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韩王山的名源考

 东海若水斋 2020-12-20

涉县人看过来:“汉将韩信”有3个,韩王山的韩王到底是哪个?(一)

原创 爱旅游的寒江 涉县周边游2020-12
上党韩王山名源考(一)
据考,全国有3个“古上党“地名,有3座 “韩(王)山”,历史上有28个“韩王”(外加一个“老韩王”冯亭),有3个“汉将韩信”。
然而,既在古上党高地,又称“韩王山”的名山却只有2座:一座在古上党腹地(今山西省的长治和高平一带),一座在今河北省涉县中部,“古上党”更乐村西南10里。
其中,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明清旧志载:“县东5里”、“高列崖嶂,下枕溪泉” 、“为吾涉群山之主” 、“县东诸山鼻祖”,因“汉将韩信曾驻节其下”而得名。
事实上,笔者现在更倾向于接受山西学者的基本观点:即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其名字源于生斯长斯死斯葬斯的方志中“涉县第一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冯亭。

图片

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因此完全否定方志记载所反映的观点,即,河北省涉县韩王山的得名,也与“韩信曾驻兵于此”有关;所谓“此说错误”,误矣!另说,(韩王信)“与涉县韩王山无缘”,则属大错特错,失其本根矣!
不言而喻,韩王山,其名称之得来必然与“韩王”这个名号有关,或说只因“韩王”而得名。明清旧志中,“汉将韩信曾驻节其下,因名”,这一句 足以让不曾读史却熟知淮阴侯民间传说故事的普通人甚至一部分学者想当然地认为,涉县韩王山为汉代韩信练兵屯兵之地,山因“韩信”而名,在挖掘整理韩王文化时,也想当然地把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肆意以韩王山的石木花草加以附会穿凿,以讹传讹,从而让后人误以为淮阴侯韩信就是大名鼎鼎的“韩王”。殊不知,淮阴侯,45岁的生涯,从未被封过什么“韩王”;他是“三齐王”,但并没有被封过所谓的什么“三起王” (包括韩王、齐王、楚王)!那么,“韩王山”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近40年来,笔者一直在寻味先父张鸿魁不经意中留下来的片言只语,“老韩王充军”、“霸(把?)着这里” 、(那是)“兴弓箭的时候”。
先父生前在韩王山上放羊40余年(1959-1991),听种山地的老农讲,在小寨上、死人沟、小寨尖等地不断发现铜箭头、铁箭头,尤其是小寨上寨垴,古人垒的大堰,每一块石头都严丝合缝,连刀刃都插不进去。
“兴弓箭的时候”,那是什么朝代,什么年代?当时,这里是不是真的住过一个“老韩王”?这个“老韩王”是在这里“充军”的吗?是“充军”还是“从军”?为什么叫“老韩王”?还有“新韩王”吗?“新韩王”是什么朝代什么年代的?他在(来?过?)这里是什么时候?“韩王山”的来历,真的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吗?
下面,顺着“韩王”这条线索,对相关历史时期、相关地域、相关事件、相关典籍,特别是相关人物的生平捋一遍,力争找到他们与“韩王山”的交集,求得他们与“韩(王)山”的名称缘起之间的渊源和关系。
先看中国历史,韩王共有28位,其中韩氏7人,郑氏1人,拓拔氏1人,李氏1人,王氏1人,柴氏1人,赵氏1人,朱氏15人(含追封的3人)。
第一位韩王为战国中期的韩宣惠王,其于前332年称王。没有资料显示他与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有什么关系。倒是在他称王的那一年夏天,登山西高平(长平)的一座山,“避暑于此”,山“故曰韩王山”。
70年后,长平之战后期,冯亭被围于今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战死,被追封为“韩王”,山便得名“韩王山”,这与先父张鸿魁所讲“老韩王充军”、“霸(把?)在这里” 、(那是)“兴弓箭的时候”相吻合。

图片

时至秦汉,韩王信于前205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四年后,刘邦把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以晋阳(今太原市)为都。韩王信从颖川北上林州,达辽州、太原,必然路经韩王山下。涉县明清旧志载:“汉将韩信曾驻节其下,因名”。
同一时期的(齐王)韩信攻取代国,所俘精兵被调往荥阳正面战场,中途在山下驻屯。今人之所以将“汉将韩信”理解为齐王韩信,那是出于想当然——齐王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有太多的民间故事和成语让我们熟知,以至于提到“汉将韩信”,那就“一定是他了!”殊不知,“汉将韩信”有3个呢!


