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一中侯巍《荷塘月色》原创精讲教案、精品课件

 郑州一中侯巍 2021-04-02


你走进朱自清《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精讲案
郑州一中   侯巍
详讲——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略讲——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不讲——字词、读音等学生能自我解决的问题。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荷以其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的风采,成文文学描述的主要对象。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邦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等等,周敦颐的《爱莲说》大家更是耳熟能详。那么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又是怎么来写荷的呢?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的脚步,领略荷之神韵,享受荷塘优美月色。我们先来通过PPT来欣赏一下荷塘美景。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19488月病逝于北京。

三.背景介绍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这篇文章就是朱自清在这种时局和心境下创作出来的。
四.自主学习
A
结合提示,勾勒“我”行踪。并思考——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1.文章结构:家门——穿小径——至荷塘——回到家中(作者行踪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2.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同样是一个圆形结构。文章其实是双线推进的。

B
作者心里为何不宁静?为何写江南采莲?荷塘归来他最终得到宁静了吗?
同学们可以从时代背景分析,认为“4·12”的事变让他郁闷愁苦,悲愤难平;也可以从对文中对江南风物的描写,推断浙江人朱自清是在怀念家乡,思念友人。也可以认为是因为家中私事,工作上的事,学生的事;甚至主张“无背景化阅读”,只关注文本,也很不错。总之,不拘一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得出定论,有时存有差异也是讨论有意义的结果。我这节课,把知人论世的环节放在最后,目的也在于此。
其它重要问题探究——
1.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总结:
①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处于苦闷彷徨中。
②诗人顾念家中妻儿(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又忧心国家政局,二者难以两全。
③诗人身处异乡北平,处于政治风暴中心,他惦念故乡江南,那个自古可以偏安苟活、适宜避世之所。(中和主义、自由主义者)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月薪仅够3袋面粉,养活一家12口,无钱治病。
⑤日美对文人的拉拢,例如发放救济粮等等。
2.写南朝风物和六朝采莲的原因:
明确:朱自清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所以他深夜到荷塘边排遣,并在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了一个热闹风流自然美好多情的世界来与现实世界抗衡;朱自清定居扬州的几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进步民主人士接触频繁,曾经是一位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民主战士,他精神王国里幻化出来的这样一个热闹风流自然美好多情的世界,更像是作者奋力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未来美好世界。

五.众说纷纭:《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

1.不满现实向往光明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李国平《<荷塘月色>讲解》

2.苦闷彷徨与寂寞

 朱自清在这篇散文中,一方面表现诗人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情绪,另一个主要的方面,又抒写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美好前景的幻想与追求。因此月下“荷塘”,映照着诗人心灵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使我们依稀看到诗人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的形象。——吴周文  《谈<荷塘月色>》

3. 内心矛盾与冲突

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钱理群《 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4.彷徨苦闷却无不满

《荷塘月色》的主题是:表现了二十年代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他对当时的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想去认识却不能认清形成的矛盾。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曾在漫漫的长夜中摸索过,探求过,苦闷过,即使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也一度彷徨而不知路在何方。因此,朱自清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而责备他,也不能因他没有参加无产阶级队伍而认为他缺乏勇气,那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了。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硬说朱自清对蒋介石不满才写《荷塘月色》的,有人说本文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则更是牵强附会了。——程翔《<荷塘月色>主题探

5. 有浓浓的哀愁

我们只要想一想文章的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出作者有许多无法排遣的烦闷,他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妻儿,来到这“日日走过的”,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显得“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荷塘,完全不是有闲阶级的寻欢作乐,也完全不是骚人墨客的吟风弄月,这里面没有“幻想超脱现实”者的雅兴,也没有一般学者、教授“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闲情。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姚效先  《<荷塘月色>有浓浓的哀愁

6. 不消沉  无哀愁

 这里流露了爱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山河的热烈情怀,这种感情流露在“独裁代替民主”的逆转时代,更使人觉得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不消沉,并无什么“哀愁”。同时,也流露了诗人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如果说诗人心中真有维系着时代命运的“哀愁”,哪会有心去欣赏多情、缠绵的采莲歌呢?哪会去“惦着江南”的采莲歌呢?荷塘月色的灵魂,不是诗人的淡淡的喜悦当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而是诗人的热爱祖国山水的爱国情思和诗人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吴海发《<荷塘月色>中有哀愁吗?

