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良崮战役最激烈时,出现两起借兵事件,为何成为军史上的佳话?

 铁血老枪 2020-12-22

经典的战役总是伴有经典的故事和传奇。孟良崮战役便是如此。今天我们品读的是战役过程中发生的两起借兵事件。

第一起借兵事件军迷们相对可能熟悉一些。那就是叶飞1纵在天马山阵地阻援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时,由于黄百韬亲自带队冲锋,战况极为惨烈。当时,叶飞纵队既要担负围歼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又要阻援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还要监视阻援整编第65师。可以说作战任务极重,战场压力极大。特别是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增援比较积极。而天马山阵地是黄百韬整编25师会合整编74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要点。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担负天马山阵地阻援任务的是叶飞纵队的第1师,师长为独臂猛将廖政国。战役打到这个份上,实际上,无论是进攻一方还是防御一方几乎都已达到顶点。但毕竟黄百韬的整编25师兵力上占优,天马山阵地在敌反复冲击下,已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后来的1纵和4纵的战史上都记录了这一段:

“正在这时,1纵在与黄百韬的25师酣战中,敌一度接近我天马山阵地。战况非常吃紧时,恰好4纵的第28团第2营从附近路过,廖政国强令该营一起参加对25师的阻援战斗,这样才确保了天马山阵地牢牢掌握在我方手中,确保了25师与74师虽近在咫尺却不能汇合”。

孟良崮战役最激烈时,出现两起借兵事件,为何成为军史上的佳话?

廖政国少将

双方的作战都达到顶点,这时4纵的这个营无疑成了双方胜负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的砝码。应该说,廖政国此时的借兵无疑是正确的,而4纵的这个营这时候能够听令于廖政国,说明其有战场大局意识。我们都应该给予点赞。

第二起借兵事件发生在王必成6纵的两个师之间。当时的战场态势是,欲攻上孟良崮,必先拿下540高地。540高地上的敌人甚至狂妄地喊叫:“美国枪在这里,有本事你们攻上来拿吧!”为加快战役进程,粟裕专门指示6纵:坚决迅速攻占540高地,一定要置74师于死地,谁先攻上,给谁记大功。6纵将这一重任交给饶守坤的18师来完成。当时18师由于攻占垛庄,紧接着便投入了围歼74师的战斗,伤亡较大。此时夺占540高地手中的兵力明显不足。

饶守坤师长后来这样回忆道:

我猛然抓起电话机,对17师梁金华师长说:“梁师长,攻540高地,我有困难,请你把51团借给我,你的伤亡和消耗,战后我来补充”。

“饶师长,是不是请示纵队司令部?”

“紧急关头,你先行动,我来请示,有什么事我承担。”

“好吧,51团马上到。”

孟良崮战役最激烈时,出现两起借兵事件,为何成为军史上的佳话?

饶守坤中将

最终,在17师51团的支援下,540高地很快被18师攻克。52团2营5连5班长张启祥率全班首登540高地。战后,张启祥被华野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

关键时候,两个师之间的这种借兵,在战场上并不多见,因为都担负着作战任务,都需要有一定的预备队或机动兵力以应付不测。但饶守坤和梁金华两个师长做到了。在这里,特别应该给舍得借兵给兄弟部队的梁金华师长点赞。这种战场上的借兵行为,与国民党军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增援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只出工不出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透过这一点,国军必败共军必胜实在是情理之中。

战争需要协同作战,需要有战场的整体大局观,需要有不计得失的密切配合支援,这样才能打胜仗。透过孟良崮战役两个借兵事件,正是昭示了这一点。

孟良崮战役最激烈时,出现两起借兵事件,为何成为军史上的佳话?

梁金华少将

主要参考文献:《陆军第二十军战史》《陆军第二十三军战史》《陆军第二十四军战史》《饶守坤回忆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