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故事丨开国少将吴子杰和莫高窟保卫战

 阳关残雪 2020-12-22

敦煌 喜多郎 - 1990-2000精选集


    
 吴子杰,1913年出生,湖北省天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子杰家庭贫困,父亲等七位亲人在对敌斗争中牺牲。吴子杰先后参加了湘鄂川黔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湖北潜江县畔湖战斗,湖南龙家寨、陈家窑战斗,贵州则家坝战斗,参加了长征。他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多次负伤。
      1949年,席卷大西北的战役打响。彭德怀召集将领开了一个文物保护会。彭德怀说:“目前我们已踏上了古丝绸之路,再往西走历史古迹很多,那都是民族瑰宝呀!敦煌千佛洞(莫高窟),要派人保护好!”
      当解放军快到敦煌时,敌守军敦煌伪保安旅长马尕英见大势已去,带领残匪直扑千佛洞,企图抢劫和破坏文物。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也蜂拥而至,眼看这座艺术宝库要毁于一旦,吴子杰指挥部队及时赶到阻击敌军。
      马尕英让匪徒用枪逼着上百名群众冲在前面,企图实施抢劫和破坏后快速逃窜。面对这种情况,部队无法射击。这时,吴子杰手下的一位副科长单枪匹马冲到阵前,向敌人宣传我军保护历史文物政策,讲保护莫高窟的重大意义,试图说服匪军停止破坏活动。穷凶极恶的歹徒竟向这位解放军疯狂射击,当场血溅荒原。
     激战中, 为避免莫高窟受损,吴子杰没有让战士使用迫击炮等重武器,造成了我方部分人员伤亡,但千佛洞躲过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
      今天我们看到的莫高窟有时间的划痕,有岁月的侵蚀,这是先辈们用生命守卫和书写的印记。莫高窟是历经上千年人类文明的积累,更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虽身处乱世兵荒马乱,我们的爱国志士和将领在解放人民的同时,用枪杆子用生命为祖国守护住了这块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家园。
      作为敦煌儿女,我们为能看到莫高窟这灿烂的文化而深感荣幸,更应担负起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1953年,吴子杰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一军七师师长。1958年10月回国后,吴子杰任第一军副军长。
      1955年9月,吴子杰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任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3年11月24日,吴子杰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转自《拾风传媒》
宣传敦煌文化    展示艺术风采
    主编:赵明  
    责编:吴勇  杨晓丽
    编辑:安心  毅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