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发展迫在眉睫,瓶颈究竟在哪里?业界大佬们已发现根源所在

 RoboSpeak 2020-12-23

人工智能进给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无论是航天军工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以离不开人工智能,虽然人工智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但是还有更多的核心技术问题我们还未能够找到突破口,这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那么人工智能的瓶颈到底出在哪里?

1
怀进鹏:人工智能仍有计算瓶颈


在首届语言与智能技术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怀进鹏表示,人工智能在技术发展当中仍然出现计算的基本瓶颈问题,虽然计算能力很大,有千万亿,又要延续百亿的计算机。但现在处理结构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包括学习效率等,这些都是所看到的新问题。

2
“知识”始终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瓶颈


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专家系统,这让什么都不懂的计算机,一下子变成了各个行业的“专家”,那么,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知识”!没错,是“知识”!

在机器翻译时,我们遇到“语义”的问题,现在我们又遇到“知识”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何他会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可惜,我们人类的知识并不是什么都能“放进”计算机的,有的东西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说,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更别说告诉计算机了!再说了,人家老中医诊病,那是“望闻问切”全方位地信息获取。所以呀,靠计算机来诊断,是有点悬!所以,专家系统的瓶颈就在于:知识表示、知识运用和知识获取(学习)。

3
王小川:人工智能技术有瓶颈


搜狗CEO王小川认为,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的陷阱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上存在缺陷,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语音识别,都存在技术上的缺陷,需要去完善;二是对于很多人工智能创业团队来讲,会存在“带着技术找市场”的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找到市场就出局了,或者找到市场后,技术已经落后。合理的解决方式是带着技术应用到现有的产品中,不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产品体验,并且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价值。

4
自主问题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吗?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岗位教授,剑桥大学访问教授刘伟认为人工智能之所以不能成为生命,就是因为它不能自主的认知这个世界。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而目前阶段的机器人尽管拥有大计算存储、分析数据能力,但始终不具有认知功能。而认知研究的关键问题则是自主和情感等意识现象的破解。那么自主系统的构建人类是否能够模拟出来,这关系着AI研究的突破,以及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5
谷歌专家:最大的瓶颈其实是人才


在谷歌专家Greg看来,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当初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非常类似,最终一定会对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这其中也会存在一些“偏差”,但Greg认为,这些还不算是人工智能目前发展最大的瓶颈,最大的瓶颈其实是人才。

Greg所指的人才有两类,一类是那些能真正理解并运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工程师,另一类则是有创新意识和商业头脑的人才,能有效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广泛地应用,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如何培养和发现这类的人才。

6
网易汪源:更大瓶颈在社会问题


在网易科技和网易新闻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认为,人工智能要对社会有帮助,需要整个社会都要智能化,这就需要社会、政策开放出来。技术上倒不是很多问题绕不过去,比如一个技术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可能过了两年就解决了,更关键的瓶颈是社会问题。

虽然各个大牛对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看法不一,但小编认为这些所谓的瓶颈也都只是暂时的,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今天的棘手的问题也许就是明天的踏脚点,科技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步步为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