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患者如何降低脑出血风险?医生:牢记这“三多四不”!

 悠闲龙夫 2020-12-22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脑溢血”,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也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临床上将脑出血也称为“出血性脑卒中”,是中风的其中一种。

指的就是非外伤性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在大部分情况下,该疾病的出现都和慢性病有关,特别是高血压疾病!

有数据统计表明,在脑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其占据了全部患者的60%!因为长期存在高血压,会导致颅内小动脉变得越来越脆弱,并容易形成小动脉瘤。

当血压瞬间升高时,血液就会从血管壁渗出,又或者是动脉瘤壁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中!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具有起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处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死亡率能达到40%左右。

即便是经过了科学治疗,后期患者也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是失去自理能力,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不想让脑出血找上自己,多做三件事很有必要

1、多喝水:科学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应饮用2000ml左右的水,特别是在晨起后喝一杯温开水。在补充身体流失水分的同时,还能起到稀释血液的效果,能有效预防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内沉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

2、多运动:运动是控制体重、稳定血压的一大方式。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剧烈的体育锻炼显然并不合适,可多选择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步走、瑜伽等。通过有氧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压力,从而起到辅助降血压的效果;

3、多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应关注血压变化,特别是用药前后的变化。如果是在用药过后,血压仍然持续走高,没有下降的趋势,就可能和用药不当有关,患者可积极就医进行咨询,并按照医生建议调整。

除了以上三件事外,以下四件事应避免做

1、不熬夜:熬夜是促使血压升高的最大原因,因为熬夜会让中枢系统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并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血压升高。而且,机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血压控制也会受到影响,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几率较大,所以无论高血压严重与否,都应避免熬夜;

2、不发怒:情绪过于激烈,是造成血压迅速升高、脑出血的主要因素。有很多脑出血患者,在病发前都是出现了剧烈的情绪波动,最终造成了动脉瘤破裂。因为在生气的过程中,肾上腺素同样会大量分泌,致使动脉痉挛和收缩。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学会把控个人情绪,通过其他方式来纾解自己的不快;

3、不吸烟:高血压患者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应尽早远离烟草伤害。因为香烟中存在尼古丁物质,这种物质进入机体后,会刺激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管出现异常痉挛和收缩,不仅血压短时间内会有所上升,久而久之还可能成为脑出血的凶手;

4、不吃“三高”食物:所谓的三高,指的就是高盐分、高糖、高脂肪,如果长期摄入这几类食物,不仅可并发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同时对血压控制也十分不利,容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的几率,所以在生活中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这几类食物。

最后还要提醒患者一点,想要彻底杜绝脑出血出现,控制血压是最重要的环节。只要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就应长期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一旦发现血压控制不佳、持续升高,需按照医生建议调整用药,直到血压控制稳定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