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茶叶不仅不能防癌,还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印塔健康 2020-12-23

中国人普遍认为喝茶有利于预防癌症。大众媒体的一些健康频道甚至特别建议喝茶可以帮助吸烟者减轻吸烟的危害。这一普遍观念,加上其他文化和社会因素,促成了中国男性吸烟、饮酒和喝茶的聚集习惯。


然而,一项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新研究却发现,喝茶与整体癌症患病率并没有相关性,每日喝掉4克以上的茶叶反而会增加46%患胃癌的风险,并且不能对抗烟酒的致癌作用


不戒烟酒,喝茶防不了癌

人们普遍认为茶叶有促进健康的功效。动物试验也显示,茶里的茶多酚,可以通过抗氧化、抑制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来预防癌症的发生。

然而,最近研究却发现,喝茶与整体癌症患病率并没有相关性,每日喝掉4g以上的茶叶反倒可能与胃癌风险增加46%相关,并不能对抗烟酒的致癌作用。

研究人员采集了来自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共50余万名中国人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获取了他们抽烟饮酒的信息。为了避免因患癌后戒烟戒酒造成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人员还排除了那些戒烟6个月以上的人,以及饮酒喝茶频率从1次/周以上降到1次/周以下的人。

最终,分析纳入了455981名参与者,在平均10.1年的随访中,共发生了22652例癌症,包括4046例(17.9%)肺癌、2366例(10.4%)胃癌、2267例(10.0%)结直肠癌、1874例(8.3%)肝癌、1984例(8.8%)女性乳腺癌和868例(3.8%)宫颈癌。

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每周喝茶不足一次的人,每日茶叶消费在4g以上,整体癌症风险升高26%、肺癌风险升高62%、胃癌风险升高29%


难道喝茶会致癌?


其实,并不是这样。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茶的参与者很多也都每天抽烟喝酒,而且烟酒的消费量也与茶叶的消费量正相关。

排除了烟酒的影响后,喝茶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大为减弱了。每日茶叶消费在4g以上的参与者,整体癌症、肺癌和胃癌的风险只比喝茶不足1次/周的人高13%、31%和18%了。

但无论喝不喝茶,整体癌症风险都随吸烟量和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喝茶并不能降低烟酒的危害。因此想要预防癌症喝茶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为什么跟以往国内外研究结果都不一样?


1、在以往的前瞻性队列中开展的喝茶抗癌研究中,大多数都显示喝茶和癌症风险间没有显著关联

2、关于饮茶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过去的很多研究都是在欧美或日本等国家进行的,外国人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饮茶习惯品种,跟我们都不一样,这些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国人身上。

3、过去国内的研究多是基于病例对照研究,这在流行病学设计角度来看存在偏倚,因此结果可能不太真实。

4、另外,以往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能推广到人身上。

想要研究喝茶与人患癌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即比较喝茶人群和不喝茶人群的患癌风险,而这次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际价值。

5、但是该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由于研究人群平均年龄是50.9岁,对当代的年轻人是否适用有待考察。

另外,研究中受访者饮茶量主要基于主观报告,且并没有对茶叶的品种、饮茶方式进行细分报告。


那么茶还喝不喝呢?


饮茶即使没有防癌获益,但总比喝含糖饮料要好,每天适当饮用即,注意不要喝过热的茶水。无论是否每日饮茶,对吸烟、饮酒者来说,戒烟限酒才是防癌的根本。

经过临床验证对预防癌症有效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戒 烟


通过任何方式吸食和使用烟草都会致癌,吸烟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可间接引起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等,与90%的肺癌相关。

我国各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这与我国男性较高的吸烟率有关。

饮食多样化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果类、畜禽鱼奶蛋类、大豆坚果类;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深色蔬菜占二分之一;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替代鲜果。多吃奶制品和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少吃甜食


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就是糖。日本《怎样防治癌症》一书中指出,当血液流过肿瘤时,其中约57%的血糖都会被癌细胞消耗掉,成为滋养它的营养成分。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指出,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

应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1500-1700ml,提倡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者少喝饮料。

参考来源:https://link./article/10.1007/s10654-019-0053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