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抗日宣誓“谁不抗日、天诛地灭”,后战功卓著,寿长85岁!

 说历史的女人 2020-12-20

(说历史的女人——第1494期)

在战乱时代,为了救国救民于水火,他积极参与抗日事业,在抗日宣誓时,他喊出了8字振聋发聩的口号:“谁不抗日、天诛地灭!”之后,他组建抗日队伍,奋勇杀敌,战功卓著,解放后被授少将,又为新中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寿长85岁!本期,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革命先烈和他的故事!

——引言

1

1910年,12月19日。

在广东省惠阳县坪山乡石灰陂一个平民之家,曾庭杰的妻子钟玉珍产下一子。

曾庭杰非常高兴,给儿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曾振声。

有了儿子后,曾庭杰充满了干劲,因家里贫寒,他就去香港谋生,在英国的轮船上做厨师。经过几年的远洋漂泊,加上曾庭杰省吃俭用,总算存了一笔钱,回到乡里置办了一些田产。

到曾振声六岁时,曾振声的父母不想让孩子重蹈自己的命运覆辙,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于是,就把曾振声送到学校去读书。曾振声先后在福音堂、知新书室私塾、外祖母家的沙梨园小学求学。在曾振声初小毕业后,又把他送到香港去读书。但是曾振声的求学之路,在这里出现了波折。因为香港学校的校长曾雨川思想守旧,学识短浅,曾振声便与其发生对抗,结果曾雨川就勒令曾振声退学。没办法,曾振声只好又回到广东老家读高小。

但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曾振声已经对社会有了一些认识,加上当时的广东各种救国之思想如雨后春笋,而且当地的一些年轻人都纷纷出国谋求新出路。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通小学所教育的有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曾振声的求知欲。他希望学习更新的知识,希望对这个世界了解更多。

曾振声的母亲钟玉珍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妇女,也没有读过书,但是她坚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儿子命运的。而且她也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对儿子曾振声说:

“孩子,不要担心母亲,去找你的父亲吧。”

于是,在1923年,钟玉珍为儿子收拾了行囊,又亲自把儿子送到香港,找到丈夫的一位船员朋友,把儿子相托付。

就这样,曾振声乘船来到了澳大利亚悉尼。

在悉尼工作的曾庭杰,先后把儿子送到教会补习学校等初,让儿子念完初中。之后,又把儿子送到一所商学院读书,1928年,曾振声在商学院毕业。该年年底,父子二人一起回到了故乡坪山。

回国,对于曾振声的人生而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因为原本曾振声父亲安排他读职业学校商学院的目的,是希望儿子早日凭借技能就业。以曾振声当时之所学,在悉尼就业是很容易的。但是曾振声却因各种救国之声音的影响,非常渴望回到祖国,所以跟随父亲回国。回国之后,他才有机会认识到国内现状,更有机会读到马列主义书籍,认识到共产党对于中国当时之现状的重大意义,并身体力行具体参与各种革命活动,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

曾生1.jpg

2

回国后的曾振声因仰慕孙中山先生,所以通过努力,最终在1933年7月,考入中山大学。第二年,曾生在钱兴的介绍下,加入了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思想指导的“中青”地下组织。

加入“中青”组织对于曾振声朝革命事业,又推进了重大的一步。因为“中青”组织内部师生的大力支持和推举,曾振声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平民夜校的校长,该夜校有学生多达3百余人。

不久之后,夜校便成了曾振声宣传和发展革命事业的平台。而这些学员,也成为曾振声积极开展抗日事业的重要力量。很快,曾振声便将表现出令人惊叹的一面,顿时成为中山大学的抗日领军人物。

随着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中山大学也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到1936年1月6日,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为了压制学校内师生的抗日游行活动,便在中山大学的礼堂策划了一个会议,做了一场别有目的的演讲,希望通过该会议平息师生情绪,维护蒋介石的南京政府。

原本邹鲁讲完话后,准备快速离席。但是引发学生公愤,在骚乱的情况下,曾振声忽然站起来,冲到讲台上,放开嗓门朝全体师生做讲话,陈述国难当头必须抗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全校数千名师生被曾振声的抗日讲话,感染得满腔激情,纷纷鼓掌,表示对曾振声的支持。曾振声见机行事,立即宣布成立中山大学抗日救国会,而且当即还被推选为该救国会主席。

曾振声趁热打铁,要求中山大学全体师生进行抗日宣誓,曾振声的抗日宣誓誓言,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这八个字,字字珠玑,令人振聋发聩,八字抗日宣誓誓言如下:

“谁不抗日,天诛地灭!”

曾振声不仅自己宣誓,而且要求校长邹鲁等共同宣誓。虽然邹鲁内心不愿意,但是在当时的情势之下,邹鲁不得不按照曾振声的建议,跟着一块喊出了“谁不抗日、天诛地灭”的誓言!