上党韩王山名源考(二)
张海旺
一、“老韩王” 冯亭
韩山永寄志,漳水常抒情。
(一)史海勾沉。
1.关于冯亭受命,见于《赵一·秦王谓公子他》。
“韩恐,使阳城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韩阳趋以报王,王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与,是欺之也。乃使冯亭代靳(黄重)。”
2.关于冯亭之谋,见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  
3..关于冯亭献城,见于《史记·赵世家》、《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于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原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4.关于冯亭辞封,见于《赵一·秦王谓公子他》。
“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而勉曰:是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5.关于冯亭去向,见于《赵一·秦王谓公子他》。
“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齿奇)以兵遇赵于长平。”
6. 关于冯亭之后,见于《汉书·冯奉世传》。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繇(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
至此可以明确:冯亭(?-前260,一说?-前259),战国时韩国人。为上党守。秦兵攻上党,韩不能守,亭乃入上党于赵。赵封亭为华阳君。亭辞封而入韩,遂有秦赵长平之战。其后,或留潞,或在赵。
质言之,冯亭守上党献上党战上党乃为韩国当局驱虎吞狼之策;作为弱国,不过以此自全,将烫手山芋扔给他人争抢,息身一边,坐山观虎狼争斗,欲求收渔翁之利而已。韩王山,2280年来,还不是作为韩之上党名山而自在?岁月悠悠,韩之上党守得住,是韩之上地;守不住,也是韩之上地;韩王山,因韩国上党守冯亭导演,中国封建史上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长平之战战和相间,成为韩国上党高地永远的纪念碑!

图片

(二)方志传说
1、百度百科上介绍冯亭为“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寺庄镇冯家庄”人。当地传说,廉颇入驻高平后,冯太守被安排去驻守金门镇,以保证赵军粮道畅通,金门失守后,冯亭在义庄(现高平寺庄镇)投井而死。“诗村人”认为,百度词条显然是高平人创设的。据《高平地名志》记载,冯家庄是从老槐树庄来了一个姓冯的在此建村,故名。长平之战的时候,这里是否形成了村落都值得怀疑。《高平县志》栽有“秦围韩王于此”和“尊奉冯亭为韩王”两种传说。以该两传说支持当地韩王山的名由,直接与山中法云寺《重修法云寺记》矛盾。而且明成化六年《重修法云寺记》“韩宣惠王元年,避暑于此故曰韩王山”记载更为明晰确定。因此可以说,“秦围韩王于此”和“尊奉冯亭为韩王”两种传说也只是传说,不足以成为当地韩王山的原初名由。
2、《涉县志》(1998年版)卷三十一记载:冯亭(?-公元前260年),涉县人,战国时,韩国上党(今山西长治)郡太守。清嘉庆四年(1799)《涉县志》载:战国太守(上党太守)冯亭故里,在涉县县西乘云社(今索堡、石门、辽城一带),道旁有树(竖)碑。这与史书中“或留潞,或在赵”对应,即潞为驻节公干的客地,所以叫“留”;赵(涉县上河郊)为故里,故曰“在”,本在嘛!又载:有亭墓,在县西一里许。《古图经》又云:(冯亭墓)在县东三里韩王山下,传说不同。三处俱无遗迹。结合先父张鸿魁的“只言片语”,考察山下特殊地形,我们发现,涉县明代“县东三里韩王山下”恰好是“老师傅陵”(当地村民叫白了,叫“老师傅岭”) 。“老师傅陵”后边龙脉入首处是战国兵寨小寨尖。其左前为大小屯庄、王殿凹,还有大战坡和大战根。其右后东井寨上、死人沟、大寨怀、大寨垴和小寨上及其寨垴、寨门等地名。所有这一切,都是战国遗绪,“秦围韩王于此”和“尊奉冯亭为韩王”的传说与“老韩王充军”、“霸(把?)在这里” 、(那是)“兴弓箭的时候”何其协调?如果说,冯亭真的死在长平,那他的墓地总该在老家涉县吧?因为,高平冯家庄传说中只提到了“家庙”,而没提到“墓地”。涉县旧志不仅提到“冯亭故里”,更明确地提到“有亭墓,在县西一里许”“ (冯亭墓)在县东三里韩王山下,传说不同。三处俱无遗迹。”事实上,“老师傅陵”前的“罗圈圪岛”就是冯亭墓,不过是陵墓塌陷,后人修地,只记其地而不明何人而尊称其为“老师傅”了而已!
“老师傅陵”前的“罗圈圪岛” 冯亭墓,地势海拔与其故里上河郊持平,遥通漳水,近屏韩山,朝夕眺望桑梓,死不瞑目。远处正是虎狼之师秦军绝赵军粮道的天井关(黄泽关),左为东阳关,右为高阳关,均为属我“老师傅” 冯亭把守之重地呀!狼烟地动,我上党高地与我同在,“韩山,万仞之王,英气冠绝古今!”(大历丁巳冬 怀素)
另,据考,战国韩国利器为弩,射程达800米,这与“兴弓箭的时候”“老韩王”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佐证。战国冯亭就是“老韩王”,韩王山因亭而名,至少是,初始得名于“老师傅”冯亭!.


