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写作能力,写好一篇文章的3个关键,这本书里都有!

 书语人间 2020-12-21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19本书

《写作提高一点点》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写作提高一点点》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小册子,总共分为三个部分:思考、结构、修改。每一章都是一个单独章节,分别为你解答一个关于写作的疑问。


01.
思考:我到底要写什么?

第一部分,是写作前的思考。

很多人都会认为,写作是艰难的,简直是摧残身体。

事实上,写作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写作背后的思考,就是决定要写什么,要如何写的过程。绝大多数人,包括你知道的知名作家,都有过电脑前一坐好几个小时,但写出的东西却词不达意的经历。


所以,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下,忘记你的任务,然后问自己下面这三个问题:

1.  谁需要看这篇文章?

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你需要为你接下来的求职写一篇自我介绍;你需要为你公司的产品写一篇文案;你需要为你的博客写一篇文章,等等。

总之,你会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找到你的读者


2.  你要为读者解决什么问题?

知道了谁是你的读者后,你要问自己第二个问题,你希望帮助你的读者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既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比如,这篇文章,灵遥希望能够帮助你在10分钟内知道这本书都说了些什么。

你需要做到只是发挥你的想象力,记录下你的读者可能会面临的各种疑惑。你对这个问题了解得越多,下一步的书写就会越轻松。


3.  我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把问题的答案清晰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是你做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键联系。解决读者的问题一定是思维过程里的绝对核心部分,决定了你文章质量的高低。

比如,你若是打算推荐一个产品给你的客户,那么,你至少要让对方明白,这个是产品什么?都有哪些功效?其它人在使用过后都得到了哪些正面的效果?

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你在茫茫文海里颠沛的读者来说,就像是灯塔,引领着他们,来到你的身边,成为你的忠实关注者



02.

结构:

常见的文章框架都有哪些?


第二部分,是写作时的结构。

除非你打算写小说,否则都可以单独,或是组合使用下面这10个结构,来让你文章的逻辑更严密,条理更清晰

1.  原因-结果结构


在任何时候,只要你可以将特定的事实与特定的结果直接联系起来,都可以使用因果结构。这种结构也被称为演绎法或者归纳推理法,通常会被用于学术写作中。

你在使用因果结构时,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先写原因,即对给定的事情或情况进行阐述,之后再写事情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写法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

第二种是先写结果,即从受到影响的对象开始写,然后列举证据来论证你针对原因的想法、论点或者假设,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只要能够做到逻辑自洽,都能够成为很好的逻辑框架。


2.  时间顺序结构


第二种顺序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一般来说适用于回答「这件事是以怎样的顺序发生的」。比如,你在为一家公司写简介时,便可以按照它的过去、现在、将来展望来写。

3.  分类-归纳结构


这种结构适用也能进行分类与组合的多个主题。你在需要从更广泛的信息源搜集信息时,这种结构能够帮你轻松将这些信息归纳完毕。


4.  比较-对比结构


当你想要讨论事物、人物、地点或是事件之间的异同时,选择这个结构就对了。

5.  描述性结构


描述性结构就像是刚见面时的寒暄,能够让你有机会向不熟悉这个主题的人做出解释。无论是你打算介绍一个地方、一个过程、一个物体还是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结构。


6.  倒金字塔结构


这是报纸新闻与大多数电子邮件的经典形式,往往一上来便会用最重要的信息来吸引读者,回答关于谁、什么、为什么、何地、何时与怎么样等问题,然后以最不重要的观点收尾。

 7.  列表-编号结构

它也被称为「清单体」,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地点或是事物来组织信息,通常与编号一起出现,比如,常常出现在杂志上《你从来不知道的X件事》。

你若是有单一主题,便可以采取这个方法,将信息编号,然后按照重要性、复杂性来对其进行排序。


8.  问题-解决方案结构


这种结构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读者来说,会有很大的将吸引力。因为,它会把重点放在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上,以一个问题开始,并在文章里提出多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9.  提问-回答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被称为Q&A,就是你来提问,让别人来回答。这种结构虽然看似很好完成,但很可能会陷入问题-回答的反复中,显得很无聊。

因此,除非被采访的人特别有名,无论说什么都能够让所有人保持高度关注,最好是在按照重要性、复杂性、情感性权重来排序,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10.  顺序性结构


如果你需要写一个分步过程,那就应该选择持续性机构。菜谱便是一个典型。许多介绍入门知识的文章都会采取这个结构。



03.
修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最后一部分,是写与修改。

想好主题与结构后,便要提笔写作了。

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在确定了主题与提纲后,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都从大脑转到纸面上就可以了。


写完后的修改工作,则会相对复杂一些。

首先,你要做的,是检查你打算写的内容与你已经写出来的内容是否一致。

比如,你如果打算写的是一篇介绍如何游览某地的攻略文,结果却在写完后,发现自己绝大篇幅都放在了该地的景点介绍上,读者能够从你文章中得到的信息,其实就会非常地有限,需要你对文章进行整体调整。


然后,是整体调整后的「局部与细节调整」。

具体来说,便是朗读你写下的文字,看看是否出现语句不通,或是重复、啰嗦等毛病。

比如,你有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即使删掉了文章中的某个段落,或是某句话,也不会对整个文章产生不利影响。这时,便需要你大胆地删掉这些句子。


最后,是邀请其他人帮你修改文章。

邀请别人帮忙修改文章,是一个很有用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你在解答别人关于你文章的疑问时,能够让你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事实上,找到一个愿意指点你文章的人并不难,你的领导、同事、客户,还有家人、朋友,都可以是你的读者,只要你努力去争取。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祝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