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历史全能解题方法思路】第7讲 判定选择题选项正误的六种基本方式(一)——根据基础知识判定选项

 新用户67382712 2020-12-21

与高考命题人对话  颠覆传统解题思路 

第7讲 判定选择题选项正误的六种基本方式(一)

——根据基础知识判定选项

【原理概述】

许多同学做选择题时常常感觉选项正误不好判定,即使做了选择,但具体解释时,往往是连自己都不能说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心里不踏实,有的同学自嘲的说,跟着感觉走。根据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高考选择题选项的设置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四个选项都是围绕题干材料设置的,正确选项自不待说,错误选项并不因为是错误的,命题人就随便捏造错误的选项,错误选项必须是和题干材料密切相关,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包含着以下四种错误思维活动——(1)逻辑思维错误混乱;(2)混淆视听的史实;(3)错误的历史解释;(4)不符合唯物史观等。因此,同学们做选择题时,务必高度重视每一个选项,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尤其是要重视对错误选项的研究,甚至可以搞个错题本,把典型的错误思维活动、识记不准确或不符合历史解释造成的错误分门别类汇总,不时翻着看看,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有帮助。

那么,有没有高效实用的判定选项正误的方法思路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对高考试题的多年研究和实践训练,我总结出了判定选项正误的六种基本方式:利用基础知识、政治原理、逻辑推理、题干意思、基本原则和基本常识等六种基本方式来判定选项的正误。这六种基本方式具有很好的实践操作性,成功率可以说百分之百。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还发现选择题每个选项基本都可以用两到三种方式来判定,好处多多,一是对选项的正误判定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解决历史问题的喜悦感,有助于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二是从选项判定的角度能更好地理解题干材料的意思,大大提高了对试题的整体分析理解能力;三是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加深理解,使基础知识更加丰富完整;第四有助于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理解认知;第五,最最最重要的是,大幅度提高了做选择题的正确率,对提高成绩非常有帮助;第六对其他科目的阅读理解具有连带辅助作用。如果同学们能坚持按照这六种基本方式训练去解读选项,一定会有更多的喜悦等着你去感受和享受。

今天我来讲判定选项正误常用六中基本方式之第一种——根据基础知识判定选项正误。这里的基础知识是指从课本中所学的基础史实,一般来说,选项叙述与课本所学基础史实相悖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与课本所述史实一般是相一致。

这里有必要做一些必要的说明,高考试题经常性的反映学术前沿的研究,而中学历史课本编排的内容往往要滞后于学术前沿十年左右,但是纵观多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很少有高考试题和课本所学知识相违背的,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公平的问题。如果高考试题的编制呈现的是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中学现行历史课本有巨大的反差,甚至是完全颠覆课本的观点说法,那么势必对广大中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中学生毕竟不是历史专业研究人员,不可能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成果。如果编制的试题完全和现行课本叙述不同,对我们广大中学历史老师也是很不公平,因为我们中学历史老师是历史常识和基础史实的普及者,我们不是搞专业研究的。

高考命题怎么在试题命制中既能体现学术最新研究成果,观点结论又不与中学历史课本叙述相矛盾?第一,一般来说,高考命题一般坚持如下两个原则:史学界尚未确定的结论和观点不考;完全颠覆现行教材的史实结论不考。第二,在选项设置上做文章,错误项往往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很容易给排除,正确的选项往往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延申的理解,力争不和历史课本叙述相矛盾。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又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术前沿成果。

因此,面对高考,同学们从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上一定的基本能力,足以应对高考,完全没有必要补充大量的课本以外所谓新知识。补充的所谓新知识越多,只会增加记忆的负担,对复习备考非但没有帮助,甚至更多的是起了副作用。



真题例举

例1:(2019年全国Ⅰ卷·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西学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解题关键是利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分析当时人们感兴趣问题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题干材料呈现的是当时人们感兴趣的问题——绝大多数关注和感兴趣的是科学、技术、自然常识和基础科学,这些内容都是西学传播到中国的;结合“1876年”时间可知,当时的中国洋务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民族工业在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下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已经艰难的产生了。所以,这一时期的时代热点主题之一就是兴办实业。因此,透过表象就看到的本质,兴办实业的潮流,使得人们关注并感兴趣的是西学传播。简言之就是,西学的传播适应了当时社会上兴办实业的需求。故C项既符合史实,又符合题意,是为正确答案。

A项:不符合史实,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此时洋务运动正在进行中,不可能受到抑制。不符合逻辑,当时社会上民众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与西学传播密切相关,这无法推导出中体西用思想受到抑制的结论。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才刚刚产生;直到80年代后期90年代的时候,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努力下才有了深入发展。不符合逻辑,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这一逻辑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把“崇尚科学思潮”与别的思潮做对比,何来“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崇尚科学的思潮才逐渐发展起来。故D项错误。

例2:(2019年全国Ⅰ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汉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加强的历史。结合基础知识,题干材料所说的是——汉武帝要求诸侯购买皮币置放礼物,与其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酎金夺爵,如出一辙。至此,秒杀此题。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其实就是两种制度、两对矛盾的发展演变,一种是围绕决策方式的君主专制制度、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演变,一种是围绕管理方式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发展演变。题干材料反映的正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发展演变,汉武帝要求地方诸侯向中央献礼时,必须购买价钱非常昂贵的皮币来置放礼物,一张皮币相当于一个千户侯两年的租税收入,这就是通过削弱地方诸侯经济基础,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符合题意和史实只有C项。