上党韩王山名源考(三)
张海旺
二、“新韩王” 韩王信
(一)史海勾沉。
1.关于韩王信身世,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孙也,长八尺五寸。”
2.关于韩王信之封,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沛公立为汉王,韩信入汉中,乃说汉王: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企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更以为列侯。”“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汉二年,韩信略定韩馀城。”“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颖川。”
3.关于关于韩王信之徙,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
4.关于关于韩王信之叛,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七年冬,上自往击,信军铜 DI(革是) ,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其与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而与信及冒顿谋攻汉。”“韩信为匈奴将兵往来击边。”
5. 关于关于韩王信之罪,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汉使柴将军击之,遗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王,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韩王信报曰:陛下擢仆起闾巷,南面称孤,此仆之幸也。荥阳之事,仆不能死,因於项籍,此一罪也。及寇攻马邑,仆不能坚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今反为寇将兵,与将军争一旦之命,此三罪也。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今仆有三罪於陛下,而欲求活於世,此伍子胥所以偾欲吴也。今仆亡匿山谷间,旦暮乞贷蛮夷,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势不可而耳。”
6. 关于韩王信之死,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遂战。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
7. 关于韩王信之后,见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信之入匈奴,与太子俱;及至颓当城,生子 ,因名曰颓当。韩太子亦生子,命曰婴。”“至孝文十四年,颓当及婴率其众降汉。汉封颓当为弓高侯,婴为襄城侯。”
图片
(二)方志传说。
1.上边史书中,没有显示韩王信在山西省长治高平市有什么活动轨迹,那里的韩王山与韩王信应该没有一点儿关系。方志传说也是如此。
2.河北省涉县韩王山在方志中载:“汉将韩信曾驻节其下,因名”。结合史书记载,这句话一点儿问题也没有;韩王信是“汉将”,本名叫“韩信”,同时也曾被封为“韩王”,至于是不是“老”,看怎么说,相对于“老韩王”冯亭,韩王信只能算“新韩王”,但,汉初之后,2000多年,韩王信能不算“老(久远)”吗?传说,涉县韩王山小山子根即今寨上湿地公园东缘曾有“汉王桥”(一块石头搭在沟沟之上,70年代尚存)。后来有人说有“韩王桥遗址依稀可辨”。笔者至今没有弄明白,哪里有“韩王桥”。也许把“玉石栏杆驸马桥”当成“韩王桥”了吧!也许,把“汉王桥”听成“韩王桥”了?韩王山下有“汉王桥”并不奇怪,因为连“韩王”都是“汉王”刘邦封的,“韩王”在“汉王”面前没什么了不起。至于韩王信是从军还是充军,有一个“徙”字能够说明问题。为什么要徙?徙到哪里?后来怎么样了?上边史料中的细节可以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韩王信自己有个认识: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韩王信被“诏徙”“太原以北,备胡”,这与其说是徙封,不如说是“从军”;与其说是“从军”,不如说是“充军”, 韩王信也最终自罪有三,“诏徙”,轻于死刑,重于流刑,实为充军。“卧云居士”认为: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不是由韩信点兵而来的,笔者认同。但同时,笔者也认为,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从方志记载及民间传说看,其因韩王信被“诏徙”“驻节其下”而名,更能说得通。看一下地形图,从韩国故地颖川和南阳出发到太原,最近也是最好走的便是,林州-辽州-晋阳一线,此为“南阳太行道”,中途必然要过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下,山因以为名。


