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纪事:当年读书时的桌子和板凳,我永远不会忘记!

 愚伯的自留地 2020-12-19

文:沙漠之舟

图:来自网络

每逢双休日,远在大城市的小孙子与我视频时,总会一边亲热地喊着:奶奶,你看我的遥控火车;奶奶,你看我的电子动车;奶奶,你看我的变形金刚;奶奶,你看我的新衣服;奶奶,你看……一边一样一样的向我展示、炫耀。望着活波可爱的小孙子那股兴奋劲,我只有夸赞的份。

这个星期六,小孙子给我展示的是他爸爸、妈妈刚给他买的新桌凳。那桌子是橘黄色的,桌面鑲着一圈天蓝色的边儿,显得十分艳丽。书桌分两层,上一层有三个方洞,可放书籍、笔缸、装饰物等。下一层就是孙子用来写字、画画的桌面。

一把天蓝色的小圈椅,放在桌前,搭配得极致美妙,并且桌椅都可自动升降。小孙子兴致勃勃地给我演示升降的方法,儿子在一旁指导着。儿子告诉我,这一套桌椅两千多块,现在小宝上幼儿园中班,这套桌椅起码能用到他上完小学。

关了视频,心中不免有很多的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吃的、穿的、戴的、用的、玩的,样样都高级,孩子们就像掉进蜜罐里了,幸福啊!

想想我们小时候上学那会,光说坐得桌子板凳就叫人心寒,更不能与今天的孩子同日而语了。

读小学时,我就坐在一个八面透风的两间土墙教室里上课,课桌是一块块长长的木板,木板有直点的,有弯曲的;有带腿的,有没腿的。没腿的,就用砖和泥砌两个墩子,把木板架起来。那有长有短,有直有弯的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

“课桌”的表面凸凹不平,光滑点的就是被一拨又一拨孩子用衣袖打磨出来的。还有的“课桌”被一拨又一拨的孩子,为分位子刻上了沟沟道道,尊姓大名和一些不规则的记号和图案。

一个“课桌”往往要坐七八个或五六个孩子。板凳是各自从家带来的。有四条腿的,有三条腿的,还有木墩子、草墩子。有时哪个孩子的板凳腿掉了,摔个仰面朝天,便会引来全班同学的一阵大笑。别看桌凳如此低劣不堪,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求知的热情。

孩子们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大声地朗读着“我家有七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我。山、石、田、土,大、小、多、少……”小学阶段,我们一直坐着这样的桌凳读书、习字、描红、画画,自得其乐。

上了初中,坐上了连桌椅,心里美得简直无法形容。那些连桌椅经历了历届学生的打磨雕琢,有的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不过对于坐惯了长板桌、小板凳的我们来说,心里还是充满着新鲜感和满足感的。高中阶段我依然还是坐连桌椅读书学习。

1973年我在村小教书,又看到我的学生重复着我的过去,还是趴在长木板课桌上读书学习。1976年,大队时兴办戴帽初中,有条件的办;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办。于是,大队党支部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打水泥板当课桌面,桌腿还是砖砌的两个方墩子,板凳还是学生从家里带。条件依旧那么艰苦。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县教育局才陆续给各学校配备了双人课桌,双人长凳,统一油漆为紫红色。这样用了没几年,发现桌凳损坏速度太快,教育经费承担不起如此快速地桌凳更换。

于是,各校又出新招:学校统一找木匠定制单人课桌凳,卖给入学的新生,桌凳属于你的私人财产,开学带来,放假带走。这种方法又沿用了许多年。

自从国家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口号起,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经费年年增加。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生的单人课桌凳整齐划一、油光锃亮,那陈旧的破桌凳早已销声匿迹。我们坐破桌凳上学的经历也成了历史。

我孙子还没上小学就用上了如此高级的桌凳,等到他上小学时,相信坐得桌凳,比现在学生的会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