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松对施恩说:我不欠你人情,只求无愧于心

 十点历史君 2020-12-22

《水浒传》中的武松和林冲,上梁山的经历最为曲折。比起如游侠般的鲁达,武二郎便是那秉承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

《水浒传》

由于在清河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武松刺配孟州。施恩仗着父亲牢城营管身份占了快活林,在和团练使支持的兵马张都监较劲失败,于是暗中寻找外援,相中了武松为打手。

因为施恩的出现,武松的人生就此改变。

那么武松对施恩究竟是怎样的感情?

武松感激其有知遇之恩,还是视其为施恩图报之人,觉得无愧于心?

首先,快活林来路不正,并非施恩自家合法产业。

快活林本来是无主之地,因地理位置优越山东和河北客的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渐渐有了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形成了一热闹的自由集市。

武松对施恩说:我不欠你人情,只求无愧于心

《水浒传》剧照

本地人施恩颇有商业头脑,倚仗着自家本领,以及父子身为牢营小吏的背景:"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拚命囚徒”遂将快活林占为己有。他通过收取客商保护费实现了坐地生财,每日银子轻松到手:

“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

如此无本万利的生意,不想引来了恶霸蒋门神的垂涎,仗着张统领和张督监撑腰(也许就是受二人暗示),靠武力强夺横取将快活林这块肥肉,硬生生从施恩嘴里夺了去。

施恩当然心痛不服,但又打不过人家,于是想觅能人去收拾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掌门地位。

最主要是,施恩对武松好目的不纯,施恩为图报,替他打败蒋门神夺回快活林。

施恩初期所为皆有目的。非亲非故,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见武松神力,能举五百斤的打虎英雄,打败蒋门神应该不成问题。他愿以恩情心换真金,的确属于利己主义者的利他行为。

武松对施恩说:我不欠你人情,只求无愧于心

《水浒传》剧照

俨如另一个小版宋江的施恩深悉人心世情,也许还读过几本春秋史,懂得士为知己者死:如秦时吴起为受箭伤士卒吮脓,其母知后大哭不止,言其父战死沙场,儿子必因之以死相报,定然也回不来了。

于是施恩主动示好,花了大笔银子打点康级节,替武松打点上下疏通关系,为其开脱——出得牢房才可为他办事。他几天跑了三趟大牢,送去酒食钱财和武松套近乎。

施恩如愿以偿,武松为他夺回快活林,并替他看场子,蒋门神打不过干着急。

武松对施恩说:我不欠你人情,只求无愧于心

《水浒传》剧照

武松打败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后,他认为自己不欠施恩人情了。

《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回目中"重霸"二字,就言施恩非正义之人,以"拼命囚徒"为打手收保护费,夺回快活林还提高了金额。

此时的武松,在柴进山庄受过挫折,在阳谷县做过都头时混过编制,又见过真大哥范的宋江,早已不是能动手决不动脑,初出茅庐的莽撞后生,成熟多了。

古人言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汉武松快意恩仇,方无愧于心。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欠了人情总是要还的。作为孟州牢房里的一个普通囚犯,可能会死在牢房里,武松明知被利用,也愿意等价交换。

武松不愿欠人人情——这比欠银子麻烦多了。投桃报李,打败蒋门神夺回了快话林,自觉对施恩不欠什么了。所以说武松对施恩所为十分清楚,并不感恩戴德。

武松对施恩说:我不欠你人情,只求无愧于心

《水浒传》剧照

虽然重掌快活林后,书上说他"把武松当爷娘一般敬重”,二人结为兄弟关系更进了一层。后来武松因施恩之事得罪了张都监张统领,受冤刺配孟州时,被蒋门神带着军汉打成重伤的施恩,特地前去送别。

武松见他包着头,络着手臂,问道:"我好几时不见你,如何又做恁地模样?"

此刻他的心情是复杂的,这句话分明是含着怨气,认为施恩从前对我好,是有利用价值;而今我身陷囹圄,便成弃子了。

武松对施恩说:我不欠你人情,只求无愧于心

《水浒传》剧照

书上说"施恩拜辞了武松,哭着去了,不在话下。"

这哭着去一句不过兔死狐悲,明知他有枷在身,如何打得过四个执刀械的公人,断难活命;自己也惨遭蒋门神毒打,未免同病相怜。

后来施恩征方腊中被淹死后,"武松念起旧日恩义,也大哭了一场",这一哭还了施恩之情,也算痛失兄弟吧。毕竟梁山兄弟如手足一齐闯荡江湖,早已平等相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