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五授衔时,哪两位红军团长仅为上校

 书痴三号 2020-12-22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军首次对全体军队干部进行授衔,共有六十余万人获得少尉以上军衔。

按理说,红军时期的团长,到抗战初期改编八路军时至少是营长或副营长,抗战中期为团长,解放战争初期为副师长——师长。到建国后至少为正师或准军级以上干部,授衔时考虑资历等因素,大部分都是少将以上,有一部分为大校。

但授衔名单公布后,很多人惊奇地发现,有两名红军时期的团长仅为上校,意味着1952年全军定级时仅为副师级干部,不说比他们同级别的战友,就连很多部下都比他们级别高。

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说第一位老资格上校——池义彪。

池义彪,1909年6月生于福建省长汀县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池义彪11岁时就不得不进纸厂当工人。17岁时,红四军下井冈山后转战闽西,攻克长汀,饱受压迫的池义彪和工人朋友们一道参加革命,加入少先队,1931年1月转入红军长汀县独立团。

1932年上半年,长汀县独立团成建制编入红三十四师十二团,池义彪任班长。由于在部队中表现优异,池义彪被保送到红军学校学习,任学员班长。结业后成为干部,先后任闽赣军区新桥区游击队队长、泰宁县独立营排长、闽赣军区第十八团连长、营长。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闽赣军区十八团奉命成建制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9月,部队转入闽西山区时被打散,池义彪率残部南下与红九团改编的闽西岩连宁游击支队会合,任副支队长兼第二大队队长。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1936年秋,国军四个师对龙岩、连城、宁化一带的游击区进行残酷地扫荡,池义彪的第二大队损失惨重,只剩下7个人遁入深山,这七个人靠喝泉水、吃竹笋、打野猪维生,有一次池义彪主动带人出击,打了一个土豪,缴获120斤大米,7个人吃了一个多月。

坚持了5个月后,1937年2月,国军主力撤出,池义彪才带其他6个人下山与闽西红军主力会合。池义彪转任游击支队支队长,相当于团长。


这七个人在日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有一人就是支队政治部主任、未来的开国少将钟国楚。

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其中池义彪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一营,池义彪从团长降职为营长。由于作战勇猛,到1940年1月已经是新四军第二纵队第六团副团长了。在著名的黄桥决战中,池义彪英勇杀敌,率部攻克东台、海安,战后直接转为六团团长。

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重建,池义彪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五团团长。因英勇善战,多次受到嘉奖和赞扬。


1943年4月,中央决定让各部队选派一批干部到抗大学习,并参加七大,池义彪被选为新四军第一师的代表,赴延安党校四部学习,担任七大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了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后,我党做出了发展东北的决策,池义彪奉命到东北工作,先后任辽南军分区独立师第四团团长、辽南独立第一师警卫第二团团长、安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东北军区警卫师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后方勤务部政委。建国后任东北军区装甲兵技术部政委,1952年定为副师级,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


为何池义彪在解放战争到建国后10年时间里只提了一级呢?原因在于东北人才太多,池义彪到延安前是新四军团长,解放战争初期也是按原来级别分配工作,而且一开始在地方军区,缺少上战场立功的机会,因此提拔就慢了。可以预想,如果池义彪继续留在新四军,至少也是华野一纵师长。

第二个就比较出名了,那就是长征开路先锋杨上堃。

众所周知,在中央红军长征中,每当有急难险重的战斗任务,上级都优先考虑让红一军团二师红四团承担,四团也被誉为开路先锋团。其中担任红四团前卫连的是一营二连,又称红二连,连长正是杨上堃。

杨上堃,1914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贫农家庭,1930年参加了儿童团。由于为人聪明机警,很快被红二师四团团长杨成武选中,点名让他当团部通讯员。之后在反围剿中表现不错,在战斗力颇为强悍的红四团中提拔很快,到五次反围剿时已经是红四团二连连长了。


长征中,杨上堃最知名的就是强渡乌江和攻占腊子口两战:1935年1月2日拂晓,杨上堃主动请缨,带领16个战士乘坐一只小木船冒着敌人的炮火横渡乌江,登上北岸之后攀爬悬崖,主动出击,大败黔军3个团。

1935年9月,红军在腊子口受阻,上级限红四团三天内打下腊子口。当时,腊子口有鲁大昌的新编第14师把守。通过侦察发现,腊子口边上悬崖有一个碉堡,由于敌人狂妄自大,碉堡没有封顶。红4团决定一部正面进攻,一部攀爬悬崖,迂回到碉堡上方扔手榴弹,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苗族小战士云贵川就是出自杨上堃麾下的二连。

到达陕北后,杨上堃进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升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抗战爆发,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杨上堃任一营营长。


从1938年开始,杨上堃独立团奉命挺进晋察冀三省交界开展游击战争,经过杨成武等人的浴血奋战,到1938年年底,以易县、满城一带为中心的晋察冀一分区初具规模。

1939年3月,杨上堃调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参谋长,参加了黄土岭战斗,在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战后,杨成武对晋察冀一分区的部队进行整编,新增支队一级,提拔一团参谋长杨上堃担任支队参谋长(相当于旅参谋长)。

但杨成武对杨上堃的一番苦心,杨上堃并不理解:当时,参谋长的地位在部队军事干部中不算很高。虽然杨上堃从副团级直接升到副旅级,算是越级提升,可杨上堃之前一直想当由独立团一营改编的一分区一团团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团之长。接到一支队参谋长的委任状后大失所望。


随后,他的不满情绪被别有用心的一分区侦察科科长袁彪利用。在其拉拢下,杨上堃带一团侦察连长等3人与袁彪带领的20余人一起携械出走,打算到河北省徐水扩大部队,闹出点名堂后再归队。

7天后,杨上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返回一分区认错领罪。组织上考虑到杨上堃对革命有过贡献,又能知错即改,故给予从宽处理。5个月后,组织认为杨上堃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思想转变很大,决定让他去抗大深造。抗战胜利后,杨上堃接到转赴东北的命令,组织上还解除了对他的处分,恢复了党籍,让他非常高兴。


在东北,杨上堃历任敦化县工委委员、桦甸县保安团长、吉林警备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警备团团长等职。

四野南下后,杨上堃编入南下干部大队,奉命接管江西,历任南昌支前司令部副参谋长、赣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在1955年是副师级干部,因此授衔时定为上校是合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