《荷塘月色》精讲案(第二课时)
详讲——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略讲——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不讲——字词、读音等学生能自我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设计

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荷塘月色》的结构特色和情感、主旨。荷塘月色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作者的行踪和情感是双线推进、互相交织的。作者的情感特征是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如果从更深层面来理解文章我认为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它们都与现实世界拉开了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
简单地说:朱自清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所以他深夜到荷塘边排遣,并在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了一个热闹、风流、自然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来与现实世界抗衡。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朱自清才躲到荷塘世界寻求自由,这是一种逃避;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躲进幻想世界,这也是一种逃避;在北平工作、生活他不得宁静,就惦起江南,寻找精神家园,其本质还是逃避。
这一节课,我们抛开时代背景,抛开政治立场,甚至抛开作者本人,通过反复的诵读,来深入理解《荷塘月色》景物描写。
二 .诵读研讨
A
1.听朗诵、感受作者淡淡的哀愁与喜悦,感受荷塘月色的苍茫、淡雅、如诗如画。
2.分段配乐展示朗读(每段一名学生来读)。
B
1.4——6段中选一段,深入分析其中运用的景物描写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2.尝试对全文其它段落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
三.内容精讲
(一)月下荷塘
1.荷叶——比喻修辞,出水的叶子——“婷婷的舞女的裙”,写其袅娜之美,婀娜之姿,写其动态美。
 2.荷花:——运用拟人、比喻。“袅娜地开着”,写出其的饱满盛开状;“一粒粒的明珠”——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碧天里的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3.荷香——通感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准确写出了荷花香味的清淡、飘渺、若有若无。

4.荷波——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在微风吹拂下呈现的动态美,富有生气。
5.荷韵——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塘上月色
月色: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
1.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2.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3.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4.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这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形象——小提琴曲,来形容视觉形象——荷塘中的月色,表现出光与影的协调之美,化具体为抽象,别具特色。
拟人、比喻、对比、衬托、高低结合——把杨柳拟人化,比拟为成风姿绰约的少女,“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比喻成美丽的画,同时与高处丛生的灌木作对比,在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俏丽、曼妙。同时,灌木的黑影比喻成“鬼”。
(三)周围景色
1.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围住,可见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点面结合。
2.远山: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
3.灯光: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拟人、比喻树缝里漏下来的一两点路灯光的暗淡、微弱,平中见奇)。
4.蝉声蛙声:对比描写,以动衬静,更显月夜之静。古诗句“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生活中夜深狗吠更显得环境幽静。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近(树)到远(山)、由静(树、山)到动(蝉蛙)。作者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
第二课时总结——这篇文章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和荷塘周围的景象精心布局,巧妙着色,并将自己淡淡的喜悦与哀愁巧妙地寄寓在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之中,达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 成为写景抒情类散文中的不朽名篇。

四.其它问题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是全篇的“文眼’,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因为从一开篇,作者就给整篇文章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
2)“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这两样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啊!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尤其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3)“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情感发生了变化?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的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上文的“颇不宁静”。(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收放自如。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5)分析探讨:作者在这一片荷塘月色完全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没有。首先看“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字;再看,当他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第三,“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这些都能说明,这安宁只是暂时的,因为,现实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
6)两处对流水的描写的深层理解——P003页,第四段结尾;P0049段第二句
闻一多1926年创作了《死水》,闻一多诗人把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而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渴望见到流水,或许就是能够化解这一绝望死水的“源头活水”,有了流水荷塘才不至于成为腐臭的死水坑!
7)“闹”与“静”的反复出现。
闹——新文化运动以及大革命的如火如荼,作者和其它进步人士曾经的战斗与呐喊;理想世界的热闹、风流、热烈、美好;与同事群处、作学术上的争鸣和家人相处、养家糊口奔走忙碌;大革命失败后社会的浮躁、喧闹,日美笼络人心的宣传、拉拢;反动文人的污蔑与粉饰太平,为当权者大唱赞歌(蛙、蝉的聒噪之音)。时局平稳,文人得意,受儒家影响就“闹”,达则兼济天下,出仕、入仕博得一官半职,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为黎民百姓奉献。
静——时局动荡,文人失意,“穷”则独善其身,从道家无为、遁世思想中得到心灵的宁静,摆脱世俗纷扰。白天为俗务奔波,养家糊口,柴米油盐酱醋茶,闹,闹心;夜来万籁俱寂,一人独处不理俗务,一个人静静。

END


“遇语文”是一线名师精品语文号, 欲集结万众语文人,百名主创团队,立足河南,放眼全国,打造最硬核语文自媒体,只发原创精品语文教学类文章:阅读、写作,备课、备考,教育、教学……邂逅就在转角处,最美语文遇上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