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黄——天津南稻北种第一人

 旭日东升999 2020-12-21

袁黄——天津南稻北种第一人

米饭,已成为今天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也专指稻米。而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时光倒转几十年,寻常百姓家吃的米饭指的是高粱米饭,粳米饭只能在待客或逢年过节时才得一见。

自古以来,受制于土地和水源条件,北方的水稻种植很少,偶有粳稻种植,产量也极为低下,久在饥寒线上挣扎的贫苦民众,自是不会多种这种好吃的“金豆豆”的。

曾几何时,人们便实现了时空的历史跨越,将千百年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就在渤海之滨的宝坻,30万亩壮阔的禾海稻浪,昭示着数千年低洼盐碱土地的沧桑巨变,诉说着大自然馈赠带给人们的温馨与富足……

说起宝坻的水稻,不能不说明代万历年间的知县袁黄,正是这位以《了凡四训》享誉后世的袁了凡,在宝坻曾树立起水稻种植的丰碑,也是天津历史上改水种稻的先驱。

万历十六年,浙江人袁黄以进士出任宝坻知县。从风光旖旎的江南来到濒临渤海的宝坻,袁黄眼中的京畿大县是个地势低洼盐碱、水灾频繁、百姓潦倒的贫困县。连续五年的水灾,嗷嗷待哺的饥民,使爱民心切的袁黄心如火焚。他一边组织助贫赈灾,一边思索改变百姓贫穷的治本之策。他“遍视四境”,一次次巡视到海边滩涂,游走于水洼湿地,穿行在田间地头,面对着成千上万亩咸卤湿渍的田地,回想起家乡水田中摇曳的禾苗,一个想法随之而生:改水种稻。

四百年前的宝坻,包括了今天宁河县和滨海新区,地域广阔,直通渤海。海水的上溯和浸泡,使县东南的大片土地盐碱湿泞。凹凸不平的地块上,只生长适应性强的水稗草和芦苇,到处都是人们眼中一文不值的荒废地。但在自幼生长在汾湖水乡的袁黄看来,这些并不都是妨碍作物种植的不利因素,而且完全可以改造成江南那样成为能生长稻谷的良田。

袁黄清楚,对偏于保守的北方百姓,样板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于是,他选定了离城几十里远的葫芦窝村做试验,亲自教引百姓挖沟通河,调埂作田,并制作各种灌溉和排水设施。水田开成后,他根据家乡种稻的经验,手把手地教给百姓育苗、插秧和中后期管理。公暇得便,还常常来村指导。金秋时节,稻田中结满了黄澄澄的稻穗,这使葫芦窝村民欣喜若狂——原本的盐碱荒滩地,竟真的收获了让他们能赖以生存的稻谷,这位贤德的知县大人分明是给送来了饱暖的饭碗,这怎不令人既高兴又感激!

葫芦窝村的试验成功,给了袁黄更大的信心,他决定继续扩大范围,给更多的百姓作出榜样。这一次,他把试验的地点选在县城附近的低洼地,而且是带领县府四个衙门的官吏亲自耕作。试验同样获得成功,而且产生了比葫芦窝村更大的轰动效应——全县人都知道了“县大老爷”带领官员们种稻,而且将水洼地改成稻田。一时间,人们纷纷效仿,宝坻境内掀起了改水种稻的高潮。

具有丰富农耕知识的袁黄清楚,境内土地高低不同,壤质有异,在高上地区和某些低下地带并不适宜种稻,一定要因地制宜,大自然才能回报更多的出产。而能让百姓了解相关知识,合理耕种,或许比种稻示范的本身更有意义。于是,他决定以自己的知识,结合家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针对宝坻的实际,编著一部农书来指导农业生产。

于是,他编写出天津地区第一部农业专著《宝坻劝农书》。

在该书中,他引述前人农学理论,结合江南实践经验,详细介绍田制、耕作、粪壤、灌溉和管理等具体技术。还根据宝坻地势低洼的特点,重点介绍开渠引水和各种水具的制作方法。该书内容丰富,被后世称为最全面的州县级农学书,也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推广水稻种植,也为了提高其他作物种植水平,袁黄将《宝坻劝农书》刊刻下发到每个乡里,倡导百姓采用先进理念和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水平。

由于袁黄在宝坻百姓中的崇高威望,《宝坻劝农书》刊出后,“民尊信其说,踊跃相劝”,农业生产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种稻高峰。

袁黄在宝坻倡导和践行种稻,比《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来天津试验种稻早二十年,其法也被称为南稻北种,袁黄是名副其实的天津种稻“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