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缰利锁 白衣卿相 浅斟低唱 度日如年

 sy0406 2020-12-20

view


名缰利锁  白衣卿相  浅斟低唱  度日如年

【成语1】:名缰利锁

【拼音】:míng jiāng lì suǒ

【释义】: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成语2】:白衣卿相

【拼音】:bái yī qīng xiàng

【释义】: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意指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引申指尚未发迹的读书人。

【出处】: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成语3】:浅斟低唱

【拼音】:qiǎn zhēn dī chàng

【释义】:斟着茶酒,低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样子。

【出处】:宋· 柳永 《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成语4】:度日如年

【拼音】:dù rì rú nián

【释义】: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困苦的日子长久难熬。

【出处】: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成语典故】

柳永,写风月之事的词坛圣手。而这篇要展现的,却是他一生的名利之梦。

柳永原名叫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字耆卿,在家排行第七,所以又被人称作柳七(那时如果有牙膏,估计柳七会被人喊作柳三七了)。他有两个也很有才的哥哥,一个叫柳三复,一个叫柳三接。

因为出生于官宦之家,所以柳永小时候的读书生活条件还是相当好的,而他本人对读书做官的认识也比较早。

柳永十三岁那年,跟着做官的父亲来到了扬州,在那里,他写出了一篇《劝学文》,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因此,少时的柳永对“学而优则仕”这个观念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

然后,柳永就开始为成为“公卿”而努力了。

要跻身名利场,就要多读圣人的经书啊,可柳永似乎没有走对路子,也许性格使然,他更爱的是吟咏诗词。

十七岁时,他读到了一首《眉峰碧》词: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诵读此词无数遍后,柳永悟出了词的章法,从此醉心于写词。

三年后,年少轻狂的柳永来到江南繁华地杭州。

见识了钱塘之地的秀色和富庶,体验了不一样的诗酒风流,到了秋天,柳永想去拜见一个人——杭州知州孙何。

孙何的弟弟和柳永的叔叔,是同年进士,所以孙柳两家人有过交往。但当柳永去杭州找孙何时,因为门禁非常严,所以柳永迟迟见不到人。

那日,柳永作了《望海潮》一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词写毕,柳永就找到那位名叫楚楚的官妓,将词稿交给她说:“等孙何相公开府会的时候,你要是被邀唱曲,希望你能唱我新写的这首词,如果孙相公问谁写的这词,你就说是柳七。”

到了中秋府会那天,楚楚果然没有辜负柳永的期望,在宴席上声情并茂地唱了《望海潮》,这一唱,孙何当场就被打动了——更多的是被《望海潮》词所打动的。结果,柳永如愿得见了孙何。

之后,《望海潮》就迅速流传开来,柳永的文名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称道。

在杭州快活了两年,又先后在苏州、扬州等地浪荡了一段时间,到了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二十三岁的柳永来到了汴京,他要为实现自己的功名梦,准备在考场上一试身手了。

当然,到了京城,风月场那是必进的。在歌馆楼台玩尽兴了,再上考场也不迟。

既然是想从政,适当地拍拍皇家的马屁,那似乎也是必要的。

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为举行封禅仪式,就伪造了一份“天书”,人为地制造“祥瑞”现象,引来全国庆贺。柳永不失时机地写词歌颂:

【巫山一片云】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上清真籍总群仙。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急唤天书使者。令赍瑶检降彤霞,重到汉皇家。

而对于即将参加的进士考试,柳永是有必胜信心的,有其词为证:

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长寿乐》)

只是柳永把考试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

首次试举,他就落第了。

打击是不小的,好在有青楼女子们给他提供解脱和慰藉。

浮名利,拟拚(pàn)休。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如鱼水》)

虽说“是非莫挂心头”,但柳永还是心有挂碍的,他还要去考试,且坚信自己的抱负一定会实现。

继续努力。该给朝廷说好话,还是得说。

河水清了,那就赞:“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皇上设道场祭祖,那就颂:“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

可是没有用。祥符八年(1015年),再次赴考,仍以失败告终。

柳永只得再失望一次。

三年后,再再失望一次。

事不过三,而柳永本人也三十好几了。还考吗?柳永确实有点灰心丧气了。

失望而归后,他写了首《鹤冲天》词,词中说:“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又说:“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第,做官,一切只不过是浮云,只有自己的才华才是货真价实的,有人崇拜和欣赏,又比那些大官们差到哪里呢?何不抛却心中烦恼,及时行乐啊!

似乎相通了,也想开了,其实柳永还是没有彻底死心。仁宗天圣二年,他第四次走进考场。

这一次,还有人特意去推荐柳永,说他是个有才有名的读书人,可以一用的。只是仁宗皇帝当时才十几岁,朝中真正当家的,是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刘太后不欣赏爱填词的柳永,皇上自然也不好欣赏了,于是,仁宗就问荐者:“是那个很会填词的柳三变吗?”荐者说是,仁宗就给了答复意见:“那就让他继续填词好了,既然喜欢浅斟低唱,还要这个浮名干啥?”

皇上如此发话,柳永只得对别人自嘲:我这可是奉旨填词哦。

柳永想重新做自己,所以就把柳三变的名字改为柳永,并把心使劲地从登科入仕方面收了回来,全身心地投入风尘女子们的怀抱,成为一个专业作词人。

为了摆脱四次考试失败的阴影,柳永不久就离开京城,开启了新一轮的江南漫游。

在漫游中,柳永在恣情欢乐的同时,依然会提醒自己别再想名利之事,——那只是束缚自己的缰绳和枷锁。

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宴堂深》)

在江南混了四五年,柳永回到京城,转而又去了西北,由关中、渭南、成都,又出三峡到了江陵一带,一转眼又是四五年过去了。

已经五十岁的柳永,终于累了,也倦了,以往那种风流快活的感觉,似乎也难以找到了。

这一年是景祐元年(1034年),终于得以亲政的仁宗特开恩科,决定放宽尺度去招纳那些考场失意而却有才学的士子们。

听到消息的柳永,那颗已死的功名之心又一下复活了,他连忙从鄂州(今武昌)赶往京师。这次终于圆了自己的进士梦。

入了进士榜,接着柳永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三年期满,又先后调任余杭县令、定海晓峰盐监、泗州判官,在地方任上干了将近十年,虽有不错政绩,但进京和升职的迹象却一直没有显现出来,所以柳永就有些不平了,感觉自己这样在外地做官,跟以前四处漫游并没有多大区别。

那一个秋日,他来到荆南,望着面前的关山江河,禁不住感慨万千。晚上,在旅馆内,他写下了长词《戚氏》,词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游宦如羁旅,真是度日如年。置身这寒秋,真是愁思绵绵。想到那些功名未就时的过往,又禁不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庆历三年(1043年),在新任参知政事范仲淹的关照下,柳永才被调回京城,改任著作佐郎,三年后升为著作郎,又三年转为太常博士,皇祐二年(1050)改任屯田员外郎,这也是他此生最后的官衔。

屯田,顾名思义,跟农业和粮食有关,到老了,柳永终于又挣了个名号:柳屯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