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现在做的外账,对我来说有多大风险?

 猫大叔的财会窝 2020-12-22

问题补充:在一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工作,刚毕业,实习期,做的外账。可以说,从我清楚我的工作的时候,我就提心吊胆的,因为我是连考试作弊都不敢的人,大考小考都不敢作弊。
现在,我做的外账,工资是假的,每个人都不超过3500,为了逃个税,每月工资都是固定的50--70万,自己凑人数,胡乱编。收入的少记了。每月主营业务收入是六七百万,而净利润要在1.5万左右,1--3万这个区间里,所以,费用就要自己按着利润去调。固定资产也不按照实际入账,现在账上的固定资产只有五六百了,平时能入管理费用的,就不入在固定资产。
但是,但是,我们账上的知道人,是我们主管的名字,不是用的我的,请问这种情况下,查账的话,我有大多风险?

答:

你一实习期的小会计做个外账就提心吊胆了,那我们这样混了几十年的老财务还要不要活了?

干会计出事一般有二种,一种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产的,这一类占比最高,因为是个人或小集体行为,抓到了有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

还有一种是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做假账!

会计不会主动做假账,这是公司行为,要罚第一个罚法人代表,会计算执行人,有连带责任。

做假账的目的也有两个,一个是为了调节利润,为了骗骗股东什么的,这个会计有责任,但承担刑事责任的我还没见过,最多不能干这行了,案例可以在上市公司里找,为了IPO,很多准上市公司都这么干过,一经发现会被处罚,但负刑事责任的很少,出现了都是大新闻。

还有一个就是逃税,偷税、漏税、骗税罪名是不一样,有意和无意处罚也是不同的。在税收问题上一定要有个底线,比如增值税出口退税,如果做假可能会造成国家财政损失,罪名很重,千万不要碰。

像题主说的个税,普通会计被罚的可能几乎没有,因为个税的交纳主体是申报人,公司和办税人员是扣缴义务人,毕竟隔了一层,要处罚主要是罚公司,再多就是罚法人代表,罚财务经理和办税人员的都很少。

当然,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财务人员是企业信息的集散地,很多风险点都绕不过去,有风险意识是对。老财务防范风险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不参与业务前端事项,来什么单据做什么账,不主动伪造原始单据。比如题主提到假工资表凑人数问题,这种情况工资表应该由人事部门提供,财务负责发放,真假不论,出事最多算失查,性质大不一样。

PS:最后多说一句,题主公司做账做的太LOW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逃个税靠加人数,要是有人查,把你交社保人数和工资表人数一对就清楚了。

至于收入少计,费用多计,固定资产费用化的问题我到认为不是税务局关注的重点了,一个专管员手下企业能上百,你们这样的小公司,让他们跑一趟,一年到头他们不要干别的了,最后查个几万几十万的,还不够日常经费,对税务局来说,小公司明知有点小问题他们也不会主动去的,查税成本太高,有这时间不如多查几个大公司(问题多了要可以攒着到公司清算时一起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