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历史人物介绍

 秋琰 2020-12-21
  隗嚣(?-33),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秦安县北)人。出身陇右大族。年轻时在州郡做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于陇右。刘玄更始政权建立后,隗嚣叔父隗崔,兄隗义及上邽(今天水市)人杨广,冀(今甘谷县)人周宗等合谋起义响应刘玄,兴汉灭莽。隗嚣迫于形势,也趁机起事,占领平襄(今通渭县城),杀王莽镇戎(原天水郡,治平......[详细]
  耿夔(生卒年不详),字定公,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出身将门,是东汉中期的著名将领。永元元年(89)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度辽将军邓鸿与南单于栾提等率兵三路,出击北匈奴。年轻气盛的耿夔任窦宪的代理司马,与副校尉阎盘、司马耿谭率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人,带精锐骑兵一万余人,与......[详细]
  卫飒(约公元前10年一公元60年),字子产,河内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出生于西汉末年,少贫而好学,随师就读,常无粮举炊,乃作佣工自给。青年时即闻名予时,曾任过王莽新朝的历州郡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入大司徒府任职。后授侍御史,并任过襄城县令,因政有名迹,迁升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彬......[详细]
  万脩(?—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六。现一般写作万修,也有写作万休的。万脩在更始政权时期被任命为信都令,刘秀宣慰河北之时,王郎起兵追捕刘秀,当时河北的郡国大多投降王郎,只有万脩与信都太守任光、信都都尉李忠等人据守信都郡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的基地。此后......[详细]
  淳于意(约公元前205—前140年)西汉初著名医学家。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文帝时,他曾任齐太仓令,故称“仓公”。淳于意自幼家道贫寒,但非常爱好医学。青年时代的淳于意秉性正直,不愿交结权贵,又不会奉迎上司,为官不久就辞职从医。他在行医期间,因热情为百姓服务,不巴结达官贵人,而得罪了一些有钱有......[详细]
  李通(?-42年),字次元,南阳宛县人 ,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家族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初事刘歆,后为王莽的宗卿师、五威将军从事、巫县县丞。王莽末年,李通曾听父说图谶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此事,因家里富足,不想为官,而辞职回家。后辅佐光武帝,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详细]
   京房(公元前77年~公元前37年) 字君明,本姓李,以律(音律)自定为京氏。西汉东郡顿丘(今清丰县境西南)人。 京房师从梁人焦延寿研习《易学》,长于预卜灾变,以日月风雨寒温为征兆,各以其日以观世事善恶。京房卜卦比焦延寿更为精研,又精通音律。焦延寿曾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对他的才学大加......[详细]
   鲁恭(32~112年),字仲康,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祖父鲁匡在王莽新朝做官,颇有权数,人称“智囊”。父亲在东汉建武初任武陵太守。他12岁时,父亲死于任上,15岁时,与母亲、弟弟鲁丕一起居住在太学,并在这里学习《鲁诗》。鲁恭读书相当用功,终日闭门诵读,不与他人闲游。太尉赵熹非常赏识他的好......[详细]
马援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光武帝刘秀曾赐予他“伏波将军”的称号,因而后世人也称他为“马伏波”。青年时期的马援无心死抠书本,总想到边郡去养马放牧。王莽当政时他做了郡里的督邮(郡吏),在一次押送罪犯时,出于同情放走了犯人,他自己也逃之天天,躲到当时边郡北地......[详细]
  萧育(公元前76年—公元3年),字次君,号广成,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前将军、光禄勋萧望之之子,相国萧何七世孙。西汉晚期-。他曾经辅佐过元帝、成帝、哀帝三代君主,历任太子庶子、御史、使匈奴副校尉,后又为茂陵令、南郡太守、冀州、青州两郡刺史,长水校尉,泰山太守,入守大鸿胪。后来,萧育因病辞官,病好......[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