A项: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汉武帝时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并没有提及皮币是一种货币,很陌生的一个知识,况且题干材料中也没有说明皮币就是货币,因此无法从题干材料推导出“皮币就是货币”这个结论,所以,更无从体现“加强货币管理”这一说了。故错误。事实上,汉武帝时期制作的皮币,是政府专门针对王侯宗室制作的特殊物品,明确规定王侯宗室成员朝觐天子时,必须用现钱向中央有关部门购买,作为置放礼物的包装物品,再以献礼方式又将其贡献给中央政府。所以,皮币只不过是汉武帝向王侯宗室强索捐款的一张收条罢了,目的是为从经济上削弱王侯宗室的实力,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汉武帝通过强卖手段来削弱地方王侯的势力,与思想上的统一没关系。不符合史实,汉武帝确立思想统一是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的。故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只是汉武帝通过强卖手段来削弱地方王侯的势力,并没有呈现采用政治、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地方的控制。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实现对地方控制的手段主要是建立刺史制度、推恩令和赋益之法等。故错误。

例3:(2019年全国Ⅰ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商业发展特点。题干材料说的意思是,北方所产棉花被贩运到江南,加工成布匹后,再返销到北方。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超越北方;元朝时,棉纺织专家黄道婆的发明和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使江南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明朝时期,地区经济差异造成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综上可以推知,北方种植棉花,但棉纺织技术比较落后,棉花被贩运到,为江南发达的棉纺织业提供了原料;江南利用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将北方贩运而来的棉花加工布匹,再返销北方。简言之,造成这种区域分工的主要原因,就是南北方经济差异造成的。故D项为正确答案。

A项:不符合史实,明朝时期,交通方式没有什么大的变革,此时的交通方式还是传统的牛马拉车和船运;不符合逻辑推理,交通方式变革与棉花南运、棉布返销北方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和逻辑推理,明中后期,土地制度没有什么调整,还是君主、地主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地主土地私有制居支配地位也没有能改变;即使调整,与题干所述现象也没有逻辑关系。故错误。C项:不符合逻辑推理,货币制度改变与因地区差异造成题干所述现象没有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故错误。

例4:(2019年全国Ⅱ卷·27)研究表明,宋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史实。根据我讲的解答选择题六大原则之过程反映趋势原则可迅速拿下。题干材料讲的是,从宋代到清代,大商人的资本规模呈现增长扩大的趋势;从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C项既符合题意,也符合基础知识,是为正确答案。

A项:不符合基础知识,大商人资本规模增大与社会地位有联系,但要说中国古代大商人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这不符合史实,因为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一直存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二是不符合题干意思,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大商人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意思。故错误。B项:不符合基础知识,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比较宽松,但是清朝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继续宽松,而是加强了。比如清政府实行的海禁、矿禁政策,并对商人征收重税等,这都说明清朝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加强了,不是宽松了。故错误。D项:一是“开始”太绝对;二是D项叙述并没有反映大商人资本规模增大的趋势;三是不符合史实,白银早在上古时期就是流通货币,秦统一货币时,明确规定白银不能作为货币,反证了此前已经有了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史实。故错误。

例5:(2013年全国Ⅰ卷·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查的是对题干材料所叙述史实的解读。注意题干材料几个关键词句及和所学基础知识的联系:“1952年”斯大林1953年去世;‚“苏共十九大”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斯大林遭到猛烈批判;ƒ“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为斯大林创立的经济模式歌功颂德,极尽吹捧拍马屁之能事。综上,题干意思是:1952年召开的苏共十九大,对斯大林模式极尽吹捧拍马屁之能事。在对比四个选项,只有D项对题干材料的解释符合题意,符合基础知识,故属于正确答案。

    A项错在:一是不符合基础知识,苏联的农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后很长时间。二是“完全”太绝对。B项错在不符合基础知识,因为苏联早在1937年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C项错在不符合基础知识,“农业改革”一般来说特指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

例6:(2011年新课标卷·25)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B.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D.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属于本质类试题。题干材料是图文混合类型,解读题干材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时间:南北朝时期;‚各地使用的货币:黄河流域——绢、帛纺织品;长江流域——铜币;河西走廊和珠江流域——金银。我们下来用基础知识来判定四个选项:

A项:一是不符合基础知识,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五胡乱华,战争频仍,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黄河流域的丝织业不可能迅速发展。二是不符合逻辑推理,以黄河流域使用绢、帛纺织品做货币,是不可能推导出“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这个结论,因为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三是不符合政治原理,货币具有稀缺性的特点,黄河流域丝织业迅速发展,言下之意绢、帛纺织品应该很充足,这怎么能充当货币呢?四是不符合基本常识,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缫丝发展丝织业,那就更谈不上“丝织业迅速发展”这个说法了。综上,A项错误。B项:不符合基础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江南经济开始得到迅速开发,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标志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长江流域,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越黄河流域。C项:一是符合基础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战乱少,相对稳定。二是符合逻辑推理,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规定圆形方孔的铜币(秦半两)通行全国,奠定了中国后代长期使用铜币的基础,历经五六百年了,到了又一个历史大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依然使用铜币(五铢钱、四铢钱等),足以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确实相对稳定。三是根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可知,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南方相对稳定,也可推导出C项叙述符合史实。D项:一是不符合基础知识,此时的河西走廊和珠江流域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发展速度肯定发展很缓慢;二是不符合逻辑推理,这两个地区使用金银做货币,无法推导出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更谈不上相对经济发达的黄河、长江流域而言发展更快了。三是“最快”有绝对化倾向。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