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

 杨志远1950 2020-12-21

陵口镇

据史书记载:公元223年至589年的南北朝那些年,南朝有很多帝王将丹阳视为故土,梁朝的梁文帝葬于荆林乡,还有三城巷北皇寺前的萧顺之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简帝庄陵,都要从金陵下运河经萧港口(今萧梁河口)谒陵,因而这个入口之镇,被称之为“陵口”。

“陵口镇”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东南隅、是南朝齐梁两代陵墓入口处,它是丹阳历史上的十大镇之一,历史悠久,建自六朝,迄今已有1700余年,是萧梁文化的主要地标。

这座古镇总面积64.5平方公里,集镇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45公顷,全镇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就在昨天(9月5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联、无锡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创新文旅生态,链接美好生活”第二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现场,“陵口镇”获评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运河名镇”(其他7个分别是无锡荡口古镇、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扬州市邵伯镇、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

如今,这座镇江古老的乡镇,已获得了中国生态经济强镇、国家生态镇、全国工会百家示范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老年人体协工作示范乡镇、镇江市卫生镇、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镇江市文明镇、镇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镇等称号,镇上的居民满满的自豪感。

01

“陵口镇”有个别名,叫做“中国制鞋名镇”。

为什么有这样的别号呢?因为陵口镇全镇从事皮鞋生产及相关的企业达到三百多家,将近半个镇都在从事制鞋,年产皮鞋五千万双,产值近四十亿元,妥妥的制鞋之乡。

不仅干得强,而且干得专。如今的镇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镇江市名牌产品多个。还有中国皮革协会真皮标志10家,近年来累计授权的外观专利达700多件。

七年前,陵口镇皮鞋行业协会成立,以“抱团”前行的方式,进一步整合本镇区域资源,建立互助机制,在新材料引用、产品设计研发上做文章,提升了竞争力。

富裕起来的陵口镇将自己建设成丹阳的休闲副中心,一条长长的丹阳市御河口文化旅游休闲街,依托陵口古镇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而建设,集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民俗展示为一体。

为了打造物流新港、商贸新城,陵口镇还建设了江苏萧梁物流园,借助交通区位优势,以及货场和港池码头建设,打造集综合交易、货运仓储、运输配载、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为一身,融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沪宁铁路货运能力释放为契机,充分利用“公铁水”无缝对接的优势,开展多形式联运,形成现代物联中心,为丹阳乃至周边地区提供原材料及产品联运服务。

陵口镇有五个'一'特色:全国唯一的京沪(沪宁)沿线最大铁路货场、全国32个部管站之一、全国唯一的铁路公路与京杭运河(简称“公铁水”)联运模式、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的1.4公里顺岸嵌入式码头、江苏省“十二五”九大服务业项目之一,列入省财政厅PPP项目库。

陵口镇的区位条件特别好,处长江三角洲黄金腹地,紧邻丹阳市中心城区发展圈,也处于丹阳市未来规划发展的主轴——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沪宁发展轴线上

恰恰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高铁、丹常机场、312国道、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距丹阳市区8公里、沪宁高速丹阳入口18公里、沪宁高速陵口入口8公里、常州机场15公里、南京机场100公里、上海200公里……

02

陵口镇有什么好吃的呢?

这陵口镇啊,自古以来就有“萝卜之乡”的美称。

传说在南北朝时期,陵口就有人种植萝卜作为食材。明朝中后期食疗和药理知识普及后,当地人认识到萝卜是个宝,不仅可用来做菜,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功效,所以种植的人越来越多。

但萝卜是植物,不耐存储。当地人就把萝卜切成片置于陶盘加盐腌制,通过腌、晒、装坛密盖封存。到了第二年春天,打开后会看到腌的萝卜条色泽黄亮,香味浓郁,咸中带甜,味道又咸又香,而且还能常年储存不坏。

后来就有专门的人从事腌制工作,制作萝卜干,萝卜干的加工技艺也日渐成熟。就这样,“陵口镇”成了远近闻名的盛产萝卜和萝卜干的地方了。

陵口萝卜干之所以如此美味还得归功于本地产的白萝卜、沙质的土壤、充沛的水浇灌这些地理条件,让镇上出产的萝卜甘甜脆嫩。

每到十月中旬左右,镇上的家家户户都腌制萝卜干。经过洗切之后,两天的脱水,三天的晾晒,再将萝卜配以合适的佐料存放在密封的环境中,再经过20多天的腌制,咸淡适宜、爽甜脆嫩、醇香扑鼻的陵口萝卜干就制作完成了。

过去,陵口萝卜干只是本地农民加工生产,后来上海客商常到丹阳进货,发现这种萝卜干很不错,于是加工代购,以“黄金龙”牌萝卜干销往全国各地及外销东南亚地区。

在抗美援朝时期,前线蔬菜紧缺,萝卜干作为军用物资被补充到前线,为了满足前线需要,1951年陵口镇开办国营萝卜干加工厂“丹阳市陵口腌制厂”。到了90年代国营企业改制,后更名为丹阳荣源食品有限公司。

2011年陵口萝卜干制作技艺,被列入镇江非物质文化进产保护名录。

经过近70年的发展,陵口萝卜干已经成为丹阳盛名远扬的土特产品。

03

陵口镇有个独特的习俗吃“三早”,即是早茶、早面、早酒。

“三早”是丹阳特有的风俗,每天很早就有老丹阳起床,品着茶、喝着酒、吃着面了,一吃几个小时。

过去,清晨四五点钟,许多老人们便到茶馆店喝早茶。一个紫茶壶、一个紫茶杯,便能从古谈到今。老茶馆店大概是从六、七十年代关停的,但现在陵口镇的早茶习俗正在恢复,如今陵口镇的茶馆店已有五、六家了。

陵口面以肴肉面为主,味道鲜美,很有特色,很多人早上都以面食当作早餐。

如今,陵口镇中山路有陵口正宗肴肉面馆、商贸酒家等八家面馆;萧梁路有农家餐馆、家常餐馆等八家面馆;陵折路有祥和酒店、天天面馆等五、六家面馆。让人难以置信,这个不大不小的镇上,大大小小的面馆,有六、七十家了。

喝早茶的老丹阳,有时候喜欢喝两口酒。现在这口子爱好形成了风俗,每天有许多老人都到面馆里喝些酒,也形成了陵口镇特有的“早酒”的习俗。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富饶而极有休闲情趣。

早茶

早面

早酒

图文资料来源于:丹阳帮、丹阳市陵口镇等微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