曾振声成为抗日救国会的主席后,在1月9日,带领中山大学师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抗日游行示威活动,因为活动组织成功,连市民都纷纷加入到游行队伍,最终参加游行人数多达3万余人,一时间,广州城受到地震般的震动。

广东大军阀陈济棠终于受不了了,派出军队开始镇压游行示威的师生,曾振声也成为头号通缉对象。在此背景下,钱兴担心曾振声的安危,不得不建议他离开广州,前往香港。

3

来到香港后,曾振声改名曾生。

来港之前,1936年曾生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此,他到香港,直接进入了八路军驻港办事处。

当时国内大势风起云涌,单靠“游行”和“口号”已经不能满足革命工作的形势需要,还需要更重要的抗日武器:那便是抗日武装力量。毕竟靠“抗日口号”是救不了国的,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因此,八路军香港办事处经过慎重考量,开会决议,最终选择了一个有独立开展工作的党员回到东江开展革命工作、组建武装力量。

当时人选有两个:一个叫吴有恒,一个叫曾生。

但是组织最终选择了更有能力更合适的曾生,就这样,在该年10月24日,曾生带领一支由60人组成的小队,分成若干小队,悄悄来到了惠阳县坪山。6天后,中共惠安工委成立,曾生担任书记。自此,曾生开启了自己的武装革命生涯。

曾生6.jpg

在曾生之后的生涯中,比较突出卓著的战绩主要在两个时期:

第一个是抗日时期。

回到故乡2个月后,曾生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游击队,这可以说是他的东江纵队的雏形。从此开始,曾生带领着这支抗日武装游击队,从一开始只有一杆枪,逐步发展壮大,对日军、日伪进行了无数次战斗,战绩卓著,下面截其成绩的两点,便可见一斑:

第一点是1942大营救。

1941年12月25日,日本侵略军攻占香港后,开始大肆抓捕共产员和抗日人士、爱国知识分子。在此危机关头,如何保护并撤离香港的爱国人士,成为首要任务。中共立即致电八路军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廖承志,请其完成此任务。

此后香港方面八路军在曾生的全力配合下,护送港民、侨胞等一万五千人安全转移至内陆,另营救出百余名英国、俄罗斯等国战俘,还有爱国人士300余人,全部转移到曾生的东江纵队的势力范围内,这些人物包括乔冠华、何香凝、茅盾、柳亚子、邹韬奋等。

邹韬奋先生对东江纵队的营救表示感谢,所以在1942年1月20日于白龙石专门写下了一篇短文:

“保卫祖国,为民先锋。

曾生大队长,以文士奋起,领导爱国青年组成游击队,保卫祖国,驻军东江。韬从文化游击队自港转移阵地,承蒙护卫,不胜感奋,敬书此奉赠,藉表。”

第二点是抗日战绩。东江纵队的海上游击队曾击沉敌舰7艘,击毙日军近百人,俘虏日军36人,俘虏敌船40余艘,缴获许多枪支弹药。1942年8月17日的《解放日报》曾以专文《东江纵队威震港澳》报道了东江纵队的战绩:

与日伪大战148次,占领日伪据点110个。击毙日军440人,击毙日伪560人。俘虏日、伪近千。毁掉日军公路、铁路、桥梁极多,在华南敌后,对敌人形成了重大的威胁。令日军极为头疼。

而报道所写的成绩,仅仅只是东江纵队短短半年之内的成绩。

第二个是抗战时期。

日本投降的前一年,东江纵队已经发展很壮大,由9个支队,6个大队,兵力共一万五千人。

之后因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东江纵队根据组织要求,进行了重新整编,1947年8月1日,成立两广纵队。在曾生的带领下,纵队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突出的战绩,立下卓著的功勋。根据不完全统计,杀敌近2万人、缴获武器数量颇丰,比如枪支3万多支、轻重机枪数量多达1128挺、火炮200多门、坦克为8辆。尤其在解放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地区,做出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曾生5.jpg

4

建国后,在叶剑英的举荐下,曾生曾担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广东副省长等。1955年,曾生被授予少将军衔。

后来遇到特殊历史时期,曾生被抓,在狱5载,受到极大迫害,当时东江纵队受到牵涉的人多达千余人。

1973年3月,曾生之女儿曾克南给周总理写信,汇报父亲被秘密抓捕等情况。在周总理的努力下,第二年曾生被释,还参加了1974年9月30日的新中国成立20周年国庆招待会。此后,曾生先后担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曾生7.jpg

1995年11月20日,曾生因病不治,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年,曾生正好85岁。

曾生.jpg

然将军虽逝,但精神永存!

(文/说历史的女人·火炼)

参考资料:《曾生回忆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