上党韩王山名源考(四)
张海旺

三、“三齐王” 韩信

鉴于“三齐王” 韩信为普罗大众所熟知,笔者为节约篇幅,简介其生平,择史书记载与上党高地及河北省涉县的韩王山可能有关的文字内容进行适度剖析。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拜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攻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前203)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谙熟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法三篇,已失传。
(一)史海勾沉。
1.关于淮阴侯韩信的身世,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2. 关于淮阴侯韩信的功业,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水上,禽赵王歇。”“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拜韩信为相国,收赵未发者击齐。”“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遂将兵会垓下。”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遂械系信。至洛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3. 关于淮阴侯韩信的结局,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图片

(二)方志传说
1.河北省涉县明请旧志中载:相传汉将韩信屯兵而名。《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确有“汉将韩信”的称谓。问题是,难道韩王信就不是“汉将韩信”了吗?并且,如果“汉将韩信屯兵”于山下是史实,也难于排除汉将韩王信驻扎和屯兵的可能。当然,史书中“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拜韩信为相国,收赵未发者击齐”等内容均隐约地记述:淮阴侯韩信在古上党韩赵魏之旧地曾屯驻精兵。到2016年当地人张海旺主编村志的时候,干脆将“前205年闰九月,韩信遣被俘代国(今晋中和顺一带)精兵屯驻村西南大小屯庄一带”作为大事记的一个内容。不过,韩王山并不因此而得名,因为淮阴侯韩信没有被封过什么“韩王”;笔者同意山西学者的观点:韩信点兵不是韩王山的由来。
2.1986年9月起,当地人张海旺参加民间故事三套集成工作,在没有读透史书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受旧志个别诗句(如“淮阴曾过地,亚父细柳营”)的影响,想当然地把“汉将韩信”等同于齐王韩信即淮阴侯韩信。时至2002年2003年,涉县开发韩王山风景名胜区。张海旺参与韩王山古文化挖掘和整理工作,个人速成《韩王山赋》、《韩王山64首》和《韩王山的传说》等诗歌文赋以及“民间传说”(基本是胡编乱造的)。张海旺并无恶意的行为对涉县韩王山风景名胜区开发主题塑造产生了不小的错误的导向性影响,现在看,可以说是不可逆转和补救了。
3.查涉县韩王山33平方公里的座地范围,基本没有与齐王韩信即淮阴侯韩信对应的历史遗迹;所谓“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井” 、“龙驹泉” 、“韩王马厩”等统统是新编“历史剧”,没有一点儿乡土味儿,甚至于可以说,完全的“水土不服”。现在,张海旺搞清楚了:涉县韩王山的得名与齐王韩信即淮阴侯韩信完全没有关系,看着景区内的景致指示牌,一肚子的别扭,心堵。
四、“河江郡守” 韩信
这是第三个“汉将韩信”,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最后一任国王韩安(即韩王安)的三世孙,西汉惠帝4年(前191)被举荐为孝廉,在平息诸吕之乱中建立了功绩,被任命为县尹。汉文帝时,被封为车骑都尉,后升任河江郡太守。由于此韩信虽为韩王之后,却无史料和传说可以证明他与河北省涉县韩王山的得名有什么事实关联,关于他的生平,也就不再多加叙述和深入探讨。
结语:河北省涉县韩王山的得名最初源于“本地人”冯亭从军(任上党太守)献上党以“驱虎吞狼”,后被追奉为“老韩王”的传说,其因“新韩王”(在情感上,也被当地人称为“老韩王”) 韩王信充军“曾驻节其下”而载于方志,韩王山的名字因“韩(王)信”确为“韩王” 而得到强化,又因误会而使淮阴侯成为韩王山的金字“招牌”。
山雨居士  戊戌岁阳月吉日 撰于古赵御金台东神威阁
古沙阳聚仙阁主人久长道长 参阅

