人周

“国际影评人周”诞生于1962年,是戛纳电影节引入“法国全国评论家协会”的力量后创立的第一个次生单元,被称为戛纳电影节的“大女儿”,到今年刚好是五十大寿。“影评人周”单元设有单独奖项,参加该单元展映和竞赛的影片必须是导演执导的首部或第二部长片或短片,有些类似与其他电影节设立的“处女作奖”。

短片单元/电影基石

戛纳“短片单元”是戛纳官方正式竞赛单元之一,“电影基石”则是1998年由主席吉尔·雅各布创立的学生作品单元,只是它们“共用”同一批人组成的评审团。

正式单元

l 正式竞赛长片【主竞赛单元】(Long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l 正式观摩长片【非竞赛展映单元】(非竞赛,Longs métrages hors compétition)

l 一种特别关注单元(Un certain regard),1978年成立

l 正式竞赛短片(Court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l 电影基金会(Cinéfondation),1998年成立

l 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2004年成立

平行单元

国际影评人周单元(La Semaine de la critique),1962年成立

导演双周单元(La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1969年成立

奖项设置

官方竞赛单元奖项

1、金棕榈奖(Golden Palm)

“金棕榈奖”前身为“电影节大奖”(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乃是针对参加“主竞赛单元”的20余部影片评选出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奖。

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年,与澳大利亚女导演简·坎皮尔执导的《钢琴课》并列)。

2、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Grand Prix)

仅次于“金棕榈”的电影节第二高奖,相当于主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二名”。与1967年设立,在此之前“评审团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是电影界的第二高奖。曾用名“评审团特别大奖”、“评审团大奖”。

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

执导影片《妈咪》获得第67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

3、评委会奖/评审团奖(Prix du Jury)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评委会特别奖)属于非常设奖项,地位类似“xx榜中榜”的传媒推荐奖,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

4、最佳导演、影帝、影后、编剧奖

与奥斯卡奖的设置区别在于:

第一、戛纳的演员奖,无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戛纳的编剧奖,无原创、改编剧本之分。

侯孝贤上台领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5、短片金棕榈奖(Short Film Palme d'Or)

由“电影基石”单元评审团针对入围“短片单元”的数十部作品评出,这些作品的长度通常都在20分钟以下。

其他单元奖项

1、一种关注大奖(Prix Un Certain Regard)

“一种关注”单元诞生于1972年,与主竞赛单元大师云集不同,这个单元旨在介绍国际新晋影人带来的“原创性和不同”的作品。该单元的最高奖“一种关注大奖”设立于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国的“安盟-甘”集团(Groupama-Gan)每年向这一奖项的获奖者提供3万欧元的奖金。

2、电影基石奖(Cinéfondation prizes)

戛纳“短片单元”是戛纳官方正式竞赛单元之一,“电影基石”则是1998年由主席吉尔·雅各布创立的学生作品单元,只是它们“共用”同一批人组成的评审团。每年从来自世界各地电影高校的报名的两千多部短片和众片中挑选出参赛作品,旨在发现和提携新的血液。评审团将评出“电影基石”单元的一二三等奖,而获奖者几乎都能保证其之后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能够参展戛纳电影节。

3、金摄影机奖(Caméra d'Or)

“金摄影机奖”是针对于戛纳的所有单元包括“主竞赛”、“影评人周”、“导演双周”和“一种关注”单元展出的长片处女作进行评选的奖项,意味着它其实是戛纳的“最佳处女作奖”。

4、影评人协会奖,又称“费比西奖”(FIPRESCI Prizes)

“费比西奖”不属于戛纳电影节官方颁出的奖项,而是由“国际影评人协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主办。该机构193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创立,比戛纳的历史还要悠久,目前拥有世界上50多个国家地区的成员。不仅是戛纳,多伦多、威尼斯和华沙国际电影节上也都常设有“费比西奖”,用来奖励协会眼中最具有进取心的电影作品。

5、国际影评人周奖(International Critics'Week Prizes)

“影评人周”诞生于1962年,是戛纳电影节引入“法国全国评论家协会”的力量后创立的第一个次生单元,被称为戛纳电影节的“大女儿”,到今年刚好是五十大寿。该单元主要展出尚不为人所熟知的世界各地新人导演的第一或者第二部作品,过去的五十年中,从肯·洛奇到阿莫多瓦、弗朗索瓦·欧容、吉尔莫·德尔·托罗、弗朗索瓦·欧容、安德里亚·阿诺德等人,他们都是从这里开始为世界所认识的。

每年,被邀请参加“影评人周”的资深媒体人、影评人在看完影片后打分,最终通过得分高地决出“大奖”(Grand Prix)获得者。此外,该单元还设有最佳剧本(SACD)和发行支持(ACID)奖。“影评人周”为期10天,比主竞赛单元提前一天结束,因为也是戛纳最早揭晓的奖项。

6、天主教人道奖(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该奖项的特别之处,通常由6名信奉天主教的电影人、媒体人组成的评审团选出,颁发给那些“通过关注人类自身的苦难、失败以及希望来揭示人性神秘的深度同时又拥有艺术价值”的作品。除了戛纳之外,像德国的柏林电影节、瑞士洛迦洛、加拿大蒙特利尔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等电影节也会每年颁发这一奖项。自1978年设立以来,“天主教人道奖”的得奖影片大多来自欧洲国家。

7、同志棕榈大奖,又称“酷儿金棕榈”(Queer Palm)

与柏林的“泰迪熊”(Teddy Bear),威尼斯的“同志狮”(Queer Lion)相类似,戛纳电影节自2010年起也有了自己专门LGBT同志电影奖项,而它的首届获奖者是由格雷格·阿拉基执导的美国电影《大爆炸》(Kaboom)。该奖项针对电影节期间所有单元展出的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相关主题的影片,由独立的评审团进行评选。

8、金眼睛奖,即最佳纪录片奖。

9、金马车奖

“金马车奖”是“导演双周”于2002年创设的终身成就奖,由法国导演协会评选,目的是表彰“纯粹的电影天才”,奖项名字来源于法国电影宗师让·雷诺阿的杰作《金马车》。

华语电影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83年岑范《阿Q正传》成为首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大陆影片。

1990年,张艺谋《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第48届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蔷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戛纳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哭泣女人》获“一种特别关注”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凭借法国电影《清洁》斩获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特别关注”单元大奖。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13](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短片“金棕榈”奖[14]。

2018年,中国导演魏书钧短片《延边少年》获评审团特别提及奖。

 

华语电影历届主竞赛单元获奖情况

1962年(第15届)

