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姜子说古书 2020-12-22

  题: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前言

  《红楼梦》故事里,所有的人物一出场,就是一个末世设定。古人以多子多孙为多福,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生育率却下降到让人惊恐不安的地步。

  《红楼梦》故事里,贾珍的妻子尤氏,贾琏的妻子王熙凤,贾蓉的妻子秦可卿,都是年轻的媳妇,却一直未能生下一男半女。

  以古代大家公子的待遇,未结婚,父母就会给他们选两个房里人,及至大婚,除了妻子,又有许多陪嫁丫环,还能拥有几房姨娘,然而,偌大的贾府,就是子嗣艰难。林家更是如此,只见作者写道:

  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这几年的中国,生育率亦是持续下降,国家不得已放开了二胎政策,又出了许多鼓励生二胎的政策,然而,终究是无济于事。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显然不是年轻人可以经受得起的。80后在养老与育儿的夹缝中生存,买不起房、出不起彩礼的至今大有人在。

  至于90后,第一批90后已经年满30岁,大多数人却依然是月光族,就是有存款的少数人,存款数额撑死也就付个首付,房贷压力已经逼得他们省吃俭用,哪有余钱恋爱、结婚、生子呢?

  在超前消费浪潮之下,许多90后人均负债几十万,并无资产,00后就更不用说了,家里给准备好房车的自然养尊处优惯了,便是穷人家出身的孩子,亦免不了盲目攀比,加之自由散漫惯了,谁愿意结婚生子?

  《红楼梦》故事里,新生代迟迟没有出现,死亡率却节节攀升,而且还都是亦夭折为主,第一个去世的便是年轻的秦可卿,继而是尤二姐、尤三姐、晴雯、林四娘等人,正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几乎所有的年轻女子,年纪轻轻都先后香消玉损。

  众所周知,2020年,全世界的死亡率都在上升,并不分老幼。这个现状,只怕2021年还会持续。覆巢之下无完卵,世界的灾难,难免不殃及中国。而灾难过后,亦是哀鸿遍野。

  《红楼梦》故事里,除了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还存在波及所有人的生存问题。比如,贾母吃的米饭也不富裕了,王熙凤先后典当了无数东西,薛家竟然惦记着卖丫环了,荣国府亦是考虑着解散戏班子,节省开支都从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身上下手了。

  《红楼梦》故事里,薛姨妈见夏金桂撒泼,说出无数难听的话来,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

  “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

  《红楼梦》故事里,尤二姐没了孩子,绝望了,吞金自杀,贾琏等着王熙凤拿银子,给尤二姐办丧事,凤姐只得来了,便问他:

  “什么银子?家里近来艰难,你还不知道?咱们的月例,一月赶不上一月,鸡儿吃了过年粮。昨儿我把两个金项圈当了三百银子,你还做梦呢。这里还有二三十两银子,你要就拿去。”

  《红楼梦》故事里,为荣国府入不敷出,王熙凤没少典当东西,还和贾琏找鸳鸯借当,连贾母的东西都偷着拿去典当了。而贾府也是日渐精穷了,乃至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薛姨妈命人卖丫环,王熙凤典当东西过日子,活下去三个字竟成大问题。其实,2020年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异常艰难。

  有房的巴不得都租出去,恨不得自己搬到乡下去住,图省钱,乃至于辛辛苦苦置换的东西,都考虑着是不是变卖了,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钱,哪里能变出几个钱来呢?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