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影视资源获取攻略·当下实体音乐资源的获取(上)

 影音CN 2020-12-23

前文回顾

从HMV二度破产说起,

聊聊今天人们的实体音乐资源获取方式

就在2018年12月28日,有着97年漫长历史的英国连锁唱片行HMV(HisMaster's Voice)宣告第二次破产清算。曾是英国最大CD/DVD零售商的它,早于2013年1月就宣告破产过,所幸为专门协助企业重整债务的私募基金Hilco接盘。6年后Hilco宣布“放盘”,HMV再度面临生死存亡的攸关境地。

二度破产,英国HMV急寻买家接盘

实体唱片市场的持续衰退,是毋庸置疑的现实。相较之下,HMV还不是市场表现最差的那个。

在宣告二度破产时,Hilco和HMV执行董事长PaulMcGowan就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HMV的表现实际上比整体市场要好一些,但他们还是无法维系正常运营。在(2018年)12月至关重要的圣诞节购物季里,DVD销量较上年同期萎缩了30%多。

“即使如HMV这样经营良好且颇受喜爱的零售商,在娱乐市场消费者行为模式剧烈转变的背景下,也无法抵挡过去12个月来英国零售业所面临的、如‘海啸’般的挑战”,Paul McGowan说到。这其中还包括英国脱欧(Brexit)拖累下的英镑贬值,这令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圣诞节零售消费低于预期……

随后,HMV委任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接管人,寻求买家接盘。目前,英国125家HMV门店仍然维持着营业,2025名员工暂时也还没有丢掉饭碗。

Hilco在官网宣布委任毕马威为HMV的接管人

2019年1月4日,来自《What Hi-Fi》的消息称,比价服务应用/网站BuyVia有意接盘,拟议中的重组计划包括关闭部分门店,并借由BuyVia的在线经验帮助HMV实现电商网站的改造。数据显示,HMV的电商网站(在线邮购服务)在2018年间整体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增长,这或许有助于强化BuyVia接盘的信心。此前有分析师认为,HMV可能会在没有买家接盘的情况下被清算。

BuyVia是个贯通线上线下的比价应用/网站

HMV的电商网站目前仍在运营中

难兄难弟,香港HMV亦有清盘结业

2013年HMV首度破产,私募基金Hilco接盘后采取的策略,便是关闭部分门店及出售海外业务。当年位于爱尔兰的所有HMV门店均告结业;海外业务,诸如以香港和新加坡为首的亚洲业务,其股权和经营权即易手私募基金汇友资本。2016年时,汇友资本将该业务转售给后来在香港上市的HMV数码中国(港交所:8078)。不过就在英国HMV宣布二度破产的前几天,2018年的12月18日,HMV数码中国提前一步,宣布旗下HMV门店自愿清盘,遣散70多名员工,结束了在香港长达25年的运营。此外,根据早前媒体的报道,加拿大HMV也早于2017年1月宣告关门大吉。

✽最新消息显示,香港HMV委任的清盘人、泓信会计师行的黄新强表示,有同行、香港本地买家和内陆基金可能成为“白武士”,商讨接盘事宜。

本文作者2009年访港时于海港城拍摄的香港唱片门头

同样是香港,以售卖古典、爵士音乐闻名,创立于1985年的本土唱片行——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早前关闭了其位于金钟太古广场的门店。该店曾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唱片店,藏片数量一度超过20万张,并有专门的试听空间,还吸引了不少名人顾客。目前,香港唱片仅保留尖沙咀海港城店,2018年12月中旬我访港时还曾去过,其面积较早年缩水了不少。据港媒报称,结业也只是时间问题。

南新和福州路文化街,上海唱片零售启蒙地

个人,相对历史的洪流,是卑微和不足道的。但是,作为音乐/音响爱好者,对往事的回顾,也许能让我们共同来追忆实体唱片零售的变迁史。

我于1986年随父母自“小三线”回迁上海,住在外滩附近。1990年前后,磁带、CD等实体唱片的零售,集中在市中心的几大书店里,因此我算是近水楼台,略知一二。

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是上海当时规模最大的书店,自然有专门的磁带/CD柜台(其于2008年4月歇业,现为悦荟mosaic商场)。往南是福州路“文化街”,更是书店聚集之所(即便到今天,亦是如此),外文书店、上海书店、科技书店,都有各自的音像制品柜台。其中位于河南中路侧的科技书店(如今改建为快捷酒店)是当时少有的、销售影音相关书籍/杂志的书店,我曾在那里买过“以书代刊”的《发烧友》,即已停刊多年的《视听技术》杂志前身。年轻时无所事事,去福州路逛书店几乎是每周的例行公事。有一阵子,外文书店的音像制品柜台是最热闹的,它以销售《新概念英语》磁带起家,但后来也有不少进口CD等售卖。就连上海书店,那时也有专门的唱片柜台。更不要说1998年年底开业,位于福建中路和湖北路之间的上海书城了。

上海书城目前仍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书店

这一阶段,是福州路文化街的鼎盛时期。不仅书店林立,还涌现出许多文化用品商店,包括毗邻杏花楼的文化用品商城(即如今的文化商厦)。自然,那里面也会有面积不小的音像制品柜台,销售诸如磁带、CD乃至VCD。1997年时,蔡琴去往该商城签售(日期根据当年签售的专辑,于维基百科查到的发售年份推算出来的),我还特地跑去请她签名,可惜唱片在前几年搬家时不翼而飞了。

音乐书店、中唱门市部的“故事”