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杨贵妃》李翰祥

1975年(第28届)

技术大奖:《侠女》胡金铨

1990年(第43届)

路易斯-布努埃尔奖:《菊豆》张艺谋

1993年(第46届)

金棕榈奖:《霸王别姬》陈凯歌

评审团奖:《戏梦人生》侯孝贤

1994年(第47届)

评委会大奖:《活着》张艺谋

最佳男演员奖:《活着》葛优

1995年(第48届)

技术大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张艺谋

1997年(第50届)

最佳导演奖:《春光乍泄》王家卫

1999年(第52届)

技术大奖:《荆轲刺秦王》屠居华

2000年(第53届)

评委会大奖:《鬼子来了》姜文

最佳男演员奖:《花样年华》梁朝伟

最佳导演奖:《一一》杨德昌

最佳艺术成就奖:《花样年华》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

2001年(第54届)

技术大奖:《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侯孝贤、《你那边几点》蔡明亮

2004年(第57届)

最佳女演员奖:《清洁》张曼玉

2005年(第58届)

戛纳特别大奖:巩俐

评审团奖:《青红》王小帅

2009年(第62届)

最佳编剧奖:《春风沉醉的夜晚》梅峰

2013年(第66届)

最佳剧本奖:《天注定》贾樟柯

2015年(第68届)

金马车奖:贾樟柯

最佳导演奖:《刺客聂隐娘》侯孝贤  

华语电影主要奖项获奖情况

金棕榈奖

1993年(第46届):《霸王别姬》陈凯歌

最佳男演员奖

1994年(第47届):《活着》葛优

2000年(第53届):《花样年华》梁朝伟

最佳女演员奖

2004年(第57届):《清洁》张曼玉

最佳导演奖

1997年(第50届):《春光乍泄》王家卫

2000年(第53届):《一一》杨德昌

2015年(第68届):《刺客聂隐娘》侯孝贤 

中日韩三国历年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

中国

日本

韩国

1959:荡发与圣女

1960:倩女幽魂

1962:杨贵妃

1963:武则天

1975:侠女

1982:阿Q正传

1988:孩子王

1990:菊豆

1991:边走边唱

1993:霸王别姬、戏梦人生

1994:活着、独立时代

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好男好女

1996:风月、南国再见,南国

1997:春光乍泄

1998:海上花、洞

1999:荆轲刺秦王、天上人间

2000:鬼子来了、一一、花样年华

2001:千禧曼波、你那边几点

2002:任逍遥

2003:紫蝴蝶

2004:2046

2005:青红、最好的时光、黑社会

2006:颐和园

2008:二十四城记

2009:春风沉醉的夜晚、复仇

2010:日照重庆

2013:天注定

2015:山河故人、刺客聂隐娘

2018:江湖儿女

2019:南方车站的聚会 

1952:暴风中的男人、源氏物语、波

1953:原子弹下的孤儿、大佛开眼

1954:地狱门、浊流

1955:近松物语、千姬

1956:活人的记录、幻之马

1957:米、Shiroi sanmyaku

1958:雪国

1959:白鹭

1960:键

1961:弟弟

1962:化铁炉的街

1963:切腹

1964:砂之女、一个人的太平洋

1965:怪谈

1968:黑猫

1969:日本之青春

1971:暗之中的魑魅魍魉

1972:沉默

1974:卑弥呼

1975:死者田园祭

1978:爱之亡灵

1980:影子武士

1983:楢山节考、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

1985:三岛由纪夫传、再见箱舟

1986:马克斯,我的爱

1987:女衔、亲鸶白道

1988:暴风山冈

1989:黑雨

1990:死之棘

1993:奏鸣曲

1995:写乐的感官世界

1997:鳗鱼

1999:菊次郎的夏天

2000:御法度、人造天堂

2001:距离、月之沙漠、赤桥下的暖流

2003:沙罗双树、光明的未来

2004:无人知晓、攻壳机动队Ⅱ

2005:痛击

2007:殡之森

2010:极恶非道

2011:朱月之花、一命

2012:如沐爱河

2013:如父如子、稻草之盾

2015:海街日记

2017:光

2018:夜以继日、小偷家族

2000:春香传

2002:醉画仙

2004:老男孩、女人是男人的未来

2005:剧场前

2007:密阳、呼吸

2009:蝙蝠

2010:诗、下女

2012:在异国、金钱之味

2016:小姐

2017:那之后、玉子

2018:燃烧

2019:寄生虫 

戛纳国际电影节华影奖情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影片的质量却并没有同步前进。国际三大电影节上的主竞赛和重要竞赛单元,中国导演的身影越来越少,2016年在戛纳则彻底消失。戛纳选片负责人蒂耶里·弗雷茂证实2016年报名的中国影片数量不在少数,可惜入围名额有限。他表示可以直接反映戛纳电影节和中国关系密切的参数——戛纳市场的中国公司注册人数,以及电影创作者、电影报道记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则从另一侧面表明了戛纳和中国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历届之最

历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之最

获得最多金棕榈奖的导演(2次)(双金棕榈俱乐部):8人各2次

阿尔夫·斯约堡

先后于1946年第1届《伊丽斯和上尉的心》、1951年第4届《朱丽小姐》两度获得电影节大奖(金棕榈前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先后于1972年第25届《对话》、1979年第32届《现代启示录》两度获得金棕榈奖。

今村昌平

先后于1983年第36届《禉山节考》、1997年第50届《鳗鱼》两度获得金棕榈奖。

埃米尔·库斯图里察

先后于1985年第38届《爸爸出差去了》、1995年第48届《地下国度》两度获得金棕榈奖,此外还于1989第42届凭《流浪者之歌》获得最佳导演奖。

比尔·奥古斯特

先后于1988年第41届《征服者佩尔》、1992年第45届《情天未老》两度获得金棕榈奖。

达内兄弟

让·皮埃尔·达内与吕克·达内先后于1999年第52届《美丽罗塞塔》、2005年第58届《孩子》两度获得金棕榈奖。此外还于2008年第61届《罗尔娜的沉默》获得最佳编剧奖、2011年第64届《单车少年》评审团大奖。

迈克尔·哈内克

先后于2009年第62届《白丝带》、2012年第65届《爱》两度获得金棕榈奖,此外还于2005年第58届凭《隐藏摄像机》获得最佳导演奖,之前还于2001年第54届凭《钢琴教师》获得评审团奖。

肯·洛奇

先后于2006年第59届《风吹麦浪》、2016年第69届《我是布莱克》两度获得金棕榈奖,此外还于1990年第43届《神秘的备忘录》、1993年第46届《石雨》、2012年第65届《天使的一份》三度获得评审团奖。

