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出现亏损吗?三大因素看存款安全吗?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0-12-20

有朋友说,今天在某民营银行存了20万,利率6%,朋友想知道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为什么这么高?

另一个朋友问,某民营银行上线了一款5年期存款产品,50万起购,年利率高达4.875%。这个利率水平已超越了同期部分理财产品收益。这样的存款还安全吗?

我国民营银行自2014年3月启动试点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19家民营银行,19家民营银行的注册资本合计为561.71亿元,总资产规模合计为9114亿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确实为民营银行的存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以智能存款为代表的结构性存款,已经成为民营银行的揽存利器,并在存款竞争中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在2018年底以来,民营银行智能化存款和高利率吸收存款的方式,通过各种类智能化存款和高利率存款,形成了一股较强的存款冲击潮流,5%甚至5%以上的存款利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民营银行的存款规模发展困局。但是,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是否会带来民营银行的新发展困局吗?会不会在打破存款规模增长困局的同时又进入另一个利润减少的困局即形成经营亏损的困局呢?民营银行的存款安全吗?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民营银行高利率吸引存款确实会加大民营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压力,从而可能导致资产质量下降

民营银行以智能化存款、高息大额存款等高利率存款产品,本质上就是提高存款利率为代价而实现存款规模和资产规模的增长,这对于所有的新银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规模困局。

民营银行通过高利率存款吸收存款,虽然说有其必然性,毕竟民营银行成立时间短、知名度低、机构网点少、客户群体少、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通过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既是竞争能力的体现,也是无奈之举。

但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产品的发展后果,却有可能为民营银行带来巨大的资产质量压力,即在目前本来就已经存在的资产质量压力之下,增加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

2020年三季度,全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半年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96%,正向2%的水平逼近,已经引发人们的关注。

随着近几年的经济下行压力,各银行的资产质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总格局,目前看民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较低,2020年前三个季度,国有行和民营银行分别上升0.05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至1.50%和1.40%,在整体上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上升的大背景下,虽然民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只有1.40%,低于农商行的4.17%、城商行的2.28%、股份行的1.63%和国有行1.50%,但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确也是事实。

民营银行由于经营持续的周期性短,很多资产质量风险还没有暴露,在未来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同时,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成本以及对利润的追逐必然会导致资产质量压力加大。

经济学赏识告诉我们,高收益的资产往往会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从现实看,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远远高于一般银行的存款利率,甚至已经接近了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成本,而民营银行对更高盈利能力的渴求必然追逐更高利润的资产。目前,国有大银行的存款平均成本比较低,所以贷款利率也比较低,根据年报,2019年末某国有大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当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52%。但民营银行的贷款利率普遍较高,以某民营银行的贷款为例,其贷款日利率为0.02%-0.05%,相当于年化贷款利率7.3%--18.25%,能够承受这种高利率的贷款客户一定并不是优质客户。

过去很多银行的小微贷款为什么不良利率高,就是因为较高的贷款利率。民营银行高存款利率压力下,必然推动高贷款利率的越来越高,从而导致贷款质量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第二,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吸引存款会不会导致其陷入利润下降的迷局?即可能出现经营亏损呢?

从目前数据看,民营银行的盈利能力似乎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2020年前三个季度,民营银行成为前三季度净利润唯一保持正增长的银行类型,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22%和13.46%。但是由于民营银行存款成本不断提升,而贷款的利率却不能无限地上升,导致息差率越来越小已经是现实的反映,这将对民营银行的利率形成较大的下行压力。

根据各银行的年报,2019年在披露了净息差数据的民营银行中,三湘银行、金城银行两家银行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三湘银行由3%降至2.58%;金城银行2019年6月净息差为3.33%,2019年12月下降至2.99%。

今年上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2.04%、8.49%、2.06%和11.42%,民营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6.22%。2019年民营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82.22%,远远高于其它类型银行。这并不意味着民营银行盈利能力高,而只能说明民营银行发放的是更高利率的贷款而不良贷款的风险还没有暴露出来,同时国有银行承担了更大的让利责任,而民营银行却没有承担让利的责任。

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可能会使民营银行陷入一种利润的困境,因为不管是传统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存款贷款利差仍然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而高利率存款将在短期内大大提升存款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挤压民营银行的利润空间。

目前的民营企业利润高增长有基数低的因素,也有高净息差的因素,而这种高息差有多大的可能持续下去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从上市银行的年报看,截至2017年底,三大国有银行的净息差均为2.2%左右,有12家银行的净息差低于2%,而某民营银行2017年净息差达到了惊人的7.02%,这种匹配高收益的资产获得高净息差的盈利模式,即使互联网银行通过技术和流量优势也难以持续下去。

目前民营银行的高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本身就存在质疑,而存款高利率成本的推高将更加剧民营银行的利润预期见顶周期的加快到来,高成本存款导致的资金成本推高必将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形成掣肘因素,从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亏损也是非常可能的。

第三,民营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高利率吸引存款可能面临政策性风险吗?即下架、整改甚至提前终止吗

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代理销售银行存款产品,这本身是正常的,毕竟互联网销售可以扩大银行存款的受众群,最大限度地延伸银行的客户范围,特别是对于那些区域性银行、地方性银行等中小银行,更需要通过互联网的触角吸引更多的存款客户。而互联网平台也当然希望通过代理银行存款产品的销售而丰富自己平台的产品线和活跃度。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为客户提供低门槛、高利率的存款产品,是近年来部分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银行存款,很多都是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而且利率比较高,这固然可以拓展民营银行的网点局限和客户受众的局限,但互联网平台销售的银行存款可能面临着政策性的障碍和不确定性。同时,银行的各种高利率存款产品也面临政策上的不确定性。

去年以来,各银行的智能存款和结构性存款面临着窗口指导和规范整改,有的银行结构性存款提前终止而存款人只能得到活期的存款利率,并遭受利息损失。

同样,这次以整顿和规范“不合规存款”风险的监管政策行为,也将涉及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从监管视角来看,通过互联网存平台吸收款可能存在跨区风险,地方法人银行突破了地域限制;有的银行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占比过大导致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与异地存款人开展远程交易,可能存在合规风险隐患;当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因此,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和互联网平台存款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民营银行存款安全吗?作为监管部门正式批准的银行机构,民营银行也受到存款保险的保护,存款本息在50万元以内是绝对安全的,这一点可以放心。(麒鉴)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