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中后期宫廷门禁有多差?东华门内太监开烟馆,慈宁宫铜铃被盗

 小佛说史 2020-12-21

想必大家都知道,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那么作为政权的权力中心,紫禁城地位在全国范围内是至高无上的,那么它的安全自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清军入关占领紫禁城之后,设立的严格的门禁,以确保皇家的安全。

其实,稍微熟悉一点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以前外人闯入皇宫的事件几乎闻所未闻,至少在小佛看过的《实录》和《清史稿》中没有注意到相关的记载。然而从乾隆皇帝以后,每个皇帝在位期间总会遇到闯宫事件。

乾隆二十三年六月,有僧人持刀强行闯宫门被官兵抓捕;嘉庆八年二月,陈德闯入宫门,惊了嘉庆的驾;嘉庆十年二月,百姓手持铁枪闯神武门;嘉庆十八年九月天理教教徒攻入紫禁城;道光年间,有百姓捡到一个腰牌,在皇宫卖了几个月的馒头;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则更甚,同治十二年巡城御史手折中有这样的记录,“东华门内太监开设烟馆藏污纳垢无所不有,小偷横行,太后所居慈宁宫之屋顶筒瓦铜角铃亦告被窃”;光绪年间,更有两个疯子携带武器进入深宫之中才被发现……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个原本级别最高的宫廷门禁沦落如此不堪的境地呢?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的《清中后期宫廷门禁制度史料》一文中可以看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有关严肃宫廷门禁制度,然而却是屡次重申,屡次遭遇闯宫事件。

清朝时候的门禁不像我们现在能够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他们所倚仗的都是驻守皇城士兵,而那些闯入皇宫中的人有些是在侍卫的眼皮之下溜入皇宫,有些更是大摇大摆的进入,我们可以看到,中晚清皇宫门禁的松弛和侍卫的松懈渎职有着极大的关系。

嘉庆八年皇帝遇刺时,身边有一百多个侍卫,而上前阻止行刺的竟然只有数人,其余人就像在看戏一般,“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朕之所深惧者,在此而不在彼。诸臣具有天良,自问于心,能无愧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守皇宫的侍卫们可以说毫无责任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责任心呢?首先就是没钱!如果钱多,必然会有勇夫。你看太平天国时期湘军的战斗力就比绿营强,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湘军的薪水高很多,当兵的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愿意效死力。

清中后期负责守卫皇宫的兵丁们其实大多数家中清贫,更有甚者是贫困户。八旗入关的之后,人口少,朝廷给予了很多优惠与特权,八旗家庭生活压力没有太大,随着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八旗中生活困难的旗民也日益增加,升官发财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各个军官做起事来也就不认真,招侍卫的热情极度下降,大多数时候都把当兵的机会给予旗内的贫困户和关系户。贫困的士兵在职时多多少少领一份薪水,一旦出意外去世,家中就少一份收入。光绪皇帝曾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奈何那会清政府四面漏风,只能补贴值班侍卫一点加班费,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侍卫的困苦情况。

官员把当兵的机会给了旗内的贫困户和关系户,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在乎这些人是不是有武艺。天理教闯入皇宫的第二年,嘉庆二十年二月,皇帝前去观看两翼前锋营官兵射靶,“官兵二百名内,竟无一人中五箭者,弓力亦觉甚软”,二百名负责紫禁城安全的前锋营官兵中,竟然没有一人射中五箭。

说句实话,一个没有武艺的人,遇到带武器闯宫的人,自保尚且艰难,哪里会主动去招惹,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一没有出事,万一出事了怪不到自己头上,还能逃过一劫。

其实不光是侍卫们的战斗力不行、责任性不强,连上级配给他们的武器都变得很差。天理教攻入紫禁城事件时候,嘉庆曾大发雷霆,直言侍卫们没有作战武器,怎么去和匪徒们拼命:

官兵空手遮拦,立被杀害,皆由经年累月,不修军器,弓无弦,矢无镞,刀枪钝敝,火药潮湿,日前击贼,皆用瓦砾,言之可羞,军威不振,毫无纪律,此皆管兵大臣之咎,亦朕误用之过也。

当然,我们不能把中晚清紫禁城门禁松弛的原因全部归咎到普通侍卫身上,主管紫禁城防御的官员肯定有过错,包括皇帝在内。你看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出现的开烟馆之类的事情,不是他宠幸的宦官做的,就是宦官们为了让他开心做的,“然若非太监串引,则何能深入禁地,敢为不法之事?”看来门禁的废弛,太监们也是出了大力的。

况且,八旗入关之后,清朝坐稳天下,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原本尚武精神逐渐衰落,八旗骑射能力日益下降,将官们为求升迁,把心思都放在巴结领导上,哪里又会去实实在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呢?

参考资料:《嘉庆朝实录》、《清代紫禁城门禁研究》、《清中后期宫廷门禁制度史料》、《晚清宫廷实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