获奖最多的导演(3次最佳导演奖、1次金棕榈奖、1次评审团大奖)

科恩兄弟

乔尔·科恩与其弟伊桑·科恩先后于1991年第44届《巴顿·芬克》、1996年第49届《冰血暴》、2001年第54届《缺席的人》三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此外还于1991年第44届《巴顿·芬克》获得金棕榈奖、于2013年第66届《醉乡民谣》获得评审团大奖。

获得最佳男主角最多的男演员:2人各2次

杰克·莱蒙

先后于1979年第32届凭《中国综合症》、1982年第35届凭《大失踪》两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此外还于1992年凭《拜金一族》获得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1981年凭《奉献》获得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先后于1970年第23届凭《匹萨一角》、1987年第40届《黑眼睛》两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此外还曾获得一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一次最佳男演员奖。

获得最佳子主角最多的女演员:4人各2次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先后于1966年第19届凭《摩根》、1969年第22届《绝代美人》两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此外还曾获得一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

海伦·米伦

先后于1984年第37届凭《卡尔》、1995年第48届凭《乔治王的疯狂》两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此外还务获得一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伊莎贝尔·于佩尔

先后于1978年第31届凭《维奥莱特·诺齐埃尔》、2001年第54届《钢琴教师》两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此外还曾获得两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芭芭拉·赫希

先后于1987年第40届凭《羞怯的人》、1988年第41届凭《分离的世界》(也称《隔离的世界》)两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也是唯一一位蝉联影后的女演员,不过第二次获奖时是与同片的其他两位女演员乔迪·梅与琳达·姆夫西。



第一位获得金棕榈奖的女导演

简·坎皮恩

新西兰籍女导演于1993年第46届凭借《钢琴课》将金棕榈大奖收入囊中,此外还于1986年凭《果皮》获得第39届短片金棕榈奖,成为唯一一名同时获得金棕榈大奖与短片金棕榈奖的导演。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导演

朱丽娅·索恩泽娃

1961年第14届凭《烽火连天》获得最佳导演奖。 

索菲亚·科波拉

2017年第70届凭《牡丹花下》获得最佳导演奖。


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

陈凯歌

中国导演陈凯歌于1993年第46届凭《霸王别姬》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过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包括华语影人),与之同时获得金棕榈奖的是新西兰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钢琴课》,这也是戛纳历史上罕见的“双黄蛋”。

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华语导演

王家卫

1997年第50届凭《春光乍泄》获得最佳导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导演,此后还有杨德昌凭《一一》于2000年第53届、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于2015年第68届获得最佳导演奖。

第一位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的华人影帝

葛优

中国内陆男演员葛优于1994年第47届凭《活着》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帝,此后中国香港男演员梁朝伟于2000年第53届凭《花样年华》成为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影帝。

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华人影后

张曼玉

中国香港女演员张曼玉凭法国影片《清洁》于2004年第57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语影后。


担任过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女演员(10位)

奥莉薇·黛·哈佛兰(1965年第18届)

索菲亚·罗兰(1966年第19届)

米歇尔·摩根(1971年第24届)

英格丽·褒曼(1973年第26届)

让娜·莫罗(1975年第28届&1995年第48届)

弗朗索瓦丝·萨冈(1979年第32届)

伊莎贝尔·阿佳妮(1997年第50届)

丽芙·乌曼(2001年第54届)

伊莎贝尔·于佩尔(2009年第62届)

简·坎皮恩(2014年第67届)  

凯特·布兰切特(2018年第71届)  


最年轻的影帝/影后

柳乐优弥

2004年第57届年仅14岁的日本演员柳乐优弥凭《无人知晓》击败中国男演员梁朝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乔迪·梅

1988年第41届年仅13岁的英国演员乔迪·梅凭借《分离的世界》与同片的另两位女演员芭芭拉·赫希、琳达·姆夫西一起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后。


唯一荣获金棕榈奖的纪录片

华氏911》

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于2004年第57届获得金棕榈奖,从而成为历届上唯一一部荣获金棕榈奖的纪录片。 

首位获得金马车奖的华人导演

贾樟柯

2015年5月14日晚举行的2015年戛纳导演双周开幕式上,中国导演贾樟柯被授予“金马车”奖,成为获得这一荣誉的首位华人导演。“金马车奖”是戛纳导演双周2002年设立的终身成就奖,由法国电影导演协会负责评选,目的是表彰“纯粹的电影天才”,奖项的名称源自法国电影宗师让·雷诺阿作品《金马车》。此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卫·柯南伯格、吉姆·贾木许等知名导演曾获得这一殊荣。 

首位获得荣誉金棕榈奖的女性影人

阿涅斯·瓦尔达

2015年在第68届戛纳电影节闭幕典礼上,将颁发荣誉金棕榈奖给阿涅斯·瓦尔达。仅伍迪·艾伦于2002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于2009,以及贝纳多·贝托鲁奇于2011年领到这份戛纳电影节董事会颁发的至高奖项,颁发给作品享誉全球,却从未获得金棕榈奖的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是首位领到该奖座的女性导演:她以传奇性的幽默感发表感言:“我的电影从来没像他们的卖座!”

 

戛纳国际电影节华人评审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主席

2006年(第59届):王家卫

评审团成员

1997年(第50届):巩俐

1998年(第51届):陈凯歌

2001年(第54届):杨德昌

2002年(第55届):杨紫琼

2003年(第56届):姜文 

2004年(第57届):徐克

2005年(第58届):吴宇森

2006年(第59届):章子怡

2007年(第60届):张曼玉

2009年(第62届):舒淇

2011年(第64届):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届):李安 

2014年(第67届):贾樟柯

2017年(第70届):范冰冰 

2018年(第71届):张震  

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成员

2013年(第66届):章子怡

短片单元

评审团主席

2005年(第58届):杨德昌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电影基石单元

评审团主席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附录:历届戛纳影展海报(截止2019年)

2019年  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公布官方海报,纪念前不久去世的法国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54年夏天,当年26岁的她爬到高处,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短岬村》,一个年轻的导演正在成长起来。

2019年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4日开幕。

瓦尔达拍摄《短岬村》现场

2018年  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海报照片出自Georges Pierre之手,曾是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1965年执导的电影《Pierrot le fou》(狂人皮埃罗)中的一幕,演员为让·保罗·贝尔蒙多和安娜·卡里娜。

平面设计师Flore Maquin为这张海报制作了模版。这位27岁的插画家从波普艺术中汲取灵感,在鲜活的色彩中集中了素描、绘画和数码艺术。

戈达尔《狂人皮埃罗》的经典一幕

2017年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7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2017 年,戛纳电影节正逢 70 大寿,大红背景、鎏金字体萦绕下,意大利电影缪斯克劳迪娅·卡汀娜欢脱起舞。

她甚至还记得拍摄这张照片时的情景,那是在 1959 年的罗马。

“没有人记得摄影师的名字了,我也忘记了,但这张照片让我想起我的职业生涯初期,在那个时候我完全无法想象有一天会在最负盛名的电影宫再次见到自己。生日快乐!”

