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假期培养自律娃,这七种很好实操的自律策略,分享给你!

 果妈说教育 2020-12-22

果果算是一个还算自律的孩子,约定好看动画最多不超过15分钟,她看完一集后会自己关掉去做其他的事情,会自己选择先做作业再玩游戏,也会知道自己玩完玩具和做好手工把卫生打扫一下。 

而培养果果的自我管理能力,我花了很久的时间,现在也仍然在坚持和进行,也齐头并进了很多种方法。 

今天分享七种自律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借鉴。 

PART

1

时间管理规划表


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时间管理方面就不多做介绍了,大家点击下方链接看干货内容:

美国老师对3-12岁儿童时间管理的建议,我们试了,真心推荐!

创建时间表,对孩子进行时间管理,让孩子习惯每日流程,因为小孩子是非常喜欢规律和重复性的活动的,当他们知道并且习惯每天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逐步养成习惯。 

PART

2

一次一步,一步一步来塑造孩子的行为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我们首先需要做到:一次一步慢慢来。 

我们不能给孩子定了一个计划表,就指望着孩子突然就能在完全无提醒的状况下自己全部完成。 

刚开始,父母在一旁提醒孩子去看一日活动图表,在执行的过程中适当提醒和帮助,直到孩子能够习惯性的自己看图表并且完成每一个任务。 

当孩子自律能力逐步提高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太需要我们的提醒,甚至不太需要图表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学习其他新的技能时,我们依然需要再一次帮助孩子建立自律意识。 

PART

3

用游戏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


每个孩子都爱玩游戏,并且孩子们能从游戏中缓解压力,获得巨大的能量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分享五个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小游戏,这几个游戏我们从3岁玩到了现在,百玩不厌。 

游戏一:红灯停,绿灯行

这个游戏非常简单,现在很多幼儿园也在使用这个游戏来帮助孩子掌握自我控制的能力。 

父母和孩子在家玩的时候,一个人扮演信号灯发指令,其他人站成一排听指令:

当扮演信号灯的那个人喊绿灯,所有人都往前跑,当喊到红灯的时候,所有人都必须停下来。 

没有听从指令停下来的孩子,要重新回到原点来玩。 

这个红绿灯的游戏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比如喊绿灯的时候孩子尽情地跳舞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喊红灯就要迅速停下来保持静止不动。 

游戏二:捉迷藏

捉迷藏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游戏。 

孩子在自己藏好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持沉默不发声,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控制不发声的游戏。 

游戏三:声东击西

这个游戏也比较常见。 

我们第一轮父母发出指令,孩子按照指令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比如touch your head, 孩子就用手摸头, open your eyes, 孩子就睁开眼睛。 

第二轮的时候,游戏规则更改,父母喊摸头的时候,孩子要摸脚,父母要求睁开眼睛的时候,孩子要闭上眼睛。 

游戏四:镜像游戏

父母和孩子两人一组,一人做不同的面部动作,另一个人进行模仿,如果面部模仿过于简单,也可以加深难度到身体动作模仿。 

游戏五:Simon says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参加游戏的一方指令里必须有Simon says开头,并且边说要边做动作表示出来,才算过关。 

如果忘记了说Simon says 或者说的时候忘记了做动作,都算淘汰。 

比如: 孩子一边说Simon says arms up,一边要把胳膊举起来。 

Simon says jump in the air, 要同时高高地跳起来。 

PART

4

称赞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我从来不吝啬对果果的称赞。 

在我看来,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的时候,不管这个自律行为发生了一次还是两次,具体而真诚的称赞能够鼓励孩子继续坚持这种良好的行为。 

她去超市只选择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我会称赞她提前规划不仅做得好,还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她今天勇敢地和陌生人拥抱,我会称赞她开始鼓起勇气和自己的害怕交朋友。 

她未经提醒主动完成了作业,我会称赞她在妈妈提醒之前就已经在学习,做的真棒。 

她在受到我的批评时没有哭闹而且改正,我会称赞她开始用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每一次细节化的,具化的称赞,不仅让孩子受到了鼓励,还很直接地告诉了孩子我们希望经常看到的良好的行为,鼓励孩子重复表演。 

PART

5

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自律习惯养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不知道怎么办而选择停下来。 

而停下来,非常不利用自律习惯的养成。 

当问题出现时,简单的问题我们用替代方案来解决。 

比如孩子上学因为各种挑衣服,总是迟到,我们可以前一天晚上就把衣服挑好放起来。 

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磨磨唧唧想要先看电视,我们可以设置比如作业写完之后,除了可以看电视,还能得到一个其他的奖励(比如贴画等可以延迟满足的奖励),这样让孩子有更大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 

但是,简单的替代方案无法解决问题,或者问题比较复杂时,我们就需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和孩子经常练习:

Step 1: 找到问题

找到问题并且勇敢的说出来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这一步需要我们和孩子反复练习,也需要父母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行接受,而不是指责。 

为什么我在幼儿园没人和我玩? 

为什么我不爱做数学? 

为什么我不喜欢学英语? 

......

Step2: 和孩子一起讨论至少五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找到问题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果果跳级上大班之后刚开始一段时间内,曾经面临过很多同班的小朋友不和她玩的问题。 

我们当时列出的解决方案有:


1. 不和我玩我自己玩
2. 妈妈去告诉老师,找老师帮忙
3. 在家练习其他孩子玩的游戏,然后第二天上学时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
4. 寻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
5. 自己发起一个游戏,吸引孩子们加入到她的游戏中去。

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初我们在纸上列完不同的解决方案时,我的孩子眼中散发出的光芒。 

Step 3:讨论确定每种解决方案的利弊

在每一个问题的下方,用竖线左右两边分开,和孩子一起列出每一个问题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Step 4: 选择一个解决方案

当孩子已经分析了每一个方案的正负影响,就可以鼓励孩子自己选择一个方案。 

Step 5: 测试解决方案

我们选出的解决方案需要在实践中测试一下。 

如果管用,问题解决。 

如果不管用,和孩子重新回到Step 4或者step 3, 选择另外的解决方案直到管用为止。 

PART

6

父母的自律


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定是父母,孩子是父母的缩影。

我们在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学习,

我们在刷手机而要求孩子读书,

我们经常发脾气朝孩子吼叫却要求孩子遇事不吵不闹,

我们都做不到,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怎么做得到?

我们的自律习惯,孩子会通过观察我们,进而开始模仿。

用日本艺术家山本耀司的话语来你我共勉: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PART

7

遵守规则


想要孩子自律,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是培养自律的基石。 

无论在家中还是幼儿园,不是孩子想要什么,父母或者老师就要给什么的。 

一味地满足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法自控。 

孩子想要看动画片,那就提前定好规则,只看15分钟,到时间就要关。 

孩子想要在公园玩滑滑梯,那就必须要排队轮到自己才能玩。 

通过规则让孩子知道,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和边界内。

写在最后

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 

想要教育好孩子,我们只能,也必须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我至今非常清楚地记得康德说过的,“自律即为自由,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我们对孩子的约束总有一天会消失,而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才是过的永久幸福和自由的源头。 

你我一起,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