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二十七,亭林

 史客郎骑行 2020-12-23

沿着320国道向前,如果注意路旁的里程碑,K23是申北路,K26是颛桥,K29是北桥,由此折往西,是北松公路,属于320国道,K33是马桥遗址公园,K39是车墩,有车墩影视基地,《色戒》曾在此拍摄。由K40处转向南行,是车亭公路,从松浦大桥过黄浦江,K48是叶榭,到K54,再转向西行,是亭枫公路,路南是亭林镇。

亭林镇与叶榭镇交界处,因此也是金山区与松江区交界处

亭是秦代最小的行政单元,刘邦就是泗水亭长。亭主要服务于秦国的邮驿系统,所谓五里一亭,这是步行投递信件的理想距离,所以亭都设置在交通要道处。以后这个地方就以亭为名,上海地区保留的华亭、安亭,肯定是当时留下来的亭名,至于亭林是否与此相关,无据可查了。

杨维祯出生于枫桥东南的铁崖山下,后来自号铁崖,晚年定居胥浦,就是今天的金山县(区),胥浦城位于掘石港岸边。杨维祯据说是元末诗坛的领袖,但元代除了元曲和几部杂剧,文化方面乏善可陈。比如杨伟祯的代表作《海乡竹枝歌》,自己判断吧。

潮来潮退白洋沙,白洋女儿把锄耙。

苦海熬干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门前海坍到竹篱,阶前腥臊蟛子肥。

亚仔三岁未识父,郎在海东何日归?

海头风吹杨白花,海头女儿杨白歌。

杨花满头作盐舞,不与斤两添铜铊。

颜面似墨双脚赤,当官脱袍受黄荆。

生女宁当嫁盘瓠,誓莫近嫁宋家亭。

杨伟祯在亭林手植一棵罗汉松,被人称为铁崖松,至今犹存,被保护在古松园内,树龄有640多年。现在被称为江南第一松,这个江指的也许是黄浦江。

古松园内有几个房间,和大部分公园的情景一样,现在是老年人打牌的地方。前面有一条小河,傍着亭林的老街,汇入市河,这条市河和亭林镇西首的南泖港,在镇南交汇,大体上勾勒出亭林老镇的规模。

沿着市河与中山街,有一个大寺新村,是宝云寺的原址,当年香火旺盛。太平军与清军曾经在此交战,随着攻守易位,双方分别依托宝云寺防守,激战中,太平军放火焚烧宝云寺,然后趁乱突围。据说这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宝云寺最终变成一块空地,只剩下赵孟頫书写的重修宝云寺碑。此碑文革中又被毁,现仅剩碑帽及碑文残块,保存在镇政府内。

市河上的宝云桥,一九xx年重建

韩寒是亭林人,八零后的良心公知,他描写过此地的河流,因为受到化工污染,一天一个颜色,当地居民可以根据河流的颜色判断出那天是星期几。看起来他说的不是围绕亭林镇的市河和南泖泾,应该是另有所指,也很有可能这几年环境的治理确有成效。

亭林镇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顾野王,原名顾体伦,今天苏州吴江人氏,一生中很长时间居住在亭林,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顾野王,字希冯,看来是冯野王的超级粉丝。

顾野王,以及他无比仰慕的冯野王,我们都不太熟悉了,他们都是怎样的人物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