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就是马桶每个人都离不开,但是永远都上不了台面,领导身边的红人厌恶,广大老百姓唾弃的角色,你觉得呢?

 猫大叔的财会窝 2020-12-22

问题背景:

干财务10年有余,今天总结出来些想法,给公司财务把关严格受到员工的攻击,地位永远赶不上生产一线或者销售部门,出事背锅,加班永远最多,提职范围窄。转行有些不舍,多少有点风骨,实际屁都不算,你所坚持的,人们眼中看你是个sb。

答:

接到邀请时我们正在组织一场全集团的财务培训会,培训后还组织一百多个会计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讨论的议题里有一个是我提出来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过那些困难“?结果别的议题没人说,这个议题讨论的很热烈,好好一个培训变成了吐槽大会。

会上大伙的感受其实都差不多,总结下来这么几点:财务人员地位低,奖金永远也赶不上业务;财务人员上升空间窄,升职机会少;公司什么事都会找到财务,比其他部门忙;责任大,业务没本事赚钱,年底要完成任务就找财务想办法,财务有什么办法!能变钱还在这混?!

负面情绪没有题主这么重,吐槽方向是一致的。

但我们换个角度,如果开个业务人员吐槽大会,他们会怎么说?

”财务人员地位低,奖金永远也赶不上业务“

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业绩好了业务奖金是不少,可也有业绩不好,奖金一分没有只拿基本工资的,业务干好了有钱,干的不好饭都吃不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大部分财务人员在单位一般拿固定工资,公司业绩好坏与其收入有点关系,也就是年终奖拿平均数的关系。

一个高压力高风险高收益,一个收益低风险低,看你怎么选了。

”财务人员上升空间窄,升职机会少“

我们有个下属公司有150个人,5个财务人员,占总人数的3%左右,领导班子也有5个人,一个正职四个副职,这个四个副职标配有一个财务总监。理论上讲,这个5个财务可以竞争一个财务总监的位子,五选一,20%的机会。剩下的一正三副四个位子有145人争,平均一个位子有36个人抢,不到3%的机会,你说那个竞争更激烈?

财务人员上升空间窄我不否认,主办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就一条线。升职机会少我不承认,财务总监怎么也有点专业性,这位子你让其他人接他也不敢接。

据我所知,现在企业高端的财务人才奇缺,只要你有能力,想上位一点都不难,说自己没机会的都是自身定位有问题,你把自己定位为会计核算人员,却想着财务管理岗位,机会当然少。

”公司什么事都会找到财务,比其他部门忙“

做为信息的归口部门,有事找财务是普遍现象,有时我感觉公司其他部门都可以撤了,投资要找财务,资产管理要找财务,人事发工资也要找财务,最可耻的年底任务完不成也要找财务!

其实有事找财务我也不是很反感,最少显得财务部在整个公司很重要,其他部门有事要找到财务,财务也可以借机了解业务,业财融合不是一句空话,得靠实务体现出来。

但我反对无条件的做事、背锅,做事就是这样,做多错多,这是概率问题,不是能力问题。怎么样即介入业务展现能力,又不承担主要责任、不背锅,是我们需要多思考多学习的地方。

”责任大,业务没本事赚钱,年底要完成任务就找财务想办法“

这个要分单位性质,民企除非要上市,正常情况下找财务都是想办法避税,这是风险大责任大,想不到办法就说你没本事,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行?想得到办法都风险,干的提心掉胆。

我的建议是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撤,一个一心想着逃税的公司也做不大,只有懂政策、避风险的老板才有跟随的必要。当然,原则重要饭碗也重要,有时妥协也是必要的。

国企税收风险要小得多,主要责任是调节利润。其实现在的准则专业性越来越强,熟悉政策,掌握政策,做些可控的调节也是财务人的专业技能,我们要有本事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利润,前提是企业的盈利是稳定的,把一个长期亏损的单位做盈利谁也那本事。

最后我想提醒两句,财务把关要严格、讲原则,但也要掌握灵活性,如果领导也默认,有些地方能放就放一点,做任何工作都是这样,该严时严,该松时要松,把握住底线最重要,没有底线或底线定的太高,最后都会出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