70周年海报以意大利女星克劳迪雅·卡汀娜(Claudia Cardinale)1959年在罗马屋顶上旋转跳跃的一幅图像为原型,由Philippe Savoir (Filifox)公司进行设计,有“欢乐、自由、大胆”的主题之意。

克劳迪雅·卡汀娜

2016年  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 69 届戛纳电影节前年的海报致敬了让·吕克·戈达尔的《轻蔑》,频率如此之高,不禁让人怀疑在法国是否人人都爱戈达尔。

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写道:“都在这里了,台阶、海洋、地平线:一个男人朝着梦想拾级而上,地中海的暖色调被熏染成了金色。”

又是来自戈达尔,这次是电影《轻蔑》

2015年  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美籍犹太裔独立摄影师大卫·西蒙(David Seymour)定格了瑞典传奇女演员英格丽·鲍曼的恬静微笑,简洁、自信的姿态令她成为“现代、自由女性的化身”。

2015 年适逢英格丽·鲍曼诞辰 100 周年,戛纳组委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致敬她。她曾担任  1973 年第 26 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英格丽·鲍曼

2014年  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是戛纳电影节海报第一次以男性为主体,主角是意大利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基于他主演的费里尼名片《八部半》设计。

马斯楚安尼凭借 1970 年的《匹萨一角》和 1987 年的《黑眼睛》两度登顶戛纳影帝,今年是他的诞辰 90 周年。

《八部半》1963年曾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展映,后来获得美国奥斯卡奖优秀外语片奖,成为经典影片。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2013年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 66 届戛纳海报的造型取自1964 年奥斯卡金像奖、喜剧爱情片《新恋爱经》的经典剧照。

影片主演、演员保罗·纽曼和他妻子乔安娜·伍德沃德重新上演深情相拥,模拟出“数字66 ”的形状。

《新恋爱经》的经典剧照

2012年  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海报报延续了上几届的女性主题, 而相比于上一届的费·唐纳薇和上上届的朱丽叶·比诺什,此次的海报人物更加重量级,她就是永远的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在摄影师Otto L.Bettmann的镜头下,梦露吹蜡烛的形象似乎在为走过65年风雨的戛纳电影节庆生。对于选择梦露作为海报人物,戛纳官方这样解释:“尽管梦露已经去世了半个世纪,但她似乎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她是电影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是永远的时尚icon。时至今日,梦露的优雅、神秘、魅惑依旧让人深深着迷,而她在银幕上留下的光影则成为后世影人的灵感源泉。


玛丽莲·梦露

德国摄影师奥托·贝特曼(Otto Bettmann)拍摄的玛丽莲·梦露旧照,天真又性感。

戛纳组委会评论说,“梦露手捧生日蛋糕,吹灭蜡烛的瞬间,这一刻美得叫人屏气凝神,仿佛梦想照进了现实。”

2011年  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本届的海报设计别具一格,以黑色打底的画面中,充满几何寓意的“数字64”和著名女演员费·唐纳薇相映成趣。据悉,唐纳薇的这幅造型照来自影片《一个堕落儿童的雕像》,由导演杰瑞·沙茨伯格亲自拍摄。 官方评价称,“这幅海报既高雅又深邃,是电影梦想的体现和象征,也是戛纳电影节一直以来之所求。”

海报原图

2010年  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海报上,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一袭优雅黑色正装,用发光的刷子勾勒出戛纳法文Cannes的字样。

海报由著名摄影师布莉姬·拉孔柏(Brigitte Lacombe)亲力制作,她的镜头总能表现出人物最有生命力的一面,沉静深邃的蓝黑主色调引人遐想。

朱丽叶·比诺什在这届电影节中凭借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合法副本》,拿到了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女主角奖。

海报原图

2009年  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影迷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届海报是在致敬意大利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他于2007年去世,海报中的女人一身黑色修身吊带裙勾勒出迷人的曲线,在门口张望的背影有种既不安又虚无的气息,正如安东尼奥尼电影的味道。而这个女人的背影让人联想到安东尼奥尼影片中的经典女星,比如,莫妮卡·维蒂,或是让娜·莫罗。

《奇遇》中的莫尼卡·维蒂(Monica Vitti)

2008年  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法国艺术家皮埃尔·克里耶是这款海报的创作者,黑暗中的红唇女人蒙着双眼,深得玛丽莲·梦露的神韵,灵感来自“另类黑色大师”大卫·林奇的电影。

海报上这位蒙住眼睛的神秘女郎名字叫 Anouck Margueritte,她本人是巴黎疯马夜总会的一个舞蹈演员。

这张海报里遮住眼睛的女人形象,来自大卫·林奇的电影图片灵感,同样也是向这位另类黑色大师、戛纳宠儿的一次致敬。海报的创作者是皮埃尔·克里耶,出身于法国北部里尔的艺术家,也算是老字号海报作坊主了。他的作品包括贾木什的《秘密列车》,雅克-里维特的《不羁的美女》,达内兄弟的《儿子》,肯·洛什的《风吹麦浪》以及我们熟悉的杨德昌的《一一》。在电影节期间,海报上这位蒙住眼睛的神秘女郎终于现身,她本人是巴黎疯马夜总会的一个舞蹈演员,她的名字叫Anouck Margueritte,是表演疯马节目的舞者,这些舞者的身材比例基本一致,她们在舞台绚丽灯光效果下展示美体舞蹈,以妖艳媚惑而闻名全世界。这届金棕榈的得主是法国电影《墙壁之间》。

是不是和林奇的《穆赫兰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7年  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戛纳60大寿,为了烘托大寿的气氛,海报主题强调动感和快乐。海报上的人物一跃而起,疯狂而随性。 海报中的“跳跃”人物包括佩多罗·阿莫多瓦(前排右一)、萨缪尔·杰克逊(前排中)、布鲁斯·威利斯(前排左一);杰拉德·德帕迪约(二排右一)、简·坎萍(二排右二)、朱丽叶·比诺什(二排中)、王家卫(二排左二)、佩内洛普·克鲁兹(二排左一)和苏莱曼·西塞(上)。 他们很多都是戛纳电影节上的常客。摄影师阿莱克斯·马尤利的黑白摄影风格海报,告诉了人们:电影是艺术,电影是电影人的艺术。电影人本身就是经典。