那时的上海,说到实体唱片的零售,还有两个去处是不能忘却的。

一是西藏中路、南京西路的上海音乐书店(拆迁后此地已成为人民公园的一部分)。我记得翻新后的它,整整有4层,底下卖音响、唱片,楼上卖乐器和乐谱。音像制品的陈列,无论是柜台面积还是出样的数量/品种,现在想来,该是“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上海最早在店铺进行CD试听(即有立式CD机,允许顾客戴上耳机站在那边试听最新唱片的),就出现在这里。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曾在那里顺利买到索尼空白的DAT卡式录音带。这是个家用市场上完全没有普及起来的规格,即使在电台等专业领域使用的频率也不高(其最大特点在于,48kHz/16bit的取样/量化精度,较CD要来得高)。然而,我居然轻而易举在音乐书店买到了!可见当时音乐书店售品种类之丰富。

另一个,则是延安中路、成都南路的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门市部(以下简称“上海中图”)。那里主要卖进口磁带和CD,也有部分黑胶唱片。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是,每逢周末(其实就是周日,当时还没有双休),会有许多小贩在门口用索尼EF-60空白磁带翻录港台音乐专辑,配上黑白复印的封套倒卖(当时复印也是件昂贵的事)。这个,也许就是现代盗版业的雏形吧。

索尼昙花一现的DAT卡带式数字录音机

模拟的磁带翻录,一次比一次,音质会更差。在完全“卖方市场”下,求学时期的我,还学会了跟老板(其实年纪不过就长我一两岁,是同样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套近乎”,大清早坐公交去他家上门采购,目的是看着他将原版磁带放入夏普777双卡录音机里,拷贝一份给我(“市场”交易时,到手的往往是“孙子版”磁带,即复制版的复制版)。

音响广场、音像店的黄金时期

从磁带、VHS录像带到CD,以及与CD并行的LD(LaserDisc,俗称“大碟”,以模拟格式记录音视频,并有一条FM变调处理的数字音轨),恰好正是音响行业和音像制品行业的黄金年代。那时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文化需求日夜见长,而市场供应不足——卡拉OK还是很奢侈的事,电脑也远远没有普及,业余生活平淡无奇。于是,音响广场诞生,形形色色音像城和独立唱片店崛起。

10年前香港某唱片店陈列的黑胶和CD

如果从时间上来推算,音响广场的渐次出现,大约就是虬江路二手市场、曲阳家电城、曲阜路的一百音响广场,之后才是毗邻南京东路的丽音广场(春申江大厦)和后来的美罗城。基于交通上的考量,一百音响广场和地处市中心的丽音广场,是我常去的地方。一百音响广场早年周末还有各种欣赏会,亦有专门的音像制品店。后期虽然店铺没了,但有音响经销商兼做CD和DVD唱片的生意,主要以进口的发烧片为主。其中的南京人老易,是比较早在淘宝开辟音响杂志和唱片网店的。丽音广场,则有整层售卖唱片,印象中维系了很多年,期间上上下下搬迁过。反正在那个时期,书店或音响广场里留有大面积的音像店/柜台,是很正常的现象。

2000~2004年我供职于上海中图时,位于武定路555号中图大楼的底楼,就是音像制品门市部。虽说也有进口图书和音像类书籍售卖,但CD及后来出现的VCD、DVD等音像制品,占据了绝对大头。之后上海中图迁往广中路新大楼后,也有一层是门市。我偶尔回去看老同事,总会抽点时间来转转。大约2008年前后,我记得上海中图还在浦东八佰伴(当时浦东新区最高档的商场)销售家电的楼层里开设有店中店,音像制品的售卖也占据了很大的一片区域。类似的店中店,彼时有不少。

相对上海中图、音乐书店和外文书店这些“主渠道”(此名词借用期刊发行的专业术语),各种音像城经营的唱片,种类就丰富了许多,当然也良莠不齐。这期间,还出现过小众的独立唱片店,最著名莫过于以古典音乐著称的九龙爱乐。虽然有“九龙”这样洋气的名头,其实它和“九龙”唯一的关联,是前身为“九龙空调器商店”。为什么卖空调的卖起了唱片,其间故事繁琐,不提也罢。九龙爱乐的鼎盛时期,在上海有好几家分店,尤以吴淞路老店和汾阳路音乐学院分店最为著名。它们身姿灵巧,比如开店成本比国营店便宜,经营方式又灵活,那时在九龙爱乐买唱片,有时会看到几个价签,既有临时性的促销,又有旧唱片打折,或是样片出售,这在上海中图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作为中图员工,记得我们当时可以在原价基础上打八八折)。

音响店同时兼卖唱片也很常见,摄于香港鸭寮街

一笔带过的DZMZ

说完正史,稍微跑题聊两句“野史”。21世纪的前10年,从CD到VCD到DVD,我们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市场需求一下子被打开,尤其是视频领域。CD可以反复听,电视剧、电影看一遍后就不会再看第二遍。VHS录像带时期,同事之间互通有无,一盘带子彼此借来借去,看完抹去再录新内容,是个惯例。那么到VCD时代呢?

不得不承认,家庭影院的兴起,和VCD的迅速普及是休戚相关的。盗版,俗称的D版,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了音响广场里,作为促销手段的商家附赠,社区里的D版店在那时也是风起云涌。不过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类似大自鸣钟宜康电子市场的聚集地,D版碟、打口碟,应有尽有。此刻我在电脑前以“大自鸣钟”或“苏三”Google,还是能从互联网上找回些许记忆,甚至在YouTube上重温了名为《DZMZ》(即“大自鸣钟”的拼音缩写)的地下电影。那些卖家,做的也许并非体面生意,但不乏懂音乐和爱电影之人。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吧,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独立电影《DZMZ》,所谓苏三阿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

(未完待续)


【影音中国  hdavchina.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