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昌(鄂州)太守伏曼容

 取经的兵 2020-12-21
武昌(鄂州)太守伏曼容

      伏曼容(421-502), 南朝梁平昌安丘(今属山东)人,字公仪。南朝学者,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时官至司徒司马。幼孤,与母兄寄居南海(今广东广州)。少笃学,博学而精于《老》、《易》, 倜傥好大言,每与尚书令袁粲谈玄理,时以为“一台二绝”。 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465~471),为骠骑行参军,迁司徒参军,历江宁令,入拜尚书外兵郎。顺帝升明(477~479)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宋明帝好周易,曾召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伏曼容执经。伏曼容亦善文辞,为南海太守时,至石门作《贪泉铭》。

      南齐(479~502)初,为通直散骑侍郎。先后官太子步兵校尉、率更令,迁中书侍郎、大司马谘议参军,出为武昌太守。明帝建武(494~497)中,拜中散大夫。

     梁台建,召拜司徒司马,出任临海太守,卒于官。南朝帝王对儒术兴趣不大,伏曼容仍聚徒讲学,生徒常数十百人。其子伏暅、孙伏挺亦以讲学为事。“三世同时聚徒教授,罕有其比”。其中以伏曼容经学成就最高,有《周易集林》、《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论语义》等多种。伏曼容是南朝伏氏中最博学的人,《南史》本传称他“善音律,射驭、风角、医算,莫不闲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