山雨先生和高建民老师的几次讨论

原创 爱旅游的寒江 涉县周边游2020-12
收录于话题
#山雨合集 31
 
#历史文化 51
按语:韩王山的韩王到底是谁?本号连载山雨先生的考据力作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有意或无意地将本地旅游资源附会到名人身上,对旅游是幸事,对历史则是灾难。山雨先生不仅指出了县志和民间说法当中的瑕疵,也对自己曾经的推波助澜做了勇敢的自我批评,这种严谨的史学研究态度令人敬佩!山雨先生的一家之言也未必是最终定论,但是史学研究出现不同的声音,绝对是一件幸事!
与高君建民私议《韩王考》
近日,独钓君(公众号:涉县周边游)连载笔者旧作《上党韩王山名源考》(简称《韩王考》)于其公众号。高君建民阅后四次私评,颇为恳切中的,此乃学术之幸!笔者缀之,期以周知:
20201220,周日,13;41,《上党韩王山名源考(一)》发布,独钓君(公众号:涉县周边游)的话题标签为:“涉县人看过来:'汉将韩信’有3个,韩王山的韩王到底是哪个?”
当日下午14:09,高君建民文字私评:“(该)帖子知识面覆盖大、深,不容易看懂。”
7分钟后,笔者语音回复:“韩王山,一般印象中,因淮阴侯韩信而得名。这算是一种考据性论文,比较复杂,张和平老师安排四天发布《上党韩王山名源考》。全部看下来,可能(会)稍有点儿眉目。考据性比较长(强)。这也是一个历史公案,(即)韩王山到底因为谁而叫韩王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掺搅着很厉害的一个问题!”
20201221,周一,13;22,《上党韩王山名源考(二)》发布。
当日下午14:32,高君建民文字私评:“这一集做得条理很清晰。”
笔者“诚挚”回“谢”并希望精诚“合作”,致力于文化传播和学术研讨。
20201222,周二,12;39,《上党韩王山名源考(三)》发布。
当日下午13:25,高君建民文字私评:“前半部分有的地方看不懂,后半部分看的(得)畅快淋漓!”。”
笔者14分钟后文字回复,发挥得“不着边际”:      
“选题有点儿大,着笔落墨处太宽太泛,起首行文不够简洁凝炼,层次不清,言辞被激情冲击推撞,终成云遮雾罩模样,真是“山巅雾起雨濛濛”!!!
一旦风息月朗,看夜幕下的百里清漳,原曲、故县、西达、东达等太行巨村,还是万家灯火,一派静谧,一派祥和!!!
感谢点评,感谢启示,砥砺前行,有你,有我!”
20201223,周三,12:42,《上党韩王山名源考(四)》发布。
9分钟后,高君建民文字私评:
“敢于无情的自我剖析,否定自己,令后人敬仰,做学问嘛,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汉(韩)王终于水落石出。”
晚上7;57,笔者认真回复,意在“尽补益纠错之心!免得遗害于后!更免贻笑方家!”:
“论证尽可能想严密些;并不否认齐王韩信在此屯兵,只是论说,山之得名,直接原因应是'韩王’韩信'曾驻节其下’。
涉县最早志书原话是:韩王山,在县东五里。按:《通鉴》云:昔韩信击魏王豹,定河东,北举燕赵。世传道经此地,曾驻兵于山下,故以得名。
《通鉴》云,很严谨。'世传’事实也可接受。我只是想说,'故以得名’,从逻辑上,讲不通。
当然,韩王信'徙太原’也没有正史明示路过此地。
只是,后来的县志写成了:
相传汉将韩信曾驻其节下(有的写'驻节其下’),因以为名。
这种笼而统之的写法,反倒恐怕更接近于史实:齐王韩信是'驻兵’,韩王韩信是'驻节’;有细微区别,一与'兵符’有关,另一与'使节’有关!
我怀疑,世代相传,也是把两个韩信搞混了。
'南阳太行道’是个硬伤,用词错,应用'清漳河谷地’。
不过,不后悔提出假说并自我否定。”
山雨  2020年12月23日夜于御金台律所



作者简介:

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师从西南政法大学博导、法制史学科带头人张培田教授,曾主办或参与韩志英诉魏县康复医院医疗事故赔偿、吕文贤等犯组织、领导黑社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等有较大影响的民、刑案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案经验,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