王家卫的首部英文电影《蓝莓之夜》是本届电影节的开幕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而金棕榈奖最终由罗马尼亚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的《四月三周两天》获得。

2006年  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是王家卫,这也是戛纳史上的首个华人主席,这届的海报也毫不避嫌地向王家卫致敬,直接选用了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身着旗袍婀娜多姿的身影。

《花样年华》剧照

2005年  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款被命名为“蓝星空红地毯”的海报由德里克·梅农设计,显然走的是简洁、醒目的路线。强烈的第一眼印象,有时候比复杂的构图元素,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这一年,中国女演员巩俐获得本届戛纳特别大奖,王小帅的《青红》夺得评审团大奖。

2004年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已经年过50的戛纳在新千年的海报设计中频频展现可爱的童趣。这届海报的设计让人不禁莞尔,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压住裙角,身后的背影却是梦露在《七年之痒》中的经典造型。在第34届的海报设计中已经含蓄地向梦露致敬过,这届虽然依旧不是直白的致敬,但这样的方式更加有爱。

这届戛纳影展上,张曼玉与她的法国前夫、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合作的电影《清洁》,斩获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也是首位赢得戛纳影后的亚洲女演员。

《七年之痒》中梦露的经典姿势

2003年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当今国际少数几位以观念性著称的女性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设计的法文“电影万岁”,是这张口号式海报最显眼的主角。

在海报上大书“电影万岁!”很有种直截了当的力量,海报设计了灰色和金色两款。 这届的金棕榈给了文森·范·桑特的《大象》。

2002年  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衣着隆重、色彩繁复的小丑形象在戛纳官方海报上并不多见。

这届戛纳上最受关注的不是金棕榈大奖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而是莫妮卡·贝鲁奇和老公文森特·卡索演的《不可撤销》,这部影片的大胆和暴力让所有的记者和观众目瞪口呆。

2001年  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21 世纪戛纳的第一张海报看起来有点政治漫画的感觉。

这届海报用“地球”头脑代表了戛纳的国际化视野。 这届金棕榈给了南尼·莫瑞蒂的《儿子的房间》,评委会大奖则是哈内克的《钢琴教师》。

2000年  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年过50的戛纳电影节步入到了新千年,这张海报彰显了戛纳电影节的活力,拿着摄影机的人从银幕上一跃而出,电影艺术在不断的锐意创新中充满了新鲜和活力。 和这届海报一样,华语电影在这届戛纳上充满了活力,也出尽了风头,斩获了各个重要奖项,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成为戛纳第二个华人著名演员;杨德昌凭借《一一》摘得优秀导演奖;《花样年华》还拿下了技术大奖。金棕榈奖是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比约克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1999年  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非常童真的一张海报,金色的背景下,一对男女奔跑着,手中举着儿时捕捉蜻蜓和蝴蝶的小网,拉长的身影让他们看起来似乎是在捕捉天上的星星。这届金棕榈给了达内兄弟的《罗塞塔》。

张艺谋因《一个都不能少》被戛纳电影节认为是美化中国,宣布退出戛纳;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获第 52 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

1998年  第5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相比于第49届和50届的海报,这届海报的水准又有所下降,但还不至于像第48届那么糟。散落漫天的胶片不知意味着什么? 这届金棕榈属于安哲罗普洛斯的《永恒的一天》,正是这部电影,留下了“时间,是一个小孩在海边玩沙包”这句妙言。

评委会大奖则给了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

1997年  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戛纳的50大寿,用了很喜庆的红色做底,配上金色的棕榈叶,简洁大气,而又不失隆重。 在这届电影节上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和今村昌平的《鳗鱼》一同摘得金棕榈大奖。

王家卫的《春光乍洩》不仅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墨镜王”还夺得了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

1996年  第4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的海报倒是和第13届形成了一种呼应,都是鲜花缤纷,美不可言,具有很强的装饰风格。 这届金棕榈颁给了迈克·李的《秘密与谎言》。

1995年  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个是公认的最烂戛纳海报,拙劣的PS且不说,海报上的元素有点莫名其妙,在大海上映出卓别林等经典电影的形象,旁边爬着一个婴儿,这是想寓意一个新生的戛纳么?也未免太过于直白和缺乏美感了。 

海报虽烂,但这届的影片很给力,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最终摘得了金棕榈大奖。

1994年  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画面主题是“看海”,电影大师费里尼是1993年去世的,而海报上的这幅画是费里尼自己的作品,笔触稍显凌乱,萧瑟的白描,只有右下角注明一行小字‘献给费德里克·费里尼’自然是表示戛纳向这位电影大师的致敬。这副画面让我们想起费里尼影片中常出现的结局,那顶圆圆的小毡帽下,是一个失意的灵魂。遗憾的是,这种风格在六十多年里,仅仅出现了一次。 寻找海报中的‘致敬点’,同样也成了戛纳海报收藏者的一种爱好。

这一年昆汀的《低俗小说》艳惊四座,一举拿下了戛纳金棕榈。而张艺谋的《活着》不仅拿下了评委会大奖,还为让葛优成为了戛纳历史上的首位华人著名演员。

1993年  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如果说上一届的海报是致敬影人,这届就是致敬影片,加里·格兰特和英格丽·褒曼在《美人计》中的深情一吻被直接做成了海报。 这届戛纳陈凯歌终于如愿以偿,凭借《霸王别姬》拿下了向往已久的金棕榈大奖,不过他是和简·坎皮恩的《钢琴课》分享这届金棕榈。

台湾新浪潮导演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英格丽·褒曼和加里·格兰特在《美人计》中深情一吻

1992年  第4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戛纳海报上开始出现明星了,近几年也是采用这个设计风格。虽然第33届海报上的女人让人很直接地联想到玛丽莲·梦露,但这一次,戛纳抛开了这种羞羞答答的致敬方式,直接把明星照当作了海报。那一年的戛纳,原定于5月6日开幕,可就在前一天,好莱坞著名影星玛琳·黛德丽去世,组委会临时决定把电影节海报换成当年的美貌男子。顶光下是那张能与嘉宝相抗衡的面容,永恒的美丽,只凝固在胶片之上(黛德丽去世时91岁高龄,晚期改做歌手,采访时禁止摄像)。比尔-奥古斯特凭借讲述伯格曼父母故事的《善意的背叛》再度摘得金棕榈大奖,上一次是1988年的《征服者佩尔》。

