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令进补药膳

 谷山居士 2020-12-21

冬令进补药膳

四川 成都市/林南

    俗语说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中医认为,在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而人到了冬季,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所以冬季是最适于进补的季节。

    此时服用补品最易于吸收储存,发挥强身健体的最佳功效。药膳食药结合,补益功效最好,所以冬季进补当首选药膳。

粥品

    冬伤于寒,寒透筋骨五脏,易使很多疾病诱发与加重。而抗寒措施,除了添衣、加被、进行耐寒锻炼外,应特别重视调整饮食,其中以御寒粥为首选。

大枣核桃仁粥

【制作方法】 大红枣十数枚,核桃仁30 克,与小米或大米 100 克共煮粥。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有养血、益肾、健脑、增强御寒能力等功效,适合年老体弱、病后康复者食用。

瘦羊肉粥

【制作方法】 取瘦羊肉 200 克,与半个萝卜同炖 30 分钟,取出萝卜,加粳米100 克煮粥。

【功效及适宜人群】 羊肉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之效,对气血双亏、冬季虚寒者最适宜。

板栗山药粥

【制作方法】 取板栗十数枚、山药 30克,与粳米或小米 100 克煮粥。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有养胃健脾、壮腰益肾等功效,适用于肾虚畏寒、腰膝无力、慢性腹泻者进补。

海参大枣粥

【制作方法】 取发好的海参 2 只切片,与大枣 10 枚、桂圆 5 粒、大米 100 克共煮粥,粥熟加冰糖或盐调味食之。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有养胃健脾、益肾补血等功效,适合贫血、年老病后体弱者进补。

大虾仁粥

【制作方法】 取虾仁 20 克与粳米 100克共煮粥。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适用于肾阳虚衰、腰膝酸软、畏寒体乏者服食。

炖品

    冬季食疗进补,最好的烹调方法就是炖,因为炖品不但能保持食物的原味,而且大部分营养会融入汤中,不会丢失。

杜仲炖乌鸡

【制作方法】 取杜仲 20 克、乌骨鸡 1只、生姜 5 片。把鸡洗净,去油脂,放入炖锅,加水适量,放入杜仲 20 克、生姜与葱适量,炖至鸡软烂,加盐等适量调味,食肉喝汤。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有强腰健骨的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腰膝酸软、产后虚衰、乳汁不足等。

瘦肉炖乳鸽

【制作方法】 取乳鸽 1 ~ 2 只、瘦猪肉 200 克,洗净,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加水适量,再加葱、姜、黄酒等,炖 2 小时左右,加入香菇 50 克(先用温水泡 30分钟),再用大火炖 30 分钟,加精盐等适量调味。

【功效及适宜人群】 此炖品营养丰富,适用于体虚乏力与手术后病人进补。

参芪炖猪肉

【制作方法】 取瘦猪肉 500 克、人参10 克、黄芪 20 克、大枣 6 枚、枸杞子 15 克,加葱、姜、料酒与水适量共炖,肉将软烂时,加精盐、味精等适量调味,食肉喝汤。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有补益气血之良效,适于年老体弱、手术后、产后等气血虚弱者进补。

参茸乌鸡煲

【制作方法】 取乌骨鸡 1 只、人参 10克、鹿茸 2 ~ 3 片(约 1 克)、枸杞子 20 克、大枣 6 枚,加水适量放砂锅中共煲,大约炖 2 小时后,加葱、姜、黄酒、精盐等调味,再炖至软烂,分次食肉喝汤。

【功效及适宜人群】 本品有温肾壮阳、补益气血之良效,最适合气血双亏、脾肾阳虚、畏寒怕冷者进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林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