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课下潜深海7000米!揭秘罕见黑暗生物链+蛟龙号“龙脑”

 RoboSpeak 2020-12-23


8月13日,“蛟龙号”英雄刘开周老师光临机器人大讲堂,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刘开周老师不仅是“蛟龙号”控制系统的研究人员,更是世界首次突破载人潜水器7000米深度的潜航员,是从大山骄子到深海蛟龙的传奇人物。


相比于宇航事业,深海探秘确实少了许多它原本应该获得的掌声。虽然不存在失重等问题,但每次下潜,长时间的守在狭小的空间内,周围环境一片漆黑,这对潜航员也是强大的心理考验。作为研发与控制“龙脑”的科研人员,刘开周老师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超强的心理素质,在小编眼里,他是实至名归的“载人深潜英雄”。

1
我们从哪里来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占了71%,而在浩瀚的海洋中却有着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各种原始生命体的存在。

报告中,刘开周老师表示“就像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一样,深海水下机器人也是人类认识深海跨越的一大步”。各种水下机器人的应用,带我们到达人类自身无法到达的深海世界,帮我们探秘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



2
沈自所:实现我国水下机器人跨越发展

水下机器人是国家用于海底资源勘探和科学考察的有力工具,而刘开周老师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水下机器人研制,代表了国内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从有缆到无缆,再到第一台6000米深无缆自主水下机器人都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诞生。报告中刘开周老师为在场观众详细的介绍了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多款水下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3
“蛟龙号”海底探秘实现“中国深度”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三人重载深潜世界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载人方式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其三大技术亮点是最大潜水深度达到7000米、近底全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先进的数字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的能力。

对于刘开周老师来说,能够参加“蛟龙号”载人潜水机器人的“龙脑”研发工作,并多次操作“蛟龙号”完成深海潜水任务是他的荣幸。而对于现场聆听的我们,却是一种震撼,在“蛟龙号”的多次试潜作业中,刘老师参与深潜九次,每一次都面临不同的挑战,每一次又都有巨大的收获。刘开周老师现场为大家播放的海底世界视频,为我们见证了每一眼都不一样的奇妙海洋生物,更为我们介绍了“蛟龙号”控制系统的详细情况。


4
“潜龙”“探索”水下探秘无死角

除“蛟龙号”海洋深潜器,刘开周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潜龙号”与“探索号”等水下机器人系统。为适应海底多变的地形,及不同勘探任务,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多款水下机器人都在其科研探索领域完成了出色的任务。其中海斗ARV最大下潜深度达10767米,是中国第一台突破万米的潜水器,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