玛琳·黛德丽曾是上世纪片酬最高的女演员,1999 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 9 名。

1991年  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款海报截然分成了两部分,下半部是胶片铺就的红毯,上半部则是“数字 44”与金棕榈的结合。

本届评委会主席是罗曼-波兰斯基,评委会一致将金棕榈颁给了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连续三年的金棕榈都被美国电影拿下,引起了法国舆论的极大不满。

1990年  第4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手托金棕榈叶片的简洁造型有种清新而美好的风味。 张艺谋的《菊豆》这届入围竞赛单元了,但最终没有斩获。最终拿到金棕榈的是大卫-林奇的《我心狂野》。

1989年  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和以往奔跑在战火硝烟中自由女神不同,海报上的女神化作巴黎的时髦女郎,高举的不是旗帜,而是胶片。

当时的美国新锐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的先锋处女作《性、谎言与录像带》摘得了本届金棕榈奖。

1988年  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用胶片为笔勾勒出一张女人的脸。 这一届中国电影首次入围戛纳的竞赛单元——陈凯歌的《孩子王》,因为同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金熊奖,而使得国人对这部影片很是期待,但是影片在戛纳反响平淡,放映期间,很多法国记者和观众嫌节奏缓慢而出去喝咖啡聊天,著名演员最终也毫无收获,主要是西方观众很难理解《孩子王》的时代背景。这一届金棕榈奖颁给了瑞典导演比尔·奥古斯特的《征服者佩尔》。

1987年  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海报上是一只飞翔的海鸥,每一格画面的取景都不动,拼接在一起却很富有动感,这就是电影24格的魅力吧。 本届评委会主席是法国男星伊夫·蒙当。莫里斯·皮亚拉的《在撒旦的阳光下》获得金棕榈,当他上台领奖时,台下观众一片嘘声,皮亚拉对观众挥动着拳头说:“你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们!”

1986年  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用100多个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填满了整张海报,是戛纳影史的一个特别案例。 这届戛纳评委会主席是美国导演悉尼·波拉克。这届金棕榈的得主是英国电影《任务》。

1985年  第3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海报设计得很有趣,24 格的海报构图为观众演示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史。

一对男女的舞步轮转之间显示着电影的变迁,也暗示这电影与现实的难以分辨。 这是戛纳海报中一个独特的系列,1985-1987年的海报都来自于Strategie工作室的设计,他们用海报完成了一次电影图像本质的解构。连续三年的戛纳海报上,人物和动物的行为被分解,把美国早期摄影试验家爱德华·姆布里格的工作重现于世,向这位奠定了电影视觉理论基础的先驱表以致敬。这个创意在当时大受欢迎,成为了八十年代海报设计的经典之作,也给年近四旬的戛纳带来了一丝新意。

这届评委会主席是2018年4月13日去世的《飞越疯人院》导演米洛斯·福尔曼,金棕榈奖颁给了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爸爸出差时》。

1984年  第3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淡淡的水彩描绘出一个欢乐自得的海滨小城。 戛纳电影节正在逐步转变成电影市场和电影艺术性的展览。新锐导演的影片也日渐增加。这届金棕榈的得主是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

1983年  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战马上厮杀的东方武士,这届海报明显是在致敬黑泽明的电影,直接套用了黑泽明《影武者》的绘画稿。

 中国在本届戛纳上展出了三部电影:《牧马人》、《原野》、《小街》。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获金棕榈。

1982年  第3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海报上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轮船,排出的海水好似正在燃放的礼花。 这一届戛纳上出现了中国电影《阿Q正传》,法国媒体评价这部影片“尽管演员演技出色,原作简练、深刻,但导演手法却是平淡的。”这届金棕榈的得主是康斯坦丁的《失踪》。

1981年  第3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3/3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海报上的女郎嘴唇和风姿都很像梦露,但是整个脸部都用高光做模糊处理,再加上裸露的肩头,更加性感神秘。但是第二年海报竟然直接沿用了上一届,只是改了一下时间,看来这届戛纳遇上大麻烦了,才会如此偷懒。当年欧洲剧烈的通货膨胀和政局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这届戛纳的品质。

第34届金棕榈的得主是“波兰电影的骑士”安杰伊·瓦伊达的《铁人》,这部影片被视为波兰“道德焦虑影片”的代表作。

第33届评委会主席是柯克·道格拉斯,不过他主持的这届饱受争议。而就在开幕前 10 天,悬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逝世,戛纳为此还举办了特别纪念影展。

1979年  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连着好几届,戛纳电影节的海报都在“眼睛”上大做文章,不知道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影片让评委和观众都看花了眼。 这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是法国著名的女作家弗朗索瓦·萨岗。而这届电影节上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遭遇施隆多夫的《铁皮鼓》,这让评委难以抉择,最终两部影片分享了金棕榈大奖。

1978年  第3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电影节的海报开始使用了剧照元素,胶片上是一对缠绵的男女,这应该是一部经典老片的剧照,可惜出处无法考证。 这届电影节上一共有6部女性题材的电影,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女明星到戛纳。包括当时的法国影坛新星伊萨贝尔·于佩尔,还有当时年仅16岁的波姬小丝等等。

1978 年,戛纳电影节的一种特别关注单元(Un certain regard)设立。

1977年  第3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融合了科幻艺术和新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的这款海报充满视觉想象力,一盏巨大的聚光灯照耀着屹立在海边的女神。

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英格丽·褒曼的第二任丈夫罗伯托·罗西里尼。

1976年  第2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张海报上,各种元素虽然异常混搭,但莫名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设计得既超现实,又有一种原始神秘的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非常的跨界, 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编剧威廉·田纳西。

1975年  第2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海报让人耳目一新,男人手上的眼睛和云朵里的眼睛似乎象征着一种关注。

本届戛纳评委会的主席是法国女演员、“新浪潮女神”让娜·莫罗。

1974年  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的海报超现实主义风格浓郁,带着翅膀的眼睛很有达利的意味。设计者是法国艺术家Georges Lacroix。 本届戛纳金棕榈大奖颁给了卡波拉的《对话》。从74年到78年的连续几届海报里,眼球、光线、大海、沙漠这好种在玄学画里常出现臆想符号,被海报设计者大量引用。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反思的年代,海报里的超现实,梦境和寓指,也是当时世界影坛充满价值观反思和技术突破的一种映射。

1973年  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本届海报上的设计元素与相邻几届关联不大,蓝天、远山、汹涌的浪花都非常具象。

