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李白,真的没必要迷信权威

 走读生日记 2020-12-19

读诗人韩作荣先生《天生我材李白传》,在写李白家世之谜部分,作者引述了一些学者专家的观点,然后阐明自己对这些观点的观点,非常有意思。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陈寅恪先生就提出李白之父名客,即"客商" 的意思。四十年代初,詹镁先生亦说:“白之家世或本胡商,入蜀之后以多赀渐成豪族。”六十年代初,麦朝枢先生又提出李白的父亲是走私商人,因绵州产金、铁之类违禁品走私而致富。七十年代初,郭沫若先生则以权威的口气称:“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他家的商业范围是相当宽广的,不仅超出了绵州,而且超出了四川,在长江上游和中游分设了两个庄口。”此外,还有人称李客是贩卖丝绸的,并说李白在流放夜郎之前都一直在经商······而一些教科书通俗读物也采用"富商"说。 

然而,査唐代以及其后干余年有关李白的史书,没有丝毫李白之父为商的文字,不知这必然是富商说从何而来,上说都只能是主观臆想。称名客便是"客商”,那名月也可理解为"月经"了。说西域多商人便认定李客为"胡商”,说绵州产金、铁,李客便是走私者,如同人有性器官就一定会强奸卖身一样无稽。 

在段落空白处,我随手记下了我的感触: 

作者本段论述对权威之流的鄙视溢于言表。可见,真有风骨学识之人,没人瞧得起主观臆断信口开河的所谓『权威』。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 

作者这种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的治学态度才是一个学者或者作家应有的风范,那些谄上欺下信口雌黄的所谓学者、作家,最终也无非落下满纸满页的笑话。 

前天我说到苏轼让我学会放弃仇恨,今天韩作荣老师的李白传让我学会不盲目尊崇所谓的权威。 

真正的权威应该是以无可置疑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尤其对千年之前人物的评价、分析,绝不会想当然。在这一点上,任何所谓的权威一旦犯了想当然的错误,最终只会误人子弟,严重一点来说甚至有误国殃民之嫌。 

接下来韩老师对李白生卒年份的考证、推断,也条分缕析有理有,让人信服。 

作为普通读者,也许精准了解李白的家世渊源,以及李白的出生年月,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可是,对于一个超级喜欢李白的读者来说,这非常有价值。 

那些娱乐八卦明星、戏子们的死忠粉都可以把他们死忠的对象了解得一清二楚,作为李白的超级崇拜者,能够精准了解李白的出生年月至关重要。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超级喜欢李白,会背诵『床前明月光』的人很多,未必就说明超级喜欢李白的人就很多。 

这样一想,我认定韩作荣老师是一个超级喜欢李白的人。 

作为现代著名诗人的韩作宋老师,正如他所说“一个写诗的人或许更能理解诗人的心态”。我也认同这一点。 

跨越千年,两位诗人以这种方式对话,终归是值得庆幸的事。 

感谢韩老师。

2020年12月19日

杭州

————————————————————————————————

从未想过抛弃学校,
从未想过离开家。
时间过去,年纪越来越大。
江湖路远,社会复杂,
义无反顾,重新出发……
作者微信:zoudu13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