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会主席是英格丽·褒曼。

1972年  第2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本届海报是一只在惊涛骇浪中翱翔的海燕,胶片构成了它的翅膀。虽然简单,但是气势十足。 本届电影节新上任的主席莫里斯·贝西提出了“要质不要量”的口号,他表示戛纳要更注重影片的品质,宁缺毋滥,要更注重导演而不是男女明星的名气。从1972年开始,戛纳电影节修改了规定,送展的影片不再由每个国家自行选送,而是由电影节的组委会来预选和确定,选定的标准只是电影的质量本身而不再考虑国别的平衡,当时的戛纳主席勒布雷特说“这是为了维护电影节,使它不会成为一种政治论坛。”因此此后的戛纳电影节不再挂国旗,也因此,之前在海报中大量运用的国旗元素从此消失。

1971年  第2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虽然是第 24 届,但是戛纳的第 25 周年,所以海报上醒目地用红黄蓝三色摆出了 25 的字样。

原本因为电影宫的工作人员要罢工,这届电影节差点不能如期举行,而就在电影节开幕前,劳资双方达成了和解的协议。

1970年  第2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大概是最简约的一款戛纳海报了,除了将字体做了浮雕效果,几乎没有其他更多的设计元素。 本届戛纳要放映的影片多达500部,这显然不是一个竞赛单元就能够容纳的,于是在上届新增“评论周”单元之后,这届又新增了“导演双周展”。

1969年  第2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经历了 1968 年法国“五月风暴”的洗礼,戛纳电影节又浴火重生,这届海报中打板像是一块棱镜,折射出美丽的彩虹。

为了更多元化和更加开放,本届戛纳新增了“电影节评论周”的单元,该单元延续至今。

1968年  第2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延续前两届的海报,数字成了主要的设计元素,21旋转形成奇妙的花纹。不过这届戛纳可不非比寻常,被当时轰轰烈烈的“五月风暴”的狂潮席卷,特吕弗抗议文化部长解除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亨利的职务,专程带到戛纳,这一举动自然获得了热血青年的响应,电影宫被占领,电影节也无法正常举行。关于当时的细节,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中有详细的再现。

1967年  第2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成为本届海报的主色调,而罗马数字的二十是除了色彩之外唯一的设计元素,非常简洁好看。 法国当红女星碧姬·巴铎在1956年之后再度现身戛纳电影节

1966年  第1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虽然是第19届,但是从1946年第1届戛纳开始正好是20周年了,所以这一届的海报以大红的底色,突出20周年的字样。 每年的戛纳电影节总要出一些事件,大至外交、政治问题,还有宗教问题,小至明星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似乎也让戛纳多了很多的话题。这届戛纳就有两部影片:里维特的《女教士》和雷乃的《战争已结束》因为宗教和外交的干预而被迫退出戛纳。

1965年  第1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同样是以少女为主体的设计,又融入了传统的设计元素——胶片和各国国旗,少女的身姿相当灵动飘逸,好似在翩翩起舞。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届中国终于正式参加戛纳了,送来的是两部动画短片:《半夜鸡叫》和《在路旁》。饰演邦德的肖恩·康纳利这一年来到了戛纳,引发了影迷的骚动,尤其是女影迷,她们冲上去扒下他的外衣只为了求证电影中看到的纹身是不是真的。

1964年  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一个瘦弱的少女驾着一辆3匹马拉着的马车,马扬起马蹄,少女却镇定自若。戛纳电影节的参赛国家和影片都大量增多,金棕榈的角逐竞争更加激烈。 除了电影本身,媒体和影迷对于戛纳的关注还在于那些明星会去,他们互相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绯闻和关联。

1963年  第1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连续两届都主打美女,让人美不胜收,简单勾勒的侧脸线条,重点在于胶片状的发丝,以及金棕榈装点的发簪。 这届戛纳电影节有件囧事,因为维斯康蒂的《豹》参赛,制片人为了扩大宣传制造噱头,特地从意大利带来了一头货真价实的豹子,让女主角天天牵着它在戛纳海滩上遛弯,搞得其他明星很是紧张……

1962年  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美女似乎总和戛纳有着不解之缘,这届海报上的这位美女好似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而周围的蓝色线条有着梵高似的笔触,迷幻的60年代大刮bobo风,这张海报也有着精致的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风情。在这款看似复古的海报背后,这届电影节却在鼓励电影语言的创新。布列松的《圣女贞德》和安东尼奥尼的《蚀》都获了奖。有评论说:“戛纳电影节开始重视新的电影语言与新电影手法。”至今,仍是如此。

1961年  第1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在浅灰的底色上肆意飞舞着金色和白色的流星,这款海报简洁而灵动,和戛纳电影节本身的气质很搭。 这一届参赛影片布努埃尔的《维莉迪亚娜》因为宗教问题引得教会发难,不过最终戛纳电影节还是顶住压力,把金棕榈大奖颁给了这部电影。

1960年  第1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的海报分外缤纷美丽,纤纤双手捧出绚丽的鲜花、金棕榈和飞鸟,似乎象征着戛纳电影节的朝气蓬勃。 在这届电影节上,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和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因为超前的意识和新锐的电影语言很难被人接受,最初遭到了冷遇,但是鼓励创新嘉奖新锐的戛纳电影节最终给予这两部影片以奖项的肯定,戛纳的锐意创新在各大电影节中也是最为突出的。这一届香港地区头一次送来了参展影片——李翰祥的《倩女幽魂》。

1959年  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海报终于抛弃了沿用十多届的胶片、摄影机、各国国旗等传统的设计元素,甚至抛弃了代表海滨小城戛纳的主色调蓝色,以一抹靓丽抢眼的红色打底,似乎象征着来势汹汹、方兴未艾的电影新势力——法国电影新浪潮。

1958年  第1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在这届戛纳上最轰动的影片是前苏联的《雁南飞》,获得了一致好评,并最终摘得了金棕榈大奖。

1957年  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0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戛纳满十岁了,这届海报主打美女,神韵有几分像碧姬·巴铎,小露香肩很性感,而米字旗和红白蓝三色旗做成的蝴蝶结巧妙地成为礼服点缀,这也符合戛纳电影节的一大特征——各国的女星都把这里当做是比拼美貌和礼服的阵地。

1956年  第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9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可以看出来,这一届的海报设计元素依然是胶片和各国国旗,不过如此单调的设计元素每一届都还能设计出精美的海报,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创新能力。 这一年格蕾丝·凯利和雷尼埃王子在戛纳举行了婚礼。这一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戛纳电影节,由导演蔡楚生带队,但没有带来参赛影片。戛纳金棕榈首次颁给了一部纪录片路易·马勒和雅克-伊夫·古斯多的海底纪录片《寂静的世界》。

1955年  第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8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海报依然主打各国国旗,只是元素更才抽象,只是截取了国旗中常用的一些色彩。绚丽而和谐。 这届戛纳电影节上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逸事,美国著名影星格雷丝·凯利,这这届电影节期间,结识了摩洛哥国王雷涅,他俩因参加电影节结下了良缘,翌年就结婚了,戛纳成为这段传奇情缘的定情地之地。戛纳鼓励每个评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可以坚持自己的评价,尽管大部分时候对于最后的榜单评委们都会存在争议,但是这一次评委会一致同意把金棕榈授予德尔伯特·曼执导的美国影片《马蒂》。

1954年  第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7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参加本届的国家达到了35个,是历届以来最多的一次,戛纳电影节的规模日渐扩大。上届评委会主席让·谷克多因为工作出色,这届继续连任。 本届的海报设计相当简约,在摄影镜头上映出变形的电影宫,而远景依然是戛纳的海天一色。当时正处于电影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尝试的时期,这一届的参赛影片中至少使用了七种不同的彩色系统拍摄,这让组委会大伤脑筋,不过他们还是克服困难,临时改造和增设设备,还给电影宫扩建了宽银幕,装上了立体声,戛纳在关注电影艺术的同时,也在紧跟着电影技术革新的脚步。本届金棕榈奖的得主是日本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这也是首次在西方电影节上获奖的东方电影。

1953年  第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6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这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是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诗人、画家、导演让·谷克多,海报上的拼贴元素也有几分超现实主义的气息,雕塑头像、窗口、摄影机、布满国旗的胶片和电影宫。 本届金棕榈奖给了亨利-乔治·克鲁佐的《恐惧的代价》。

1952年  第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5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和第3届一样,本届的海报也是主打国旗牌。1952年的戛纳电影节被称为“美女节”,因为欧美当年著名的美女明星们都在戛纳汇聚一堂。 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些花边逸事本身比电影还要传奇有趣。本届戛纳颁奖之前,就意外地出现了泄密事件,毗邻戛纳的蒙特卡洛电台提前宣布了获奖名单,让戛纳组委会非常尴尬。他们刚开始怀疑某评委,最后才查明原来是给评委送咖啡的侍者听到了颁奖结果,透露给了电台。泄密事件并没有影响最终的获奖结果,意大利的《两分钱的希望》和奥逊·威尔斯的《奥赛罗》。

1951年  第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4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因为资金问题,戛纳电影节停办了1年,之前的3届戛纳电影节都是在9月底举行,因为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的时间相冲突,经过法意两国协商,从第4届开始,戛纳电影节改在4月底5月初举行。这届的海报依然延续了前几届,设计元素糅合了电影和戛纳风光。由于前两届戛纳前苏联代表团都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这一届前苏联终于重回戛纳。但是这一届戛纳因为外交和政治问题仍然很不太平,首先是瑞士的参赛片惹恼了前苏联,然后法国外交部又抵制前苏联的参赛片《解放了的中国》。好在戛纳毕竟是看重电影本身的品质,最终德西卡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品《米兰的奇迹》摘得了金棕榈大奖。

1949年  第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由于法国政府财政困难,第3届戛纳拖了2年,直到1949年才举行。1947年已经竣工但没钱装修的电影宫也正式装修完毕,1949年9月2日,正式开门迎宾。 本届电影节的海报元素非常一目了然,一名身着各国国旗的女郎手举着电影胶片奔跑而来,充分说明了戛纳电影节作为国际电影节的身份。这届戛纳终于开始有了金棕榈大奖,而且聚焦到了一部片子,这就是卡洛·里德导演的英国片《第三个人》。

1947年  第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2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首届戛纳电影节获得巨大成功后,戛纳市长比科为了把第二届办得更好,自筹资金,修建了漂亮的电影宫,一直到现在电影宫都是戛纳电影节的主阵地。 这届海报虚实结合,海报最醒目的是一台摄影机,但是在摄影机的中间仍然是美丽的戛纳风光。这届戛纳前苏联没有送来参展影片,也未派代表团参加,有人猜测是因为已经初露端倪的东西方冷战格局,又有人传言就是因为在第1届戛纳电影节上,苏联代表团的招待会“过了线”,太资本主义化了。这届戛纳前苏联没有送来参展影片,也未派代表团参加,有人猜测是因为已经初露端倪的东西方冷战格局,又有人传言就是因为在第1届戛纳电影节上,苏联代表团的招待会奢华放纵,“过了线”,太资本主义化了。和第1届戛纳天女散花平摊到各个主要参赛国不同,第2届戛纳电影节的奖项开始不再按国别派发了,而是分别颁给不同类型的影片,比如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等等。这届获奖的影片有:法国片《安东尼夫妇》获故事片大奖,美国片《交叉火力》获社会片大奖,美国片《齐格菲歌舞团》获音乐片大奖,美国片《坦博》获动画片大奖。

1946年  第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1届戛纳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1届的戛纳电影节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这届的海报上也是清清爽爽地主打“戛纳”这座美丽的海滨小城,海天一色的蔚蓝,高大蓬勃的棕榈树,还有小岛上正在度假的贵族男女,一种闲适优雅的法式风味。 实际上,当时戛纳并不是这幅世外桃源的景象,因为刚刚在二战中被纳粹蹂躏得满目疮痍,当时的戛纳市长比科为了开办首届戛纳电影节,带领市民填平弹坑、清理砖瓦、整理街道,这才让整个戛纳重新焕发光彩,迎接这次电影的盛会。初出茅庐的戛纳电影节似乎还没有想好自己的定位和奖项的设置,第一届戛纳还没有“金棕榈奖“这个名称,只有评委会大奖,有11部电影都夺得了这一奖项,分别是丹麦的《大地将变成红色》、美国的《失去的周末》(比利·怀尔德)、法国的《田园交响曲》、英国的《相见恨晚》(大卫.里恩)、印度的《尼恰·那伽》、意大利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伯托·罗西里尼 )、瑞典的《考验》(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和《最后的机会》、墨西哥的《玛丽亚肖像》、捷克的《没有翅膀的人》、前苏联的《伟大的转折》。这些电影的质量都毋庸置疑,但是这个让参赛各国都皆大欢喜的获奖名单明显带有外交均衡的性质,这对于刚刚诞生,尚未站稳脚跟的戛纳电影节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